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索新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Wistar大鼠80只,切断左大会骨神经并造成15mm缺损的 分别用自体(A组),液氮猫胚神经(B组)、液氮猫胚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粗制品(C组)进行桥接,于术后4、12、24周取桥体、桥体远端坐骨神经分别行光镜观察、图像分析、电生理检测。所得数据经多历数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加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猫胚神经组其有髓纤维数目,复合动物电位峰值恢复率、传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和验证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用80只在白鼠,随机分成三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单纯液氮冷冻胎儿神经组;C组液氮冷冻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组,术后分别于4,12和24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电生理检测,临床应用胎儿神经加片体雪旺氏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32例(45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随访1-3年,结果:A,C两组术后4周开始再生纤维逐步增多,术后24周再生纤维增粗并形成神经束,而组再生纤维数目很少,复合动作电位峰值恢复率及传导速度恢复率,A,C两组恢复明显高于B组,临床应用32例*(45条)周围神经,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5.8%,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移植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空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体神经-变性骨骼肌并联复合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各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形成10mm缺损,A组(n=18)行缺损远端神经原位束间分离后,切取10mm一束,与经过热变性处理的自体骨骼肌条“并联”形成复合桥桥接缺损坐骨神经;B组(n=18)行自体神经桥接;C组(n=18)行单纯变性骨骼肌桥接。术后24周,对各组胫前肌湿重恢复率,桥体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进行图像测量分析。结果:胫前肌湿重恢复率、桥体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密度)、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统计学分析显示:A、B两组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再生效果优于C组;A、B组的胫前肌恢复率和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损伤神经远端束间分离自体神经与变性骨骼肌“并联”复合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接近自体神经,优于变性骨骼肌桥,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和验证胎儿神经、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临床应用胎儿神经加自体雪旺氏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32例(45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随访1-3年。结果:32例(45条)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5.8%。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胎儿神经移植是一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先用化学手段使骨骼肌细胞脆性增加,再以物理挤压方法去除1/2左右肌浆制成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移植体。将此移植体植入雪旺氏细胞培养液与自体雪旺氏细胞制成的悬液,修复鼠10mm坐骨神经缺损,并与热变性骨骼肌植入相同悬液和自体神经移植作对照比较。桥接术后6个月,检测试验侧/正常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比值和湿重比值、试验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移植体远端/近端神经干髓鞘密度比值4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去肌浆骨骼肌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羊膜材料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替代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4 8只健康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缺损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即自体神经原位移植组 (A组 )、异体神经移植应用环孢菌素A(CSA) 5mg/(kg·d) 5周组 (B组 )、异体羊膜材料桥接缺损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组 (C组 )、单纯异体神经移植组 (D组 )。 6只Wistar大鼠取双侧坐骨神经作为供体。于术后 12周取移植段神经行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 ,测定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峰值、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幅积分、腓肠肌最大收缩力 ,再生轴突计数及髓鞘厚度测定。结果 :12周时A、B、C组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D组 (P <0 0 5 ) ,A、B、C 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再生神经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长段周围神经缺损 ,应用异体羊膜复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桥接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组织工程化神经构建及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及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体外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建立坐骨神经缺损10mm的动物模型,A组:经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雪旺细胞与天然细胞基质(ECM)凝胶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将ECM凝胶注入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桥接神经缺损;C组:自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新生神经组织学观察和轴突计数等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诱导后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具有雪旺细胞形态及特性;动物模型各组经移植术后12周,再生神经已通过缺损区长至远端.A组、C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B组(PAB=0.021,PBC=0.001),A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65);A、B组聚乳酸导管降解吸收明显.结论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体外可诱导分化为雪旺细胞,利用其与细胞外基质及可降解聚乳酸导管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可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冷冻处理后的兔胚胎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种植到去细胞基膜管中移植对周围神经缺损再生的影响,寻求修复周围神经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方法:取成年雄性兔88只,建立左侧上臂正中神经20 mm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22只,分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去细胞基膜管桥接体组,C组:去细胞基膜管种植未冷冻处理胎兔SCs的桥接体组,D组:去细胞基膜管种植两步冷冻处理胎兔SCs的桥接体组,4组修复兔正中神经缺损。于16周内不同时间段行大体观察,光、电镜组织学观察及形态定量学分析(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髓鞘平均厚度、有髓纤维直径),检查各组桥接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称指浅屈肌肌肉湿质量;术后8周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示踪标记,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结果:C组和D组神经再生及功能指标(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髓鞘平均厚度、有髓纤维直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质量恢复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周时C组存在单核细胞浸润情况较D组严重,胶原纤维形成稍多。8周行HRP逆行示踪标记,A、B、C、D 4组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均可见深蓝色或蓝黑色阳性细胞,B组阳性细胞数(5.00±2.16)个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12.5±3.87)个﹑C组(11.75±2.16)个与A组(13.50±4.20)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步冷冻法处理后的兔胚胎SCs种植到去细胞基膜管中制备人工神经桥接体,经培养后桥接修复兔正中神经缺损能提高神经再生质量,很少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为神经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羊膜包裹的自体神经-变性骨骼肌复合移植物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Wistar大鼠54只,分别以羊膜包裹的“神经-肌”并联桥(A组)、自体神经 (B组)和变性骨骼肌桥(C组),桥接10 mm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术后行Fast Blue逆行示踪,神经丝(NF)免疫组织化学和胫前肌湿重、再生纤维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等检测。结果: A和B组脊髓和背根节荧光标记细胞均多于C组; C组再生神经丝排列稀疏、紊乱,而A和B组稠密、整齐;胫前肌湿重、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纤维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在A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膜包裹的自体神经-肌复合移植物能很好地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0.
神经导管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一种自行研制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构建人工神经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研究证实其修复效果.方法:选用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原位神经移植组(B组)、壳聚糖神经导管桥接组(C组)3组,分别切断坐骨神经后做相应处理,12周后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C组12周后神经已经长过缺损段,神经传导功能恢复.结论:这种套管能够有效的桥接10 mm长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可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同时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发组织工程化的人工神经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工骨组织神经移植植物辅加神经再生索桥接狗坐骨神经缺损后相应腓肠肌形态与酶的变化。方法:人工组织神经桥接修复狗的坐骨神经30mm缺损为实验组,自体神经桥接或神经缺损的为对照组I或II.术后6个月时取腓肠肌,按Nitro-BT法显示琥珀酸脱氢酶光镜标本。图像分析仪分析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后灰度值及腓肠肌截面积。结果:实验组腓肠肌SDH的灰度值及截面积均与对照组II有明显差别,而与对照组I无明显差别。结论:人工组织神经修复缺损神经后,重新支配靶器官,使腓肠肌萎缩明显减弱,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下降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IS) conduit in axonal regeneration of rat sciatic nerve with a 10 mm gap. Methods Forty-eight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16). Following a 10 mm gap was made in one side of the sciatic nerve of each rat; previously prepared SIS and auto-nerve graft were interposed into the gap to reconnect the proximal and distal ends of the nerve,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rve gap remained unconnected. The samples of the SIS, graft, and distal nerve in group 1 and group 2 were harvested at 6 weeks and 10 weeks after operation, respectively. Axonal regen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histology, electrophysiology, and quantitated by using computer-analyzed image.Results Regenerative nerve fibers were evident which contained much myelinated axons and grew over the gap in the SIS conduits at 10 weeks.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computer-analyzed image showed that axonal regeneration in the SIS group was similar to that in the auto-nerve grafting group at 10 weeks. Conclusion SIS as a conduit possesses the ability for axonal regeneration of the peripheral nerve, thereby having a potential to be an alternative bio-material instead of the autograft to repair the peripheral nerve gap.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试验了解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再生素桥接缺损坐骨神经后,神经再生修复的情况。方法: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再生素桥接狗缺损的30mm坐骨神经手术后6个月时,于原远端吻合口下10mm处注射快蓝(FB);取脊髓及相应背根神经节,观察神经元被荧光素标记情况。结果:脊髓及背神根神经节中均出现不等的被FB标记的神经元胞体。结论: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能较好的修复长距离缺损的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发角蛋白(HHK)人工神经组织相容性,为周围神经(PN)缺损寻求理想的移植修复材料。方法54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实验组,B、C组为对照组。将各组大白鼠右侧胫神经切除10mm,A组用人发角蛋白人工神经桥接;B组将切除神经倒转180°原位缝合;C组用A组大白鼠所切除的胫神经桥接。术后2、8、16周各组随机取6只大白鼠,采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C4,T淋巴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术后2、8、16周各组血液免疫学指标比较,A、B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F=17.56~571.34,q=0.00~2.09,P〉0.05),C组与A、B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q=7.04~41.47,P〈0.01)。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神经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修复PN缺损较为理想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不同直径鼠自体神经移植模型,探讨在自体神经移植中神经直径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 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 4组,均造成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分别用自体坐骨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进行修复。术后4周、6周,各组分别取5只动物观察足部溃疡情况,记录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取神经组织镜下观察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术后6周神经再生较术后4周好(P <0 .0 1) ,而A、B、C、D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术后的时间与移植神经的直径之间无交互作用(P >0 .0 5 )。结论 粗神经移植在神经冲动的电传导上占优势,而细神经移植段能够优先获得良好的血供,并不能简单地认为越粗越好或越细越好,临床上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供体神经的粗细。  相似文献   

16.
俞强  高贵 《河北医学》1999,5(10):9-11
目的:研究瓦勒变性期修复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只SD大鼠均分为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A组在神经损伤后两周修复,B组在神经损伤时就修复。术后3个对比两组再生神经的功能,电生理和形态学指标。结果:A组大鼠再生神经的功能,电生理和形态学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大鼠外周神经挤压神经再生模型和大鼠外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模型,观察对比各模型神经恢复过程中机械痛觉超敏的变化及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改变,探讨两种神经再生模型中神经再生与神经性疼痛的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均分成3组,A组为坐骨神经挤压模型组;B组为自体神经移植模型组;C组为假手术组。分别制成模型后,术后18d起检测机械刺激阈值及c-fos表达计数。结果A、B组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A组各指标与B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模型再生神经生长进入去神经支配区域时,均出现支配区域的痛觉超敏和疼痛相关行为,神经性疼痛的发生时间、强度以及恢复均有不同,并和神经再生情况相关,提示神经性疼痛是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