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推注时避免将微量空气带入血管内的措施。方法:按住院号的单双,将318倒静脉输液过程中椎注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138例)和改良组(180例)。传统组将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后,直接接在注射器进行药物推注;改良组则在接上注射器时,先捏紧头皮针栓下部,使针栓上部充满药液,驱除了针栓里面的空气,然后接注射器,输液管末端套入从注射器上分离出来的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后,稍回抽活塞,将注射器乳头内由于空吸作用而产生的微量空气吸进针筒里,然后再进行推注药液。对两组不同方法空气进入血管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组空气进入血管,明显少于传统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运用改良法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推注药液,可明显减少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此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在静脉输液的同时要静脉注射某种药物,推注的方法是:先分开头皮针与输液管,然后再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静脉推注(简称静推) ,此时,在接头处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头皮针,随之被注入血管内,并且,静推的次数愈多进的空气愈多,易给病人带来不安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现介绍一种杜绝空气进入的静推方法:打开头皮针与输液器,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时,先不要急于推动活塞,应先慢慢抽吸回血,待接头处空气被吸入到注射器时,迅速用左手手指轻弹注射器的筒壁,让气泡飘到接近活塞柄的药液尾部,这时再推注药液,推完药…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在静脉输液的同时要静脉注射某种药物,推注的方法是:先分开头皮针与输液管,然后再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静脉推注(简称静推),此时,在接头处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头皮针,随之被注入血管内,并且,静推的次数愈多进的空气愈多,易给病人带来不安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现介绍一种杜绝空气进入的静推方法:打开头皮针与输液器,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时,先不要急于推动活塞,应先慢慢抽吸回血,待接头处空气被吸入到注射器时,迅速用左手手指轻弹注射器的筒壁,让气泡飘到接近活塞柄的药液尾部,这时再推注药液,推完药液时把尾部的空气留入注射器内不要推入即可.  相似文献   

4.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有时须将药物由头皮针处注入体内以尽快达到治疗目的.但在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或注射器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的产生微量小气泡,随着静推或静滴进入体内.为了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安感,我们采用了分离头皮针后接注射器前将少量药液滴入头皮针座内,再连接推药的注射器的方法,这样就防止少量空气通过头皮针进入体内.  相似文献   

5.
黄丽亚  冯玉珍  陈婵 《华夏医学》2005,18(5):697-698
目的:减少患者心理压力,避免微量空气在静脉注射药液时进入血管内,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将60例患者分普通组和实验组,普通组采用平时常用的操作方法,实验组在静脉穿刺时见有回血继续回抽至头皮针管的1/4处,并将微量气泡轻弹回到注射器内,方可注射药液。注射药液后,首先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开关,见输液管乳头挂着一滴将要流出的液体时,迅速连接头皮针。结果:普通组有空气进入25例,无空气进入5例,成功率16.7%;实验组有空气进入1例,无空气进入29例,成功率96.7%。两组成功率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实验组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感染机会,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王莉  丁前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62-126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中抽吸回血静脉推注法消除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四方面护理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方法,观察组在静脉推药前见有回血继续回抽至头皮针管1/4处,将接头处空气吸入到注射器内再行推注。完毕后,打开输液管调节器开关,见输液管乳头挂着一滴将要流出的液体时,迅速连接头皮针。结果:观察组无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33%(P0.01)。结论:观察组操作方法简便,避免了微量空气进入血管,提高操作的安全性,防止出现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静脉推注药物使用频率较高,一般为1天1次(Qd)、1天2次(Bid)、1天3次(Tid)等。常规推注药物之前在患者穿刺部位下垫一无菌治疗巾,以保持相对无菌。如果患者正在输液,通常先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后接注射器,再将输液管末端接针头套入所推药物的空安瓿,然后夹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或将输液管挂在莫非氏滴壶处后静脉推注。在临床操作中发现,如果将输液管夹于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推注药物,如遇患者翻身或躁动不安病人时,  相似文献   

8.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因病情需要静推药物 ,当输液管与头皮针分离后再连接时 ,由于患者处于心衰、肾衰、脱水、休克等状况时 ,往往末梢循环不良 ,血管弹性不足、压力减小 ,血液不能回流至接头处 ,导致接头处留有少量空气 ,再连接时空气随药液进入体内 ,为此 ,经常引起病人或家属的恐惧和疑虑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有时还会引起医疗纠纷。自我们改进方法后 ,彻底杜绝了此现象的发生。操作方法 ,在静推药物前 ,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用注射器内的药液滴满头皮针尾接头处 ,使注射器与头皮针尾二端的药液接触后拧紧推药。换接输液管时 ,将…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在输液过程中,常常需静脉推药,一般是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通过头皮针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以最快的速度发挥药物作用.但推药时往往有少量的空气(约0.1~0.5的空气)进入血管内,对组织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过程中,小剂量的药物推注是临床上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通常选择在输液管和头皮针连接处进行,在分离接头的过程中,由于空吸作用,很容易在其两端产生微量气泡不易排出,随药液迅速进入静脉,给患者带来威胁和危害,同时也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2002年6月,我科对静脉推注方法进行了改进,避免了微量空气随药液进入人体,减少了污染,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输液中小剂量静脉推注,是临时给药抢救病人的主要方法,例如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时需5~10分钟推注阿托品1次,推注时一般选择在输液中分离头皮针进行推注,但在分离头皮针时由于物理的空吸作用,针栓内常有微量空气不易排出,随着静注或静滴进入人体增加感染机会和不必要的损伤。且可造成护理人员和病人的心理压力和恐慌,甚至造成空气栓塞和护患关系紧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采用3种不同方法消除静脉推注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并将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临床上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静脉输液后 ,静脉推药时 ,由于头皮针与输液器脱接后 ,头皮针尾部存在一定空隙 ,头皮针与注身器连接时由于回抽不彻底 ,仍有少许空气随推药一起被注入体内[1] 。作者通过临床实践 ,用 5 %GS或生理盐水填充头皮针尾部的空隙 ,效果良好。1 方法1.1 用无菌操作法将要推注的药液抽入适当的注射器内 ,套上针头。取 1~ 2ml注射器抽取 5 %GS液或生理盐水 1~ 2ml后套上针头。上述注射器均放入无菌治疗盘中带入病房。1.2 将输液器上的调节夹关闭 ,分离输液器和头皮针 ,将5 %GS液滴满头皮针尾部的空隙 ,…  相似文献   

13.
宋奕君  于凤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34-1034
传统的输液器是由瓶口插针、上输液管、墨菲滴管、下输液管、液体过滤器、流量控制器紧密连接组成,静脉输液时,需要将输液管液体过滤器的前端与头皮针连接来完成普通的静脉输液和用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当输液过程中患者病情需要静脉推注药液或抢救危重患者时需要交替静脉输液或用药时,护理人员必须先关闭流量控制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消除经三通静注时微量空气进入静脉,减少感染机会和不必要损伤。方法:我们采用三种不同的静注法,把150人次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结果:三种静注方法在进入空气上,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方法先旋转三通,使液体与大气相通,把三通针栓内空气排除,然后连接已准备好的注射器,再旋转三通,使连接好的注射器与中心静脉相通,进行静脉给药,有效防止了空气进入静脉内。  相似文献   

15.
在采用静脉通道治疗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分离输液器前部头皮针接注射器静脉推注各种药液是常采用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经常有少量气体进入头皮针内,如何克服这一缺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两条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负压进针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如下:1 用物同传统静脉输液法。2 方法2 .1 按传统静脉输液前准备。2 .2 选择穿刺血管和进针部位,排尽输液管及头皮针内气体后,关好调节器。2 .3 左手术将输液管前端2 0~3 0cm处管壁反折,挤去前端液体约0 .2ml,左手紧捏反折处,并迅速交于右手(捏管处不可放松)。2 .4 左手绷紧进针处皮肤,右手紧捏反折处输液管,并使头皮针与皮肤呈3 0~4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松开反折处。2 .5 按传统的静脉穿刺法进入血管,当刺入血管内,可见快速回血,表明穿刺成功。2 .6 按传统法固定。3 讨论静脉输液时,操…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抢救病人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危重病人需要反复静脉推注药液。护士操作起来太烦琐,而且反复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线接头,增加了污染机会。为防止空气进入头皮针,需反复重新排气,浪费药液,而且增加了用药量的误差。有些药物直接静脉推注,刺激血管壁造成静脉炎,给病  相似文献   

18.
经静脉推药,在临床较为常见。但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后,头皮针端无过滤器,直接静脉推药,脱落的瓶塞会进入血管,且推注药物的速度有时也会不均匀,另外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推注药物,由于操作原因会有少量空气泡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危害和痛苦。我们将药液按更换输液瓶法直接滴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寻求一种消除输液留置针内残留微量空气的排气方法,以解除患者顾虑,减少感染机会,提高护理质量,我们于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采用静脉留置针改良排气法,并与普通排气法进行比较,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7月我科住院输液患者105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排气方法进行了观察。1.2方法①将10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输入药物浓度、环境温度基本相同。两组均为同一护士操作,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即Inti-ma-Ⅱ单翼族头皮式套管针型号24G及一次性使用带51/2#针头的输液器。②改良组55例患者。首先将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插入配置好的输液瓶塞内,按《护理学基础》输液的排气方法进行操作。然后打开静脉留置针,将一次性输液器末端头皮针刺入留置针肝素帽内,深度以头皮针针尖刚穿透肝素帽为宜。缓慢松开输液调节夹,待液体充满肝素帽时,再将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排气完毕,关闭输液调节夹。③普通组50例患者。输液器的排气方法同普通组。打开静脉留置针,将一次性输液器末端头皮针全部刺入留置针肝素帽内,缓慢松开输液调节夹,直接排气,排气完...  相似文献   

20.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当针尖刺入血管后打开调节器时,会见到少量空气随着药液进入血管,有时当患者改变体位或活动输液侧肢体时,也会见到一连串的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血管,这些微量空气主要集中在末端的终端过滤器及头皮针的接头处,给患者带来威胁和危害,同时也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