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5例。随访0.5~3.5年,优8例,良5例,进步2例。无术后症状加重病例,优良率87%,有效率100%。随访1年以上13例,优良共12例,保持了术后早期效果。对该手术的优点、适应证、操作要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弹性单开门术式在颈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并分析了32例颈椎管狭窄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9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52.8岁。32例均采用特制咬骨钳手术操作的后路弹性单开门术。结果32例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6年,29例全部恢复,2例术后症状部分改善,1例没有恢复。结论采用特制咬骨钳操作的后路弹性单开门术治疗继发性颈椎管狭窄症,术式简单,操作方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微型钢板应用于42例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25例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5例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2例为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JOA评分及椎管矢状径进行评价。结果 JOA评分:术前为7.3分±2.8分,术后2周为13.4分±3.4分,平均提高6.1分±2.3分,缓解率为62%±25%。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5 mm±1.8 mm,术后为19.8 mm±2.6 mm。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1个月X线片均显示手术节段未发生关门现象,稳定性良好。结论微型钢板在颈椎管狭窄后路手术中可防止再关门、减少轴性疼痛、防止铰链侧椎板断裂后断端插入椎管的危险,患者能早期下地活动,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骨科自1999年~2004年,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锚定法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lamino-plasty,ELP)治疗氟骨症颈椎管狭窄症(flurosis cervical stenosis,FCS)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并采用后路手术治疗FCS患者44例,20例采用锚定法完成ELP(研究组),另24例采用常规丝线悬吊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4个月,对手术前后临床和影像学指标作统计分析。结果术后24个月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明显改善,轴性症状发生率锚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1)。24个月随访,研究组未见锚钉的松动,两组患者均未见再关门现象。结论锚定法ELP与传统丝线固定ELP相比,固定椎板更牢靠,同时避免了对门轴侧关节囊和椎旁肌的干扰,术后颈部轴性症状轻微,临床疗效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6.
报道1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后路单开门式椎板成形术治疗。经5个月~3年随访,全部症状缓解,无复发病例。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单开门式椎管扩大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活动度)、各椎体间活动度。结果:术后3年颈椎总活动度、总屈曲及总仰伸角度均减小(P≤0.001),与术前相比平均下降15%,其中42例伴有颈部僵硬、疼痛等症状。颈椎总活动度的改变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无相关性。各椎体间的屈伸运动范围从C2至C6均明显减小,而C6/7却稍有增加;椎体间滑移在C3/4、C4/5两个节段明显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使颈椎总活动度和各椎体间活动度均减少并伴有颈部僵硬和疼痛。术后短期围领制动并早期主动伸、屈颈部的锻炼可能有助于减少颈部僵硬和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采用特制线锯纵割棘突,以自体髂骨作棘突间隔物,行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JOA评分、测量扁平率、CT及MRI复查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10~28个月随防,术后JOA评分及扁平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脊髓压迫解除,植骨全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棘突纵割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充分,疗效确切,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9例,4个节段狭窄15例,5个节段狭窄6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术后3d、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出现C5神经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9~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7±0.8分,术后6个月为15.2±1.1分,改善率为(75±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d、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0.8mm,术后3d、6个月均为15.9±1.2mm,椎管扩大率为(71.8±11.0)%。术后6个月时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为(120±25)min;术中出血量为(675±105)ml.术后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3周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4±1.0)分,术后6个月为(14.6±1.3)分,JOA改善率为(68.2±9.2)%.X线片及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0)mm,术后6个月为(14.5±1.2)mm,椎管扩大率为(57.6±13.8)%.结论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抬起椎板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可以恢复椎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依据影像及临床表现确诊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患者7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按X线分型:3例为连续型,2例为节段型,2例为混合型,全部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常规C3~C7减压。棘突打孔10号线固定在门轴侧侧块关节囊上。术前和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7分法)评估I临床疗效。结果:2例出现脑脊液漏,均经漏口缝合、取头低脚高位、局部加压等处理痊愈。无硬膜外血肿脊髓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例术后2个月内发生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1.5~3年,平均18.5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46.2%~87.5%(优2例,良4例,可1例),无一例复发。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通过扩大椎管矢状径达到减压目的。不易损伤神经,是治疗氟骨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线锯法颈椎后路“双开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一种颈椎后路“双开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新的理想方法。方法 采用线锯法 ,保留棘突 ,一次将开门之黄韧带、椎板及棘突从中央锯开“双开门”加中央植骨术 ,自 1997年 12月~ 1999年 12月治疗颈椎管狭窄 12例。结果  12例均得到随访 ,平均改善率 83 8% ,无手术并发症及脊髓损伤症状加重 ,植骨块均已骨性愈合。结论 本方法具有脊髓减压彻底 ,手术操作简便 ,术时短等优点 ,对颈椎管狭窄症需后路手术的病人 ,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一种颈椎后路“双开门”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新的理想方法。方法 采用线锯法,保留棘突,一次将开门之黄韧带、椎板及棘从中央锯开“双开门”加中央植骨术,自1997年12月-1999年12月治疗颈椎管狭窄12例。结果 12例均得到随访,平均改善率83.8%,无手术并发症及脊髓损伤症状加重,植骨块均已骨性愈合。结论 本方法具有脊髓减压彻底,手术操作简便,术时短等优点,对颈椎管狭窄症需后路手术的病人,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动态观察不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评价其效果.方法 按照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40分法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的神经和功能分类标准对脊髓型颈椎病和外伤性四肢不全瘫手术前后临床结果评分对照;对椎管矢状径和颈椎稳定性进行放射学随访测量.结果 颈椎病术前平均分为21分,术后33分;外伤性四肢不全瘫进步1~2级;椎管矢状径增加4~5 mm,除术前自身存在不稳征外,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畸形或不稳征,1例因明显颈部外伤发生关门外,未见关门发生.扩大椎管少数轻度塌陷,但不影响疗效.结论 不悬吊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技术上简便、安全,并发症少,适用于各种病例,甚至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邱永荣  余丰 《颈腰痛杂志》1997,18(4):231-232
作者报告采用腰椎管单开门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993年4月~1996年4月手术40例,平均49岁,病史2~5年,平均3.2年。40例经长期系统保守治疗正疗程以上.均经X线平片、CT和/或脊髓造影检查。术中见骨性及发育性30例,肿瘤性4例,炎症性2例.其他4例。术后卧床1月。随访3月~36月,优26例,良12例,可2例。该术式可扩大骨性椎管容积;同时切除增生黄韧带、小关节突及突出的髓核.直接解除压迫;可探查同侧各神经根管;能保持后柱结构大部完整,操作简单。可作为一种探查减压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疗效观察。方法:56例患者通过信函复诊方式随诊,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按JOA评分方法,评价术前,术后功能恢复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情况。结果:56例术前术后比较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年龄越小和发病至手术时间越短(≤1年)疗效越好。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作者认为有临床症状的发育性椎管狭窄均应手术治疗,手术越早越好,防止脊髓损伤继续加重。  相似文献   

18.
孙宜保  李毅力  杨勇 《中国骨伤》2020,33(2):181-183
目的:探讨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C2穹隆式减压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C2穹隆式减压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11例,年龄3974(61.0±6.7)岁。根据JOA评分、轴性症状、颈椎活动度、颈脊髓压迫程度等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2个月。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前后患者颈椎活动度分别为(41.8±15.3)°,(36.3±18.2)°,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2-C3椎管水平最狭窄部位矢状径手术前后分别为(8.38±1.16) mm和(16.20±1.82) mm,术后颈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P<0.05)。4例术后出现轴性症状,发生率14.29%(4/24)。结论: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C2穹隆式减压可以直接扩大C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颈椎稳定性影响。方法: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施行了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其中3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按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5.61%,优良率83%。X线检查均摄颈椎正侧位片及过伸、过屈侧位片,1例颈椎轻度不稳定,2例出现反曲畸形,18例有不同程度前曲弧度变小。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较好的颈后路减压术式,其疗效稳定,对颈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价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Neulen钛板内固定术后颈椎管拱形结构的稳定性和轴侧骨愈合情况.方法:2012年1月~2012年9月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Neulen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5~81岁,平均62岁.CT及MRI示多节段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生肥厚16例,后纵韧带骨化10例.常规行颈后路单开门减压后用Neulen钛板和螺钉在开门部位支撑固定;16例患者使用5枚钛板固定,7例患者用4枚钛板固定,3例间隔使用3枚钛板固定 收集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轴位CT资料,根据门轴腹侧和背侧皮质部位连接骨质来评价骨愈合情况:腹侧和背侧部位均有骨质连接判定为骨愈合. 结果:术中3个节段发生轴侧双层皮质断裂,置入钛板后未见椎板漂移和明显不稳,钛板固定后有效维持椎管扩大后椎板的位置,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 . 术后3个月时26例患者Neulen钛板固定的117个节段中,80个节段轴侧骨愈合,愈合率为68.4%:术后6个月时随访到15例患者共69个节段(10例5枚钛板固定,4例4枚钛板固定,1例间隔使用3枚钛板固定),CT显示59个节段轴侧骨愈合,愈合率为85.5%.3个轴侧双层皮质断裂节段均未愈合,但椎管扩张状态仍能维持. 随访期间无钛板移位和关门现象,无钛板固定的节段未发现关门现象.结论:Neulen钛板能够为开门后扩大的椎管提供稳定的即时和早期支撑,有利于轴侧早期骨愈合,有效维持椎管扩张状态,防止关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