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 左肾静脉 左肾静脉与右肾静脉有很大区别,除开口部位高于右侧,行程长,几乎都为单支型等特点外,其最大特点为左肾静脉可以切断而不影响左肾功能。这是因为左肾静脉在胚胎时为左下腔静脉,故属支很多,除左肾本身属支外,尚接受左生殖腺、左腰、左肾上腺及左膈下静脉等,其肾包囊静脉除汇入左肾静脉外,又汇入左生殖腺静脉,而且与腹后壁的小静脉、输尿管静脉等小支相连。此外,左肾静脉尚有相当恒定的吻合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T-LRN)中左肾静脉复合体的解剖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 对有手术指征的左肾肿瘤患者实施T-LRN并全程录像。观察左肾动脉定位过程, 记录左肾静脉的位置、数目及其属支结构, 包括左生殖静脉、肾上腺中央静脉和腰静脉的呈现、走行及终止点, 目测血管径宽, 记录相关的手术并发症。结果男114例、女72例入组, 186例T-LRN手术均顺利。左肾动脉的定位过程中, 检出左肾静脉189支(183例1支, 3例2支), 径宽中位数12.1(7.8~16.3) mm, 位于肾动脉主干前方;左生殖静脉192支(180例1支, 6例2支), 血管径宽2.6(1.3~4.9) mm, 直行汇入左肾静脉;左肾上腺中央静脉189支(183例1支, 3例2支), 径宽2.5(1.6~3.1) mm, 直行汇入左肾静脉;检出179支(58例0支, 128例为1~4支)腰静脉, 径宽2.8(0.8~6.2) mm, 多止点斜行汇入左肾静脉。静脉复合体血管损伤10例, 含7例腰静脉出血, 予以夹闭或缝扎。结论左肾静脉复合体是左侧T-LRN术中...  相似文献   

3.
门脉高压性胆道系统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杨镇 《肝胆外科杂志》2000,8(5):393-394
门静脉系统收纳腹腔内除肝脏以外的绝大部分脏器的静脉血 ,胆系静脉是门脉属支之一 ,除小部分静脉直接汇入肝脏外 ,大部分胆囊及胆管静脉血均回流入门静脉及其属支。门静脉高压时 ,门脉系统静脉曲张以及门腔侧支循环形成 ,曲张的胆道静脉与新生成的侧支循环可压迫胆管 ,造成胆囊壁增厚等 ,称为门脉高压性胆管病、胆囊病。1 门脉高压性胆囊病(1) 胆囊静脉变异虽多 ,但最终仍汇入门脉系统。一般来讲 ,胆囊上面的静脉位于胆囊与肝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内 ,经胆囊入肝 ,汇入肝静脉。胆囊游离面的小静脉在胆囊颈处汇合成 1- 2支胆囊静脉入门静脉…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手术时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与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时肾上腺血管的解剖变异与处理方法。方法:对经腹腔前入路作腹腔镜肾上腺或腺瘤切除术中,游离肾上腺发现7例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并予妥善处理。结果:右侧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为:中央静脉与右下肝静脉汇合后汇入下腔静脉;中央静脉汇入右肾静脉与下腔静脉的交汇处;多支中央静脉。左侧肾上腺血管解剖变异为:中央静脉与膈下静脉分别汇入左肾静脉;中央静脉与左副肾静脉汇合为主干后汇入左肾静脉。均予仔细分离血管、钛夹夹闭后切断,无一例发生意外。结论:了解并能在术中辨别肾上腺的血管解剖变异,有助于安全地进行腹腔镜肾上腺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左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解剖学变异情况,为前侧腹膜外入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提供该区域的解剖学依据,以减少术中血管副损伤。方法:解剖40例成人尸体标本L3椎体以下左侧以及骶前的下腔静脉属支,重点观察左侧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解剖学特点。结果:左侧L3、L4、L5静脉存在于85%、97.5%和67.5%的标本中,位置与外径相对恒定,内侧汇入下腔静脉或左髂总静脉,外侧与左腰升静脉相交通:左腰升静脉存在于47.5%的标本中,位置较恒定,但起点、外径以及形态均有较大的变异;所有标本中均可找到骶正中静脉,其外径变异不大,但是数目及止点均有明显变异,并且可不伴行骶正中动脉。结论:下腔静脉于下腰椎水平左侧及骶前的属支变异多样,从左侧腹膜外手术入路暴露下腰椎间盘时,需要术前了解左腰静脉、左腰升静脉及骶正中静脉的情况并在术中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6.
观测了100例成年尸体胃底、贲门及食管区静脉。结果显示:胃左、右静脉的出现率是96%和92%,胃小弯侧的静脉分布可归纳为5型:胃左静脉型、胃右静脉型、胃左静脉优势型、胃右静脉优势型和胃左右静脉均衡型。胃后静脉出现率为73.6%,胃左静脉与左膈下静脉间有相对恒定的吻合,此种情况占48%。在此基础上作者于1976年3月至1992年3月对52例因门脉高压症大出血患者行经胸门奇静脉断流术,急症手术死亡率为4.9%,急症手术止血率为92.6%,远期再出血率为11.4%。作者认为彻底断流的关键是识别胃小弯侧静脉分型、胃左静脉汇入部位及属支变化;胃后静脉及门腔吻合。阐述了经胸门奇静脉断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认识,改进治疗胡桃夹现象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肉眼血尿、1例表现为重度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胡桃夹现象患者均行不阻断动脉的左肾静脉重建术,即在生殖腺静脉、肾上腺静脉与腔静脉之间阻断肾静脉,阻断部分腔静脉,袖状切除肾静脉起始处的腔静脉,将肾静脉下移并与纵形切开的腔静脉相吻合。结果:3例术后血尿均消失,曲张的精索静脉消失,术后尿量、肌酐均无变化,痊愈出院,平均随访6个月(2~12个月),症状均无复发。结论:左肾静脉重建手术是治疗血尿的有效方法,掌握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情况下,不阻断肾动脉在生殖腺和。肾上腺中央静脉以近阻断肾静脉进行肾静脉重建术是可行的,肾脏无冷热缺血时间,从而可减少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8.
在35侧成年男性标本上对旋髂深静脉和腹环上方5cm段睾丸静脉进行了观察测量,测得旋髂深静脉主干长14.2mm,外径6.1mm,主干向内,经髂外动脉前面汇入髂外静脉的占55.9%;经后方汇入的占44.1%,其属支的上支和下支汇入主干前的外径分别为3.0mm和2.8mm。睾丸静脉在腹环上方5cm段处,平均有2.5支,外径2.2mm。为改善曲  相似文献   

9.
异位汇合肝胆管的外科问题及其处理(附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1 ̄3级肝管异位汇合诊治体会。方法 诊断()合并肝管结石者经高位肝管切开探查。(2)肝左叶切除切断左肝管后在肝断面上需再切断横向左行的肝管,(3)术中,术后胆管造影,发现右前下肢肝管汇入胆囊,右后支右前支,右前下支肝管汇入左肝管,右尾叶支汇入左尾叶肝管及右前支汇入左肝管伴在外上,下支分裂各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胡桃夹综合征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治疗1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发病原因、机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1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手术顺利,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肉眼血尿消失,彩超示左肾静脉受压明显减轻。结论胡桃夹综合征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肾静脉受压。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设计巧妙,损伤小,疗效好,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步骤包括:1先切开腹膜显露肠系膜上静脉(SMV)。并于中结肠血管左侧辨认胰颈下缘,进入小网膜囊;2沿SMV左侧缘纵向反复多次切开薄层脂肪组织,以显露可能的结肠动脉分支(回结肠动脉或右结肠动脉及中结肠动脉),并结扎处理,充分显露SMV的全长;3结扎处理中结肠静脉汇入SMV的属支后,与SMV右侧处理回结肠静脉;4沿SMV右侧向胰颈分离,显露胃结肠干的各个分支,单独切断右结肠静脉/或胃网膜右静脉;5分离胰十二指肠前间隙和Toldt间隙,游离结肠,脐周切口完成吻合。特点:1纵向显露SMV左侧缘全长后再处理各静脉属支,简化各静脉属支的显露;2以胰腺颈部为标示,处理静脉属支更加安全。腹腔镜下往复式右半结肠D3/CME根治术简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肾脏手术前肾血管系统解剖学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活体供肾者及12例超声提示左肾占位患者行CT平扫和动脉早期、动脉晚期及实质期3期动态增强扫描,数据采用Volume viwer 2软件包进行三维重建.由1位放射科及1位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共同对左.肾动静脉的容积再现(VR)融合图像进行评阅,并与腹腔镜操作者术中所见进行对照,评价其在左肾动静脉解剖术前评估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应用图像融合技术的优势.结果 CTA能准确显示左肾动静脉系统的解剖变异.以术中所见为参考,5例左肾静脉主干变异均检出.且能准确显示左肾静脉属支,包括左肾上腺静脉、左性腺静脉及汇入左肾静脉的腰静脉,其敏感性分别为90%(27/30)、84%(26/31)及87%(20/23),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左侧副肾动脉的敏感性为90%(9/10),特异性为100%.VR融合图像诊断左肾动脉提前分支4例,术中仅诊断3例.应用CTA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克服了以往VR图像不能清楚显示肾静脉系统的整体解剖及不能同时清楚显示肾动静脉系统解剖的缺点.结论 CTA结合图像融合技术能同时清楚准确地显示肾动静脉系统的解剖信息,在肾脏手术术前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主肝静脉和肝短静脉(SHVs)的数量、位置、分型、口径等参数。方法:取60具成人尸体标本, 测量肝左、中、右静脉的肝外长度、注入下腔静脉(IVC)管径;按其SHVs汇入下腔静脉左侧壁、前壁和右侧壁分为左、中、右3排,测量SHVs的数量、位置、口径及其与主肝静脉的关系。结果:肝左、中、右静脉开口于IVC肝后段上l/4段,其中肝左、中静脉共干者73.3%(44例),肝左、中、右静脉共开口者1.7%(1例),3支分别汇入者25.0%(15例),SHVs直径为1.5~17.8(5.4±1.4)mm,3~35支SHV从不同方向和节段注入下腔静脉。肝右静脉直径与SHVs直径呈负相关(r=-0.34,P<0.05);肝左静脉直径与SHVs数目呈负相关(r=0.24, P<0.05)。肝右后下静脉(IRHV)出现率为83.3%,平均直径为2.6~8.0(4.3±1.2)mm。结论:SHVs变异较大,管径粗者数量少。SHVs的口径、数目与主肝静脉口径、数目呈相互消长。肝右静脉直径愈大,SHVs直径愈小;反之SHVs直径愈大。肝左静脉直径愈大,SHVs数量愈少;反之SHVs数量愈多。  相似文献   

14.
左肾静脉切断用于门体分流术最早为脾肾静脉端端吻合术,但此种手术需要切除无病之左肾,因此很快就被废弃,而改为保留左肾之脾肾静脉端侧吻合术。这一改进由于危险性小于门腔分流,技术操作比门腔顺利、术后脑病率低、而适应证与门腔分流相似,因此曾在临床上广泛开展,经过卅多年的长期观察,发现其缺点很多,除不适用于脾脏已切除者外,其突出的缺点为术后栓塞机会大,再出血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外科实用角度研究Spigel叶的解剖,从而估计在Spigel叶切除术中和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方法:对30个正常成人新鲜肝标本进行解剖,事先经门静脉灌注硫酸钡胶以便观察Spigel叶门脉系分支状况。结果:剥离的Spigel叶呈锥体形,有三个面、尖部和底部。尖部毗邻左肝静脉;底部向右与尾状突相连并有门脉系管道进出,形成蒂;腔静脉面为向左的凹形面,有1-4支Spigel叶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左壁。结论:Spigel叶位于肝后,须游离肝左外叶,切断肝胃韧带后方能良好显露。切除Spigel叶的关键步骤是从腔静脉面分离、切断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引流静脉支,在背驮式肝移植中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6.
肝Spigel叶和尾状突的外科局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外科实用角度解剖研究Spigel叶,从而估计在Spigel叶切除术中和背驮式肝移植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方法 对30个正常成人新鲜肝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前经门静脉灌注硫酸钡胶以便观察Spigel叶门脉系分支状况。结果 剥离的Spigel叶似锥体形,有三个面,尖部和底部。尖部与左肝静脉毗邻,底部向右与尾状突相连并有门脉系管道进出,形成蒂,腔静脉面为向左的凹形面,有1-4支Spigel叶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左壁。结论 Spigel叶位于肝后,须游离肝左外叶,切断肝胃韧带方能良好显露,切除Spigel叶的关键步骤是从腔静脉面分离切断直接汇入下腔静脉的引流静脉支,在背驮式肝移植中这也是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7.
<正>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entrapment syndrome),它是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所成夹角或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受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左肾、输尿管及生殖腺静脉内压增高所产生一系列  相似文献   

18.
蔡景修 《消化外科》2005,4(6):381-382
临床上无论远端脾肾分流(DSRS),还是远端脾腔分流(DSCS),其技术难度都较大,主要是游离脾静脉和结扎,切断汇入脾静脉的数支胰腺静脉难度大,因此影响此类手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65例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情况。结果:47例采用了不同术式的外科治疗,其中行肠腔侧侧分流术29例,肠系膜下静脉腔静脉分.流术6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4例,肠系膜上静脉属支左肾静脉分流术2例,断流术6例,手术死亡5例,结论:外科治疗目前仍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主要手段,且以择期手术为宜,其中肠腔侧侧分流术是断流术后再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选择性分流术(DSRS,DSCS)术后再出血的外科治疗主要采用脾切除加断流术,当肠腔分流术后再出血时,行肠系膜下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术或肠系膜上静脉属支腔静脉分流术是可行的,手术创伤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观测了100例成年尸体胃底、贲门及食管区静脉。结果显示:胃左、右静脉的出现率是96%和92%,胃小弯侧的静脉分布可归纳为5型:胃左静脉型、胃右静脉型、胃左静脉优势型、胃右静脉优势型和胃左右静脉均衡型。胃后静脉出现率为73.6%,胃左静脉与左膈下静脉间有相对恒定的吻合,此种情况占48%。在此基础上作者于1976年3月至1992年3月对52例因门脉高压症大出血患者行经胸门奇静脉断流术,急症手术死亡率为4.9%,急症手术止血率为92.6%,远期再出血率为11.4%。作者认为彻底断流的关键是识别胃小弯侧静脉分型、胃左静脉汇入部位及属支变化;胃后静脉及门腔吻合。阐述了经胸门奇静脉断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