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切片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洁  曹立宇 《安徽医药》2011,15(2):263-264
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尝试采用数字切片进行讲授和答疑,并与传统的幻灯片多媒体教学对比,探讨应用数字切片在病理学实验课中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数字切片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病理组织图像的辨识能力,有利于提高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病理数字切片库并应于病理教学实践。方法:用数字切片扫描仪将80张典型病例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扫描,构建数字病理切片库并上传服务器。选择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数字切片和真实玻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病理实验教学。统计对照组及实验组学生病理实验考试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并采用问卷调查授课教师和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对数字病理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初步建立了能基本满足本科教学要求的病理数字切片库。期末实验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实验考试成绩(90.93±6.69)分优于对照组的(86.35±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8.24%参与数字切片教学的学生和100%的实验课教师认为数字切片教学优于传统玻璃切片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结论:数字切片丰富了教学方式及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切片实验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推动病理教学改革和信息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尹闻科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62-163,191
目的:探讨临床病理学作为病理学分支学科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病案教学,互动教学的方式将临床病理学融入病理学实验教学。结果开展临床病理学教学后,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结论临床病理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开拓视野,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即对比观察法、角色互换法及引入病例讨论等培养学生感观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江燕  曹立宇  张洪福  黄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552-2553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包含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内容.病理学实验课主要是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特别是掌握镜下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验课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医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校形态学中心实验室2006年引进了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虽然可以增加师生互动效果,有利于教师判断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学生显微镜传输过来的图片往往分辨率过低、色彩失真,使这套系统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
病理学实验课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医学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应当注重病理学实验(实习)课教学的特殊规律及与之相应教学法的研究,在实践中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16):38-40
目的探讨数字化切片及互动教学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数字化切片和互动教学的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1合班的学生80人作为实验组,未采用上述方法的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1合班的学生80人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理论及实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字化切片及互动教学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绩明显提高。结论数字化切片及互动教学的结合应用显著提高理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内容中属于形态学教学部分,其地位被形象地比喻为是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从形态上掌握什么是疾病及疾病的形态改变。因此实验课上对实际的形态学观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实验课上,学生普遍反映形态学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自行寻找病变很困难。为了改变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并对PBL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在应用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也发现了一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教学对象是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2006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270人。1.2方法(1)授课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分析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和助产专业共300名学生病理学学习情况,依据病理学实验教学方式不同进行分组,150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和150名为实验组(采用CPC教学),实验组使用互动教学,病案教学的方法把CPC融进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结果实验组学生病理学笔试试卷评分和问卷调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PC于实验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构建临床思维能力,开扩视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全切片图像是通过数字切片扫描仪将整个组织切片扫描生成的二维图像,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组织切片讨论、科研等领域。参照美国毒性病理学会(STP)对全切片图像在诊断中的应用建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关于使用全切片图像进行病理学同行评议的指导原则,对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条件下应用全切片图像进行毒性病理学同行评议的工作流程、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关总结。同时结合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采用全切片图像开展毒性病理学评价进行概述,以期提升我国毒性病理学评价和病理学同行评议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1.
毒性病理学是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全切片数字扫描切片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领域,也包括病理学的各个方面,如诊断病理学、兽医诊断学、病理学研究、监管毒理学和病理学初级阅片及同行评议等。AI病理学平台的应用逐渐影响精准医学和个性化医学的未来发展。然而,与其他重要的科学技术进步一样,AI在毒性病理学领域的实施和应用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简要综述数字病理学的发展、算法类型、AI在毒性病理学中的应用概况、AI的监管环境等,以期为AI在毒性病理学中的研究发展及广泛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知识竞赛活动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每次实验课完毕,利用20—30min的时间进行本章内容知识竞赛。学生分组开展,由各组派1名代表回答,最后由带习教师给出答案,进行点评。结果本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与实验总评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结论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病理学实验掌握得更扎实,灵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我们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多种途径(数码相机拍摄显微和大体标本照片、网上搜集图片),再输入电脑,编制成病理学图鉴,应用于实验教学。且有中英文两种版本。能满足中国学生和外籍学生的教学要求。通过应用病理学图鉴,不但实验教学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约了学习时间,增强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近年来学科发展很快、教材翻新也很快;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也在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调整改进,步入现代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充分体现视听媒体形成的立体式、多层次教学体系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开展病理学与组胚学实验课的互动教学,提高对病理学实验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水平。结合《肿瘤》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小组动物实验研究。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病理实验课教学效果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苹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3):144-145
病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病理知识掌握如何以及是否能在学习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直接关系到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而病理实验课既是学生掌握病理知识的基本渠道 ,也是培养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对实验课却不够重视 ,针对卫校学生起点是初中毕业 ,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 ,如何更好地发挥实验课的作用成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实施目标教学以来 ,我们基础教研组的老师们陆续都进行了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的探讨 ,但对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16.
王弦  李梅  吴强  吴正升 《安徽医药》2015,(7):1423-1424
为提高留学生病理学实验教学水平,结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该文探索采用一种新型的病理教学切片,将每一组的疾病和正常组织联合制作成一张切片,使学生在认识疾病的形态特点的同时可以复习到正常的组织结构,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并且此法较为简单省时,可重复性强,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毒性病理学是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发展最有价值的学科之一,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毒性研究中对石蜡包埋、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切片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毒性病理学评价的金标准。数字毒性病理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尤其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全球颠覆性、快速发展的技术领域,其对组织病理学领域的影响正在迅速显现。组织病理学检查种类繁多算法的发展和应用,表明人工智能病理学平台可深度影响将来数字毒性病理学、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然而,与所有其他革命性的技术相同,人工智能病理学平台在实施和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综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毒性病理学中的应用、机器学习在数字毒性病理学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对数字毒性病理学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毒性病理学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病理学是临床教学中主要课程之一,与基础学科、临床学科紧密相关。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病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病例教学法能使学生从实际案例的分析实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和巩固教学效果从而更有效的掌握病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初步培养临床思维,为学生走向临床打下基础。本文就病例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一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在临床病理中的教学效果。方法笔者在病理学临床病理讨论教学过程中注重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并以此教学方法的学生为实验组,以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作对照组,以期末成绩为标准考察两者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结果结果提示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理解问题等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肝硬化"授课为例,阐述了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病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和运用,以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