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手术的视网膜脱离患者326例,随机分为各163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显著影响视网膜脱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了不良情绪,有益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持续干预2个月,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就诊时,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3.02%,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常规护理中联合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为理想,能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予以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2.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4%,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时候会出现负性情绪,予以患者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信心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接收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利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辅以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措施下患者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期间,为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信心,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和作用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其治疗效果明显增强,治疗时间缩短,且带有负性情绪的患者明显减少。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剖析冠心病患者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收录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组70例病例:甲、乙两组各35例。两组都行基础护理,甲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AS评分(38.2±5.4)分显著比乙组(49.9±10.2)分降低,P<0.05。甲组干预后的SDS评分为(39.6±8.1)分,明显低于乙组的(50.3±10.8)分,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研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把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护理,而治疗组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上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使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报告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情绪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的高低。结果两组患者研究对比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住院的时间、满意度以及治疗的配合度等多个方面对比,治疗组患者的任一项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当中的患者,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的平均得分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干预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综合心理干预,重点做好心理评估、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护理、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综合心理干预后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问卷调查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18例传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抑郁程度及护患满意率。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满意率为9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精神科护理常规、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8周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第8周末干预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珊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24-125,127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反应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两组术后的护理程序完全一致.住院当天,术前1d和术后2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术后第2、7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并比较心理干预前后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焦虑程度.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当天行心理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术前1d、术后2 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7天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心理干预可降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焦虑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疗效,对视网膜成功复位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疼痛、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相关治疗,并于术后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选取同期50例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心理、疼痛评分以及睡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评分、焦虑情绪评分、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疼痛、不良情绪及睡眠障碍情况多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所引起,手术后给予不同方向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比较2组负性情绪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紧张、恐惧、忧郁、悲观、失望及孤独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急诊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简易快速脱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简易快速脱毒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96例简易快速脱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内容为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家属支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干预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AS、SD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简易快速脱毒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纠正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虹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2929-293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为(25.23±5.33)、(38.42±6.17)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量表(SDS)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42±9.28)、(18.38±7.39)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其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注射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门诊注射室自2011年8月~2012年2月184例对疾病及注射穿刺存在焦虑、抑郁及害怕状态的患者,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每组92例。同时对心理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害怕状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组离院时情绪稳定型88例(95.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例(83.69%);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护理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明显降低(P〈0.01),患者的焦虑、抑郁缓解率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门诊注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害怕等情绪的变化,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了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呼吸道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B组,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不良情绪评分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2.6±2.4)分和(45.6±5.1)分,明显低于B组的(58.9±3.4)分和(57.4±3.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护理质量,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融合健康教育、认知重建、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放松训练的"四合一"心理干预模式,帮助实施创伤性骨折手术的患者缓解创伤性不良情绪反应,并评估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变化。方法将16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入院时及出院时均接受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SCSQ)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抑郁及应对方式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但两组患者在入院与出院时应对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应对方式无明显改变,但对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0例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7.3±1.5)分与(56.9±1.6)分和(55.3±2.3)分与(56.1±3.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12、0.955,均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和SDA的评分差值分别为(16.4±0.9)分与(10.1±1.3)分和(14.3±2.1)分与(9.7±1.5)分(t=19.922、8.912,均P<0.05)。结论临床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骨折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整体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利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的心理状态分别给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天SAS、SDS评分分别为( 41.17±6.21)对(41.23±7.64),(42.54±6.98)对(41.68±6.54),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第7天、第14天比较分别为(33.98±6.31)对(39.87±7.62),(30.02±6.12)对(36.28±8.54),(34.12±7.13)对(39.87±7.42),(29.78±6.12)对(37.66±8.64),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骨折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