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测定2组儿童的免疫功能及血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空腹血清铁浓度(12.38±2.76)μmmol,L,合格率48.75%,钙浓度(2.12±0.24)μmmol/L合格率58.75%,锌浓度(18.05±11.74)μmmol/L,合格率61.25%;对照组平均空腹血清铁浓度(16.53±3.88)μmmol/L,合格率80%,钙浓度(2.57±0.48)μmmol/L,合格率85%,锌浓度(29.33±9.781μmmol/L,合格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是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婴儿1 480例,根据患儿呼吸道分泌物RSV检测结果分为RSV阴性组695例和RSV阳性组78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家庭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婴儿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RSV阳性组患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秋冬季节感染、有基础疾病史、有先天性心脏病史、家庭常住人口≥4 人、父母吸烟、母孕期合并特应性疾病的比例较高,但父母月收入≥1万元、有母孕期高血压疾病史的比例较低,与RSV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秋冬季节感染[OR=1.589,95% CI(1.175,2.149)]、有先天性心脏病史[OR=1.320,95% CI(1.021,1.707]、母孕期合并特应性疾病[OR=1.833,95% CI(1.229,2.734]是婴儿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父母月收入≥1万元[OR=0.674,95% CI(0.489,0.92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针对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利于预防和减少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治愈后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MP感染治愈患儿100例,其中未发生RRTI的患儿68例设为单纯组;发生RRTI的患儿32例设为反复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RRTI的危险因素。结果 RRTI发病率为32.0%(32/100);年龄≤6岁、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治愈后MP抗体阳性、未使用免疫球蛋白,CD4+/CD8+、Ig A水平低可能与MP感染患儿治愈后出现RRTI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均为MP感染患儿治愈后出现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应针对MP感染患儿治愈后出现RRTI的独立危险因素,给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有效控制RR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早产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与晚发型败血症(LOS)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1568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早产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以出生后72 h为界将败血症患儿分为EOS组和LOS组,统计分析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比较EOS组与LOS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菌分布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1568例早产儿中有241例(15.37%)发生败血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膜早破>18 h、宫内感染、侵入性操作等是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LOS组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高于EOS组(P<0.05);EOS组患儿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阳性率均高于LOS组患儿(P<0.05);2组病原菌分布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EOS组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LOS组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EOS组死亡率为8.60%,高于LOS组3.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54,P=0.081)。结论早产儿败血症需注意对胎膜早破、侵入性操作等高危因素的观察,在血培养同时根据EOS与LOS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差异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早产儿中发生感染性疾病的病历资料。结果198例患儿中发生感染性疾病112例,感染率56.6%。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高;胎膜早破、多胎、人工喂养者多于无胎膜早破、单胎、母乳喂养者;进行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使用激素的早产儿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结论对于胎龄小、体重轻、胎膜早破、多胎、人工喂养、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使用激素的早产儿应注意感染性疾病的存在,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27例作为RRTI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小儿各项因素差异。结果影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的主要因素有:小儿的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被动吸烟、过早进入日间护理中心机构4项。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措施对该病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7.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相关因素,为防治儿童RRTI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儿童RRTI144例与健康儿童对照,自拟易感因素调查表,设置22个可能与RRTI有关的因素进行调查。先用逐步回归筛选出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进行条件定植方差分析。其中81例RRTI儿童为观察组,56例非RRTI儿童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免疫功能及血微量元素水平。结果儿童RRTI的形成主要与胎儿期被动吸烟、可疑哮喘史、药物滥用、护理不当、营养不良及气候因素密切相关,血中IgG和CD3、CD4、CD8及锌、钙、铁三种微量元素明显降低。结论儿童RRTI的防治应注意上述各项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昏迷患者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将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入住ICU的昏迷患者共104例,按有无人工气道分为两组,并排除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已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两组均实行定时翻身、肺部叩击等呼吸道护理。结果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85.07%,无人工气道组感染率为35.14%,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自然屏障,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维持人工气道的内环境平衡,使之符合生理的要求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付卓  万莉雅  徐勇胜 《天津医药》2015,43(9):1073-1078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ALRI) 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 Med、 Databases-Medline (Ovid)、 Embase、 CINAHL 和 Global Health Library、 中国知网 (CNKI)、 维普 (VIP) 和万方数库, 查找有关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的期刊与论文, 检索时限均为 1990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根据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由 2 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资料的筛选与提取并质量评价后, 采用 Stata 11.0 软件进行 Meta 析。结果 对纳入的 27 篇文献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显示, 低出生体质量、 缺乏充足的母乳喂养、 房间拥挤、 室内空污染、 营养不良、 处于吸烟环境 (或孕妇吸烟) 和 HIV 接触史 (未感染情况) 与 ALRI 密切相关。结论 上述 7 种危因素在ALRI 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还需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 以降低儿童 ALRI 的可能性。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 危险因素; Meta 分析; 儿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2007年-2009年161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男111例,占68.9%,以老年者为主,≥60岁108例,占67.1%;基础疾病以脑血管及脑外伤疾病为主,占59%;科室分布以ICU最多,63例占39.1%;住院天数最长161天,平均29.6天,同时发生两个以上部位感染占15.5%;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真菌最多,构成比占24.3%;易感因素中,昏迷的占28.0%,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共42例,占26.1%;治愈率48.4%;死亡率占11.2%;发生医院感染前有使用抗生索的127例,占78.9%,联用的占36.7%,2007、2008、2009年在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构成比中分别为22.9%、21-3%、23%。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是老年、ICU患者、病重、留置胃管、上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等。防治需根据重点人群、科室、高危因素、重点环节等,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医院下呼吸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RRTI诊断标准的患儿和健康儿,应用APAAP酶联法和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RRTI患儿及健康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和干扰素1(IFN-1)、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RRTI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降低,CD8+增高;患儿血清IL-6(2.5±1.6)ku/L、IL-10(3.1±2.4)ku/L和IFN-γ(12.6±6.4)μg/L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分别为(6.8±4.7)ku/L、(7.4±3.5)ku/L、(21.5±9.7)μg/L](P〈0.01)。结论RRTI患儿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2.
吕建飞  丁汀  樊慧苏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649-1650
目的 探讨注射用穿琥宁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注射用穿琥宁、病毒唑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显效73例,好转51例.总有效率95.4%;对照组显效52例,好转55例,总有效率84.6%,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穿琥宁注射液能缩短病程,改善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邓郁芬  张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0):1316-1317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给予皮下注射白细胞介素2,10~20万IU/次,皮下注射1次/周×6周;对照组80例,口服转移因子10 ml/次,1次/d~2次/d×3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5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x2=32.99,P〈0.01.结论 白细胞介素2可增强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且疗效优于口服转移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癌化疗病人145例,依据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监测结果分成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组(n=44)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n=101),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8株,包括革兰阴性菌(31株,64.58%)、革兰阳性菌(13株,27.08%)、真菌(4株,8.33%)。肺癌化疗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组与无下呼吸道感染组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6.36%比19.8%)、合并其他疾病(18.18%比5.9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0%)[(73.04±20.32)%比(90.27±18.74)%]、吸烟史(81.82%比66.34%)、非小细胞肺癌占比(65.91%比68.32%)、化疗周期>2次占比(86.36%比49.50%)、侵入性操作占比(86.36%比51.49%)、中性粒细胞缺乏(63.64%比43.56)、CD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108名RRTIs儿童为病例组,按照1∶1匹配的原则选取108名非RRTIs儿童为对照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入托入园(OR=2.80)、被动吸烟(OR=1.82)和近1年来使用抗生素≥3次(OR=1.75)是儿童RRTIs的危险因素;每周摄入动物肝脏、血≥5次(OR=0.40)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儿童RRTIs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减少被动吸烟、减少抗生素滥用和增加动物肝脏、血的摄入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72例不动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中53例(73.6%)为60岁以上患者,69例(95.8%)患有基础疾病,59例(81.9%)为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各种侵入性操作、雾化吸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敏感试验显示,敏感率大于50%者有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丁胺卡那霉素;治愈38例,好转21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18.1%。结论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多发生于老年、合并有基础疾病患者,多为医院感染,其耐药率高,预后差;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等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雅芬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54-1755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0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73例,占20.9%,女性186例患者中尿路感染者54例(29.0%),高于男性糖尿病患者164例中尿路感染者19例(11.6%)(X^2=16.08,P〈0.01);空腹血糖〈11.1mmol/L,尿路感染者31例(17.4%),空腹血糖≥11.1mmol/L,尿路感染者42例(24.4%),餐后2h血糖〈16.7mmol/L,尿路感染者28例(15.4%),餐后2h血糖≥16.7mmol/L,尿路感染者45例(26.8%),血糖越高,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越高(X^2=2.60、6.88,P〈0.01);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183例中并发尿路感染者48例(26.2%),高于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167例中并发尿路感染者25例(15.0%)(X^2=6.70,P〈0.01);尿培养显示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4.9%(62/7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59.7%(37/62),其次为粪肠球菌,占11.2%(7/62),另还有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结论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病程长、血糖高患者。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军  宋作林  黄玲 《中国医药》2010,5(11):1063-1064
目的 了解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新生儿感染提供防治依据. 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系统软件,统计分析68例患儿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种类及药敏结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中60例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血清抗体检测. 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6株,23.5%)、大肠埃希菌(12株,17.6%)、金黄色匍萄球菌(12株,17.6%)为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最明显.60例患儿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26株(43.3%);肺炎支原体17株(28.3%);肺炎衣原体8株(13.3%);腺病毒4株(6.7%),其他5株(8.3%). 结论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复杂,临床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清除新生儿的感染诱因,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疾病反复和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19.
何洁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075-3076
目的 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院治疗的189例接受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细菌培养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9例患者中80例检出病原菌80株,其中男29例,占36.25%;女51例,占63.75%;189例患者中大于或等于50岁者87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62例,占71.26%;50岁以下者102例,其中发生尿路感染18例,占17.65%.两个年龄段患者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人员应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以有效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