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解小玲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25-125
目的: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到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颅脑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09年6月收治的5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周密地制定护理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分析呼吸道感染的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提高了重型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颅脑手术后患者高血压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颅脑手术后患者高血压,使其平稳的度过监护危险期.方法:对63例发生术后高血压的患者根据其诱发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治疗.结果:59例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相应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3例及时发现继发颅内血肿而再次手术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未手术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正确分析术后高血压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旌及相应治疗是保证颅脑手术后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伤后容易出现躁动不安,加重颅内出血及颅内压增高,使病情加重^[1],我科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收治颅脑损伤出现躁动症状的患者96例,经医护人员认真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1例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因素与苏醒期躁动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91例全麻手术患者中有26例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现象,发生率为28.57%,研究发现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与手术类型及术中体位选择、外源性刺激、使用催醒药物以及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所有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与指导后都安全的度过苏醒期。结论掌握引起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与对策,可以明显地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护理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17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并对2016年1月至12月我院15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针对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实施护理预防对策。结果 17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发生率为60.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额叶损伤、颅内感染、颅内血肿、低氧血症、单人病房、护理质量、预防性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均为颅脑损伤致早期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实施护理预防对策后,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发生率为40.1%,较实施前(60.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32,P<0.05)。结论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众多,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精神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6.
郑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3,(32):233-234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6月75例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后出现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相关性肺炎发生高危原因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高龄、营养状况差、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长等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其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是主要致病菌株,给予患者治疗及优质护理后,患者均痊愈.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时极易出现相关性肺炎,因此要熟练掌握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护理干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搬运中的护理风险管理与对策。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其搬运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措施,回顾分析患者的风险管理措施应用效果。结果所有100例重型颅脑损伤观察对象中,无1例患者发生搬运操作失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和二次损伤症状。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搬运过程中,对其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与控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抢救治疗效果的改善,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引发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酒精中毒引发颅脑损伤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酒精中毒引发颅脑损伤患者经密切观察、采取正确急救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组治愈好转的25例,死亡3例(入院时颅脑损伤严重,手术治疗失败),治愈好转率89.28%。结论对酒精中毒引发颅脑损伤经及时抢救及采取有效护理对策,对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观察、护理。方法对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愈10例,植物人1例,死亡1例。结论颅脑损伤后24~48小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争取早期诊断,完善各项护理,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如何对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的颅内压监测电极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78例电极植入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躁动患者的资料,其中颅脑损伤5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28例,GCS在9~12分,监测时间为3~7 d.结果 ICP值出现异常波动时不但与颅高压有关,还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ICP异常低值甚至负数的相关护理因素:侧脑室外引流管的引流袋放置位置过低致过度引流5例而出现;在吸痰翻身拍背后等常规护理措施是不慎发生导管脱落10例;ICP异常增高的相关护理因素:侧脑室引流管受压8例,呼吸道不畅4例,颅内压电极调0值错误1例,持续烦躁50例,体位变化78例.结论 对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的颅内压监测电极植入术后不但要注意防止电极脱落,而且出现ICP值异常时应首先排除相关护理不当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的影响,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5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心电图变化与颅内压力、体温、电解质、血糖、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9.2%(39/52),多发生在外伤后5d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且心电图异常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颅内压力cmH2O、体温、血糖、血氧饱和度、电解质紊乱者等异常,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应对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获得性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332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以中老年患者较多见,其中深昏迷52例,行气管切开50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应提高预防感染的的意识,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综合管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护质量,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进展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降低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466例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并加以分析,再结合每个患者的特点拟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466例患者中按GOS分级[1,2]恢复良好396例,中残58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进展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护理观察极为重要,结合每个患者的特点拟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才能及时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出相应的治疗,才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禢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2005,3(10):1289-129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并发肺炎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采用不同的护理对策.结果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能针对有关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减少肺部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及各种并发症的护理。结果加强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临床症状,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早期康复。结论做好术后护理对于提高颅内损伤患者的手术疗效,改善其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脑外科护理工作中,常常遇到躁动不安的患者,这些患者大多神志不清,无行为自控能力,如果护理安全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误伤、坠床、拔管等,为加强对躁动患者的护理,现将患者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我科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159例,现对躁动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回顾性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粱洁  周兰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09-110
目的:探讨接受脑外科监护的患者产生躁动的原因,针对具体的原因找出有效的护理对策,并对不同护理对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脑外科监护患者躁动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护士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并增强应变能力等,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后通过对因躁动引起的各种危险情况的统计发现,在对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后,各种情况的发生比例均有所下降,下降的幅度分别为鼻饲管滑脱由治疗前的13例下降到9例、尿管滑脱由治疗前的15例下降到9例、坠床由治疗前的9例下降到7例、皮肤伤由治疗前的23例下降到19例。结论:对脑外科监护患者的躁动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于缓解躁动,减少因躁动而产生的不良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脂肪栓塞的护理经验,为护理人员提供借鉴。方法对5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脂肪栓塞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5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脑脂肪栓塞经采取护理措施后,恢复情况良好。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脑脂肪栓塞通过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症状,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总结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的经验。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宣教,使其了解颅脑损伤后易发生的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静脉炎等。通过对颅脑损伤并发症的精心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发病率降到最低水平,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术患者中随机性抽取早发癫痫患者共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通过分析开放性颅脑损伤术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情来探究早期癫痫患者发作的有关危险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制定护理策略。结果从抽取的病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行开放性颅脑损伤术的患者年龄偏低并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运动区附近脑挫伤、颅内血肿等症状的发病率较高。结论针对行开放性颅脑损伤术的患者需要及时做好早期癫痫的预防和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加强对早期癫痫的发作控制,有利于病情的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