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照颅脑MRIT2~*成像检查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5例)和无脑微出血组(45例),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脑微出血组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两组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临床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脑微出血组的执行能力与视空间、命名、抽象、注意、定向、语言以及延迟回忆等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结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微出血会引起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正>脑血管病(CVSD)是一种常见颅内血管病变,包括各类腔隙综合征、静灶性脑梗死等。影像学研究指出,CVSD患者普遍存在多种脑部小血管病变,如脑白质变性(WML)、腔隙性脑梗死(LI)、脑微出血(CMB)等~([1])。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CVSD常见并发症,既往研究指出,CVSD患者脑部血管病变同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2])。本次研究旨在探讨CVSD患者脑部血管影像学表现同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在影像学上主要以腔隙性梗死、白质病变和脑微出血的形态存在。静止性CSVD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其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和注意力下降等,与病灶部位、数量和大小相关。本文就静止性CSVD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生对静止性CSVD及其危害的认识并提高识别率,由此尽早干预而延缓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郁晓群  张楠  夏煜 《北方药学》2011,8(5):78-79
目的:研究通心络治疗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加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加服尼莫地平片。评估两组治疗前、后1个月、后3个月的MMSE评分及ADL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有改善,但通心络组在远期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通心络对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5.
柳君楠  张宏亮  林欣  白锋 《安徽医药》2023,27(6):1065-1068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寿命得以延长,与老龄化相关的巨大挑战是脑血管病及认知功能损害两大疾病明显增多,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高血压是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高血压通过损害脑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破坏血脑屏障,引发神经炎症影响认知功能,以及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小血管病包括白质高信号、腔隙性梗死和微出血,也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适当的降压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脑白质高信号(WMH)是脑小血管病(CSVD)脑组织慢性低灌注的一个影像学表现,与新发小的皮质下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微出血和脑萎缩共同组成CSVD.目前国内大多聚焦于CSVD与认知及情感功能之间的研究,对CSVD所引起的步态障碍显得相对认识不足,而与WMH相关的步态障碍增加了CSVD患者的伤残率及病死率.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WMH与步态障碍之间的关联性、病理生理学机制、评价方法、干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将来临床诊断及其干预提供有益参考,从而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使用MRI的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场回波序列(FE)、梯度回波(GRE)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分析,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梗死次数、饮浓茶、心力衰竭、年龄、慢阻肺、高血压史、平均动脉压、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是引发脑微出血的因素,其中APTT、心衰、平均动脉压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腔隙性脑梗死或脑白质稀疏严重程度增加,将提高脑微出血的发生率.结论 APTT、心衰、平均动脉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腔隙性脑梗死或脑白质稀疏严重程度将对脑微出血的发生率产生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发生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脑微出血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的各项记录指标,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脑微出血阳性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微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微出血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周桂娟 《河北医药》2011,33(10):1486-1488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5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根据影像学结果分为弥漫性大脑半球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组19例,深部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组21例,LA+LI组32例及微出血组19例,分别行MoCA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测试。结果 MoCA得分与MMSE得分显著相关(r=0.836,P〈0.05),但MoCA检出率(61.2%)高于MMSE检出率(36.5%)(P〈0.05);4组MoCA得分均低于MMSE得分(P〈0.05)。结论与MMSE量表相比,MoCA量表更能及早发现脑小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与各型脑卒中并发的发生几率,并对形成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本院近 3年来各型脑卒中患者合并脑微出血的发病率,并与同期健康体健人群相比较;对脑微出血患者进行病因学调查,查找形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各组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脑微出血比例高于正常者.结论 脑微出血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率最高;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是形成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孙轩翔 《淮海医药》2013,31(4):337-338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CMB)与不同类型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脑卒中患者112例分为腔隙性脑梗死49例,脑梗死28例,脑出血35例,以同期住院的50岁以上非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观察脑微出血、卒中病灶、腔隙性梗死灶情况。结果脑出血CMB的发生率最高和CMB的数最多,分别为74%和(13.5±10.6)个;其次为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组[55%和(8.2±3.5)个]和[36%和(8.2±3.5)个];对照组为[10%和(0.3±0.2)个](P<0.01)。腔隙性脑梗死组腔梗灶数和CMB数呈正相关(r=0.342,P<0.001),脑出血组:脑出血的次数与CMB数呈正相关(r=0.402,P<0.001)。结论脑微出血与脑卒中密切相关,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增高,提示严重的脑内微血管病变及可能的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使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将评分< 2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认知康复护理,干预组予制定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护理以及手指操训练3个月,在15天、1月、2月、3月分别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测评.结果 实验组MoCA量表得分及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等认知功能评分在分组、时间、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定向两项在时间、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康复时间存在交互效应,随着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语言、命名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认知康复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和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102例腔隙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列为观察组,并选择84例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和认知功能障碍率。观察组患者在人院1年后再行评估,比较人院时和1年后的评分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和认知功能总分分别为(3.25±0.83)、(4.45±0.71)、(2.26±0.61)、(2.58±1.31)、(22.64±2.9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认知障碍率为50.98%,显著高于对照组(X^2=8.745,P〈0.001)。观察组1年后认知功能评分为(22.51±3.23),与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5,P=0.396)。其中26例患者在1年后MoCA评分显著下降(t=3.983,P=0.03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脂血症是导致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34、0.011)。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有加重的趋势。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吸烟史相比,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缺血灶不等于“中风”腔隙性缺血灶只是一种影像学的说法。平时正常老人也可见到:而腔隙性梗死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临床主要以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为表现特点。二者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现将其临床表现、治疗药物、康复训练措施简述如下。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发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或认知功能障碍与ICH后病死率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影像学表现将脑出血患者分为脑叶出血组和非脑叶出血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影像学信息,老年痴呆症和认知功能障碍史。评估脑出血患者7 d和90 d死亡风险。结果共143例进入本研究,平均年龄。脑叶出血57例,非脑叶出血86例。ICH患者发病早期病死率较低,但90 d病死率达49.7%,伴老年痴呆症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病死率则上升至81.8%。在脑叶出血组患者发病初期(7 d)病死率增加与低GCS有关,90 d后病死率增加与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史、年龄、抗血小板药物史关;而非脑叶出血组发病7 d病死率增加与低和出血量有关,90d后病死率增加与年龄、抗凝血剂史、舒张压、出血量和低GCS有关。结论老年痴呆症或认知功能障碍史较常见于脑出血,且为脑叶出血病死率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磁共振SWI对服用氯吡格雷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研讨。方法收集无高血压、高血压且没服用氯吡格雷、高血压并服用氯吡格雷超过3个月共三组患者,每组100人,行SWI检查,观察是否有脑微出血,并对每组微出血灶的数量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无高血压组SWI显示微出血灶例数为5例(5/100),出血灶共为24个;高血压组没服用氯吡格雷微出血灶例数为34例(34/100),出血灶共为134个;高血压服用氯吡格雷微出血灶例数为41例(41/100),出血灶共为129个。三组的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发生率中,有高血压的两组患者均高于无高血压组。上述数据无高血压组与有高血压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高血压患者(没服用或服用氯吡格雷)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变性都是脑微出血灶的危险因素,而氯吡格雷与脑微出血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故服用氯吡格雷不会引起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灶发生率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脑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根据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实践表明,较多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而我们临床治疗时,又往往会忽略此项脑功能障碍的治疗。丁苯酞为芹菜籽油提取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线粒体脑保护的治疗及缺血性脑卒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