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臂桡动脉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前臂桡动脉及穿支皮瓣修复手掌、背侧皮肤缺损及虎口挛缩,拇、食指、腕背组织缺损.结果切取桡动脉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36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外形及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桡动脉及穿支逆行岛状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切取方便,形态各异,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近年来应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穿支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皮瓣成活率的方法。方法完成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穿支血管蒂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8例转移皮瓣完全成活,1例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移,术后静脉回流障碍,完全坏死。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及穿支血管蒂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剖研究提供形态学的基础。依据解剖特点,设计前臂桡动脉皮支血管网逆行筋膜皮瓣解决手部大创面的修复。方法采用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桡动脉下段发出的皮动脉及皮动脉的交通与吻合。利用前臂远端桡动脉皮支血管网供血,设计前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结果解剖观测挠动脉下段桡侧发出有2~3条,尺侧发出有0~2条皮动脉。这些皮动脉与腕部动脉网的皮支间有广泛的交通与吻合。临床应用皮瓣蒂部转折点在茎突近端3~5cm处,皮瓣远端至肘横纹上方3~5cm,可修复手部巨大创面。完成手术42例,全部成功。结论桡动脉下段的皮动脉及腕部动脉网的皮支多且恒定,通过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提供充足血供,设计大面积前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巨大创面。该皮瓣不损伤桡动脉主干,为手部皮肤缺损找到简单,安全,损伤小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6年2月,应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0例,机器绞轧伤15例,切割伤9例,交通事故4例,烧伤瘢痕挛缩2例;其中拇指桡背侧皮肤缺损13例,拇指尺背皮肤缺损9例,食、中指近中节皮肤缺损8例,合并肌腱损伤13例,合并骨折6例。结果:本组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取的皮瓣面积最大为5.5cm×3.5cm,最小为3.5cm×2.5cm,皮瓣平均蒂长7cm。12例患者行皮神经吻合成功,其中6例恢复受区保护性感觉。全部病例获4个月~16年随访,所有病例皮瓣外观、血运、质地、色泽、弹性较好,无须二期修整。皮瓣供受区无并发症发生,无痛性神经瘤发生。结论: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上肢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是修复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琳 《淮海医药》2002,20(2):124-125
目的:探讨前臂带桡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掌瘢痕挛缩。方法:对9例手掌瘢痕挛缩患手术彻底切除瘢痕,松解挛缩,采用前臂带桡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创面,前臂供皮创面行游离植皮术。结果:9例患皮瓣全部存活,皮肤弹性及手部功能恢复良好,除1例皮瓣明显臃肿,经二次手术修整外,其余病例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前臂带桡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手掌瘢痕挛缩,手术简单,疗效满意,适合基层医院开展,但术前及术中应仔细检查手部的血液循环情况,以防发生手部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探讨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3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及虎口开大患者实施术前、术后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等干预,观察术后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13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供不足及坏死情况,外观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后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对提高皮瓣成活成活率有重大的意义,有效的康复指导可保证其成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修复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清创后,根据腓动脉穿支情况,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供血的逆行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并观察其疗效。结果经2~18个月随访,12例中除1例边缘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可有效修复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腘窝部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14年6月,应用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修复腘窝部瘢痕挛缩12例,皮瓣携带的股前外侧皮神经与受区股后侧皮神经吻合重建皮瓣感觉,对皮瓣的外观、感觉及膝关节的功能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5~24个月。结果 11例皮瓣一期愈合,1例皮瓣因静脉回流欠佳致皮瓣远端浅表皮肤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皮瓣一期完全成活率达91.7%。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平均14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恢复保护性感觉。腘窝外形良好,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AKS评分标准,术前平均(120±20)分,终末随访时平均(180±10)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游离皮瓣是修复腘窝部瘢痕挛缩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莫雄革  周传晓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9):2615-2616
目的 介绍改良方法切取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急诊手术修复手部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 用改良方法切取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逆行转移急诊亚急诊手术修复各种原因致手部皮肤缺损16例.结果 14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有2例皮瓣远段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结论 通过对前臂骨间背侧皮瓣切取方法的改进,可补救急诊手外伤手术中发现或出现的血管损伤及解剖变异对皮瓣成活的影响,并降低手术难度,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谢文建 《河北医药》2003,25(12):922-922
目的:总结48例手部重度热压伤创面修复方法选择的临床体会。方法:对48例手部重度热压伤患者,分别采用游离股外侧皮瓣22例,脐旁皮瓣7例,足背皮瓣2例,腹部带蒂皮瓣7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5例,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3例,前臂桡动脉逆行岛状皮瓣2例。结果:44例皮瓣全部成活,4例腹部带蒂超薄皮瓣部分成活。结论:游离的股前外侧皮瓣成活质量最好,非常适宜手部重度热压伤创面的修复,可以确保手部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指皮肤缺损采取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均接受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皮瓣的外观、颜色及质地。结果随访(7.83±3.21)个月, 10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5例患者皮瓣在术后出现肿胀,而且呈现紫红色,后经过抬高患肢与放血、拆除蒂部缝合线以便适当减压等处理后,皮瓣均转为红润,外观满意,且和周围皮肤相接近。其余85例患者皮瓣色泽红润,外形佳,质地与弹性良好,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效果良好,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治疗手部小面积电烧伤的患者102例,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观察其修复效果、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10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多数皮瓣感觉功能恢复良好,皮瓣色泽较好,外形与受区相似,供区肢体无明显受限,手部转移灵活。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用于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可以获得较好的皮瓣成活率和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前臂设计并切取桡神经浅支、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虎口、手掌及手背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中除2例皮瓣远端皮缘表皮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皮神经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修复虎口、手掌和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前臂设计并切取桡神经浅支、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虎口、手掌及手背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中除2例皮瓣远端皮缘表皮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皮神经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修复虎口、手掌和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利用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血供的一类皮瓣[1,2],我们于2005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拇指尺背侧逆行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指腹、指尖、指背软组织缺损1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分析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邻近皮瓣修复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观察两组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皮瓣坏死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皮瓣坏死率44.44%,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跨区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内踝及足跟皮肤缺损患者疗效显著,且皮瓣供血可靠,切取简单,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有较好的临床疾病治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在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手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020例。根据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分别采用了手指掌侧推进皮瓣(26例1、V—Y皮瓣(18例)、双三角皮瓣(13例)、鱼际皮瓣(112例)、邻指皮瓣(87例)、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23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12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101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26例)、第五掌骨尺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13例)、中指尺侧环指桡侧岛状皮瓣(13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15例)、骨间背侧逆行岛状皮瓣(31例)、鼻咽窝逆行筋膜岛状皮瓣(13例)、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9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83例)、肩胛游离皮瓣(31例)、足背复合游离皮瓣(10例)、拇指甲皮瓣(21例)、第二趾甲皮瓣(14例1、拇指腓侧皮瓣(11例)、第Ⅱ趾胫侧皮瓣(7例)、胸部皮瓣(62例)、腹股沟皮瓣(137例)、交臂皮瓣(2例)、腹部袋状皮瓣f2例1、拇甲皮瓣联合腹股沟皮瓣(9例)、拇甲皮瓣联合股前外侧游离皮瓣(7例)、拇甲皮瓣联合胸脐游离皮瓣f3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联合腹股沟皮瓣(7例)、双侧腹股沟皮瓣f2例)进行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2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因感染坏死。4例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及1例拇指尺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导致浅层坏死。9例皮瓣边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其中部分股前外侧皮瓣、肩胛皮瓣及腹股沟皮瓣因皮瓣臃肿而行修整及分指术,术后外形良好。结论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缺损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皮瓣移植术具有创面可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供区影响小,手部外形及功能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与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修复手部小面积电烧伤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12月手部小面积电烧伤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接受常规电烧伤处理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窄蒂脐旁穿支皮瓣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皮瓣成活率、皮瓣色泽、外形、手部运动与感觉功能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组皮瓣移植成活率及创面Ⅰ期愈合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瓣正常色泽、正常外形、正常感觉功能及正常运动功能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窄蒂脐旁穿支皮瓣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存活率相近,但其远期移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皮瓣修复治疗,其中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35例,为观察组,任意型皮瓣修复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皮瓣存活率、手功能恢复、并发症及手术前后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00%、2.86%,与对照组的86.67%、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 d的VAS评分分别为(7.38±0.45)、(8.11±0.57)分,15 d的VAS评分分别为(4.52±0.23)、(6.65±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背侧骨间动脉穿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具有皮瓣存活率高、减轻患者疼痛、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陈焕诗  许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30-3430
足踝部软组织薄弱,受伤机会多,损伤后常有肌腱和骨骼外露,远离心脏,静脉回流困难,局部皮肤少,创面修复十分困难.我科自2002年起,采用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损伤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