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sICH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脑血肿分为迟发性脑水肿组45例和无迟发性脑水肿组75例.对两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迟发性水肿组年龄明显低于无迟发性脑水肿组,吸烟史比例、人院血糖、入院时血肿体积、入院NIHSS及纤维蛋白原、MMP-9明显高于无迟发性脑水肿组(P<0.05).患者人院时血肿体积、人院血糖、纤维蛋白原、MMP-9和入院NIHSS为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初发sICH患者,其人院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MMP-9、脑血肿体积和NIHSS评分是其发生迟发性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密切监测这些危险因素,若出现异常及时针对性处理,可减少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迟发性脑水肿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21、28天进行头颅MRI检查,观察脑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在第1、7、14、21、28天的血清S100β蛋白、IL-10含量.结果 观察组第1、7、14、21、28天的脑出血量、脑水肿量、血清S100β蛋白、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可以有效地预测迟发性脑水肿,与脑颅MRI相结合,对预防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迟发性脑水肿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造成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60例患者为研究组,无迟发性脑水肿的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中男性比例、脑出血量>10 ml、大剂量用甘露醇、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女性比例、手术治疗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糖尿病、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脑出血量>10 ml、大剂量用甘露醇、持续性高血压是脑出血后造成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可以降低迟发性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发病机制,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呋塞米和甘油果糖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2天和第15天的水肿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的水肿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第15天的水肿情况相比差异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甘露醇的长期大量使用可能诱发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临床对于治疗脑出血患者应当慎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们共收治急性脑血管病 5 75例 ,其中由于玩麻将而诱发者 2 5例 (脑出血 19例 ,脑栓塞 6例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 ,男性 13例 ,女性 12例 ;年龄 48~ 75岁 ,平均 6 3.5岁。所有病例均在连续较长时间玩麻将的过程中急性发病。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昏迷 2 1例 ,失语 19例 ,右侧偏瘫18例 ,左侧偏瘫 7例 ,肌力分别为 0~ 级。入院时血压 (18.6~ 2 5 .3/ 12~ 14.6 k Pa)。颅脑 CT显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 16例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3例 ,血肿为 2 0~ 5 6 ml,平均 2 6 ml。左侧和右侧大面积脑梗塞各 3例 ,病变均累及两个…  相似文献   

6.
章俊华  胡宗安 《医药导报》2009,28(6):744-745
[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对5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发病24 h内入院应用甘露醇组35例(A组)和24 h后入院应用甘露醇组16例(B组);入院48 h和2周后复查脑CT,通过对比脑水肿的变化,分析甘露醇对脑水肿的影响。结果A组48 h出现脑水肿加重者5例(14.3%),2周后出现脑水肿加重者21例(60.0%);B组48 h出现脑水肿加重者1例(6.3%),2周后出现脑水肿加重者3例(18.8%)。两组48 h 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周后CT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周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24 h内应用甘露醇可使脑水肿和病情加重。因此,脑出血患者早期使用甘露醇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张胜  李煌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2):169-170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迟发性脑水肿是大量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促进脑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是治疗脑出血的中心环节。白蛋白治疗脑卒中已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应用白蛋白治疗迟发性脑水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男,53岁。因意识不清1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  相似文献   

8.
胡小庆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69-326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及CT动态扫描复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24例患者首次CT检查仅见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等征象,CT动态复查共发现迟发性血肿29处,以额、颞叶多见.单发19例,多发5例.结论:CT动态复查能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有助于临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动态复查的时间应在24 h以内.  相似文献   

9.
60例急性期重症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虹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8):1008-1008
我科于 2003年 1月~2004年 11月收住 60例重症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经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科 2003年 1月~2004年 11月收治重症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 60例。其中男 34例,女 26例,年龄 42~80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和(或)发病时血压增高,其中 12例有脑卒中史,全组病人入院前均无糖尿病, 全部病例在起病 1小时~3天头颅CT检查均提示脑出血, 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 27例, 脑叶出血14例,小脑出血12例,脑干出血3例,破入脑室4例。入院前平均发病时间为1 6天,住院平均时间为26天,入院后72小时空腹血糖> 6 1 mmol/ …  相似文献   

10.
孙建华  丁荣椿 《江西医药》2013,48(5):421-422
目的探讨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脑出血病例中出现脑水肿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迟发性脑水肿出现及持续的时间、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基本治愈36例,好转2例。迟发性脑水肿一般持续至病程的3-4周被完全吸收。结论迟发性脑水肿发生后,多种脱水剂联用,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陈英成 《黑龙江医药》2011,24(5):815-816
目的:探讨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脑出血病例中出现的脑水肿患者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迟发性脑水肿出现及持续的时间、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4例,好转2例。迟发性脑水肿一般持续至病程的3—4周被完全吸收。结论:迟发性脑水肿发生后,多种脱水剂联用。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1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超早期(≤7 h)内采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在显微镜下分离侧裂池,切开岛叶皮层,清除血肿.术后2d复查颅脑CT与原病灶对比,观察血肿清除情况;随访3~12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预后疗效.结果:血肿清除率>90%者18例,80%~90%者3例.术后存活20例,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12例,Ⅲ级3例,Ⅳ级1例,V级0例,死亡1例.结论:超早期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时间短、手术路径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是一种严重类型的脑出血,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我们采用侧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术治疗21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0~72岁,平均58.7岁.50岁以上11例(52.4%),入院时血压17/14~31/17kPa.1.2 临床表现:以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多见.其中头痛20例,呕吐18例,脑疝11例,偏瘫17例,偏身感觉障碍16例.意识障碍程度:1级(意识清楚或稍混乱)9例;2级(嗜睡)5例;3级(浅昏迷)3例;4级(中度昏迷)3例;5级(深昏迷)2例.1.3 头颅CT:全部病例均经CT扫描证实,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8例,桥脑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单、双侧侧脑室铸型13例,三、四脑室铸型8例,急性脑室扩大9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近似值,轻度出血(血肿量<30ml)4例,中度出血(血肿量30ml~60ml)6例,重度出血(血肿量>60ml)11例.  相似文献   

14.
赵峰  李津金 《淮海医药》2003,21(6):463-463
20 0 2年 4月来 ,我科收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4 6例 ,其中 34例行开颅或微创手术治疗 ,无 1例死亡 ;经保守治疗12例其中死亡 7例 ,有 3例度过急性期后死亡。现将该 3例死因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患者女 ,4 9岁。因头痛、呕吐伴左肢体瘫 2h入院。高血压史 3年 ,玩游戏为诱因。入院头颅CT提示右内囊区出血 2 0ml,GCS 3分 ,入院保守治疗 2d后神志清醒。第 2 0天因打喷嚏后病情恶化 ,复查头颅CT左基底节区出血 4 0ml,75h后死亡。例 2 患者男 ,6 3岁。因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词不清 1h入院。高血压史 10余年 ,聚餐兴奋为诱因。入院…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7年到1998年共收治急性脑梗死病人40例,均经脑CT证实,分别于发病3~72小时入院。男22例,女18例;60岁以上30例,占75%,40~60岁8例,占30%,40岁以下2例,占5%。入院时病灶对侧肢体肌力0~Ⅲ度不等,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失语,有2例病人于入院的第2日开始症状逐渐加重,病灶对侧肢体完全瘫痪。 治疗方法及结果 病人均用5%葡萄糖液250ml加20ml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天。梗死面积较广、症状较重的加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一般用4~5天,症状缓解停  相似文献   

16.
桂心  谢小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03-3604
基底节区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具有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到了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临床实践表明,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研究在通过对4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以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42~75(52.3±8.5)岁;所有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入院时经CT检查确诊为基底节出血;GCS评分≥8分,平均(1O.5±1.8)分.均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有同侧脑卒中病史等病的患者[2].将9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取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作为微创组,45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作为保守组.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7.
任君  丁国林 《云南医药》2010,(5):534-535
我科自2001年10月~2009年9月共收住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外科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作一下分析。临床资料男性66例,女性62例;年龄35~7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本组均急性起病,发病至入院3~24h,意识状态按GCS评分3~8分24例,8~12分94例,13~15分10例。128例入科时均行头颅CT检查,按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不包括脑室内血肿),其中基底节区出血58例,血肿量30~60ml,皮层下出血70例,血肿量60~80ml,全组中线移位0.5~1.5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及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6例脑出血迟发性水肿和110例脑出血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性别为男性(P=0.027.OR=7.781),出血量>10 ml(P=0.027.OR=7.781)与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相关联为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其保护性(P=-2.649.OR=0.071).结论 脑出血患者为男性,出血量较大者,如有手术适应证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比较,即发病24h内入院应用甘露醇组和24h后入院应用甘露醇组。结果发病24h内使用甘露醇组48h出现脑水肿加重者6例,24h后使用甘露醇组48h出现脑水肿加重者1例。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病24h内)应用甘露醇不当可使脑水肿加重。因此,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不宜盲目应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20.
自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对 4 0例脑出血患者 ,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重点观察CT值 ,并进行了治疗前后对比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 1一般资料  4 0例脑出血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的住院患者 ,入院当日颅脑CT检查确诊。随机分成复方丹参注射液组 (治疗组 )和非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 )各 2 0例。治疗组中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4 9~ 71岁 ,平均 5 6 7岁 ,单侧基底节区出血 12例 ,脑叶出血 8例 ,按多田公式计算 ,最大血肿 33ml,最小血肿 3ml;对照组中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5 0~ 75岁 ,平均 5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