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心理干预对壮、汉族哮喘患者的情绪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7例壮族哮喘患者、83例汉族哮喘患者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各组均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心理测试并测量一秒用力呼出量FEV,和呼气峰流速PEF。结果壮族患者抑郁、焦虑显著高于汉族患者;壮、汉族哮喘患者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状态焦虑均有所降低,FEV1及PEF升高(P=0.000)。对照组抑郁、状态焦虑及特质焦虑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FEV1、PEF治疗后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壮族哮喘患者干预组抑郁、状态焦虑治疗前后的差值高于汉族哮喘患者干预组(P=0.000),FEV1、PEF差值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壮族哮喘患者的情绪及肺功能,其效果优于汉族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2.
心理行为干预对戒毒者心理障碍的矫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戒毒者心理障碍的矫治效果。方法:对30例戒毒者(观察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与未使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30例戒毒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症状自评定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干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值的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能够改善戒毒者的负性情绪和其他心理障碍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保持操守,对预防脱毒后复吸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围绝经期女性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评定患者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分值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P<0.01,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围绝经期女性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评定患者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分值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P<0.01,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血压控制、康复与残疾情况、卒中复发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控制良好率、康复有效率、残疾率、卒中复发率、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临床治疗与康复的有效干预措施,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降低其发生率,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和康复有效率显著提高,残疾率和卒中复发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康复中的意义.方法 90例伴有抑郁情绪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之上加以理干预.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SDS评分、HR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指数明显下降(P<0.05),躯体症状明显缓解(P<0.05),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焦虑病人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48-3249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伴焦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结果:干预组治疗后与对照组病人治疗后的焦虑情绪差异有显著性,心理干预组焦虑减分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亦可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伴焦虑、抑郁情绪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138例伴情绪障碍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和氟桂利嗪口服,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均以6周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头痛严重程度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自制副反应量表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显著减少偏头痛发作次数,缩短头痛发作时间,减轻头痛程度(P<0.01);治疗组还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后2,4,6周HAMD和HAMA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头痛持续时间的缩短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伴有情绪障碍的偏头痛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不需作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和抑郁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连用1个月观察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的临床情况和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0例干预组患者心肌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性死亡及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优于抑郁组。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干预治疗提高了AMI的疗效,改善了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徐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5):202-204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脑梗死后抑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组45例,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组45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分情况,干预前后SDS评分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等.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显效及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显著 (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满意,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或消除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治疗方案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确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加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地塞米松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咳嗽、憋喘、肺部哮鸣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1,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峰值呼气流速(P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给药方法简单、方便,价廉,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其中轻度哮喘25例,中度哮喘52例,重度哮喘25例,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口服脾氨肽2 mg/d 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变化情况、血清免疫细胞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3%,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氨肽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肺功能状态,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哮喘对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及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和ADAM33、S1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研究组治疗后哮鸣音、咳嗽、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FEV1、PEF水平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FEV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IL-6和TNF-α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ADAM33及S1P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观察组为1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联合西替利嗪能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肺功能,降低血清ADAM33及S1P水平,缓轻炎症损伤,改善气道重塑,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焦虑症的心理与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的焦虑症123例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A组)41例、药物治疗组(B组)40例、心理加药物治疗组(C组)44例,心理学量表采用SCL-90.经8周治疗后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焦虑症多伴有恐惧、抑郁、人际敏感、强迫、躯体化等.治疗效果以C组最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A组43.9%、B组57.5%、C组88.6%,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SCL-90的焦虑、恐惧、抑郁、压迫、人际敏感、躯体化等症状因子明显降低(P<0.01).A、B组各症状因子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焦虑症的治疗药物干预是必须的,心理加药物治疗是焦虑症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的药学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对哮喘患儿的临床控制水平、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呼吸科门诊或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学龄前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资料录入系统,对管理组患儿进行定期随访及药学干预,依据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及随访方案。结果:管理组和对照组1年后哮喘控制水平、转化率和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的控制率达83.33%,转化率达82.50%。管理组和对照组1年内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和急诊就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最高呼气流速百分比(PEF%)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和对照组1年后家长知信行水平、患儿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管理系统的药学规范化管理新模式对控制哮喘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未来风险及提高生命质量等的效果显著,可作为工作模式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扎鲁司特治疗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扎鲁司特对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176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人均给扎鲁司特2 0mg ,po ,bid ,疗程 6wk。观察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 (PEF)治疗后wk 2 ,4 ,6末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其中轻度组和中度组早晨PEF增加较重度组更为显著 (P <0 .0 5 ) ,轻度组和中度组PEF日内波动率较重度组下降更为显著 (P <0 .0 1)。治疗后 ,临床控制 5 0例 (2 8.4 % ) ,显著改善 92例 (5 2 .3% ) ,改善 2 5例 (14.2 % ) ,无效 9例 (5 .1% ) ,其中轻度组和中度组疗效较重度组更佳 (P <0 .0 5 ) ,激素低敏感型 (SI)哮喘病人临床有效率达 10 0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扎鲁司特对哮喘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抗炎和平喘药物  相似文献   

17.
张晶 《中国药业》2014,(7):68-69
目的观察安脱达脱敏及,临床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200例哮喘患儿,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及相应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哮喘缓解4周后加用安脱达脱敏,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哮喘控制评分(ACT)、呼气流速峰值(P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儿的ACT,PEF,治疗有效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后1年内来院就诊和住院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及应用安脱达脱敏可有效地改善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住院率,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廖丽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25-127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患儿体位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症状缓解护理、预见性护理及健康宣教、运动指导等.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并统计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随访期间患儿哮喘的复发率、再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随访期间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尽快缓解症状及体征,降低哮喘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对于儿童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72例儿童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治疗组在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相当于200 μg布地奈德等效剂量)的基础上加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对照组单纯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人均累计哮喘急性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吸入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儿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1掀/次,2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0.1 g/次,1次/d,连续服用3 d后停用4 d,而后继续。两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评分、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并对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哮喘有效率为87.76%,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65.3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ACT及MARS-A得分均有所上升,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C-ACT及MARS-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及PEF均有提升,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能够显著缓解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儿肺功能,同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