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试验组采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有着积极影响,有效改善母婴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物交换份法与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联合运用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孕期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食物交换份法与GI概念联合运用进行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观察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并发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运用食物交换份法与GI概念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孕期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采用食物交换份法(FEL)和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GL+FEL)的接受程度、饮食行为改变,孕期血糖,体质指数和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比较两种方法在GDM孕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09年3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确诊为GDM的单胎孕妇80例,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采用(GL+FEL)法,对照组采用FEL,通过多种方式,实施至分娩结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孕妇体质量改变,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围生期结局。结果实验组FBG、2hPBG和HbA1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孕期体质量总增加量和每周体质量增加量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巨大儿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FEI对GDM孕妇的饮食干预效果优于单FEL,对孕妇在孕期控制血糖、体重,防止围生期的不良反应,促进母婴安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组)和观察组(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组),将两组孕妇干预前与干预后不同时间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干预后第1,2,3周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均低于对照组,胰岛功能相关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更大,对于降低孕妇的血糖及改善其胰岛功能相关指标均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975-4976
探讨血糖生成指数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指导的效果,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及产后的生活质量。选取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饮食指导中对照组讲授传统的食物交换知识,观察组讲授食物交换份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知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指导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高胆红血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指导中应用综合食物交换份法和血糖生成指数,可明显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照食物血糖负荷值在妊娠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食物交换份法时参照食物血糖负荷值进行饮食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饮食教育,患者根据等量食物交换表随意挑选。实施教育的形式为健康教育讲座结合个别指导。观察两组孕妇空腹血糖值和餐后血糖值。结果:饮食教育干预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饮食教育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手段;用食物血糖负荷知识来选择食物比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更容易控制血糖,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在医院孕妇门诊教育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食物交换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13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接受食物交换营养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满意度、血糖控制情况、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食物交换营养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交换份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择产检确定为GDM孕妇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食物GI的食物交换份法为主要教育材料,采用一对一面对面沟通、微信等教育4周,观察教育前后研究对象对所授知识的正确率、膳食相关行为、血糖和体重的变化。结果:经过营养教育后,GDM孕妇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膳食行为教育后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周餐后1 h和2 h血糖含量低于干预前(P0.05),孕妇体重增长得到合理控制。结论:GDM孕妇对基于GI的交换份法营养知识接受较好,效果理想,科学管理膳食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物交换份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用食物交换份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和传统的形式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3个月后以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等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胆固醇、血甘油三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交换份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可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两种饮食干预方法对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实验组采用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通过多种方式实施3个月的饮食教育干预。于干预后3个月,随访3个月时进行干预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餐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和体质指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P〈0.01)。结论基于血糖负荷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较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更有效,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期膳食指导对脂代谢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血脂异常增高的孕妇80例,根据孕妇在后期接受的膳食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孕32周接受膳食指导的孕妇为观察组,不接受膳食指导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孕32周及分娩前血浆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和妊娠相关并发症与新生儿状况。【结果】在孕32周时,两组孕妇的 HDL-C 及 LDH-C 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 TG、TC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分娩前,两组孕妇的 LDH-C 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G、TC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HDL-C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新生儿低血糖比例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孕妇新生儿窒息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早孕期脂代谢异常升高的孕妇合理的膳食指导可有效的改善脂代谢,降低妊娠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坚强概念对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坚强概念中的认知调整、情感调整、行为调整3方面分阶段,分主次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度、重度焦虑患者为17例,对照组36例,两组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P<0.05);观察组中度、重度抑郁患者19例,对照组37例,两组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坚强概念能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肪因子调控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39例:65例为观察组、74例为饮食和运动干预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159例孕妇均为空腹采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浆中各脂肪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饮食、运动干预组血浆中血脂和各脂肪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血浆中血脂和各脂肪因子水平仍处于高水平状态有统计学意义(P <0.01),饮食、运动干预组孕妇血浆中血脂和各脂肪因子水平均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观察组比较,饮食、运动干预组孕妇血浆中血脂和各脂肪因子水平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中血脂和脂肪因子的调控疗效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聚焦解决模式在产前焦虑孕妇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芬  邓爱辉  王慧荣  何英  肖亮 《山西护理杂志》2014,(5):1572-1573,1575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产前焦虑孕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焦虑评分≥50分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以聚焦解决模式为依据的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lt;0.01);并低于对照组(P&lt;0.01);两组孕妇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疼痛感受及泌乳初始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护理能够为初产妇提供很好的心理支持,明显减轻焦虑,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情况与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待产的产妇19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8例,试验组产妇接受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教育和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产后出血、排尿情况等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排尿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产程进展及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妇孕期焦虑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围产期观察的妊娠妇女。由专业护士评价孕妇的情况和需要,解释分娩过程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并给予心理护理。结果:干预前后Hamilton量表评分分别为(10.17±7.48)分和(13.93±8.04)分,具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孕妇心理焦虑程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影响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有效降低孕期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剖宫产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82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焦虑程度、产妇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住院天数为(10±3.2)d,少于常规护理组(14±2.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25,P<0.05)。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舒适护理组在各时间点焦虑程度均低于常规护理组(t值分别为18.265,25.365,34.589,12.365,9.654,21.412;P<0.05)。舒适护理组产妇心理、生理、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7±4.5),(93±4.6),(96±5.6)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80±2.4),(88±3.6),(91±4.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956,12.548,15.156;P<0.05),两组患者对环境及设备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舒适护理,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在孕妇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进行产检并分娩的孕妇400人,按登记检查序数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人和观察组200人。对照组针对孕妇存在的问题和咨询问题予以指导,观察组从怀孕2个月起予以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孕妇定期产检时间对孕妇和其家属进行孕期健康知识讲座和培训,比较两组孕妇糖尿病、孕期并发症、分娩方式、胎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孕妇糖尿病、孕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18.5%,对照组分别为10.5%,4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83,9.375;P<0.01)。观察组胎儿窒息和巨大儿发生率分别为5.0%和4.5%,对照组分别为16.0%和2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172,16.755;P<0.05)。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巨大新生儿出生率和糖尿病、孕期并发症、剖宫产、胎儿窒息发生率,有利于孕妇产后康复和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SAS得分:(26.78±6.45)分比(52.98±6.78)分;SDS得分:(16.56±7.98)分比(38.16±4.3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3,10.30;P〈0.01)。干预组SAS得分为(26.78-4-6.45)分,对照组为(38.35±6.5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干预组SDS得分为(16.56±7.98)分,对照组为(23.01±5.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P〈0.01)。结论通过认知、心理、行为等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