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我国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菌株来源于全国17家医院分离的MRSA共计160株,用标准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对2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其中133株MRSA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60株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133株MRSA菌株的PFGE图谱显示,共有A~E 5种类型,以A型为主,为88株(A1型27株,A2型25株,A3型22株,A4型12株,A5型2株);B型为25株(B1型19株,B2型3株,B3、B4和B5型各1株);C型为8株(C1型7株,C2型1株);另有12株为散发菌株。结论临床分离的MRSA呈多重耐药性,我国不同医院流行的MRSA菌株基因型主要为A1、A2、A3和B1型;且不同地区的医院流行的菌株基因型不同,同一医院流行的菌株基因型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随之而来,其中最主要的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国内也有不少报道,成为控制院内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检测不同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优势菌株是否相同。方法:用常规方法对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武汉同济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及mecA基因检测筛选出MRSA。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型,以了解不同地区两家医院的优势菌株是否相同。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7株,MRSA83株,其中天津56株,武汉27株。天津56株MRSA临床株PFGE分型为15型27个亚型,以A1型为主;武汉27株MRSA临床株PFGE分型为6型12个亚型,以A2、A4型为主。结论:2家医院MRSA优势菌株并不相同,尚未发现MRSA流行菌株。 相似文献
6.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结果: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8.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46.4%。结论:MRS广泛存在于临床各科室,微生物室应加强对该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5年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氟喹诺酮、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医院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细菌耐药形势均很严峻,应尽早发现MRSA院内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9.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致病菌,MR-SA引起的感染,因其耐药高、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严重问题.MRSA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了解MRSA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及时治疗并且尽可能避免MRSA感染,因此本文对MRSA的流行现状、临床感染、治疗药物、预防传播及经济负担等最新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自1961年被发现后,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已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目前我国尚未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变种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像一般细菌一样,存在于环境中甚至人体内,在人体抵抗力强时不会感染或发作,而一旦人的抗病能力下降,就会感染或发作,并可通过人的呼吸、饮食、直接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据有关报道,2003年美国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约57%,以往是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的感染,现在随着抗药性细菌、病毒、微生物、厌氧菌等所有致病菌耐药性的增强,在呼吸系统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主要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5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对SXT耐药或敏感,分为SXT耐药(SXT-R)组和SXT敏感(SXT-S)组,比较2组MRSA和MSSA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MRSA与MS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1.5%,且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SA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9.1%,但MRSA的耐药率高达84.6%~100.0%,MSSA与MR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SA对SXT的耐药率[41.2%(127/308)]低于MSSA[57.9% (11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XT-R组和SXT-S组中MRSA分离率分别为52.7%和68.6%.SXT-R组MSSA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性低于SXT-S组[0(0.0)比25.0% (1/4),0(0.0)比25.0% (1/4),1.6%(1/63)比5.1%(4/79),6.1% (7/114)比10.8% (9/83),6.2% (7/113)比10.8% (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SA对SXT的耐药率低于MSSA,SXT可作为治疗MRSA的可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近2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通过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筛选出MRSA,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对筛选出的MRSA作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1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中,MRSA占62.5%(95/152),MRSA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为多重耐药,万古霉素耐药率为0%,利福平、呋喃妥因对治疗MRSA有较好效果,β-内酰胺类耐药率为100%,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结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MRSA的感染率较高,并有上升趋势,其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为多重耐药,应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用mecA基因PCR扩增法、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1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榆测.结果 mecA基因PCR扩增法显示阳性79株,阴性56株;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2%和100.0%;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和96.4%;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9%和62.5%.结论 PBP2a胶乳凝集试验法和头抱西丁纸片扩散法与mecA基因PCR扩增法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特异性低,不再适用于MR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葡萄球菌耐药性和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葡萄球菌耐药率以及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试管法血浆凝固酶试验检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头孢西叮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Kirby-Bauer法检测88株葡萄球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D-test双纸片法检测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结果88株葡萄球菌中,CONS和Sa的构成比是83.0%(73/88)比17.0%(15/88),MRS的检出率是71.6%(63/88)。在CONS中,MRCONS的检出率是71.2%(52/73),Sa中MRSA的检出率是73.3%(11/1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Sa明显高于CONS、MRS明显高于MS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种抗生素中,青霉素和红霉素对所有菌株的耐药率均〉50%,万古霉素、利福平、呋南妥因和氯霉素对所有菌株耐药率均〈50%,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在22株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D-test阳性的葡萄球菌共10株,阳性率为45.5%(10/22)。结论88株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主要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为主,MRS的检出率已超过70%,Sa和MRS的耐药率较CONS和MSS高,除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外,本地区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均较高。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茼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菌株已接近一半(45.5%),对于药敏实验中表现为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 必须加作D-test确定克林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抗菌药物对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已成为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且其中有相当部分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这类菌株常同时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呈现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评价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现行耐药折点在判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甲氧西林耐药性中的准确性。方法 苯唑西林(1μg)和头孢西丁(30μg)纸片扩散法测定149株临床分离的CNS对甲氧西林的耐药性,量取两种纸片的抑菌环直径。对苯唑西林组分别以≤14mm、≤15mm、≤16mm、≤17mm(CLSI/NCCLS2004标准)为耐药折点,对头孢西丁组分别以≤21mm、22mm、≤23mm、≤24mm(CLSI/NCCLS2004年标准)为耐药折点,与mecA基因检测结果比较,评价两种纸片扩散法在各折点对耐甲氧西林CNS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mecA基因检测结果比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在不同的耐药折点判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分别为52.3%、75.0%、90.9%、100%,特异性都为100%,判断耐甲氧西林非表皮葡萄球菌CNS的敏感性分别为66.7%、79.0%、90.1%、97.5%,特异性分别为100%、100%、100%、94.4%;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在不同耐药折点判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分别为45.5%、70.1%、90.9%、100%,特异性都为100%,判断耐甲氧西林非表皮葡萄球菌CNS的敏感性分别为83.6%、91.8%、97.3%、100%,特异性都为100%。结论 苯唑西林和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CNS的现行耐药折点标准在判断表皮葡萄球菌和非表皮葡萄球菌CNS的甲氧西林耐药性中都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CNS对甲氧西林耐药性的判断。对于非表皮葡萄球菌CNS,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较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8.
头孢吡普是新的第5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尤其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本文就对其结构、研究现状、作用机制、抗菌活性与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感染MRSA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获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的老年患者(≥65岁)110例进行感染现状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11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有:住院时间长、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使用了广谱抗菌药物、进行过创伤性操作。对110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患者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唑啉、头孢唑南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罗米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大于90%,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比较敏感,在对我院的临床调查研究中尚未发现对其耐药的菌株。结论减少住院天数、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掌握各种临床侵入性操作指征、及时调整用药有益于减少该类细菌的感染几率。对于临床经验治疗来说,青霉素类和红霉素类药物耐药率高,已经不适合。对MRSA加强检测及耐药性监测,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