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准确把握餐后血糖测定时间。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选择住院Ⅱ型糖尿病患者40例,监测每位患者同一餐后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与进餐完毕后开始计时,测定餐后2h的血糖值,对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 从进餐第一口开始计时与进餐完毕开始计时,餐后2h血糖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餐后血糖应从进餐第一口开始计时,2h采血。准时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把握好测定时间,是为了检查当前饮食、药物等治疗能否良好地控制血糖,为临床治疗和促进糖尿病康复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餐后血糖的重要性。方法选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后,当其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时,观察餐后2h血糖的峰值。结果64例中,餐后2h血糖达到标准(即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21例,有不同程度的餐后高血糖状态者43例,分别占总人数的32.82%和67.18%。结论在控制糖尿病过程中,不但要控制空腹血糖,更要了解控制餐后高血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2例,为冠心痛组;46例确诊为未合并冠心病患者,为非冠心痛组;根据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为1支、2支、3支病变组,并测定空腹血糖(FBS)与餐后2h血糖(PBS)水平。结果FBS水平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PBS水平冠心病组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组之间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BS水平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但预防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还应考虑其他危险因素,控制血糖仅仅是控制大血管病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膳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大豆膳食纤维、魔芋精粉在小麦淀粉中的不同添加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并与单纯摄入小麦淀粉者进行比较.方法:[1]选择2003-10/2004-05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均知情同意.各观察1种膳食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04和0.06添加量对血糖、血糖指数、血糖增值面积的影响,并与不添加膳食纤维的小麦淀粉对照.每种膳食纤维摄入时间间隔3 d以上.[2]采集受试者空腹前臂静脉血,然后于15 min内进食完已制作好的规定食物,再顺序采集其餐后30,60,90,120,150,180 min同一位置静脉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各时段血糖水平.计算血糖指数(小麦淀粉餐后3 h血糖增值面积/实验食物餐后3 h血糖增值面积&;#215;100).血糖曲线的增值面积指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曲线之间的面积(取正值部分),按几何图形面积累加方法计算.[3]实验前将占小麦淀粉干质量质量分数为0.04和0.06的3种膳食纤维分别加入干重为50 g的小麦淀粉中混匀,然后加水,搅拌,拍饼,隔水蒸30 min至熟透,备用.对照食物小麦淀粉50 g制备方法与之相同.[4]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1]质量分数为0.04和0.06膳食纤维添加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3膳食纤维在添加量达到质量分数为0.04和0.06时,患者餐后血糖均明显低于单纯摄入淀粉者(P<0.05~0.01),最大降低幅度出现于餐后120 min.摄入质量分数为0.06添加量膳食纤维的食物后,患者血糖明显低于质量分数为0.04添加量(P<0.05~0.01).[2]质量分数为0.04和0.06膳食纤维添加量对血糖增值面积的影响:摄入3种膳食纤维在添加量至质量分数为0.04和0.06食物后,患者餐后血糖增值面积均明显低于单纯摄入小麦淀粉者(P<0.05~0.01).质量分数为0.06添加量降餐后血糖增值面积效果强于质量分数为0.04添加量(P<0.05~0.01).[3]质量分数为0.04和0.06膳食纤维添加量对血糖指数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摄入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纤维、魔芋精粉质量分数为0.04添加量膳食纤维后的血糖指数分别为76.04&;#177;14.88,78.5&;#177;13.91,77.19&;#177;15.71;摄入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纤维、魔芋精粉质量分数为0.06添加量膳食纤维后的血糖指数分别为66.94&;#177;15.18,69.65&;#177;14.3,68.52&;#177;14.35.膳食纤维相同添加量血糖指数相近(P>0.05).结论:膳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纤维、魔芋精粉在添加量达到小麦淀粉质量的质量分数为0.04和0.06时,均可显著降低小麦淀粉餐后血糖增值,其作用随添加量增加而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食用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对67例食用高生糖生成指数食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加速糖代谢,观察治疗前及30、60、90 d患者空腹、餐后1 h、2 h、3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30,60,90天后患者空腹餐后1 h、2 h、3 h血糖峰值高度降低峰值时间推迟(P<0.05);糖化血红蛋白降低(P<0.001).结论:二甲双胍能降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膳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大豆膳食纤维、魔芋精粉在小麦淀粉中的不同添加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并与单纯摄入小麦淀粉者进行比较。方法:①选择2003-10/2004-05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和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均知情同意。各观察1种膳食纤维的质量分数为0.04和0.06添加量对血糖、血糖指数、血糖增值面积的影响,并与不添加膳食纤维的小麦淀粉对照。每种膳食纤维摄入时间间隔3d以上。②采集受试者空腹前臂静脉血,然后于15min内进食完已制作好的规定食物,再顺序采集其餐后30,60,90,120,150,180min同一位置静脉血。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各时段血糖水平。计算血糖指数(小麦淀粉餐后3h血糖增值面积/实验食物餐后3h血糖增值面积×100)。血糖曲线的增值面积指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曲线之间的面积(取正值部分),按几何图形面积累加方法计算。③实验前将占小麦淀粉干质量质量分数为0.04和0.06的3种膳食纤维分别加入干重为50g的小麦淀粉中混匀,然后加水,搅拌,拍饼,隔水蒸30min至熟透,备用。对照食物小麦淀粉50g制备方法与之相同。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质量分数为0.04和0.06膳食纤维添加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3膳食纤维在添加量达到质量分数为0.04和0.06时,患者餐后血糖均明显低于单纯摄入淀粉者(P<0.05~0.01),最大降低幅度出现于餐后120min。摄入质量分数为0.06添加量膳食纤维的食物后,患者血糖明显低于质量分数为0.04添加量(P<0.05~0.01)。②质量分数为0.04和0.06膳食纤维添加量对血糖增值面积的影响:摄入3种膳食纤维在添加量至质量分数为0.04和0.06食物后,患者餐后血糖增值面积均明显低于单纯摄入小麦淀粉者(P<0.05~0.01)。质量分数为0.06添加量降餐后血糖增值面积效果强于质量分数为0.04添加量(P<0.05~0.01)。③质量分数为0.04和0.06膳食纤维添加量对血糖指数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摄入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纤维、魔芋精粉质量分数为0.04添加量膳食纤维后的血糖指数分别为76.04±14.88,78.5±13.91,77.19±15.71;摄入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纤维、魔芋精粉质量分数为0.06添加量膳食纤维后的血糖指数分别为66.94±15.18,69.65±14.3,68.52±14.35。膳食纤维相同添加量血糖指数相近(P>0.05)。结论:膳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大豆纤维、魔芋精粉在添加量达到小麦淀粉质量的质量分数为0.04和0.06时,均可显著降低小麦淀粉餐后血糖增值,其作用随添加量增加而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餐前或餐后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3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给予药物治疗,均采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进行控制。实验组患者于早餐后1h及晚餐后1h每天各运动1次,对照组患者于早餐前30min及晚餐前1h每天各运动1次。2组患者运动方式均为慢跑。于入选时及干预4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进行检测。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TC、TG、LDL及HDL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改善;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餐后2h血糖[(7.2±0.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8.4±0.7)mmol/L],而BMI[(21.5±0.6)kg/m2]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19.4±0.4)mmol/L],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餐前或餐后适度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控制均具有一定疗效,餐后运动对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可能更具积极意义,而餐前运动减重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诺和锐30每日2次餐前即刻皮下注射,治疗12周,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 诺和锐30治疗后患者FBG、2 hPBG、HbA1C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少.结论 诺和锐30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及2 hPBG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蛋白与全天血糖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监测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研究糖化血清蛋白与全天各时间段平均血糖的关系。方法: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1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并予72h动态血糖监测。结果:糖尿病患者全天各时间段血糖中以03:00~06:00最低,餐后2、3h血糖最高。GSP与三餐前1h、三餐后1、2、3h、晚上22:00~24:00、00:00~03:00、03:00~06:00段平均血糖均显著相关,与全天血糖平均水平、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时间显著相关,GSP与三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时间无关。血糖波动系数与全天血糖平均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GSP能反映糖尿病患者全天各时间段平均血糖水平、全天血糖水平和全天高血糖时间,血糖波动系数与GSP和全天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3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糖尿病病史>10年,其中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5例,为第1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及平均餐后血糖水平≥11.1mmol/L者38例,为第2组;检测2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第2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第1组[(287.80±35.60)vs(162.50±20.30)mg/24h,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影响大于空腹血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可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糖耐量低减人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检测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监控糖尿病治疗的必须方法,现在目前通常比较注重的是检测空腹血糖(FPG),而很少检查餐后血糖(2hPG)。我们检测了病人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分析,以探讨餐后2h血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同时口服二甲双胍,每次0.5g,每天3次;治疗组加用益气养阴化瘀中药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61.5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老年人常规体检两种时段血糖测试结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早期发现糖尿病 (DM)或糖耐量低减 (IGT)者。方法对 4 81例 4 0岁以上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测试的基础上加测餐后 2h血糖 ,比较空腹血糖升高与空腹血糖正常两者之间餐后 2h血糖升高情况 ,分析两者DM和IGT的检出率。并同时采用问卷形式 ,收集受检者的性别、年龄、职业资料 ,用SPSS 10 .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81例体检者中 ,有 4 36例空腹血糖正常 ,4 5例空腹血糖升高。在 4 5例空腹血糖升高者中 ,有 2 7例餐后血糖亦升高 ,DM 18例 ,IGT 9例。但加测餐后血糖后 ,在原来空腹血糖正常的 4 36例中 ,却有12 7例餐后血糖升高 ,DM 15例 ,IGT 112例。加测餐后血糖后 ,DM和IG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仅测空腹血糖者(P <0 .0 0 1)。结论中老年人体检时 ,应测餐后 2h血糖。  相似文献   

14.
根据WHO有关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标准将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2hppG)≥7.8mmoL/L称为糖耐量减低。对于单纯的2hppG升高的糖耐量减低病人约有5%-10%转成Ⅱ型糖尿病,本文对这类人群育龄妇女血脂参考值变化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社区教育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两组均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经过2周的平台期观察后,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空腹血糖( 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血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系统长期的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36例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2、3、4个月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于干预后1、2、3、4个月测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饮食干预可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测量结果的差异,以规范血糖监测时间,避免测量时间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干扰治疗方案的制订.方法 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监测24 h血糖3~5 d(5 min测量间隔),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在测量时间点附近时间段的波动情况.结...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722-3723
临床纳入30例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混合组,另选取同期30例单纯高血压老年患者为高血压组以及3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分别对三组对象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混合组患者糖代谢指标FPG、2h PG、Hb Alc以及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高血压组FIN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患者治疗后2h PG、Hb Alc以及FINS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混合组患者治疗后dm SBP、nm SB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然高于高血压组(P0.05);而dm DBP与nm DBP治疗前后以及与高血压组均无差异(P0.05)。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对餐后血糖的控制可有助于调节血压,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等强度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单纯加大药物治疗可加重药物副作用,增加经济负担。近年来有研究证明,运动疗法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简单而方便,无经济负担。本文旨在监测和评估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受运动影响的程度和规律,了解运动在2型糖尿病康复干预中的作用。目的:探讨中等强度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以期为运动疗法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内分泌科。  相似文献   

20.
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7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同期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治疗第6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第6周末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