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雪梅 《首都医药》2015,(3):402-404
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包括医院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服务对象因素和社会因素。从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专科培训、加强医患沟通、落实告知、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护理记录等方面归纳了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策略,做好对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甄别、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从而降低医疗纠纷。1急诊护理风险因素1.1护理人员因素1.1.1法制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观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眼科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对93例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眼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和医院管理不安全因素三方面,三者的比例依次为12.9%、7.5%和2.2%。结论眼科的护理风险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和增强医院管理等方面综合防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存在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对策。结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护理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有患者方面和护理方面的风险。这对风险的相应策略主要有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等。结论分析和认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护理风险因素,有助于减少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总结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以便为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室护理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内容,并对其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以及在手术室实施风险教育、风险防范等措施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调查总结,发现我院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于医护人员的责任态度、日常管理和环境氛围等三个方面;经过风险教育及防范措施的落实后,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及护患关系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科学合理地对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能够起到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改善手术室护理环境,以及提高手术室管理和护理质量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在临床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各种风险状况,影响患者的治疗,本研究通过对儿科护理期间发生的风险状况进行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其中主要风险因素就是患者在治疗中的意外伤害、病情延误及药物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临床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看护、诊治管理及护理人员对药物使用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范围,以增加护理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基层医院产科护士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探讨其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在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法律和护理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树立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等方面提出防范措施,提高基层医院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操作是护士日常性工作,在实施操作中,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要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一方面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培养护士自身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护士预防风险的主动性[1]。安全有效的护理可促使患者疾病好转和痊愈,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及生命,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效益建设。本文对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敏  王玉琴 《黑龙江医药》2011,24(5):835-837
分析产科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分别从管理体制、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孕产妇和家属的配合以及医院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措施,旨在降低风险,保证产科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67-268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本文从护理方面因素和患者方面因素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外科病房中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以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脑外科3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在病房中的常见护理因素,得出结论。结果分析资料可得出,护理风险的因素患者自身原因占65%,护理人员的因素占23%,医院方面的因素占12%。结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医院管理制度均是脑外科病房中的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临床上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完善医院护理制度,减少临床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从特殊药品、医疗设备潜在的护理风险、临床治疗中的潜在风险、临床护理文件中的潜在风险、医疗护理中知情权的护理风险,以及生物污染的护理风险方面,对小儿科护理风险进行阐述,并针对性探讨防范措施。结果明确儿科护理风险管理职责、制定相应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提高护理业务水平、尊重患儿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文件、加强有效的干预等方面,有利于降低小儿科护理风险水平。结论对于儿科护理风险,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提高防范意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妇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妇科病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因素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更新护理观念,明确护患法律关系,建立常见病种临床护理路径,重视环节、细节管理,规范收费;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患者住院过程全程的健康教育环节,从而有效防止风险,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3.
林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37-2438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管理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普外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是在保障护患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交流,对一切不安全因素进行合理化管理与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军人病区临床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方法对潜在的护理风险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实现了护理安全管理。结论护理风险无处不在,通过质量管控,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教育培训等有效措施,可以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李春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7):152-153
精神科护理工作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风险较大.本文分析了精神科护理风险的多种因素,论述了应从人员和设施两方面入手,通过加强精神科护士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加强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等措施,既能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又能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急危重病患者进行初步诊治的主要场所,也是影响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环节.本文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原因,包括工作环境、患者因素、护士因素、护患关系及护理技术水平方面,并提出了可行的防范措施,包括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患沟通、提高专业业务能力等.认为通过人性化管理,有效降低了急诊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减少了护患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满足了患者个性化需求,提升了急诊科工作质量,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并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对其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心内科护理潜在风险,并探讨其对策。结果心内科潜在风险与急救药品,设备;护理人员经验及责任心;护理病历记录等方面有关。结论心内科护理的潜在风险是可以通过加强护理管理制度、制定风险预案、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加强护理自身素质等防范的。  相似文献   

18.
黄舒 《北方药学》2015,(4):193-194
目的:识别与防范重症医学科静脉用药护理的风险。方法:回顾并分析89例发生静脉用药护理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静脉用药护理风险的构成情况、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重症医学科静脉用药护理的风险包括切口局部渗漏、用药不当、患者血压或血糖不稳定等,切口局部渗漏、用药不当等所占比重较大。护理风险的发生原因包括护理人员过于劳累或责任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监督不力、制度不完善等,其中,护理人员过于劳累是导致护理风险的首要原因,所占比重与其他原因所占比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防范护理风险需采取一定措施,如合理排班和分工,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细节管理和护理监督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脏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护理风险管理在肾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肾脏内科疾病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因素,实施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评价实施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质量,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实施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高达97%,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9%。结论加强肾脏内科疾病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保障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手术的临床风险及防范.方法 回顾我院急诊科的急诊创伤手术护理治疗工作,对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风险进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结果 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症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急诊创伤手术中抢救操作、应对能力、护理方法等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影响,临床风险包括患者感染、并发症、医护人员感染、患者交叉感染等,针对这些因素,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对患者的单独清创、检查和手术中加强防范、心理护理等对策.结论 急诊创伤手术的风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防范措施,提高抢救效果的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