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对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有效美观的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来,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方法,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39例(48只眼),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上睑下垂矫正良好,外形美观自然,经术后2个月至1年随访,满意良好率达92%.结论提上睑肌折叠术是治疗轻、中度上睑下垂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
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提上睑肌折叠术治疗上睑下垂30例40只眼,随诊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0例48只眼提上睑肌折叠术全部成功.无发生穹隆部结膜脱垂、眼睑闭合不全等并发症.结论:提上睑肌折叠术是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冯彩霞  张静慧 《重庆医学》2016,(31):4363-4365
目的 探讨老年性上睑下垂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 将89例(107眼)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分为轻度(33眼)、中度(38眼)、重度(36眼)3组:轻度组中17眼施以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16眼施以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中度组中13眼施以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13眼施以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12眼施以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重度组中12眼施以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12眼施以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12眼施以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3~6个月,轻度组中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术后效果1级率为100.00%,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为50.00%;中度组中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1级率为30.77%,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为92.31%,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为58.33%;重度组中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1级率为25.00%,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为50.00%,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为100.00%.结论 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轻度者施以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中度者施以提上睑肌缩短及徙前术,重度者施以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进行个性化的治疗,以迭最佳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4.
谭姣 《吉林医学》2013,34(24):4984-4984
目的:探究上睑解剖结构及其在上睑下垂矫正术中的价值,提高矫正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上睑下垂患者,采用上睑提肌肌腱折叠矫正术或上睑提肌缩短矫正术两种手术方式。上睑提肌肌腱折叠矫正术以手术方式切开分离上睑提肌腱膜,根据上睑提肌需要上提的高度,折叠缝合腱膜;上睑提肌缩短矫正术是通过手术切开分离眼睑周围组织,并切断上睑提肌,缩短上睑提肌长度,从而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结果:80例上睑下垂患者经矫正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1例患者重睑线不完全对称,1例患者矫正过高,2例患者矫正不足,4例患者经进一步处理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根据解剖结构采用科学的方法分离上睑提肌肌瓣,缩短上睑提肌长度,提高上睑下垂矫正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陈炜江  黄金鸥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63-1264
目的探讨上横韧带悬吊联合提上睑肌折叠矫治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19例(25眼)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行上横韧带悬吊联合提上睑肌折叠术。结果 1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至4年,23眼矫正满意,2眼欠矫。25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在术后1周内较明显,术后3~6个月完全消失。结论上横韧带悬吊联合提上睑肌折叠术矫治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及成功率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矫治不同程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1年8月~2011年8月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和额肌瓣悬吊术这两种术式进行矫治的不同程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患者98例126眼进行术后观察及手术拆线后4周进行随访。结果: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提上睑肌缩短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中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而中度及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进行额肌瓣悬吊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轻度和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既能保持上睑功能又能达到美容的目的,适用于轻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而额肌瓣悬吊术直接以额肌为动力提起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的上睑可达到矫正上睑下垂的目的,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7.
上睑提肌腱膜折叠术治疗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云红 《中外医疗》2008,27(14):46-47
目的 探讨上险提肌腱膜折叠术治疗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中到重度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34列(61只眼),均行提上睑肌腱膜折叠术.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1.5年,平均8个月.远期效果满意者59只眼,占96.72%,轻度欠矫2只眼,占3.28%.结论 提上睑肌折叠求是治疗不同程度老年性腱膜性上睑下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式提上睑肌缩短治疗重症上睑下垂.方法37例43眼均为先天性重症上睑下垂,行改良式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随访2月-2年3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43眼均上睑闭合自如,上睑缘可达正常位置,术后可获双重睑.结论改良式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症上睑下垂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折叠术联合额肌力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40例(68眼)中、重度上睑下垂进行上述方法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1~3年,68眼上睑下垂完全矫正60眼(88.23%),基本矫正8眼(12.77%);双睑裂对称度:平视时对称62眼(91.18%);双睑缘弧度满意68眼(100%);睑裂闭合度恢复好,上睑迟落现象轻度或消失;无一例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结论 提上睑肌折叠术联合额肌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提上脸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云 《当代医学》2011,17(19):52-52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2月诊治的20例(32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实施提上睑肌缩短术,随访时间6个月~3a。结果随访结果表明提上睑肌缩短术,疗效较好,满足眼睑解剖要求。结论对于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缩短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方法对21例(36眼)上睑下垂患者施行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并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结果显示,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效果可靠。结论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是当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方法。方法对60例(78只眼)行提上睑肌折叠联合上横韧带悬吊并固定于睑板上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 矫正满意;56只眼(71.8%);基本矫正(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3 ̄4mm);22只眼(28.2%)。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满意。适合于所有衔天性上睑下垂的病人,是一种可行的、合乎生理及美容要求的矫正上睑下  相似文献   

13.
改进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利用额肌作为动力,将额肌筋膜瓣固定位置,改进为与睑板上缘提上睑肌腱膜缝合固定,以提上睑。结果;本术式具有固定坑、上睑不臃肿、重睑外形佳、效果肯定、不易发生睑球分离等优点。本组26例,效果均较满意。结论该术式简便,效果佳,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凹例(41眼)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采用经皮肤-睑结膜入路提上睑肌缩短术,并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凹例(41眼)随访2~18个月,除2例矫正不足外,余均获得良好效果.上睑缘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术后仅部分病例早期有轻度睑裂闭合不全,无暴露性角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可适用于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在矫正畸形和改善外观方面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硬化和重度肝硬化在未出血前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39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并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对照,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C)、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PT、APIT、FIB三项参数,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型肝炎组FIB下降水平最突出;PTA显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在未出血之前,PLT、PCT二指标已有明显下降(P<0.001),在肝硬化出血组,PLT、PCT与PTA同步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7).结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都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有严重出血者出血前就存在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额肌筋膜直接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式效果。方法: 术中将额肌筋膜与皮下组织充分游离,在眶上缘下横行切开额肌筋膜约1.5 cm,通过此切口在骨膜面上向上分离额肌筋膜,至眶上1.5 cm左右,然后将分离后的额肌筋膜直接向下牵拉与睑板上缘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3~4针,并调整固定张力适度为止。结果: 3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效果肯定,重睑外形佳,患者满意,经6~12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额肌筋膜直接悬吊与传统术式相比,术式简便,上睑不臃肿,组织损伤小,效果肯定,无损伤神经血管之忧,是治疗上睑下垂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方法重度上睑下垂患者31例58只眼行改良单切13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以上,观察远期疗效。结果31例58只眼获矫正,术后欠矫2例,过矫1例,内翻倒睫1例,眼裂闭合不全大多在4周内消失,无暴露性角结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术式设计有理论基础,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42眼)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分为连续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组(连续缝合术组)和三线式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组(三线式缝合术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6~24月,连续缝合术组完美率显著高于三线式缝合术组(P〈0.05)。但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缝合额肌筋膜瓣悬吊术具有矫治效果好、术后重睑形成自然关观等优点,是中、重度上睑下垂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