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医认为,夏季为火,在人体五脏中,心属火,心主夏季,因此,夏季宜养心。我国最早的中医巨著《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其意思是说,心在人体中,具有“皇帝”一样最高统治地位,那是因为心脏主宰着人的精神;心脏若健康,其它脏腑也会相安无事;心脏若出现问题,其它脏腑也很难保得住。  相似文献   

2.
代心受过的手厥阴心包经 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外面的一层薄膜,能够代心受过,替心受邪,即外邪侵犯人体时它要代替心去承受侵袭。因为“心为五脏之大主”,“心主神明”,心就相当于身体之国的君主,所以有什么病灾危难的当然要由心仓之臣来替心君承受了。  相似文献   

3.
头为“诸阳之会”,神明之主,精明之府,髓海所在,机体诸精,皆上聚于头。在外因作用下,头颅受到各种暴力打击,致脑组织损伤,使神明之心受损,元神之府有伤,脑部气血逆乱,瘀血阻于上,络脉闭阻,神机受累,清窍不利,脑失所养,“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4.
正安宫牛黄丸由清代名医吴鞠通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创立,后从清宫传入同仁堂沿用至今。"安宫"即"安心宫","心宫"即心包,为心之舍。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神明"之"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因此,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安宫牛黄丸虽然"安心宫",但所治疾病多与心脏关系不大,而更多的是与中枢神经大脑有关。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是同仁堂十大名药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名药。凤凰卫视名主播刘海若因车祸导致脑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神明由何脏所主,亦即神明的定位问题,历代医家提出过不同的看法,主要包括"心主神明论"、"脑主神明论[1]"、"心系统论[2]"、"脑-心-肾共主神明论[3]"等学说。虽然在学术界,神明由  相似文献   

6.
心 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外。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1.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杂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2.主藏神:指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符德玉 《家庭用药》2011,(10):48-49
心脏在中医的五脏中有其独特的功能及意义。单从文字结构上看,五脏“心、肝、脾、肺、肾”中。心是唯一没有“肉月旁的字”,提示对于“心”的认识,我们不能拘泥于解剖学来谈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 四、内经 1、解释“阳化气,阴成形”? 阳可以化生出功能,阴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 2、“五脏所藏”为何?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3、“五脏所恶”为何? 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脏气所恶。 4,“五脏化液”为何?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脏化液。  相似文献   

9.
脏躁是以精神忧郁、烦躁不宁、哭笑无常、呵欠频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神”的活动失常范畴。本病可见于多种现代疾病中。《金匮要略》对其予以形象地描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脏躁目前多宗《金匮》之论从心脾论治,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脏阴不足而产生干燥,躁动之象。笔依据中医学的“五神藏”学说,即将神的活动概括为神、魂、魄、意、志五个方面,分别为五脏所藏。认为五脏中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导致脏躁而非仅在于心脾。该病病机除脏阴不足外,五脏之气血阴阳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笔在临床对脏躁病运用了从五脏论治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从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验证,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脾为“五脏之母”有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等生理功能。本文主要从脾的实体解剖学研究和脾主运化探讨中医脾的实质,发现脾主运化与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相关;同时脾主运化与水通道蛋白、线粒体的功能密切相关。为从脾主运化的研究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学里,心、肝、脾、肺、肾不仅代表身体器官,更是养生的最终落脚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坏习惯却在悄悄伤害五脏,必须引起重视。心怕累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与神志,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中医认为,心藏神,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人才会头脑清醒、神思敏捷、睡眠香甜。反之,如果人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思维记忆力等,都是由于脑的作用,这说明脑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是生命要害之所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一些生活因素和不良用脑习惯,对大脑却有着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肾精虚动物模型揭示“肾在志为智”之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中医学“房劳伤肾”、“恐伤肾”的病因理论和“肾生髓”、“髓上充于脑”、“脑主元神”的生理机型,复制出大鼠“肾精虚损”的动物证候模型。通过对造模动物和正常对照动物的行为特征、脑重指数、脑形态结构、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过氧化脂质的观察,发现,“肾精虚损”的动物模型具有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记忆力低下等类似脑髓虚损、元神不足的病理表现,证明了“肾在志为智”的理论,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中  田浩君 《首都医药》2013,(22):62-64
目的追溯古代文献中对"心主神明"的涵义以及心神失常之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对现代文献中"心主神明"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进行综述,论述心主神明的本质。方法阐述心主宰人体精神意识等思维活动,并对治疗心神失常的方药及在现代药理学中的作用机理进行总结,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与结论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的社会病中,心神失常所致病逐渐增加,"心主神明"理论的研究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起到积极作用,故需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上海医药》2008,29(6):264
《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心脉者神之舍,心君不宁,化而为火,火者七神之贼也。故曰:阴火太盛,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脉者神之舍,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欣,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肝的生理病理对心、肺、脾(胃)、肾的影响,阐述五脏以肝为贵的实际意义,主要在于肝的疏泄功能,肝主疏泄、似有调节内脏功能正常化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五脏贵肝理论对脏腑证治,可以拓展思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肝主目”一词,来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详述肝木同类相生的道理。首次解释“木曰曲直”,春风能使木得曲直生发滋荣,木得曲直生发滋营而能生酸。认为“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的风就是春季的风”。提出肝能主持目的生理功能活动。肝之经脉通畅无阻,肝志调达,肝之疏汇储藏调节血气血量的功能正常,肝气通目无碍,肝脏之气血奉心有制,目中肝气调和,目中五脏之精气才能协调不紊,则目视精明。它是符合仲景所述“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会通”之理的。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退化性脑变性疾病,临床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识障碍、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明显。AD必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积损正亏、情志所伤、痰浊阻窍、瘀阻脑络。脑具有“清窍之府”、“精明之府”、“元神之府”等生理特点,老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病理等特点,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渐衰,致脑失所养,或诸邪蒙窍,使神明失用,发生痴呆。笔者以益肾增智汤治疗以脑血管病为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39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老年性痴呆有“白痴”、“痴呆”、“呆痴”、“神呆”等多种说法,虽然名目繁多,但主要以智能低下、愚痴呆傻、不能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为特征。 本病中医的定位在脑,与心、肝、肾等脏腑相关。认为该病是因脑髓不足,五脏阴阳气血虚损,加之血淤、痰浊、气滞而引起。该病可分为年老肾亏、饮食失常、七情内伤、劳逸损伤等类型,临床上往往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20.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六节藏象论》曰:“凡十藏取决于胆也”,此句历代医学注释较少。王冰云:“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李东垣注释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后世医家多从李说。笔者以为:王冰之注单喻封建政体而未结合人体“藏象”之生理病理于理欠通。东垣之说虽较为在理,但只言“胆气春生,余脏从之”亦未阐明其理,似觉牵引。“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肾为先天之本,性命之根”,为何前贤不言“凡十一脏取决于心或肾”而独言“取决于胆”。可见其理玄奥,胆之功能不容忽视,值得深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