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金乡县30岁以上居民吸烟、饮酒状况与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方法:于2004年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19451名30岁以上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人群的吸烟率为26.67%、饮酒率为14.29%,干部职员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饮酒率较高;吸烟人群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高于不吸烟人群,饮酒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不饮酒人群,不饮酒人群恶性肿瘤患病率高于饮酒人群。结论:吸烟、饮酒人群多种慢性非传染病患病率高于非吸烟、饮酒人群,应积极开展控烟、限酒活动,以降低人群有关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解湖口县社会人群吸烟状况和媒体对控烟的宣传知识获取情况,以便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干预、控制与吸烟嗜好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口县城区3个居委会和农村5个乡镇10个行政村18~69岁居民,用统一调查表进行人户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2139人,吸烟人数698人,吸烟率为32.6%,农村吸烟率高于城镇,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在婚人群高于其他人群,职业特征显示干部吸烟率最高;吸烟与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有关(P〈0.05或P〈0.01);吸烟率和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没有统计学意义;烟龄和日吸烟量相关联(P〈0.01);城乡居民近30d从各种媒体获取控烟宣传知识的人数非常少。结论 湖口县居民吸烟现象比较普遍,控烟宣传知识获取较少,今后应经常向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控制吸烟量。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大学生吸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复旦大学大学生吸烟现状,分析该人群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控烟策略以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吸烟行为。方法 对4019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吸烟率为2.3%,现在吸烟率为2.3%。性别、年级、专业与现在是否吸烟有关。男性是吸烟的危险因素;随着年级的升高,吸烟率呈上升趋势;非医学专业的吸烟率高于医学专业。结论 大学生对吸烟的态度和信念较好,但是吸烟率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近一半的吸烟者并没有戒烟的打算,非吸烟者拒绝被动吸烟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开展控烟运动已刻不容缓,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按比例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西乌珠穆沁旗居住满5年的18岁以上居民3 528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西乌珠穆沁旗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而脑卒中的人群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蒙古族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高于其他民族人群。调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和16.8%,吸烟率为22.2%,饮酒率为15.9%,其中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锻炼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饮酒、超重、肥胖、遗传等因素是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西乌珠穆沁旗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阳城县3646名15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分析表明,男性吸烟率63.71%,女性吸烟率0.64%,男女合计吸烟率31.49%,并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与吸烟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吸烟心理动机:“烟草成瘾”占32.06%,“消遣”占28.48%,“解除疲劳”占16.90%,“交际”占22.56%。吸烟人群的4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不吸烟人群,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P<0.001)。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市北区1985~1990年吸烟流行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岛市市北区1985~1990年吸烟人群流行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5~64岁人群吸烟率为34.3%,其中男性为63.4%,女性为5.3%,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其吸烟率降低,女性则有增高的趋势;吸烟率高低还与受教育程度呈负相关,即文化程度越低,吸烟率越高。6年内吸烟的动态变化趋势,男女均呈稳定状态。提示吸烟已成为青岛市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漯河市高职高专学生吸烟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烟是目前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吸烟都成为重大的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耗大国,据WHO统计,每年世界新增加的吸烟者中有半数在中国。而且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吸烟始于青少年时期,90%的成年吸烟者在18岁前开始吸烟。青少年吸烟逐渐呈低龄化的趋势。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吸烟成为降低人群吸烟率及吸烟引起的相关疾病发病率的关键因素。为了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吸烟状况,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有针对性的制定学生控烟健康教育措施。笔者于2003年11月对某地2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进行了吸烟行为的现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的吸烟现状及与吸烟有关的知识、态度、行为等,为进一步开展控烟工作和推动省级控烟立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7年广东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6647名15~69岁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7.59%,男、女分别为56.10%、1.6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2462.156,P〈O.01);戒烟率为12.42%;开始吸第1支烟年龄中位数为16.0岁,开始每天吸烟年龄中位数为18.0岁。39.51%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家里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结论广东省居民的吸烟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需进一步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的吸烟行为、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对象960人,其中958人完成了吸烟情况的调查。结果 该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20.04%和18.73%,男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41.05%和30.07%,女性吸烟率和标化吸烟率分别为0.80%和1.70%,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RR=0.02,95%CI:0.01~0.03);25岁以上各年龄组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RR=0.45,95%CI:0.25~0.79);饮酒人群吸烟率高于不饮酒人群(RR=2.68,95%CI:1.76~4.09)。家庭人均年收入越低、烟草危害知识得分越高的人群越反对吸烟,赞同禁烟。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15~69岁人群吸烟率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饮酒情况是影响吸烟情况的因素。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控烟教育;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应加强吸烟有害知识的宣传,纠正其对吸烟和禁烟的态度;在控烟教育的同时应强调控制饮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东省郯城县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东西南北中抽取五个乡镇,每乡镇抽取4个村,每村抽取100名15岁以上居民,共监测2000人。结果 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为20.30%,人群被动吸烟率为66.03%,居民饮酒率为20.25%,吸烟及饮酒均是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口味偏咸者占29.51%,经常锻炼者为23.94%,血压知晓率为30.16%,血糖知晓率为14.14%,慢性病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9.42%,不清楚盐与健康关系的占31.87%,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1.36%,糖尿病患病率为7.76%,超重率为45.24%。结论男性吸烟行为广泛存在,控烟形势依然严峻,饮酒行为应引起重视,大力提倡在公共场所禁烟、控制饮酒量,加大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阻止慢性病的迅速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首都机场地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为机场地区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07名调查者,通过统一作答和入户的方式调查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97.9%的调查人群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因素,吸烟率、饮酒率、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6%、40.4%、43.0%、18.5%;调查人群中体育运动不足者占61.8%。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6.0%、39.9%、7.6%。结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可能造成慢性病的发病率增高,应迅速开展对慢性病的干预活动,控制慢性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太原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的吸烟状况,为创造无烟医院、降低烟草相关性疾病发生率、制定有效的戒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中抽取170名进行调查,有效问卷165份,并对吸烟者进行呼出气CO含量测试。结果问卷合格的165名男性,吸烟率为42.4%,吸烟人群以31~50岁居多,各职业中以农民吸烟率最高为54.2%,不同教育水平中以小学和文盲的吸烟率最高为53.3%;吸烟人群77.6%的人对尼古丁成高度依赖性;吸烟人群呼出气CO含量与日吸烟支数、吸烟年限、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原地区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吸烟率仍较高,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大控烟力度,开设戒烟门诊,才能够有效降低门诊就诊男性的吸烟率及烟草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城区居民吸烟行为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烟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 4 ] 。我国居民中的吸烟行为的流行情况相当严重 ,仅据 1996年全国吸烟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成年男性吸烟率高达 6 6 .9% ,成年女性达 4.2 % ,且青少年的吸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 。为了对吸烟行为进行连续性的监测调查 ,找出其流行及人群分布规律 ,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促进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技术指导下 ,在世界银行卫生项目贷款的支持下 ,自 1996年 3月至2 0 0 0年 3月共对北京市城区居民的吸烟情况进行了 39次逐月或逐季度监测。一、对象与方…  相似文献   

15.
深入了解吸烟的危害搞好青少年控烟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陶菊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1):156-157
在我国.吸烟总人数和烟草消耗量已成为世界之最,1996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3.2亿烟民。据WHO资料显示,我国13亿人口中成年人吸烟率达35.6%,青少年吸烟率为10.8%。青少年家庭中被动吸烟率达53.0%。3/4的吸烟者是在15-24岁开始吸烟并成瘾,平均开始吸烟年龄从1984年的22.4岁提前到1996年的19.7岁,而大多数人开始吸烟的年龄小于18岁。近年来青少年吸烟率显示出增长的趋势,开始吸烟年龄也较以前降低。全球青少年吸烟调查报告显示,13~15岁儿童吸烟率达20.0%-39.5%。如果搞不好青少年控烟宣教工作,烟草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我国的烟民在未来30年还会增加到4.3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饶县重点人群的吸烟现状及有关吸烟的知识、态度、行为.方法 2008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个县级医院、1所中学、1所小学和3个行政机关中的502名工作人员进行面时面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502人,总吸烟率为15.34%,现在吸烟率为13.75%,重型吸烟率为4.18%.吸烟者全部为男性.公务员吸烟率高于教师和医生;40.58%的现在吸烟者打算戒烟,戒烟成功率为10.39%,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戒烟者戒烟最主要的原因.64.00%的教师在过去一年里告诉过学生吸烟所导致的健康危害;88.10%的医生在看病时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不询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病人的病情与吸烟无关;85%以上的人认可医生、教师、公务员应是不吸烟的榜样,应该在医院、学校和政府机构所有范围内禁止吸烟.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80.98%和91.14%.结论 调查人群总吸烟率较低,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与烟草相关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禁烟的认可率较高.医生参加禁烟方法培训和使用医学手段帮助病人禁烟的比例很低.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并尽快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部分社区中老年人群的吸烟和健康状况,探讨吸烟与慢性疾病的关系,为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样40岁以上的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居民总的吸烟率为35.1%,目前吸烟率为22.6%,男性吸烟率为73.4%,女性吸烟率为9.4%;吸烟率在性别、年龄段、化程度上都存在显性差异。(2)吸烟中只有14,4%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戒烟劝导,而其中只有1/4的人听从劝导戒烟成功。(3)基于医生诊断的社区疾病的前三位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高血压。肺脏和心脏病对工作和日常生活影响最明显。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与吸烟显相关。结论:吸烟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控烟措施是慢性病预防的关键,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城乡结合部居民吸烟现况,探讨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场、医院、学校、社区等地方随机抽取800名居民进行吸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800人中吸烟率为28.3%,男性吸烟率(26.5%)明显高于女性吸烟率(1.8%)。吸烟人群平均吸烟量为13.88&#177;9.621支/日,其中男性的日平均吸烟量为14.14&#177;9.681支。女性的日平均吸烟量为9.43&#177;7.613支。男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低于女性,男性为22.03&#177;6.557岁,女性为28.93&#177;10.149岁。不同婚姻状况人群中以丧偶或离异的吸烟率为最高,达到51.9%。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人群,吸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上海城乡结合部居民中吸烟率仍然很高,烟草控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控制吸烟,减少危害,加强健康宣教,健康促进,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和禁止香烟广告等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成年人被动吸烟情况,了解人们对被动吸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拦截调查的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聊城市、平阴县三地共调查543人,其中不吸烟者397人。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有关因素与被动吸烟的关系。结果不吸烟者中426%的人被动吸烟,其中524%的男性被动吸烟,478%的女性被动吸烟,男性被动吸烟率高于女性。597%的不吸烟者主动反对吸烟者在自己面前吸烟。男性、从事室内工作、不主动拒绝被动吸烟和吸烟者吸烟前不征求他人意见是不吸烟者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结论人群中被动吸烟率仍然较高,人们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尚不足,拒绝被动吸烟的意识淡漠,对不同公共场所全部禁烟的态度不尽一致,多数人支持在学校、医院、公交工具中全部禁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的控烟宣传,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的力度,减少全人群的烟草暴露特别是加强对不吸烟者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昌市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25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16份,有效率97.125%。结果吸烟率为12.911%。男学生的吸烟率高于女学生(P〈0.05),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级的医学生吸烟率不全相等(P〈0.05);医学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年龄较大、家庭月收入高、家中允许吸烟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对吸烟危害的正确认识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南昌市医学生吸烟率不高,吸烟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医学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