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世福 《现代预防医学》2001,28(3):341-341,345
观察吡喹酮治疗1620例血吸虫病人显示,其不良反应出现率性别间无差异,成人高于儿童,各系统间从高到低次为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过敏反应,不良反应的出现多为一过性,提示吡喹酮毒性低,治疗血吸虫病的适应范围广,可广泛地用于血吸虫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致严重副作用64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吡喹酮是目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但在应用过程中有4.7%~15.4%的患者服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1、2]。为充实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出现严重副作用的资料,现将我院1981~1996年应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患者4640例,发生严重副作用64例临床资料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吡喹酮500mg/kg总量于感染血吸虫尾蚴后21天和25天一次灌服早期治疗小白鼠血吸虫病,结果显示感染尾蚴后25天用药组效果明显优于21天用药组。提示吡喹酮早期治疗预防日本血吸虫病和控制急性血吸虫病服药时间应在接触疫水25天后为宜。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严重副作用8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的严重副作用89例分析龚连春(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414000)1980~1994年11月,本院应用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人5763例,发生严重副作用的89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89例中男63例,女26例...  相似文献   

5.
用吡喹酮预防日本血吸虫病216例,结果表明,吡喹酮在短期内能够起到的预防血吸虫感染而控制发病的作用,在多次服药与3次服药两者间的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在人群接触疫水频率极多时,多次服药法的预防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6.
用吡喹酮治疗小儿血吸虫病219例。用药剂量30kg以下儿童为140mg/kg体重,30kg以上儿童和成人的总量相同,为120mg/kg体重。分5d服,随访两年,除2例大便孵化阳性,IHA>1/10,COP>5%外,治愈率达99%,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8.
1995-2003年,对45例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吡喹酮作治疗,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1临床资料1·1年龄、性别及疫水接触史45例患者均居住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男性4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9·5(13~65)岁。1·2确诊依据及临床分型45例患者中血吸虫免疫学2项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由于洪水的影响 ,血吸虫病在长江流域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寄生虫病 ,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 ,有高血压的血吸虫病患者也很常见。吡喹酮现今作为治疗血吸虫病最佳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其主要不良反应见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然而 ,吡喹酮对伴高血压的血吸虫病患者的血压影响目前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随机 ,单盲 ,配对原则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 ,旨在探讨吡喹酮对伴高血压的血吸虫病患者的血压影响。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于 1 999~ 2 0 0 0年度在长江职工医院血防体检筛选出 6 0例伴高血压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平均年…  相似文献   

10.
61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按吡喹酮总剂量成人120mg/kg、儿童140mg/kg:6天疗法。服药后,19例(31.1%)患者于0.5~2h内出现类赫氏反应,体温升高1.0~3.4℃,且与用药前的最高体温成正比,伴头痛、寒颤、大汗、皮疹、恶心、腹痛、肝区痛肌痛和肌无力等症状,反应持续平均时间为39.2±52.5h。  相似文献   

11.
吡喹酮对460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分析张命生(湖南省沅江市血吸虫病防治院413100)1984年4月~1993年8月,我们对460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下称急血)在服用吡喹酮治疗前和治毕15天后的肝功能进行了检测,将治疗结果与临床主要表现作了...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两种给药途径的对比性研究汪保国,黄铭西,刘竹青吡喹酮是一种理想的抗血吸虫药物,具有疗效高、毒性小、疗程短等优点。为比较其皮肤防护剂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和吡喹酮治疗性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特作两种途径预防效果的对比性研究,以及使用两种方法后不...  相似文献   

13.
地塞米松降低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引发类赫氏反应的观察湖北省孝感市血吸虫病防治所罗晓苏我所于1992~1994年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63例,其中有25例发生类赫氏反应。63例中,24例用地塞米松治疗,现将效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副反应状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在湖北、江西、安徽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6~65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间接血凝免疫诊断试剂筛查,血检阳性者进行改良加藤法检查以确诊.对血检阳性者及部分自愿服药的正常人共计509名给服吡喹酮并调查药物的味道,对460例服药前无副反应相关症状的化疗对象随访副反应情况,对104例粪检阳性者在化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考核.结果 84.7%(144/170)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没有味道或者很轻,而吡喹酮素片对照组有92.9%(315/339)的被调查者认为药物味道较重.在化疗后1~2 h,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化疗组副反应率为20.30%(27/133),吡喹酮素片对照组副反应率为83.18%(272/327),两化疗组间副反应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316,P<0.05).其中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化疗组在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副反应率分别为15.79%(21/133)、9.77%(13/133)、2.26%(3/133),而吡喹酮素片对照组在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副反应率分别为81.65%(267/327)、49.24%(161/327)、12.84%(42/327),3个系统的副反应率在两化疗组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神经肌肉系统=175.188,χ2消化系统=62.601,χ2心血管系统12.010,P值均<0.05);吡喹酮薄膜衣片化疗组、素片对照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6%(3/133)、0.92%(3/327),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χ2=1.315,P=0.235).化疗后第2天吡喹酮薄膜衣片化疗组和素片对照组的副反应率分别下降为3.01%(4/133)、38.53%(126/327),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8.852,P<0.05).在化疗后2周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化疗组、素片对照组的副反应率均已分别下降为0.75%(1/133)、0.61%(2/327),两组间已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642).化疗后3个月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化疗组、素片对照组的粪检阴转率分别为84.91%(45/51)、82.135%(42/53),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χ2=1.536,P=0.215).结论 新型吡喹酮薄膜衣片降低了味道及化疗对象的副反应发生率,其疗效与吡喹酮素片对照组等效.在进一步扩大现场验证的基础上,可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观察与研究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期间,联合应用青蒿琥酯与吡喹酮预防抗洪官后的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对某部参加抗洪抢险官兵1362人定期给予青蒿琥酯和吡喹酮口服,另以未服药的112名抗洪人员作为对照,在同一时期采集两组人员的血清标本,用循环抗原酶联免疫(双夹心ELISA法)及乳胶凝集实验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乳胶法)检测两组人员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服药组血吸虫病感染率1.62%,对照组血吸  相似文献   

16.
吡喹酮三日疗法治疗102例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血吸虫病病情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为了及时救治、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于1995~2006年采取吡喹酮3日疗法治疗了102例急性血吸虫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02例急性血吸虫病中,男性95例,女性7例;年龄10~58岁;学生68例,工人20例,农民7例,无职  相似文献   

17.
自197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引进合成抗日本血吸虫的吡喹酮以来,国内广泛应用低毒高效的吡喹酮作为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80年代中后期,为控制和减少传染源,在重度流行区采用全民化疗进行控制传播血吸虫病的流行。经30多年的临床应用,从寄生虫学、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在临床使用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2004年-2008年,分别在南涧县的乐秋、东升、白云、安定流行程度较重的自然村治疗血吸虫病和全民化疗,现将临床观察进行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3年的实验证明,在河滩地区应用吡喹酮扩大人畜同步化疗,优先消灭传染源,可以减少或终止血吸虫卵的排除,减轻或消除对钉螺的感染.试验区内钉螺感染率下降83.54~~89.62%,使居民感染率下降了94.80%及99.21%;耕牛感染率下降93.65~100%,保护了易感人群,取得了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值得广泛应用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韩田  王勇  时可  王彦兵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533-533,537
目的:探讨吡喹酮药物在囊虫病治疗中,用心电图(简称ECG)来观察吡喹酮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及其在各个年龄组ECG变化特点。方法:对152例囊虫病患者进行吡喹酮治疗,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观察不同年龄组ECG变化特点。结果:吡喹酮治疗中有50例患者出现ECG异常(占32.89%),波动在异常与正常范围之间者46例(30.26%),ECG无变化者56例(占36.84%)。单纯窦性心动过速6例,心动过缓者8例,室早者1例。6~18岁年龄组的ECG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Q—T时间缩短率为最高,50~68岁年龄组的ECG变化经以心率减慢及心肌缺血改变发生率最高,而18~50岁年龄组的ECG缺血改变及心率快慢的发生率介于二者之间。ECG改变的特点是:心肌缺血改变(ST—T改变)、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这些改变与年龄大小成正比。而心动过速及Q~T时间缩短出现率与年龄大小则成反比。结论:ECG变化与吡喹酮药物毒性损害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了吡喹酮透皮给药治疗血吸虫病的最低有效剂量:消旋吡喹酮为100mg/kg,左旋吡喹酮为 50mg/kg;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透皮给药后血清药浓,同等剂量,相同时间情况下,透皮给药者的血浓明显高于口服途径给药。病理学观察表明,吡喹酮透皮给药大剂量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相同剂量情况下,口服途径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要比透皮给药者大,致死率高。涂药部位皮肤观察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