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头孢替安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呼吸内科共收治133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7)和序贯组(n=66)。对照组给予头孢替安和左氧氟沙星氯化钠静脉滴注,疗程14d。序贯组先给予头孢替安和左氧氟沙星氯化钠静脉滴注,疗程7d;然后给予头孢呋辛酯和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疗程7d。比较两组的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结果:对照组、序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0%和90.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7%和4.55%(P>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7%和85.4%(P>0.05);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费用人民币1525.44元,序贯组平均抗生素应用费用人民币844.71元(P<0.01)。结论:头孢替安和左氧氟沙星联合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且可节约治疗费用,值得在社区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敏  阳勇  廖均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2):347-348
目的:通过对使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分析其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诊断为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观察组60例病儿静脉用药3~5d,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后改为同类型的口服抗生素。治疗组30例静脉持续用药。两组总疗程均为7~10d。结果:使用抗生素序贯疗法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疗程的对照组比较在治疗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而在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支出方面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一方面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局部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另一方面可降低医疗费用及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该方法对患儿及家长、医务人员及社会均有益,特别是在基层及广大农村,治疗疾病的费用有限,序贯疗法可促进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充分合理的应用,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音乐护理对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2007年因呼吸道感染于门诊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120例为对照组,2008-2009年接受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音乐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穿刺耗时、重新输液患儿数及终止门诊输液转入住院患儿数。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穿刺耗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6.712,7.613;P〈0.05);重新输液患儿数及终止门诊输液转入住院患儿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664,6.414;P〈0.05)。结论实施音乐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门诊呼吸道感染患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耗时,保障输液顺利进行,节约护士人力资源,减轻患儿不良情绪体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细节行为护理对静脉输液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1月31日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3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8例和观察组19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细节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首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Frankl依从量表评分、临床护理效果、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细节行为护理能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依从性和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静脉输液患儿心理状况及输液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86例静脉输液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两组均护理至静脉输液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依从性、穿刺疼痛度[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穿刺前后心理状况[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SCAS)]、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输液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接诊时间、输液等候时间、拔针时间及穿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穿刺后,两组SCAS评分低于穿刺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输液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患儿护理干预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缩短静脉输液治疗时间,减少风险事件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扎止血带方法对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100例老年病人,共输液400例次,将输液次数贯以序号,单号为实验组采用新式扎止血带法,双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扎止血带法,均选择前臂静脉.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扎止血带后皮纹展平程度、血管滑动程度、穿刺时主诉疼痛次数、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皮纹展平程度、血管滑动程度、穿刺时痛感、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扎血带法用于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穿刺后药物输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手段,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穿刺首次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χ2=4.17,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t=11.12,P<0.01)。结论: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医用输液贴“V”形固定法与平行固定法的静脉输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例接受静脉输液患者根据输液贴粘贴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穿刺成功后采用平行固定法,观察组穿刺成功后采用“V”形固定法,记录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成功率、针头固定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针头固定所需时间、拔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二次固定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穿刺部位静脉炎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输液贴“V”形固定法较平行固定法,其固定效果更好,能提高静脉输液成功率,减少重新穿刺次数,降低胶贴脱落、针头脱出、静脉炎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预防静脉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股静脉置管在老年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将6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股静脉置管,对照组使用留置针,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或家属对使用该穿刺方法的主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行股静脉置管后患者或家属在减轻痛苦及费用方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P〈0.01)。结论:股静脉置管为老年脑卒中患者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为护理提供了方便,确保了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值得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留置针在老年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2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静脉炎、堵管、血液污染、留置时间及操作时间等。结果: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堵管、血液污染、留置时间及操作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结论:观察组留置针更适用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穿刺方法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568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第1天采用传统穿刺方法,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完全打开调节夹,第2天采用实验方法,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打开1/3调节夹;比较两种方法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患者疼痛评分。结果静脉穿刺成功率实验方法为97.89%,传统方法为9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98,P〈0.01);穿刺成功时两种方法患者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失败时实验方法患者疼痛评分(1.97±0.52)分低于传统方法患者的(2.35±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7,P〈0.01)。结论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见回血后,打开1/3调节夹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并减轻穿刺失败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例0~1岁的需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静脉穿刺,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穿刺时患儿的疼痛的程度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穿刺时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1),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干预配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序贯疗法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者随机分入序贯治疗组和静脉给药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治疗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和90.6%(29/3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5%和90.9%,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是一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Home intravenous antimicrobial infusion therapy has proved its safety and efficacy in a great number of infections. Despite this there are few published studies about this way of managing in the elderly patien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ome intravenous antimicrobial infus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Study design: A prospect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an elderly group of patients ≥70 years old vs. a cohort of younger adult patients as a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ntil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Setting: Hospital at Home Programme (HHP) as part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at Valle de Hebrón Hospital, Barcelona, Spain. Patients: All patients admitted to HHP diagnosed of infections requiring intravenous antibiotic therapy between March 2006 and March 2007. Results: We included 145 patients, 90 of whom were 70 years or older. Diabetes mellitus, heart failure an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ere more frequent in these elderly patients. In this group 14 (12%) developed some type of adverse event during treatment, phlebitis being the most common. The majority of those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group were discharged because of satisfactory clinical evolution and only 7 (7%) were re‐admitted to hospital. Another 13 (14%) were re‐admitted to hospital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from HHP, mostly for chronic diseas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results and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Home intravenous antimicrobial infusion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静脉路径管理在血液病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10月我院血液科患者400例,选择200例为干预组,其中普通血液病患者4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153例;对照组200例,其中普通血液病患者4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151例.对照组按常规输液流程进行静脉输液,干预组通过静脉路径管理制订个性化输液方案进行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输液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采用个性化的输液方案,加强静脉路径管理,有助于减少患者因静脉穿刺产生的并发症,有利于血液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更适合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治疗的留置针型号。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治疗1周以上的60岁老年病人240例,按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排除使用特殊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实验组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号封闭式小儿留置针,对照组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8号封闭式留置针。比较2组病人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结果实验组病人发生静脉炎人次及穿刺失败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在长期静脉输液治疗中选用24号小儿封闭式留置针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发生静脉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次间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败血症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抗生素单次与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速度、住院天数和退热天数上的差异.[结果]在其他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抗生素时CRP下降天数、住院天数、退热天数均低于单次输注组.[结论]抗生素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次间歇用抗生素治疗小儿败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败血症患儿分为两组,比较抗生素单次与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在降低C反应蛋白(CRP)的速度、住院天数和退热天数上的差异。[结果]在其他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抗生素时CRP下降天数、住院天数、退热天数均低于单次输注组。[结论]抗生素分次静脉泵匀速推注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和抗凝剂对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抗生素和抗凝剂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127例次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静脉使用抗生素者为抗生素组;没有经静脉使用抗生素者为非抗生素组。另外,口服或皮下使用抗凝剂者为抗凝组,对照组为非抗凝组,分别分析各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抗生素组平均留置时间5.3 d,非抗生素组平均留置时间10.7 d,非抗生素组长于抗生素组(P<0.01);而抗凝剂组平均留置时间为7.5 d,非抗凝剂组平均留置时间为6.6 d,两组间留置时间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短,而口服或皮下使用抗凝剂不能明显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序贯疗法治疗婴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12月98例婴JDCAP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0mg/(kg一次)连续静脉滴注7—10d,观察组53例给予静脉滴注3~5d后改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0~30rng/(kg-次),口服3-7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97.8%,观察组总有效率94-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11.3%低于对照组33.3%(P〈0.01),抗生素费用(253.5±79.1)元低于对照组(473.6±90.6)元(P〈0.01),住院时间(5.4±2.7)d短于对照组(8.3±3.2)d(P〈0.01)。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序贯疗法是治疗婴JLCAr,安全有效、成本较低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