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湿热瘀结证的疗效。方法:将64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自制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抗妇炎胶囊加康妇消炎栓纳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法: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草各30g,三棱、莪术、炒蒲黄各15g,五灵脂、当归、桃仁各12g,每日1剂,煎汁200ml,2次月经中间,每晚保留灌肠,20d为1疗程,一般治疗2疗程。 治疗结果:治愈(症状及包块全部消失)8例;显效(症状消失,包块缩小2/3)16例;有效(症状减轻,包块缩小1/3)7例;无效(症状及包块无变化)1例。总有效率97%。 体会:本病属中医“症瘕”范畴。多因冲任受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中成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46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随机分组,中成药治疗组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中成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组应用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盆腔炎性包块炎症控制的时间、B超检查结果复常时间、腰骶酸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监测指标;复发出现率。结果:中成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监测指标、盆腔炎性包块炎症控制的时间、B超检查结果复常时间、腰骶酸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复发出现率对比中成药治疗组有优势,P0.05。结论: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实施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中药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与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包块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样采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中药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大小。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8例;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8例。结论:中药灌肠与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1年以来,运用中药三法一体疗法(即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和中药灌肠)治疗盆腔包块36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为21~56岁;病程15天~18年。其中属炎性包块者253例,囊性包块者113例。以上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治疗方法中药内服:柴胡、枳实各10g,赤白芍各15g,红藤、败酱草各30g,三棱、莪术各10g,丹参、炮甲各15g。气滞血瘀者加玄胡、川楝子、桃仁各10g;湿热偏盛者加薏仁、忍冬藤各30g,丹皮10g;瘀热内结者加夏枯草15g,生大黄10g,鳖甲12g;囊性包块者加水蛭、内金各10g,昆布15g;身体虚弱者加生黄芪18g,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90例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疗程均为2周,并进行6周随访,记录腹痛持续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盆腔彩超包块大小动态变化情况,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 56%,对照组77. 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血β-HCG下降程度、恢复正常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包块消失率、包块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异位妊娠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缩短症状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中药灌肠加TDP照射和单纯中药灌肠治疗异位妊娠(EP)陈旧性包块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EP保守治疗后患者分为中药灌肠加TDP照射组(治疗组,93例)和单纯中药灌肠组(对照组,34例)。结果①包块吸收方面:治疗组包块吸收46例(51%),包块缩小1/3以上27例(30%),包块缩小<1/3 17例(1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输卵管通畅方面:治疗组输卵管通畅65例,通畅率为50%;对照组输卵管通畅13例,通畅率为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生育结局方面:2组在宫内妊娠、足月产、流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再次妊娠、不孕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加TDP照射在EP陈旧性包块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灌肠。  相似文献   

8.
<正> 治疗方法: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各30g,赤芍、桃仁各9g,丹参15g。每剂水煎浓缩100ml。灌肠药液温度保持37~39°。于月经干净后3~4d开始灌肠,灌肠前排空大小便,用肛管插入肛门。将其臀部稍抬高,慢慢灌入。并侧卧20~30min,每天灌肠1次,10d为1疗程。如果效果不佳或病情减轻,继续再做第2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炎性包块或盆腔结缔组织增厚消失或稍有痕迹。原为不孕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内服和中药灌肠,对疗效和相关治疗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腹痛消失、包块消失、白带正常、体温正常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对照组复发率20.25%,治疗组复发率2.08%,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敏  束龙文  秦薇 《新中医》2017,49(6):124-12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2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的改善情况,记录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均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更有效地缩短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和减少盆腔积液。  相似文献   

11.
自 1997年以来 ,我科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常规抗生素应用后仍不消失的盆腔炎性包块 32例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997年以来 ,我科共收治盆腔炎性包块患者 4 6例。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4 9岁 ;包块直径最大 89mm,最小 38mm。其中 14例经常规抗生素静滴 7~ 10天后包块消失。选择剩下 32例包块未消失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 1~ 2个疗程 ,观察疗效。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方 :红藤 2 0 g,紫花地丁 2 0 g,败酱草 2 0 g,鸭跖草 2 0 g,蒲公英 2 0 g,丹参 2 0 g,赤芍 10 g,三棱 10 g,莪术 10 g,五灵脂 10 g,当归 10 g,秦艽 10 g,制香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加内服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3例采用中药灌肠加内服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奥曲肽加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在血、尿淀粉酶的改善,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加内服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热敷消炎散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辅治盆腔炎性包块的效果。方法: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4例。两组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敷消炎散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包块小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敷消炎散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辅治盆腔炎性包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腹部红外线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性包块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单纯组患者50例,给予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联合组患者5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和腹部红外线照射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4例患者存在肛门坠胀感能够耐受,无其他重症不适症状发生。结论:对于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在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基础上给予腹部远红外照射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炎性肿块的大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治疗。  相似文献   

15.
沈凤鸣  周文勤 《陕西中医》2002,23(5):436-436
治疗方法 自拟通管方 :红藤、赤芍、丹参、败酱草各 30 g,桃仁、路路通、公英各 1 5 g。每日 1剂 ,水煎 2 0 0 ml,保留灌肠 ,经期停用 ,1 0剂 1疗程。加减 :有附件包块、输卵管不通或部分通畅者加三棱、莪术各 1 5 g;腹痛者加元胡、川楝子各 1 5 g;月经不调 ,伴经量少者配合西药治疗。  治疗标准 显效 :妊娠者 ;好转 :附件包块消失 ,输卵管由不通到部分通 ,部分通到通畅者 ;无效 :治疗 3个疗程以上无变化者 ,自动放弃治疗者。  治疗结果 显效 1 62例 ,好转 2 5例 ,无效 1 3例 ,总有效率 93.5 %。  典型病例 殷某 ,女 ,31岁 ,农民…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5,(12):1603-1604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丹鳖胶囊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附件包块的治疗效果。方法:两组均采用红藤汤(红藤、败酱草、紫花地丁、蒲公英、丹参、延胡索、三棱、莪术)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丹鳖胶囊。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结论:丹鳖胶囊联合红藤汤保留灌肠治疗附件包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丁森君 《新中医》2015,47(3):152-15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络散结汤保留灌肠及外敷法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缩小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和外敷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的盆腔炎性包块,促进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妇科二号合剂口服+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自制妇科二号合剂口服+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克肟分散片0.5g,bid po,奥硝唑分散片0.5g,bid po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治愈26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愈1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炎症,消除包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灌肠,超短波、微波及低频综合治疗盆腔慢性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98例盆腔慢性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综合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散结镇痛方和中药灌肠方,配合超短波、微波及低频综合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包块直径、主要症状和体征评分。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426640.05):治疗后综合组包块直径、主要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灌肠及超短波、微波及低频治疗盆腔慢性炎性包块效果明显,能缩小包块,减轻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38例临床已明确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灌肠方(白头翁15g,黄柏20g,黄连6g,秦皮15g,白芷15g,墨旱莲15g,熟大黄10g)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用药2疗程(每疗程为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29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脓血便、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感、黏液便、腹痛腹泻等)消失,电子结肠镜检查正常;7例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电子结肠镜检查轻度炎症,总治愈率为94.7%。结论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