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价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并与传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为59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肌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31例行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肌瘤切除术,28例行气腹腹腔镜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5.6±24.7)min,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组(98.0±27.4)min(P0.05)。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234.2±80.5)ml,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组(321.5±98.4)ml(P0.001)。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8.6±7.4)h,明显少于气腹腹腔镜组(24.3±8.6)h(P0.01)。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组平均住院(4.5±0.7)d,与气腹腹腔镜组(4.3±0.9)d相近(P0.05)。结论: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相比,具有操作安全快捷、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肌瘤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对患者循环呼吸影响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要求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3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及手术相关创伤指标。结果:术后腹腔镜组患者血清雌二醇表达水平高于开腹组,而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表达水平较开腹组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开腹组低,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水平却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血清中CD3~+、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及CD4~+/CD8~+均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机体的应激小、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气腹皮下悬吊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2月我院同期施行无气腹与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情况,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相关费用情况。结果2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气腹组手术时间(99.2±35.4)min,气腹组(102.7±28.8)min,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411,P=0.682)。无气腹组术中出血量(77.0±48.3)ml与气腹组(89.6±53.8)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0.940,P=0.351)。无气腹组排气时间(1.8±0.5)d与气腹组(2.1±0.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U=304.000,P=0.013)。无气腹组住院时间(8.7±2.9)d显著短于气腹组(10.3±3.1)d(t=-2.031,P=0.047)。无气腹组住院总费用(6372.8±784.7)元,显著少于气腹组(7984.6±1048.7)元(t=-6.657,P=0.000)。结论无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更适于剔除大直径肌瘤,而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未增加,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在妇科手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悬吊式腹腔镜(悬吊组)与气腹腹腔镜(气腹组)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58例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悬吊组32例,气腹组26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结果:手术时间:悬吊组100~310min,平均(201.6±68.2)min;气腹组100~480min,平均(261.9±129.3)min;P=0.038;术中出血量:悬吊组100~260ml,平均(144.4±51.8)ml;气腹组80~600ml,平均(261.9±129.3)ml;P=0.025;清除淋巴结数:悬吊组11~25枚,平均(15.5±3.5)枚;气腹组11~44枚,平均(17.2±6.4)枚;P=0.209。气腹组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中转开腹2例;两组各1例吻合口漏。结论:与气腹腹腔镜相比,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更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成为心肺功能较差患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 32例(气腹组)和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 32例(非气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值压力(PI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不适等并发症。结果 T1时点(麻醉后开始LC时)2组MAP、CVP、Sp O2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气腹组PIP(24.7±4.1)cm H2O,明显高于非气腹组(15.7±2.9)cm H2O(t=-10.138,P=0.000)。T2时点(完成LC时)2组Sp O2无统计学差异(P0.05);气腹组PIP(25.1±4.9)cm H2O,明显高于非气腹组(16.6±1.8)cm H2O(t=-9.211,P=0.000);气腹组Pa CO2(57.2±3.5)mm Hg,显著高于非气腹组(37.5±3.4)mm Hg(t=-22.838,P=0.000)。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5);非气腹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气腹组(t=-7.637,P=0.000),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和肩背部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气腹组(χ2=6.488,P=0.011;χ2=5.317,P=0.021)。结论改良悬吊式非气腹经脐单一部位LC对老年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手术安全性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限性肾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局限性肾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CD3~+水平较高,术后第4天CD8~+水平较低、CD4~+/CD8~+比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安全性与传统手术相似,但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对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安全性与传统手术相似,但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对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气腹腹腔镜和腹壁悬吊式腹腔镜2种条件下进行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的对比研究,评价腹壁悬吊式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83例先天性无阴道女性实施腹腔镜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其中悬吊组31例,气腹组5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悬吊组手术时间(151.0±26.6)min,较气腹组(170.2±32.1)min明显缩短(t=2.806,P=0.006);悬吊组术中出血量(94.5±46.5)ml,较气腹组(127.1±76.0)ml明显减少(t=2.157,P=0.034);悬吊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5±0.7)d,与气腹组(2.3±0.7)d无统计学意义(t=-1.259,P=0.212)。结论腹壁悬吊式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在手术通路的建立、腹腔内外操作的转换以及腹腔镜监视下完成阴道造穴全过程等方面较气腹腹腔镜有明显的优势,使手术变得更安全、更简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三种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评价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悬吊式腹腔镜手术40例(悬吊组),气腹式腹腔镜手术40例(气腹组),开腹手术40例(开腹组)。对比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术后卵巢排卵、月经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疼痛评分低,住院时间短;悬吊组较气腹组手术时间短,非切口疼痛发生率低,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总费用低(P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具有切口美观、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时间短,手术相关费用低,提升了腹腔镜手术的可操作性,使卵巢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拓宽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尤为适用,利于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围术期指标、免疫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及胆囊息肉患者按分层随机化法设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行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一般手术及预后情况,术后不同时间节点的疼痛、围术期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 M)、CD3+水平。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24h时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手术时长较对照组长,6h时疼痛评分及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切口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 0. 05);同时,术后1d时,两组CRP、WBC均上升,较术后1d,术后3d均有下降趋势,但仅组内具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各时间节点Ig M、CD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对照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术后炎症反应、免疫学指标的影响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对机体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切口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非气腹(n=37)与CO2气腹(n=38)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血ACTH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气腹组手术时间(34.2±7.7)min显著短于非气腹组(46.7±16.8)min(t=-4.160,P=0.000),气腹组术中出血量(10.4±2.0)ml显著少于非气腹组(14.8±7.2)ml(t=-3.627,P=0.000)。术后即时动脉血气分析、术后住院时间[气腹组为(3.7±0.7)d,非气腹组为(3.9±1.2)d,t=0.884,P=0.379)]和术后第1天ACTH(气腹组中位数为5.66pmol/L,非气腹组中位数为5.48pmol/L,Z=0.748,P=0.4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非气腹组37例中有20例出现了右季肋部皮下气肿,气腹组无此并发症出现。结论腹壁悬吊式非气腹装置安全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好,并可避免气腹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拓宽了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观察组(n=40)与常规围手术期管理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炎性介质(IL-6、IL-8及IL-10)及IgA、IgG、IgM、CD3~+、CD4~+、CD4~+/CD8~+免疫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IL-6、IL-8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L-10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gM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术后CD4~+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4~+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患者CD8~+、CD4~+/CD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可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并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过度炎症反应,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细胞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联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高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1例65岁以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行腹腔镜手术(n=30),Ⅱ组应用FT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n=31)。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取外周血测定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T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CRP、IL-6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Ⅰ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前降低(P<0.05),Ⅰ组的IgM含量下降更明显(P=0.002);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T细胞亚群含量较术前降低(P<0.05),Ⅰ组下降更明显(P=0.03,P=0.024,P=0.002),术后第7天,Ⅱ组已恢复至术前水平,但Ⅰ组CD8+含量仍低于术前(P=0.008)。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应用FTS理念行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更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胆囊结石病人40例,择期手术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LC)各20例。测定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6),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比较二种不同胆囊切除手术方式的手术创伤程度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OC组术后12、24及48小时血清IL-6和CRP含量分别高于LC组(P<0.05)。两组术后24小时CD4、CD4及CD4/CD8百分率有显著差异(P<0.05),72小时CD4、CD8及CD4/CD8比值相近(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OC手术创伤大,术后免疫功能改变明显,LC切口小,平均手术时间短是术后血清IL-6和CRP含量低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5-Fu)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miR-34a、ZEB2表达的改变以及生存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在关腹前给予5-Fu植入剂,术后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比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复发率、免疫功能及miR-34a、ZEB2血清表达情况。 结果(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401)。观察组无病生存时间为(10.26±1.29)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8.92±1.0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6,P<0.01)。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8.26%(95% CI=72.13%~84.39%),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5.65%(95% CI=93.91%~9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6,P=0.015)。(2)治疗后两组各免疫指标均呈明显下降后升高的趋势(P<0.05),术后2 d时观察组Ig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IgA与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血清miR-34a及ZEB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1.392,P=0.259、0.138)。治疗后7 d时,观察组和对照组miR-34a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t=3.975、-3.718,P=0.001、0.005),ZEB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6.279、4.183,均P<0.001),但观察组miR-34a及ZEB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2.813、4.118,P=0.029、<0.001)。 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内植入5-Fu对患者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改善miR-34a低表达,抑制ZEB2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后腹腔镜组(30例)和传统开放手术组(30例),患者术前、手术开始后2h、术后1d、术后2d、术后8d抽取静脉血8ml,T细胞亚群CD4、CD8应用Elite-ESP型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结果:本研究提示腹腔镜组CD4、CD8手术后下降程度较小,且恢复较快,术后8d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开放手术组术后CD4、CD8下降程度较大,恢复较慢,术后8d仍较术前和腹腔镜组低(P0.05)。腹腔镜组IgA、IgG、IgM术后各个时间节点较术前均无差异(P0.05)。开放手术组IgM术后各个时间节点较术前均无差异;IgG术后1d开始下降,术后8d仍未恢复;IgA术后下降较迟,术后8d开始低于术前水平(P0.05)。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其对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体现了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肿瘤根治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54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组),另选取60例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炎性指标、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变化、手术根治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4,P<0.05),手术出血量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8,P=0.000),术中输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RP、CD4+、CD8+、CD4+/CD8+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腹腔镜组CRP、CD8+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242、CEA、CA724、CA199含量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3%vs.2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数量、各站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可行性高、肿瘤根治性彻底,可作为直肠癌根治性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与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2种全身麻醉对小儿斜疝腹腔镜术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斜疝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法,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法。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斜疝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2组术后2、24 h CD3+,CD4+,CD4+/CD8+值均较麻醉前降低,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值前后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CD3+,CD4+,CD4+/CD8+值均显著低于试验组术后24 h各个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后24 h、72 h的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对小儿斜疝腹腔镜术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患儿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拔除胸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开腹手术相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患者康复快,且并发症少,推荐应用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组(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各40例,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及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和CD8^+的数量。结果: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后1d IgG、C3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术后1d IgG、C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OC组术后IgG、C3下降明显。LC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组术后1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1d、3d OC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LC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胃肠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接受阑尾切除术治疗的155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是否引入腹腔镜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t = 0.171、P = 0.865)、C-反应蛋白(CRP)(t = 0.556、P = 0.579)和淀粉样蛋白A(SAA)(t = 0.317、P = 0.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t = 2.634、P = 0.009)、CRP(t = 6.140、P < 0.001)和SAA(t = 2.160、P = 0.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 = 6.703、P < 0.001),术中出血量(t = 14.168、P < 0.001)、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t = 3.859、P < 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 = 3.374,P = 0.001)、术后肛门排便时间(t = 2.994、P = 0.003)和术后住院时间(t = 6.917、P < 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更显著,胃肠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