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大鼠肝细胞核体外转录体系,探讨放线菌素D对染色质(或DNA)模板的抑制效应,并探讨人工合成的PolyC〔d(A-T)〕的转录模板效应;在此基础上测定细胞核游离型RNA聚合酶(RNA Pol)的活性,对以高渗(2.3mol/L)蔗糖一次提取的正常大鼠肝细胞核,比较了其中两类不同功能状态的RNA Pol的相对含量,并对游离型RNA Pol在真核细胞RNA转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小鼠肝脏特异的微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微RNA(microRNA,miRNA)真核细胞载体.方法人工合成小鼠肝脏特异的微RNA(miR-122)前体基因序列,并添加酶切位点及polyT转录终止序列,经退火处理后形成双链结构,插入小干涉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表达载体pAVU6 27中,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后,构建成为miR-122真核表达载体(pAVU6 27-mir122).结果合成的基因序列完全正确并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AVU6 27上.结论 miR-12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为进行真核细胞转染及miR-122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ADP-核糖基化对大鼠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Ⅰ Ⅲ)、Ⅱ[简称pol(Ⅰ Ⅲ)、polⅡ]的转录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pol(Ⅰ Ⅲ)活性的抑制率高于polⅡ,提示ADP-核糖基化是肝、脾细胞核RNA聚合酶,特别是pol Ⅰ活性的影响因素。当核糖化液中加入ADP-ribose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核糖基化对细胞核转录活性的抑制作用消失,进一步确证了RNA聚合酶活性的降低是由于ADP-核糖基化所致。  相似文献   

5.
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细胞调控因子.和传统的蛋白因子不同,miRNA是一种19到22个核苷酸之间的非编码RNA,能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其作用机理为:在细胞核内,miRNA基因经RNA聚合酶Ⅱ转录出具有帽子结构和多聚腺苷酸尾巴(AAAAA)的原初miRNA(pri-miRNA),pri-miRNA被核酸酶Drosha切断,生成70个核苷酸的具有茎环结构的miRNA前体(pre-miRNA).  相似文献   

6.
核基质是指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依次去除膜脂、可溶性蛋白及染色质后所残留下来的以非组蛋白为主的网架结构,包括外周核纤层、内部纤维-颗粒状网架结构体系和核仁基质3部分。核基质作为细胞核的支架结构,决定着核型,与DNA的复制、转录及转录后修饰以及染色体的组装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相关。组织的细胞种类不同,核基质蛋白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别。本文对核基质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和诊断中的价值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RNA核孔转出和核外Ca2 浓度([Ca2 ])对其的影响,以探讨心肌重塑时核Ca2 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制备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提纯心肌细胞核,同位素掺入法分析心肌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和RNA核孔转出.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大鼠心肌显著肥大,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组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和RNA核孔转出明显增加.在核外[Ca2 ]大于10-4mol/L时,转录活性和RNA核孔转出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发生时,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上调,RNA核转出量增加,可能在介导基因表达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鼠生发泡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生大规模转录沉默的机制。方法:选用4~6周龄ICR雌性小鼠,分离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GV)期卵母细胞,运用RNA聚合酶Ⅱ抗体(anti-RNA PolⅡCTD,clone 4H8)及其羧基末端结构域(CTD)基团第2位丝氨酸磷酸化的抗体(anti-RNA PolⅡCTD Ser2-P,clone H5)、组蛋白H3K4/H3K9三甲基化的抗体(anti-H3K4me3、anti-H3K9me3)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伴随GV期小鼠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由非包围核仁(non-surround nucleolus,NSN)型转变为包围核仁(surround nucleolus,SN)型的过程,这两对标记物的表达及分布变化。结果:在NSN型的GV期卵母细胞中,RNA PolⅡCTD Ser2-P于核浆中呈特征性斑块状分布,同时H3K4me3在核浆中也显示强阳性信号;但在SN型卵母细胞中,RNA PolⅡCTD Ser2-P失去特征性分布,转变为核浆中弥漫性分布,H3K4me3的核浆中阳性信号也消失。结论:RNA聚合酶Ⅱ的活性降低及组蛋白修饰状态的改变在小鼠G...  相似文献   

9.
观察抗癌药物对转录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立了小鼠肝细胞核和小鼠HepA腹水型肝癌(简称HepA)细胞核的体外转录系统,并观察了一些抗癌药物包括中药制剂,对两种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核体外转录系统是可靠的,可以作为观察药物对转录活性影响的有效工具。10-羟基喜树硷可能作用于DNA分子的某些特异部位而抑制转录活性;氯化花椒硷对核内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Ⅰ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采用Kohji Ueno法加以改良,结合使用了低渗和低浓度的去垢剂,纯化了脾细胞核,加入四种核苷三磷酸、~3H-UTP和某些金属离子,进行脾细胞核体外转录作用的研究。 观察了底物浓度、温度、pH等与转录活性的关系;探讨了Mg~( )、Mn~( )、NH_4~ 等离子和放线菌素D、α-Amanitin对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n~( )和高浓度的(NH_4)_2SO_4(200mM)对转录活性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放线菌素D和α-Amanitin有抑制作用。低浓度(1μg/ml)的α-Amanitin可抑制转录活性80%以上。选择了适当的离子浓度能显示较高的RNA聚合酶的活性。此转录活性与一定范围的细胞核浓度呈直线关系。底物需要四种核瞢酸的存在,说明该模型反映的是D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活性,适用于转录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遗传的中心定则(the central dogma)为:DNA(?)DNA(?)RNA→protein,其中由DNA到RNA之过程谓之基因转录(gene trans-cription)。原核细胞基因之转录较为单纯,藉单一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与启动子(promoter)之作用形成pre-RNA,再经分裂进一步形成rRNA,mRNA与tRNA。而真核细胞则较为复杂,真核细胞之RNAP有三种,RNAP Ⅰ、RNAPⅡ、RNAPⅢ分别各自负责rRNAP、mRNA、真RNA之形成。研究己知,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观察了800radγ-线全身照射后24小时内大鼠肝、脾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照射后24小时内脾细胞核转录活性明显受抑制,而肝细胞核转录活性是双相变化:照后4小时内转录活性增高,照射后18小时和24小时转录活性受抑制。肝、脾细胞核中RNA聚合酶Ⅱ与RNA聚合酶Ⅰ+Ⅲ受射线的影响程度接近。  相似文献   

13.
细胞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因表达的调控失常。可能影响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因素和环节是多方面的,如DNA顺序,核小体结构和染色质构型,RNA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转运及其稳定性等变化,均可导致基因表达失常。真核细胞染色质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DNA携带基因信息,蛋白质则决定染色质的结构,控制和调节基因信息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细胞核因子λ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园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在免疫应答、应激反应、炎症、细胞凋亡和重要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F-κB在不同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简称2BS)核及染色质体外转录活性与代龄的关系。方法:用γ-~(32)PATP及~3H-UTP参入法测定衰老2BS细胞核及染色质的转录活性。结果:(1)衰老2BS细胞核的转录起始能力较年轻的下降44%(P<0.01);(2)衰老和年轻2BS细胞核内不与染色质结合的RNA聚合酶(RNP)转录活性无差异(P>0.05),而与染色质结合的RNA聚合酶转录活性则随增龄明显下降(P<0.01);(3)衰老2BS染色质体外转录活性较年轻2BS下降58%(P<0.01),对DNaseⅠ的敏感性也有所降低。结论:衰老2BS细胞核染色质结构的改变可能是转录活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4,(3):224-227
<正>1 miRNA的靶标预测方法微小RNA(miRNA)基因在RNA聚合酶Ⅱ的作用下形成5003 000nt的原始miRNA转录产物(pri-miRNA),在细胞核内pri-miRNA被RNaseⅢDrosha及辅助因子Pasha作用进一步剪切为603 000nt的原始miRNA转录产物(pri-miRNA),在细胞核内pri-miRNA被RNaseⅢDrosha及辅助因子Pasha作用进一步剪切为6070nt的precursor miRNA(pre-miRNA).pre-miRNA在Exportin5/Ran-GTP的协同作用下通过核  相似文献   

17.
马元吉  杜凌遥  唐红 《四川医学》2019,40(3):302-305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嗜肝DNA病毒,通过逆转录机制复制。HBV基因组转录生成3. 5kb HBV m RNA(前基因组RNA)是病毒复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1]。多种细胞转录因子通过激活HBV核心启动子,促进病毒前基因组RNA的转录生成和病毒的逆转录复制[2-3]。在这些细胞转录因子中,肝富集转录因子最受关注,是调节前基因组RNA转录的<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嗜肝DNA病毒,通过逆转录机制复制。HBV基因组转录生成3. 5kb HBV m RNA(前基因组RNA)是病毒复制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1]。多种细胞转录因子通过激活HBV核心启动子,促进病毒前基因组RNA的转录生成和病毒的逆转录复制[2-3]。在这些细胞转录因子中,肝富集转录因子最受关注,是调节前基因组RNA转录的  相似文献   

18.
RNA干扰(RNA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由小干扰RNA(siRNA)介导对靶mRNA选择性识别和降解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通过病毒或质粒栽体在培养细胞中转染外源性siRNA的RNAi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临床研究表明,RNAi技术可选择性地消除疾病相关蛋白的表达,在疾病治疗学领域内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真核细胞中。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80%是由线粒体提供的,所以它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同时线粒体也是细胞核外唯一具有基因组,且能不依赖于核DNA(moclear DNA nDNA)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细胞器。有研究证实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人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同位素参入法研究不同月龄大鼠的肝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结果观察到老年大鼠的肝细胞核体外转录活性较断乳鼠及青年鼠分别下降了47%及42%,而肝组织中总RNA的含量随增龄变化不十分明显;负责rRNA及tRNA的RNA聚合酶Ⅰ+Ⅲ所致的转录活性随增龄明显下降,而负责n.RNA合成的RNA聚合酶Ⅱ所致的转录活性则改变不太明显;RNA合成后从细胞核转运到核外的变化趋势是1~10月龄时上升,11—28月龄时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