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徐寅翀  赵胤德 《淮海医药》2010,28(6):553-553
患者,男,19岁。6个月前开始感觉右髋部疼痛不适。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检查:右髂骨可见大片囊状骨质破坏区,其间可见密度不均的钙化影,右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右髋关节关节间隙正常,x线诊断右侧髂骨恶性骨肿瘤,软骨肉瘤可能性大。CT检查:右侧髂骨皮质毛糙及可见有放射状骨针,髓腔密度增高,其内可见结节状及絮状骨质硬化区,累及右侧骶髂关节。髂骨周围可见巨大梭状、不均匀密度块影包绕,内见散在针状及斑块状致命瘤骨影。  相似文献   

2.
1病案摘要 患者男,43岁,因打篮球右踝关节扭伤、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2天入院.查体:右踝关节肿胀、软组织未见瘀斑,皮温较左踝略高,关节触压痛,被动活动受限.X线片示:右距骨后部有一密度减低囊性缺损区,其后方0.4cm处软组织内有一1.0cm×0.5cm鸟嘴状密度增高骨块影;CT扫描示:小骨块与距骨密度相同,CT值400HU,诊断右距骨撕脱性骨折.  相似文献   

3.
<正> 患者男,40岁,主因右踝扭伤而拍右踝关节正侧位片。未示骨质异常改变,而发现跟骨前部有一透亮区,距跟骰关节1cm处呈三角形约1.5×2cm大小,基底与跟下缘平行,其内未示骨纹理分布,边缘清楚无硬化,周围骨质正常。加拍左跟骨侧位片示左侧跟骨骨质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少见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特征表现,以提高对动瘤样骨囊肿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平片和CT片表现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脉瘤样骨囊肿的CT特征表现。结果病变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破坏14例;CT显示囊内纤维性或骨性间隔4例;密度不均呈多囊状,病变大部为液性低密度区,边缘表现为分叶状细薄骨壳10例;且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可有骨硬化。增强扫描,囊腔间隔强化而更清晰。结论 CT能更清晰显示动脉瘤样骨囊肿囊内的表现,对其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例1】女,23岁。因左耳堵塞感、耳鸣及听力下降5年余入院。专科检查:左侧额面部饱满,左乳突较右侧大,外耳道正常,鼓膜呈萎缩性瘢痕。纯音测听检查示:左耳重度感音性神经性聋,鼓室压曲线为A型曲线。中耳内耳CT检查示:左侧颅骨穹隆骨及颅底骨板增厚,板障结构呈“毛玻璃”样改变,可见囊状低密度区,外耳道正常,中耳腔密度增高,内听道变窄,周围骨质硬化。诊断为左颧骨岩部、乳突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相似文献   

6.
肱骨罕见骨化性纤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女,28岁。右肘关节疼痛2月余,近期加重。查体:右肘关节活动正常,右肱骨下段可触及骨性硬物,边界尚清,有触痛。皮温不高,表面无曲张的血管。X线检查示病变位于右肱骨骨干的下1/3处,病灶为8cm×5cm,局限于骨皮质内呈卵圆形膨胀透光区,单房性囊状,病灶内外侧的骨皮质菲薄,病变与正常组织分界尚清,囊内中下部见条索状骨纹及斑点状致密影。囊壁有完整的硬化边,囊性病灶内多有分隔和骨嵴。这些分隔多粗细不均,并可见硬化条索,但无钙化或死骨。CT检查示右肱骨骨干的下1/3处见近骨皮质下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膨胀性低密度区,病灶内可见多…  相似文献   

7.
例1 男,23岁,右小腿内下方肿块进行性增大9月余,经治不愈,追询17月前局部有撞伤史。检查:右小腿内踝上方3cm处有一约4×5×7cm之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硬,隆起高峰处质中软,有轻度压痛,皮肤无红热及水肿。X线表现:右胫骨内踝上2.5cm处有一约8cm范围大小不等之蜂窝状囊状溶骨性破坏,其间骨间隔较粗,边缘清晰锐利,局部有硬化,病变区骨皮质因不同程度膨胀而断裂,囊内未见钙化,无骨膜反应。手术所见:截肢手术,肿瘤呈囊状,内含淡黄色液体,刮出物为灰白红色软组织物。病理诊断:右胫骨原发造釉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0岁。入院三个月前因行走时感右膝关节疼痛不适、局部肿胀,在当地医院拟诊为“关节炎”接受中药、理疗及针灸等治疗无效,而转入我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胸腹部检查无异常。右膝关节轻度肿胀,右股骨下端偏内侧、胫骨上端偏外侧触痛。右膝关节较左侧增粗,局部皮温略高。ESR、AKP、血磷、血钙均正常。 X线所见:右股骨远端见-6×9cm大小之骨质破坏区,骨皮质受累变薄,呈囊性膨胀性改变;右胫骨平台外侧亦见—3.5×4.5cm大小的囊状骨密度减低区,呈偏心性生长。以上病变区境界清楚,周围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和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局部CT表现,探讨其异同点、鉴别点,以求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骨质疏松症误诊为腰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的CT表现。结果 所有12例病人CT表现均显示股骨头密度降低或密度不均;骨小梁稀疏、模糊、结构紊乱,骨小梁轮状辐射排列结构显示不清;部分病例尚可见小囊状透光区。结论 发生于股骨头的骨质疏松和早期缺血性坏死均可表现为局部密度减低或密度不均,骨小梁稀疏、模糊、结构紊乱,部分可见小囊状透光区。临床上及CT区别二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必须全面综合各种临床资料;②必须注意排除其它全身性疾病所造成的骨骼改变;③注意进行长期凉统的前后对照观察;④进行实验性的治疗,以求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有x线摄片,其中5例接受CT检查,2例接受MR检查。结果14例患者共检出16个病灶,其中髋臼9个,月骨3个,腕舟骨、肱骨头、股骨头、胫骨远端各1个。16个病灶的X线表现为临近关节面单房性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伴薄层硬化边。5例6个病灶的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囊状骨质破坏,边界清楚,边缘有硬化,病灶中心CT值38HU左右。2例2个病灶在MR表现为长T1、长12信号,其周围可见较薄的长T1、短他信号边缘。结论骨内腱鞘囊肿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影像学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各部位上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各骨上的X线表现不尽相同。按其形态及内部骨质改变情况大致分为5种类型。磨玻璃型:患骨膨胀增粗,病患区显示密度均匀一致的无小梁结构区,呈磨玻璃样改变;囊肿型:表现为囊状透光区;丝瓜瓤型:在囊状膨胀性改变的背景上,可见不规则的粗大骨小梁,粗大骨小梁和沿纵轴或不规则排列,前后重叠交织,呈“丝瓜瓤样”改变;虫噬型:呈多发的点状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如虫噬一样;硬化型:表现为骨质密度增高,范围较大。可数种并存以其中一种改变为主,也可单独存在。结论骨纤在人体各部位均可发生。X线表现虽有不同,但也有其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7岁。间歇性头痛10年就诊。疼痛发作时脑呈膨胀性疼痛,无恶心,呕吐症状。于半年前患者开始出现走路不稳,特别是在坐起身时,明显站立不稳,同时伴有视物模糊,头痛比以前更为剧烈。转来我院,入院后经CT平扫检查见右桥小脑角区增宽,CT诊断;“右桥小脑角区占位”。MR检查见右侧桥小脑角区有一病灶,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右侧小脑受压。MR增强检查:右侧小脑幕下见一类圆形病灶,大小约3.0cm×2.0cm,病灶无强化。MR诊断:右侧小脑幕区囊肿。手术所见:术中见3.2 cm×2.3cm完整包膜的囊状物,囊内未发现头节…  相似文献   

13.
大骨节病是一种累及全身的慢性地方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西北称“柳拐子病”,前苏联则称其为卡兴—白克病。该病病因不明,可能与谷物真菌感染有关,一般摄X线片即可诊断此病。 1 资料来源 我院于2000-07~2000-09间门诊病人2例。例1,男,30岁,双踝关节大骨节病;例2,女,13岁,左侧第2~5近节指骨远端病变。 2 临床与X线表现 例1临床中表现为左、右踝关节粗大,活动障碍,疼痛,肌肉痉挛,身材矮小,X线表现双侧距骨硬化、变形,距骨体塌陷,滑车部低平,距骨颈缩短,距骨头上翘,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距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内腱鞘囊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9月收治的骨内腱鞘囊肿12例,12例均行常规X线检查,部分患者行CT检查,并进一步作CT三维重建。结果:12例X线、CT均表现为囊状透亮影,境界清楚,边缘光滑,部分病灶周围有明显硬化边缘,部分病灶在X线平片上边缘硬化不明显,在CT上显示清楚;CT三维重建病灶内可见条状骨性间隔,病灶下缘经裂缝与关节面相通。结论:骨内腱鞘囊肿在X线及CT图像上的典型表现为临近关节面骨质内境界清楚、边缘有硬化的囊状低密度病灶,CT三维重建除了能更全面显示其特征表现外,还能显示病灶在关节面附近的裂缝,为病变分型提供帮助,对于指导手术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2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7例行螺旋CT检查,15例行MR检查。结果原发性ABC共20例,继发性ABC1例,均发生于长管状骨。21例X线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9例病灶内见骨性分隔,18例有硬化边;17例行CT平扫,13例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小骨嵴、骨包壳中断情况,11例显示病灶内液-液平面,硬化边显示明显;15例行MRI检查,13例骨质膨胀,11例显示囊腔及液-液平面,囊腔周围间隔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 CT及MRI、特别是MRI对ABC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ABC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1 病案摘要 患者 ,女 ,1 9岁。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股沟疼痛 ,但仍可参加正常训练 ,故未引起重视 ,近日感疼痛加重 ,服阿司匹林片不能缓解而入院。查体 :除左坐骨处压痛外 ,余均正常。X线片检查 :左坐骨下支见有一约 1 .9cm× 1 .5 cm骨质膨胀性增生、破坏区 ,其内密度不均 ,伴小囊样改变 ,边缘不整 ,部分有硬化 ,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考虑为左坐骨下支良性骨肿瘤伴病理性骨折 ,骨结核不除外。 CT检查 :左坐骨支有一局限性骨质膨胀 ,骨皮质及骨小梁有不连贯征象 ,其间有囊样低密度区 ,CT值为负 91 5~ 739Hu,考虑为左坐骨结核伴病…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12岁。因右枕部无痛性肿物3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右枕骨部有一约4cm×4cm大肿物,质地坚硬,无压痛,边界清楚。局部皮肤无发热、红肿。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无头部外伤及手术史。头颅X线片示:右侧枕骨板障内有一椭圆形骨质缺损,内有一约4.7cm×3.6cm×2.5cm肿瘤,密度均匀,边缘硬化。CT示:右枕骨板障内有一椭圆形4.7cm×3.6cm×2.5cm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均匀,CT值48HU,呈膨胀性生长,边缘轻度硬化,内、外骨板变薄并有部分吸收,右枕叶脑皮质受压移位。初步诊断:右侧枕骨肿瘤。在全麻下行右枕骨肿瘤切除,术中见颅骨外板有约3cm×3cm…  相似文献   

18.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5岁,右膝关节疼痛、肿胀半年余,近日不适加重就诊。既往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膝关节明显肿胀,皮温升高,皮肤颜色尚正常,右股骨远端内侧髁压痛(+),未扪及骨擦感,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活动受限,双侧腹股沟区及锁骨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X 线检查:右股骨远端内侧见膨胀性、偏心性骨质破坏区,直达股骨远端关节面下,骨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部分模糊不清,并可见筛孔状骨质破坏,病灶内见纤细骨嵴分隔影,未见明显钙化及骨化影,病灶无明显硬化带及骨膜反应,膝关节面见病理性骨折征象,骨折断端未见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图1-2)。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阴性,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轻度升高。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等,首先考虑右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溶骨性骨肉瘤不除外。后患者转北京301医院行右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有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岁,因高处坠落伤11小时入院。查体:左侧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左侧距骨体前部可见骨质透亮线影,断端错位约3mm,距骨颈部前后缘可见双边影,外踝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诊断为距骨骨折。外院行石膏固定1周后复查,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同前。  相似文献   

20.
齐恒  于晓婷  孔凡华 《中国医药》2013,8(3):386-386
患者男,56岁。因胸闷、憋气5年余于2008年7月8日入院。胸部CT示右纵隔占位,肿物大小17.8cm×12.0cm,CT值15~31Hu。诊断:胸腔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于2008年7月12日行右胸腔肿物切除术。手术所见:肿块位于右胸腔,边界清,血运丰富;26cmx12cm×10cm大小,表面可见多个结节状隆起,切面灰白间黄,质地韧。显微镜下: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束状排列,间质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将肿瘤分割成分叶状结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会诊结果:(右胸腔)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结果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