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VS 6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急诊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优于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手术与微创清除技术的比较优势。方法117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分别行开颅术或微创术,术后根据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进行分组比较。结果65例行开颅术,痊愈55例,死亡3例,致残7例,并发症13例;52例行微创术,痊愈51例,死亡1例,无致残,并发症2例。结论开颅术为成熟技术,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微创清除技术可作为亚急性或慢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也可作为有手术禁忌症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最佳替代或补充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微创治疗组(n=38)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手术组(n=36)应用开颅清除血肿术。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和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及疗效均显著优于手术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为微创组,开颅手术治疗为小骨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小骨窗组血肿量显著少于微创组(P〈0.01),但术后3天和7天,两组血肿量比较没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NIHSS评分、临床疗效、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肺部感染显著低于小骨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小骨窗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可行,适应证较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开颅血肿清除和硬通道穿刺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开颅组(n=45)和微创组(n=45).开颅组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穿刺组接受硬道穿刺引流术.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但微创组术后残余血肿量显著多于开颅组(P<0.05).手术后3周,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4,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手术后6个月,微创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3,开颅组Glasgow预后评分中位数为2.微创组的平均Barthel指数高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上,一定程度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5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传统组患者行开颅术,干预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术后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质量(Barthel)明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具有手术指征且未脑疝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软通道穿刺血肿腔引流术组(微创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开颅组)各36例;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长37.5±4.8分钟、住院时长15.2±3.5天、Barthel 指数评分70.8±4.8分、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0;开颅组手术时长161.6±9.7分钟、住院时长40.6±6.7天、Barthel 指数评分58.1±4.6分、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8.3%。软通道引流组比开颅血肿清除组的血肿残余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软通道引流组颅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开颅术组;术后3月随访,软通道穿刺血肿腔引流术组的巴氏(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血肿患者,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及副损伤、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王丽  李箫曲  陈杰 《西部医学》2013,(11):1650-1652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院符合入选标准的20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组(微创组,n=104)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开颅组,n=99).随访患者脑出血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良Rankin评分(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和是否死亡.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无明显差异(P>0.05).脑出血后1年,微创组较开颅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能够改善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8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和微创穿刺术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论微创组与开颅组比较,总治愈率高,P<0.01;总有效率高,P<0.05;住院时间短、清醒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外伤性脑出血血肿清除效果确切,患者住院时间和清醒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入选该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符合标准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12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及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患者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3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4%,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有效的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血肿清除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逐渐成为临床治疗颅内血肿的重要手段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48-51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4.4%、无效率为25.7%、总有效率为74.3%,微创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0.0%、无效率为5.7%、总有效率为94.3%,微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与微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术前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5、15、30 d,对照组与微创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较术前显著降低,且微创组患者的NIHSS评分术后5、15、30 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53-57
目的 比较分析微创穿刺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性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n=32)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开颅组(n=32)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术后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颅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儿术后24 h、48 h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且术后随访3个月,微创组患儿预后良好率较开颅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微创穿刺术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疗效相当,但微创穿刺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预后恢复佳等优点,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13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钻孔组,分别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引流术,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 开颅组肺部感染、再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钻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ADL经Kappa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停留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钻孔血肿引流术能明显降低HICH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和微创抽吸组(n=42),前者给予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BNP、CRP、Hcy水平(ELISA法);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ADL).结果 与常规清除组比较,微创抽吸组治疗前NIHSS得分和BNP、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抽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清除组(90.48%vs.71.05%),NIHSS得分低于常规清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减少,血肿清除率增加,BNP、CRP、Hcy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3、6个月ADL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较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肿清除更具改善作用,降低血浆BNP、CRP、Hcy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4,(29):118-119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应用微创脑室外引流及开颅脑室内血肿清除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应用历史对照(historical control trials,HCT)的统计学方法,分析2008年后应用微创钻孔治疗脑室内出血的21例病例与2008年前应用开颅血肿清除脑室血肿清除术的21例在病程、手术后并发症、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微创钻孔治疗脑室内出血比开颅手术后的病死率低,微创组患者预后更佳且治疗时间短,方法简单易行。结论微创组与开颅组比较虽梗阻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无差异,但是微创组预后(ADL)更佳,病程更短,且微创治疗的方法简单,手术及时甚至在急诊就可以完成,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陈明  李志强  刘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288-1291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外科微创治疗、开颅清除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35例,开颅治疗组(开颅组)30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15例,3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降颅压、调整血压以及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开颅组在此基础上行开颅手术治疗,微创组在此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比较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病残率。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2.9%,较开颅组(56.7%)和内科组(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与开颅组和内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微创组的病死率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较开颅组和内科组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该技术方法先进、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超早期骨瓣开颅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需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层造瘘清除血肿治疗,观察组采用超早期骨瓣开颅(脑出血发生6h内)经侧裂-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共3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随访3个月,两组ADL分级比较差异显著(P〈0.01)。轻型和中型的患者,微创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开颅组(P〈0.05)。出血量〈40mL和4060mL的患者.微创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微创组的肺部感染率、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开颅组。再出血率高于开颅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开颅组,但是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总体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开颅手术,但血肿清除率低于传统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