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DOG1和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50例GIST患者DOG1、CD117、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 50例GIST患者DOG1、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8%、90%、74%,DOG1阳性率明显高于CD117和CD34(均P〈0.05)。结论 DOG1和CD117的联合应用在GIST的诊断中可以增加敏感性,但是DOG1和CD117表达与GIST的侵袭危险度无关。DOG1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GIST辅助诊断抗体,对于明确诊断GIST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OG1、CD117及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病理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DOG1、CD117及CD34在6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14例其他类型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IST组织中DO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GIST间叶源性肿瘤(P=0.000)。发生于胃的GSIT组织中DOG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肠道GIST(P=0.011)。60例GIST组织中,DOG1、CD117和CD3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95%和83.3%,DOG1蛋白表达高于CD34(P=0.040),而DOG1与CD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D117、CD34阳性表达GIST组织中DOG1表达率分别为94.7%、94.1%,CD117、CD34阴性表达GIST病例均全部表达DOG1(3/3,9/9),其中有3例CD117及CD34两者阴性,但DOG1阳性。结论DOG1是一个诊断GIST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GIST标记物,在GIST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联合检测DOG1、CD117及CD34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进~步提高诊断GIST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DOG1、CD117和CD34等在胃肠间质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DOG1、CD117、CD34、SMA、S-100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中DOG1、CD117、CD34阳性率为97.5%、 92.5%、 80%.SMA,S-100阳性率分别为7.5%和5%.结论 DOG1和CD117的联合应用在GIST的诊断中可以大大提高敏感性,但是DOG1和CD117表达与GIST的良恶性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DOG1蛋白是一种较为敏感和特异的GIST辅助诊断抗体,对指导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1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检测CD117、DOG1、CD34、SMA、Desmin、S100的表达.结果 GIST形态学表现以梭形细胞型为主.CD117、DOG1、CD34、SMA、Desmin、S10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2%、89.5%、77.9%、35.6%、6.1%、11.0%.CD117与DOG1阳性表达一致率为83.4%(151/181),DOG1在68.8%(11/16)的CD117阴性GIST中阳性表达.GIST组织中仅DOG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危险度分级有关(P<0.05),其他标记物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结论 CD117和DOG1是诊断GIST敏感而有效的指标,联合检测CD117、CD34和DOG1可提高GIST诊断的准确率;SMA、Desmin、S100是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DOG1阴性表达可能提示GIST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达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检测CD117、DOG1、CD34、SMA、Desmin、S100的表达。结果 GIST形态学表现以梭形细胞型为主。CD117、DOG1、CD34、SMA、Desmin、S10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2%、89.5%、77.9%、35.6%、6.1%、11.0%。CD117与DOG1阳性表达一致率为83.4%(151/181),DOG1在68.8%(11/16)的CD117阴性GIST中阳性表达。GIST组织中仅DOG1的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危险度分级有关(P<0.05),其他标记物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结论 CD117和DOG1是诊断GIST敏感而有效的指标,联合检测CD117、CD34和DOG1可提高GIST诊断的准确率;SMA、Desmin、S100是重要的鉴别诊断指标;DOG1阴性表达可能提示GIST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刘晓芸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27-2528
目的:观察54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标准、良恶性指标和免疫组化标记特点,探讨理想的诊断GIST的免疫组化标记组合。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肿瘤中CD117、CD34、SMA、S-100、VEGF等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54例GIST中,CD117、CD34、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96%、88%、77%。2.CD117、CD34表达阳性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VEGF在不同大小的肿块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在肿瘤直径〈5的肿块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的肿块。结论:免疫组化在GIST诊断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34、CD117和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2006年6月到2012年11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66例)及非GIST患者(35例)的肿瘤标本进行CD34、CD117和DOG1蛋白表达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上述蛋白表达是否存在差别以及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GIST组患者CD34、CD117及DOG1阳性率分别为71.2%,93.9%和90.9%,非GIST组分别为9.1%,8.6%和11.4%,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危险度分级等临床特征与CD34、CD117及DOG1表达无相关性(P>0.05)。CD117、DOG1及两组联合检测判断GIST的敏感性分别为0.94(95%CI:0.85~0.98)、0.91(95%CI:0.81~0.97)和0.86(95%CI:0.76~0.94);特异性分别为0.91(95%CI:0.77~0.98)、0.89(95%CI:0.73~0.97)和1.00(95%CI:0.90~1.00),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84和0.97。结论 GIST患者CD34、CD117及DOG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CD117和DOG1可提高对GIST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 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它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二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它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 (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DOG1;CD117  相似文献   

9.
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93-94,F000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危险度参考指标,分析其在临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观察26例GIST的病理形态特征,完成肿瘤性质初步判定,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分析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水平,最终确定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性质特征、组织来源及良恶性。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CD34呈弥漫性强阳性,SMA及S-100偶呈局灶或散在阳性,阳性率为:CD117 95%,CD34 75%,SMA20%,S-10012%。确诊该组26例GIST,其中危险度分级:极低2例,低级3例,中级6例,高级15例。结论免疫组化测定是GIST的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I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收集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102例,其中47例GIST肿瘤组织及55例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OG1在所有GIMT和CD117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OG1的表达与GIST临床病理参数、CD117表达及其他间叶源性肿瘤组织中表达的关系.结果 (1)GIST中DOG1和CD117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5.73%(45/47),93.6%(44/47),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细胞形态及Fletcher危险程度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0.05),2例CD117阴性GIST DOG1蛋白均强阳性表达,但两者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DOG1在其他间叶源性肿瘤表达率为1.8%(1/55),与其在GIST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OG1是 GIST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CD117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GIST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春笋  何松  郭燕  缪小兵  陈旭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678-3680,F0003
目的探讨上皮样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43例上皮样GIST患者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本组上皮样GIST患者的男女之比为1.7∶1,平均年龄60岁。肿瘤以胃、腹盆腔为多见,其中复发6例,发生肝转移4例。镜下肿瘤细胞以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为主,胞浆丰富透明或嗜酸,可见透明空泡状及印戒样细胞。可形成微囊状结构,成片状、巢状,可见纤细或粗大的纤维分隔,部分可见腺管样结构。6例复发病例中有2例原发为梭形细胞型(余不详)。CD117、CD34、DOG1的阳性率分别为79.07%,73.81%,84.85%,3例CD117阴性病例DOG1阳性表达。有4例CD117、DOG1均阴性,CD34却阳性表达。结论上皮样GIST具有上皮样肿瘤的形态学特点,易发生误诊,应予以仔细鉴别。梭形细胞型GIST复发,可发生上皮样的改变。在上皮样GIST中DOG1的阳性率高于CD117,CD117、CD34、DOG1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靳君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6-17,21
目的观察DOG1蛋白存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其意义。方法选取30例确诊为直肠癌且以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取肿瘤组织及瘤旁间质组织进行常规包埋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DOG1、CD117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同时对DOG1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细胞核异形性等的关系进行分析.随访患者3年,观察DOG1阳性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DOG1蛋白多呈弥漫性表达,肿瘤组织DOGI阳性表达率为23.33%.瘤旁间质组织DOGI阳性表达率为10.00%,肿瘤组织DOG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CD117阳性表达率为80.00%,瘤旁间质组织DOG1阳性表达率为33.33%,肿瘤组织CD11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G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丰富程度及细胞核异形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G1表达阳性者1年生存率与表达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DOG1表达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G1蛋白在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瘤旁间质组织,且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丰富程度及核异彤性程度有父,而且其阳性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8月~2013年3月资料完整GIST患者97例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CD117、DOG-1、CD34、SMA、Desmin、S100蛋白及Ki67表达结果,回顾性分析GIST临床与病理的特点及关系.结果:97例间质瘤位于胃71例(73.19%),小肠17例(17.53%),结直肠2例(2.06%),食道1例(1.03%),其它部位6例(6.19%).肿瘤最大径0.3~17cm.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和/或上皮样细胞构成,梭形细胞形态较一致,呈长梭形,胞质丰富,嗜酸性,胞核呈杆状或长梭形.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一,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质空亮或微嗜酸性,核周出现亮区.肿瘤细胞核分裂像≤5个/50 HPF83例,6~10个/50HPF7例,>10个/50 HPF者7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D117、DOG-1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6.91%、94.85%和88.66%.SMA、Desmin和S100阳性率分别为38.14%、15.46%和16.49%.Ki67阳性率1~40%.肿瘤危险度分级,极低危险35例,低度危险30例,中度危险15例,高度危险17例.结论:GIST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CD117和DOG-1对GIST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联合CD34、SMA、Desmin、S100同时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GIST的危险度评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核分裂数的多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以及四个免疫组化标志 物的相关性.方法 对24例手术切除的GIST复习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IST中CD117、CD34、SMA及S-100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79.14%,CD34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观察35例胃肠道间质瘤HE染色切片,复习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本组GIST均为成年人,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发病部位:胃18例(51%),小肠8例(23%),大肠3例(9%),食管1例(3%),肠系膜3例(9%)大网膜2例(6%)。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腹部胀痛不适、消化道出血为主。大体上,肿瘤常有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改变。肿瘤镜下主要由梭形和上皮细胞组成,呈交叉束状、漩涡状、栅栏状、片块状、巢状等多种排列。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阳性率分别为:97%、83%、100%、37%、3%、26%。良性7例,交界性5例,恶性23例。结论间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胃肠道是其好发部位,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CD117、CD34是其特异和敏感抗体,在间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核分裂象〉5/50HPF、肿瘤坏死、细胞密集是重要的恶性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21^WAF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表达的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50例GIST瘤组织中P21^WAF1的表达情况。结果50例GIST瘤组织中P21^WAF1阳性率为48.0%,明显低于瘤旁组织阳性率76.2%。结论 P21^WAF1与GIST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CD117外的GIST的补充指标,对于明确诊断GIST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8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Desmin、SMA、S-100和NSE染色。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6例,绝大多数病例肿瘤细胞CD117和CD34标记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肿瘤细胞CD117和CD34标记阳性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GIST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仅7例源于胃者术前超声内镜考虑GIST,CDll7阳性100%(32,32)和CD34阳性75%(24/32)。肠GIST与胃GIST高度风险率分别为61.54%、26.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2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姑息性切除9例,根治性手术23例,无手术死亡。随访1—1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带瘤生存5例,死亡12例(37.5%),3例患者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例带瘤生存。结论GIST术前诊断较困难,最终确诊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只有彻底切除肿瘤才有好的疗效,使用伊马替尼有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