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出土的黑水城西夏文调理脾胃的宽中散、八味丸二则医方进行西夏文录文、整理、翻译、考校,并结合中原汉医典籍,从组方药物、病因病机等方面探讨西夏医药的发展与中原医药文化的联系。认为此二则医方的底本应来源于中原已亡佚医籍,中原医学对周边少数民族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破译黑水城出土的二则西夏文治杂病医方,探讨西夏民族医学的发展概况及与中原医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方法]对出土的黑水城西夏文"治男女体内结块不能吞咽食物方""治男女大便不通方"两则杂病医方进行西夏文字整理、破译、释读,并结合中原医学相关理论,从病因病机、组方遣药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此二则西夏文治杂病医方具有西夏民间色彩,当为西夏民间医家所撰。[结论]西夏医学的医理多遵从中原医学理论,但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西北民族特色,中原医学文化对周边民族医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次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编号ИHB.No.4979西夏文医药文献第2~3页所载药方进行了释读、考校。文章认为此药方为治疗男性痿病之方,组方为:五味子、远志、蛇床子、鹿茸、续断、山药、苁蓉。此方可命名为"苁蓉补虚益阳方",药方所依据的底本应源于已佚的唐本《千金方》,该方保存了宋代校书前医药文献的原貌。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从文献分析的角度,对我国民族医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民族医药学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1978-2014年收录的民族医药学论文,对文献数量、分布年代、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发文地区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民族医药学文献数量逐年增多,蒙医药、藏医药、维医药、壮医药等民族医药研究在文献数量、作者群等方面已形成优势,傣医药显示出很好的发展潜力。但民族医药类期刊没有入选核心期刊,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民族医药学文献较少。结论民族医药学已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多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应抓住自身的资源优势,将本地区民族医药资源优势发掘出来,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文献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文献广泛存在于我省民族地区民间,是各民族医疗活动宝贵经验的积累和真实写照。口述文献在民间口口相传、代代丰富,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研究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的重要依据,对它的保护和传承任务艰巨,迫在眉睫。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文献的存在形式、内容、特点等,并对研究的相关事项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种信息载体中也储藏了大量民族医药文献,我们认为,大力整理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文献,对推动传统医学事业发展和弘扬传统医学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民族地区中医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当前存在着中医理论中民族医药理论的内容处于空白、民族地区医药理论研究较少、中医理论在民族地区很难生根等问题 ,对此提出应从民族医药理论的文献整理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医药理论在民族地区的对应性研究和民族传统方药开发与理论研究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医理论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翻译、释读与考校,认为此西夏文药方为“治大人小儿等口疮之方”.组方为“白矾、乳香、麝香”.此西夏文药方所依据的底本应为某种已佚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9.
通过黑水城出土的两则西夏治妇科病方,探讨了西夏民族的医学理论与中原医药文化的交流及相互影响。对"治妇人心痛方"和"治妇人血风病方"两则医方进行整理、破译与释读,并从病因病机、组方遣药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这两则医方地域色彩明确,属于偏验方性质,应为西夏本土民间医家抄录而成。可以确定,西夏医学理论多借鉴中原医学理论,其医学水平远远低于中原医学水平,反映了中原医学文化对周边民族医学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民族医药文献是祖国医药宝贵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应通过收集整理民族医药文献来传承和发扬,以服务于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本文从贵州民族医药文献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对贵州民族医药文献发展概况、如何收集整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促进贵州民族医药文献工作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俄藏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医学文献中有7首治痢方药,借助《文海》、《同音》、《番汉合时掌中珠》等西夏文工具书,利用古代汉语知识,结合传世医学文献,对7首治痢方药进行破译、注释及方源考证,得知西夏文治痢7方,基本均系宋代传人西夏国的中原医方,西夏医家或者原方原药照用,或者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使用,如加入当地常用食物番糖、乳酪等.关于用法、用量,或者因袭原方,或者根据西夏国民族饮食习俗特点稍作改动.  相似文献   

12.
从文献的发掘整理、基础理论、诊法治法、单验方、云南民族药等方面阐述了云南民族医药的文献收集整理研究现状。提出了从文献角度找出民族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价值依据及民族医药的临床用药规律。云南有着丰富的民族医药资源,目前云南民族医药的文献研究工作大多停留在收集整理阶段,缺乏系统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傣医药文化是祖国医学和傣族贝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傣医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已落后于其它三大民族医药。探索既体现傣医药自身传承与应用的特点和规律,又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傣医药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框架下既保持自身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获得保护、传承、发展的新途径,是傣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及实践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按照各民族医药的学科属性和文化特征将相关学者对民族医药古籍分类体系进行类和类的等级划分,综合考察中图法、科图法、古籍普查分类法、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历代学者对医药古籍的分类方法,以及前期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实地调查情况,并结合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内容特征,将相同类目进行合并,上下级类目进行归类后分为上级类目和所属下级类目。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按照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一级类目”:医经、医理、诊疗、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史、综合性医书、兽医等11大类。根据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内涵外延的解析以及其传统分类方法的研究,结合民族医药的学科特点和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工作需要,对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划分,列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层次的分类体系简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认为民俗中包含有重要的医药知识和医药文化。从民俗入手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将为民族医药的研究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报》2014,(12):1851-1854
按照各民族医药的学科属性和文化特征将相关学者对民族医药古籍分类体系进行类和类的等级划分,综合考察中图法、科图法、古籍普查分类法、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历代学者对医药古籍的分类方法,以及前期工作中对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实地调查情况,并结合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内容特征,将相同类目进行合并,上下级类目进行归类后分为上级类目和所属下级类目。本研究将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按照内容的不同划分为以下"一级类目":医经、医理、诊疗、本草、方书、临床各科、养生、医案、医史、综合性医书、兽医等11大类。根据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内涵外延的解析以及其传统分类方法的研究,结合民族医药的学科特点和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工作需要,对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和划分,列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层次的分类体系简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医药文献传统分类方法不能适应当前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发展步伐与整体规划的要求,主要表现:①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中的医药知识内容趋于简朴,多为综合性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治疗方法,既有物理疗法,又有药物,不分内妇儿外等科,疾病记载杂揉。②缺乏统一的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分类体系。各民族的医药古籍文献的分类各自为阵、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文献著录规范,不注重从学术角度进行全局研究。③无论哪一种民族医药古籍的分类方法,均未说明分类的依据和缘由,无法适应多个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分类。所以,兼顾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共性和个性,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是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分类整理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4,(11):1697-1700
民族医药文献传统分类方法不能适应当前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发展步伐与整体规划的要求,主要表现:1民族医药古籍文献中的医药知识内容趋于简朴,多为综合性内容,既有理论,又有治疗方法,既有物理疗法,又有药物,不分内妇儿外等科,疾病记载杂揉。2缺乏统一的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分类体系。各民族的医药古籍文献的分类各自为阵、各行其是,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文献著录规范,不注重从学术角度进行全局研究。3无论哪一种民族医药古籍的分类方法,均未说明分类的依据和缘由,无法适应多个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分类。所以,兼顾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的共性和个性,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是民族医药古籍文献分类整理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及医疗实践中积累并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医药学,作者从网上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IK)及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所得资料中对彝族医药进行了总结,本文从彝族医药的起源、药物分类、诊治、问题与展望4个部分对1990—2009年间对彝族医药学研究及整理的有主要代表性的文献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俄藏黑水城文献》第10册,编号为ИHB.NO.4384的西夏文医书中第1页所载药方进行了释读、考校。认为此方为治疗风冷湿痹、虚劳、腰脚疼痛、补脾肾、益气力之萆薢丸,药物组成为杜仲、补骨脂、萆薢、附子、胡桃、茯苓、沉香。此西夏医方所依据的底本应为某种已佚的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