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糖尿病人群足底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足底压力的峰值、分布情况,及与性别、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胼胝、穿鞋习惯的关系。【方法】受试者138人,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排除糖尿病。所有受试者脱鞋袜,以平常步态行走,用足底压力测量仪一步法测量两脚各5次动态足底压力。将足底分为10个区域:第1趾,第2趾,第3~5趾,第1、2、3、4、5跖骨头,足弓,足跟。计算5次测量的平均足底最大峰值压力(MPP)和各部位平均最大压力。【结果】MPP值为(385.0±90.2)kPa。足底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头〉第3跖骨头〉第1趾〉足跟〉第4跖骨头〉第1跖骨头〉第5跖骨头〉第2趾〉足弓〉第3-5趾。男女之间MPP无统计学意义,男性第1跖骨头和第1趾区域压力高于女性。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与MPP不相关,但与某些足底压力相关。有胼胝者足底压力较无胼胝者高。【结论】正常人足底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第2跖骨头〉第3跖骨头〉第1趾〉足跟〉第4跖骨头〉第1跖骨头〉第5跖骨头〉第2趾〉足弓〉第3~5趾。两脚的MPP和压力分布无明显差异。男女之间MPP无差别,但压力分布不同。体质量和BMI不影响MPP,但增加某一区域的足底压力。胼胝与足底压力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参数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ao HS  Yan L  Chen LH  Yang C  Zhang SL  Wang YH  Cheng H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6):1825-1827
目的探讨我国糖尿病(DM)患者足底压力参数、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035例DM患者和1022例正常人均行一步法测量两脚各5次动态足底压力,将足底分10个区域(足跟,足弓,第一~五跖骨头,第一趾,第二趾,第三~五趾),计算平均足底最大峰值压力(MPP)和各部位平均最大压力。结果DM患者左右足MPP为(410±122)kPa和(427±128)kPa,正常人为(415±113)kPa和(428±116)kP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左右足MPP分布前3位均为:第一趾〉第二跖骨〉第三跖骨。不同糖尿病病程、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有否溃疡史的DM患者M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DM患者左右足MPP高于正常人,前足的压力较正常人升高[左:(352±121)kPaor(338±117)kPa,右:(357±126)kPaor(335±116)kPa],尤以第二、第三跖骨头明显。但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DM患者间M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M患者足底压力与正常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布与正常人不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使DM患者足底压力增高。  相似文献   

3.
马君  吴燕林  杜延芬  吴嘉鸣  张翠静  彭一  李丹 《西部医学》2022,34(10):1492-1496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1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3例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发生糖尿病足将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A组(n=43),将未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设为B组(n=50);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45例正常人设为C组。比较3组足底不同区域[第一跖骨(M1)、第二跖骨(M2)、第三跖骨(M3)、第四跖骨(M4)、第五跖骨(M5)、足跟内侧(HM)、足跟外侧(HL)、足中部(MF)、第一脚趾(T1)、第二至第五脚趾(T2~T5)]峰值压力检测结果、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以及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与神经传导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A组、B组左足及右足M1、M2、M3、M4、M5、HM、HL、T1~T5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高于C组,其中A组各区域足底峰值压力均高于B组(P<0.05);A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MNCV、SNCV均低于B组,B组神经传导速率均低于C组(P<0.05);A组、B组FBG、2 hPBG、HbA1c、TG水平均高于C组,其中A组FBG、2 hPBG、HbA1c、TG、LDL-C水平高于B组(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左足、右足足底M1、M2、M3、M4、M5、HM、HL、T1~T5区域峰值压力均与神经传导速率呈负相关(P<0.05),糖尿病足患者左足、右足足底M1、M2、M3、M4、M5、HM、HL、T1~T5区域峰值压力均与FBG、2hPBG、HbA1c、TG、LDL-C呈正相关(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足患者足底除足中部区域,大部分区域压力峰值均高于正常人,且与神经传导速率呈负相关,与血糖及TG、LDL-C等血脂代谢指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3D打印减压鞋垫在糖尿病足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高危糖尿病足患者62例,所有患者Wagner分级均0级。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进行左右足自身对照研究,治疗组穿着3D打印糖尿病足减压鞋垫,对照组穿着普通鞋垫。采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进行穿鞋垫前后动态足底压力的监测,以及B超检测足底血流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足底峰值压强、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orterial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ASV)、足溃疡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前患者双足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治疗组患者第2、5跖骨底部、足跟区域及第1趾底主要负重区域峰值压强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足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6.1%和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第1、5跖骨底、足跟内侧PASV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减压鞋垫可均匀分布足底压力,纠正糖尿病高足压患者异常受力情况,降低足溃疡发生率,减少截肢率,保障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预防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病的发生提供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胡伊玢  孟晓静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1959-1963
目的 探讨平衡足底压力及稳定步态在早期糖尿病足防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42例,Wagner分级均为0级.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采用比利时Footscan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足底压力及静态冲量监测,治疗组患者根据足底压力监测数据制定个性化方案平衡足底压力.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不采取个性化足底压力平衡改善方案.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足底压力、步态稳定曲线、足溃疡发生率、冲量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足底各区域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第三、四、五跖骨(M3、M4、M5)底部压力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及治疗组治疗后,而第一跖骨(M1)、第二跖骨(M2)、第一脚趾(T1)、足跟(H)区域的压力则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足底各区域压力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步态平衡曲线有明显波动,压力重心分布曲线稍欠平滑即步态稳定性欠佳;而治疗组患者步态平衡曲线未见明显波动,足底压力分布较均衡.治疗后对照组、试验组足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2.9%(9/21)和14.3%(3/21),冲量>65%者比例分别为42.9%(9/12)和14.3%(3/2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足底压力的改变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进行评估,同时采用积极有效的平衡足底压力的措施,可降低足溃疡发生率,从源头上减少截肢率,保障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跖骨双截骨术治疗青少年踇外翻的生物力学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8月在海警总队医院治疗的青少年踇外翻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3例),分别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和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跖骨双截骨术治疗。术前和术后随访1年行足部X射线检查,测量外翻角(IMA),第1、2跖骨间角(HVA)和第4、5跖骨间角(IM 4-5),采用AOFAS功能评分评估前足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采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量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结果?①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HVA、IMA、IM 4-5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双足第1跖骨平均压力峰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区域的平均压力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随访1年,实验组患者双足第2~5趾骨、第1跖骨、足跟内侧和足跟外侧的平均冲量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区域的平均冲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cBride手术联合跖骨双截骨术可能通过降低第1跖骨区压力和负重,改善踇外翻畸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糖尿病(DM)患者足底压力参数与分布情况及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使用Footscan SCSI 0.5米平板系统对68名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组)和70名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B组)进行静态和动态足底压力检测。结果1.前足及后足接触面积,B组〉A组(P〈0.05);中足接触面积,B组〈A组(P〈0.01)。2.B组左足M5及左足HM的峰值压强(PP)高于A组,P<0.01;B组左足MF的PP低于A组,P<0.01。3.DM患者双足足底各区域的PP分布无明显差异,大致为:M3>M4>HM>M2,HL>M5>M1>T1>MF>T2-5。结论 DPN患者与DM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足底压力存在差异。足底压力检测是早期发现DM人群足部物理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喻锦成  符俏  黄东锋 《海南医学》2010,21(20):15-16,14
目的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儿童下肢生物力学方面的改变,采用足底压力测量仪采集足底各区域的静态和动态压力,探讨SCP足底压力变化的特征,为今后细化SCP儿童下肢的生物力学矫形提供更加合理的干预依据。方法选择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的SCP儿童共39例,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5-10岁,平均(7.77±1.06)岁。入选后采用Gaitview足底压力测量仪进行测试。站立位测量左右足底前后百分比、平均压力、拇趾、2-5趾、第1跖骨、2-4跖骨、第5跖骨、足中部、足跟内侧、足跟外侧共八区静态压力参数。测动态足底压力时,儿童从平板前方2m处走向平板,先左脚踏在有效区域,后从对侧返回,右脚踏板,测动态足底压力。结果 SCP儿童静态压力以足跟及2-4跖骨压力较大,而拇趾及2-5趾则小,动态时各区压力均较静态时增加。结论 SCP儿童的足底压力分布较正常儿童不同,足底压力测量仪对SCP下肢的功能评定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患者足底压力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T1DM患者40例,检测入组时及2年后足底10个区域的足底压力,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2年时间,T1DM患者第2、3跖骨头部位的多项足底压力增加,足跟内、外侧的冲量和足跟外侧的压强-时间积分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反重力跑步机步行训练对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招募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20例。常规治疗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反重力跑步机步行训练。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的变化;利用EMED足底压力分析设备对两组研究对象足底压力相关指标(最大受力、峰值压力、接触面积)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康复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Lysholm评分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受力比较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患侧后足、第1趾和第3~5趾最大受力均小于健侧,MH3、MH4的最大受力均大于健侧,联合治疗组患侧后足、MH1和第2趾区的最大受力均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峰值压力比较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患者健侧的第1趾峰值压力大于联合治疗组;而组内患侧和健侧比较显示,常规治疗组患者患侧后足和第3~5趾的峰值压力小于健侧,患者患侧MH4的峰值压力大于健侧,联合治疗组患者患侧的后足和第1趾的峰值压力均小于健侧。接触面积比较显示,常规治疗组患者患侧的后足、MH1、第1趾和第3~5趾的接触面积均小于健侧。结论常规康复联合反重力跑步机步行训练对膝半月板损伤术后的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疗后Lysholm评分,使其足底压力分布更接近正常状态,这为该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顿足疗法配合药醋熏洗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5月~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跟痛症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封闭疗法治疗)67例及观察组(顿足疗法配合药醋熏洗治疗)6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量表(VAS)、复发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6%,对照组有效率为8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13.24%,对照组为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顿足疗法配合药醋熏洗和封闭疗法治疗跟痛症均有效,但顿足疗法配合药醋熏洗简便易行。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足底压力与步态变化.方法 纳入住院的30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组(DC组)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使用FootScan系统收集足底压力及步态相关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DC组相比,DPN组左足第3、4跖骨的峰值压力降低[(13.15±4.22)N/cm2 vs(11.96±3.94) N/cm2,P <0.05;(10.21±4.22) N/cm2 vs(9.14±3.66) N/cm2,P<0.05],右足第1、2、3跖骨峰值压力降低[(6.02±2.79) N/cm2vs(5.04±2.87) N/cm2,P< 0.05;(9.95±2.69) N/cm2 vs(9.18±2.77) N/cm2,P <0.05;(10.90±3.23)N/cm2vs(9.93±3.09)N/cm2,P<0.05],其余区域峰值压力、总应力、总接触面积、总应力-时间积分、各区域压力-时间积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C组相比,DPN组右足的整足接触阶段[56.8%(50.22%~62.45%) vs 59.5%(54.25%~64.15%),P<0.05]延长,离地阶段[31.25% (25.475% ~ 35.775%)vs 29%(24.95% ~33.65%),P<0.05]缩短,总时间[(858±12)ms vs(900±127)ms,P<0.05]延长,步行速度[(2.58±0.67) km/h vs(2.28±0.66) km/h,P<0.05]减慢.步行速度与多个区域的足底压强呈正相关(P<0.05),支撑相中的整足接触阶段与峰值压力呈负相关(P<0.05),离地阶段与峰值压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峰值、压力-时间积分未见升高,步行速度减慢,整足接触阶段延长,离地阶段缩短.对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进行评价同时需要对步行速度及步态进行矫正,使用压力-时间积分指标更能反映足底承受压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伞兵着陆过程中左、右足底动力学指标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德国Pedar-X足底压力检测系统检测12名现役八一跳伞大队的跳伞运动员模拟伞兵从1.5米跳台跳下着陆时足底最大应力、最大压力、接触面积、压力时间积分值等动力学指标。将左、右足底按照常规标准分为10区,分别记录各区的动力学指标值,观察各区指标的变化规律,同时比较左、右足底相应各区的动力学指标值。结果左足底最大压力值(kPa)分布规律:9区足跟内侧(7.86±1.68)kPa,10区足跟外侧(7.47±1.88)kPa,8区中足(4.68±0.71)kPa,1区第一足趾(3.96±1.56)kPa,3区第一跖骨区(3.72±1.43)kPa,4区第二跖骨区(2.87±1.05)kPa,5区第三跖骨区(2.72±1.08)kPa,2区第2-4趾(2.64±1.25)kPa,6区第四跖骨区(2.42±0.68)kPa,7区第五跖骨区(2.13±0.87)。左足底最大应力值、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与最大压力值分布规律一致。右足最大应力值、最大压力值、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分布规律基本与左足一致。结论半蹲式着陆足底受力左右足一致;足底足跟部受力最大;足底内侧受力大于外侧,易导致足内外踝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对于复查血糖与 C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用诺和灵30 R早晚餐前30分钟注射,观察组用诺和锐3餐前加甘精胰岛素晚上注射强化治疗。结果:治疗后经过复查,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中餐后2小时血糖值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C-P值都明显提高,同时C-P值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其作用的发挥与提高C-肽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健康知识、能力及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及持续自我管理教育。采用造口护理知识问卷、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和造口患者适应量表(OAS)评价出院时和出院1、3、6个月持续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结果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升高趋势(P<0.05),对照组自我护理技能和总分呈升高趋势(P<0.05),观察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OAS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自我管理教育有助提高患者对造口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对造口术后生活的适应,是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第一跖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98只足第一跖背动脉,将其分为2组(A组:糖尿病未并发糖尿病足,n=80;B组: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n=18),并与正常足(C组,n=64)进行对照,观察第一跖背动脉的来源、走行、血流通畅及充盈情况,分析血管内径、内膜厚度、血流频谱(包括频谱形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结果 血管内径:B组低于C组(P〈0.01),A、C组无明显差异(P〉0.05);内膜厚度:3间组无明显差异(P〉0.05);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A、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低于B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第一跖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能为糖尿病足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6例Miles术患者,对照组30例Miles术患者,分别给予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出院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SDS评分和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度及轻度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SCA量表总分、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精神健康、精力、整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有效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造口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采用PICC标准护理,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和对照组(未实施),各100例。应用问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与现场考核,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PICC置管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维护流程、导管固定、导管冲封、无菌操作、穿刺置管所需时间、PICC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标准护理在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自护能力,并降低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