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均以多层螺旋CT扫描,运用三维表面重建处理软件重建三维影像后进行图像分析。结果:38例患者颌面部经多层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后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等,诊断关系明确且可以指导临床手术。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对领面部进行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复杂颌面骨骨折的程度与骨折的移位情况,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及关节面塌陷的形状和程度。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指导性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鼻区骨折诊断上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7月收治的54例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鼻部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者54例,,其中单侧骨折占53.70%(29/54);双侧骨折占46.30%(25/54).54例患者中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者40例,占74.07%,包括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同时合并有眼眶骨折者14例,占25.93%;同时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者8例,占14.8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能为临床医生在骨折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鼻区骨折诊断上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7月收治的54例鼻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鼻部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者54例,,其中单侧骨折占53.70%(29/54);双侧骨折占46.30%(25/54).54例患者中同时合并上颌骨额突骨折者40例,占74.07%,包括双侧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同时合并有眼眶骨折者14例,占25.93%;同时合并有鼻中隔骨折者8例,占14.8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能为临床医生在骨折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应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017年12月~2019年6月),均行X射线检查、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X射线检查、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果,分析MSCT联合三维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25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手术前均行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成像,与术中所见对照。结果:所有病例螺旋CT三维重建明确地显示了骨折,对关节面碎裂情况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有利于术前骨折的分型,手术证实了螺旋CT三维重建显示骨折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方向、骨质碎裂程度和移位的距离以及关节面塌陷情况等,有助于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6例脊柱损伤患者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X检查优良率为76%,明显低于螺旋CT的98%(P<0.05)。68例患者共发现骨折116处,X线诊断38处,诊断率为33%;螺旋CT诊断116处,诊断率为100%。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清晰立体,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方位显示损伤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及手术。  相似文献   

8.
颌面部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薄弱区,外伤时容易发生骨折。多层螺旋CT(MSCT)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出骨折的实际情况,对治疗和减少术后畸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螺旋CT轴位扫描图像的基础上,多平面重建法(MPR)适用于窦腔骨折、细微骨折、平行于横断面的线性骨折及深部骨折,表面遮盖显示法(SSD)适用于复杂性骨折,容积再现法(VR)适用于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9.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盆环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对于骨盆环骨折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骨盆环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SSD与MPR重建。结果SSD与MPR重建图像能够立体而直观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关系信息。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对于显示骨盆环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双源CT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源CT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颌面部骨折病人通过双源CT检查,将数据发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formats,MPR)、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结果51例患者其中2例经双源CT检查排除骨折,其余49例颌骨骨折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所见骨折的部位、方向、碎骨块的数量和移位程度均与DSCT检查结果一致。结论双源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在工作站上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从不同角度观察骨折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准确信息。双源CT能明确地诊断颌面部骨折,三维图像和二维图像互相补充是目前诊断颌面部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6例泌尿系疾患者行螺旋CT的平扫、双期增强以及延时扫描,利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整个泌尿系包括肾盂肾盏、输尿管及膀胱在内的泌尿系三维图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泌尿系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和尿路之间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和尿路的梗阻具有高速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高分辨率全尿路三维图像,是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无创的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CT冠脉成像同时做钙化积分扫描的患者56例。其中,根据既往史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心病30例(冠心病组),健康体检无症状者26例(对照组)。采用GE64层螺旋CT及Smart Score 4.0自动分析软件进行冠脉钙化积分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平均钙化分数为412.33分±22.35分,对照组为68.35分±18.43分,冠心病组的总钙化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大分支血管的独立钙化积分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及病变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评价冠心病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静脉血管成像(MSCTV)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三年拟诊的48例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MSCTV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V诊断与B超诊断下肢DV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V诊断下肢DVT图像清晰,检出率高,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病变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对门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门静脉系统疾病患者行MS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有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果:肝动脉—门静脉瘘5例,门静脉栓塞4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枝循环形成8例,良性病、恶性病变门静脉受压改变16例。多层螺旋CT血管重建技术MIP及各种角度及厚度的VR能清楚显示门脉主干的病变,邻近肿瘤对门脉的侵犯和门脉的侧支血管;MPR较直观地显示了病变整体形态、范围及门静脉管腔变窄程度。结论:MSCT门静脉造影重建技术是显示门静脉病变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高级血管分析(AVA)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5例经临床考虑为颈椎病患者进行椎动脉CTA,利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高级血管分析AVA技术观察椎动脉形态学变化及与邻近骨结构的关系,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结果:35例患者中,20例患者有异常血管,其中双侧血管异常5例,单侧血管异常15例,走行迂曲12支,狭窄15支,4支有管壁钙化性斑块。结论:MSCTA检查可做为椎动脉狭窄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AVA软件使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及原因的分析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正常组16例和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肿瘤组30例行MSCT灌注成像扫描,分析正常胰腺与胰腺癌MSCT灌注特点,分别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BF、BV、MTT和PS值分别为(3864.6±413.7)mL·min^-1·kg^-1、(282.6±128.5)mL/kg、(7.54±3.83)S、(281.4±83.7)mL·min^-1·kg^-1。肿瘤组BF、BV、MTT和PS值分别为(2056.2±532.1)mL·min^-1·kg^-1、(176.3±162.3)mL/kg、(8.12±2.95)S、(436.5±7913)mL·min^-1·kg^-1。两组的BF、BV和PS平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BF:P〈0.01,BV:P〈0.05,PS:P〈0.01);MTT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手术提供先期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骨骨折及颌骨内埋伏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颌骨骨折及5例埋伏牙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及曲面断层摄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颌骨骨折及埋伏牙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有利于确定颌骨骨折的类型与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对埋伏牙进行准确定位,能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优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平扫和动态增强的多层螺旋CT表现,总结CT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要点,提高与其他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平扫与增强后的表现。结果:共检出36个病灶,28例为单发病灶,4例2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等密度或轻微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的均匀强化,其中19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病灶呈等密度;17个病灶伴有中心瘢痕者均有延迟强化,CT正确诊断28例,诊断符合率8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全面显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对大部分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明显地提高与血管丰富的肝细胞癌及肝血管瘤等的鉴别诊断能力,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CR侧位片与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鼻骨骨折患者CT与CR鼻骨侧位片的诊断率。其中44例曾先后进行CR侧位片及薄层CT检查。结果:83例CR鼻骨侧位片诊断鼻骨骨折47例(56.6%);117例CT检查显示:鼻骨骨折103例(92.7%)。其中44例曾先后进行CR侧位片及薄层CT检查:CT诊断鼻骨骨折38例(86.3%),CR侧位片诊断鼻骨骨折16例(36.3%)。且CT可明确骨折的类型、范围和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结论:薄层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副鼻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74例患者的副鼻窦16层CT薄层扫描,并行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多平面重建。结果:多平面重建技术能精确显示副鼻窦及其相关的正常微细解剖结构与变异;174例患者中,发现单纯副鼻窦炎120例,副鼻窦炎合并鼻息肉18例,副鼻窦囊肿12例,副鼻窦癌3例,鼻骨或鼻窦及颜面部骨折7例,鼻咽癌4例,腺样体肥大6例,骨瘤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副鼻窦及其邻近区域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为经蝶窦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清晰手术路径,为鼻内镜手术提供了最佳的术前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