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又称Ogilvie综合征,是创伤骨折术后一种并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临床指征是大段结肠扩张,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结肠穿孔,甚至死亡。自2002年5月~2007年6月,笔者收治的下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538例,9例术后并发Ogilvie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或非梗阻性结肠膨胀(Ogilvie综合征)临床表现酷似结肠的机械性梗阻。1948年Ogilrie首先描述了2例结肠极度膨胀的患者,部腹探查未发现梗阻。半个世纪来人们发现该病继发于多种病理状态如创伤、手术、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失调、前列腺素异常以及肾功能衰竭等。作者分析了肾移植术后OgilVie综合征的易感因素,讨论了相应的治疗对策。1993~1997年间55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共7例出现OgilVie综合征。文中同时复习了从1975年到199o年间其他学者报道的共78例肾移植后Ogilvie综合征。结果本组肾移植术后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  相似文献   

3.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是指在临床上有急性结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但无机械性结肠阻塞证据的临床综合症 ,通常称为 Ogilvie综合症 ,发病机制不明 ,常被延误诊断 ,有盲肠穿孔的危险。 1 982年至 2 0 0 0年我科诊治 Ogilvie综合症患者 9例 ,现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9岁 ,出现Ogilvie综合症前的原发病分别是脑血管意外 2例 ,子宫切除术后 2例 ,骨盆骨折并腹膜后血肿 2例 ,股骨颈骨折骨牵引术后 1例 ,大肠癌根治术后 2例。 9例患者均有腹胀、排气排便停止 ,6例出现腹痛 ,其中 3例有腹绞痛发作。 5例有恶心、…  相似文献   

4.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八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Ogilvie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结肠梗阻,常继发于全身严重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gmuqf我院1990~1999年治疗8例Ogilvie综合征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8岁。出现Ogilvie综合征前的原发病分别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右肺癌右肺叶切除术后1例,肺心病心衰1例,脑血管意外1例。8例患者均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恶心、呕吐5例,腹痛4例,腹部轻压痛3例,肠鸣音减弱8例。腹部X线8例均有结肠扩张充气,3例可见液平,8例均未见小肠扩张。本组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5.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acutecolonic pseudo ob struction,ACPO)是指具有结肠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结肠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综合征[1- 3] 。Ogilvie[1] 在194 8年报道了2例因腹膜后恶性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而发生结肠机能性肠梗阻的患者,首先对这种综合征进行了描述,因此又称Ogilvie综合征。ACPO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预后极差,特别是烧伤患者合并ACPO时死亡率较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有关烧伤并发ACPO的研究进展缓慢,特别是近3年来罕见报道。本文仅对现有文献作一综合分析。一、烧伤合并ACPO的特点1.发病率:尽管ACP…  相似文献   

6.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PO),又称Ogilvie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结肠病变。我院于1994年9~11月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术后发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的诊疗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acute colonic pseudoobstruction,ACPO)是指在临床上有急性结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结肠病变的一组症候群。根据表现,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又分为麻痹性结肠梗阻、动力性结肠梗阻、痉挛性结肠梗阻和功能性结肠梗阻。由于Ogilvie第一个报道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所以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又称为Ogilvie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Colles骨折所致腕管综合征其创伤伤病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骨折移位明显,复位后不是在功能位固定,使腕管内压力增加所致.其发生时间常在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后发生.Colless骨折后急性腕管综合征文献报告不多.将我院收治的17例病人进行治疗的方法及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逆创伤机制复位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回顾我院2001年7月~2009年12月收治61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其经内固定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经随访,按照肘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本组61例患儿中,优34例,良21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手术后10个月后患儿均骨折到骨性愈合,未出现骨化性肌炎、骨折部位感染、Volkmann挛缩、术后再骨折再移位及肘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结论 根据逆创伤机制地方法,制定术中复位具体方案,手术野解剖清楚,创伤小,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对7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对66例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9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22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132ml,肠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4d,进食流食时间平均为5d,住院时间平均为18d,术后10d内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生肺部感染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1例,尿潴留6例.无术中、术后死亡病例.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切除术创伤小,安全可行,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术后谵妄是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多因素引起,与创伤、手术打击等有关,是影响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笔者自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髋部骨折560例,其中16例术后出现谵妄。  相似文献   

12.
Ogilvie 综合征是医学文献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称,是指结肠在无机械性梗阻的情况下发生的急性扩张,可导致盲肠缺血、坏死和穿孔。1948年 Ogilvie 首先报道,以后陆续有病例报告。此病的病理生理学不明。主要病因可能是结肠的交感神经抑制或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不论此病的发病机制如何,神经疾病例如脊髓损伤,神经肌肉病,心肺疾病特别是呼吸衰竭伴组织缺氧和手术后或创伤后结肠麻瘅,盆腔手术如剖腹产等手术后常可发生,通常结肠开始扩张,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治疗Hoffa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Hoffa骨折是指股骨髁部冠状面的骨折,发病率较低,容易漏诊、误诊.传统的治疗方法创伤大、难以固定,术后往往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2004年9月~2009年8月,我科应用关节镜治疗Hoffa骨折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骨折并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内固定术后复发的临床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35例骨折合并FES内固定术后7例复发FE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24~46岁,平均36岁;均为多发伤,股骨骨折6例(双股骨骨折1例),胫骨骨折5例(双胫骨骨折1例,浮膝损伤2例),肱骨骨折2例,尺桡骨骨折2例,骨盆骨折3例.创伤严重度评分平均为19分,创伤严重度改良评分平均为21分.给予对症处理,补充白蛋白、改善微循环、机械通气等处理.根据Gurd标准及改良FES早期评分法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 结果 本组7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逐渐平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结果正常,呼吸功能正常,各部位骨折均得到妥善固定,术后14~20 d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根据Gurd标准及改良FES早期评分法诊断标准:典型复发2例,不典型复发5例,典型复发患者均符合Gurd诊断标准,不典型复发患者多表现为未发现感染灶的发热、贫血、脉搏增快、氧分压下降等,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 结论 骨折合并FES患者在骨折内固定术中、术后均有复发的风险,应注意骨折手术的时机和内固定方法以减少或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手的握力及Michigan手功能评分,作为表征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应变量。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该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P0.05的自变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在术后的12个月的随访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钉道感染,2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出现轻度螺纹松动,1例患者后期发展为腕管综合征。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握力、活动度、Michigan得分持续改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节点:创伤能量、骨折类型、年龄、骨密度、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6个月节点:骨折类型、创伤能量、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12个月节点:年龄、骨密度、骨折类型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克氏针的固定时间长短与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关联不密切。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缝线固定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固定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对18例膝前交叉韧带胫前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使用不可吸收缝线8字形联合可吸收缝线2次平行穿越膝前交叉韧带基底部,胫骨隧道外打结固定,完成缝线修复固定.术后对其疗效评定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16例为优,1例为良,1例为可,优良率为94.4%.结论 缝线固定方法修复膝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创伤骨科资料室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561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治疗的Pilon骨折,感染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0±4.40)岁;非感染组528例,男296例,女232例,年龄16~76岁,平均(43.50±7.19)岁.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饮酒、开放性骨折、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手术时间纳入可能的危险因素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学方法先采用单变量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ilon骨折手术部位感染率为5.88%,单变量分析发现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的手术时间、开放性骨折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却发现仅手术时间与手术部位感染显著相关(P=0.005,OR=44.92).结论:手术时间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而开放性骨折和骨筋膜综合征虽能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率,却不是Pil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接骨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双摇杆技术在成人股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智勇  陈柯  田可为  叶晔 《中国骨伤》2015,28(7):606-608
目的:探讨双摇杆技术在成人股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采用双摇杆技术克氏针辅助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17~65岁,平均41岁.病程3~7 d,平均5d.按AO分型,32A型5例,32B型20例,32C型9例.左侧18例,右侧16例.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按照Thorsen股骨骨折术后形态评估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200~300 ml,平均250 ml.术中所有骨折获得了良好复位.术后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个月.均无断钉、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再骨折、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按照Thorsen股骨骨折术后形态评估标准评定疗效,优30例,良3例,可1例.结论:在成人股骨干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中采用双摇杆技术,可使骨折获得良好的复位,缩短手术时间,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患肢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Ogilvie综合征八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0年1月至1985年6月治疗Ogilvie综合征8例,均获治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58~74岁。均为骨折手术或牵引后长时间仰卧所致,少则半天,多则5天。临床表现均有腹部饱胀,肛门停止排气。其中2例有恶心,1例有呕吐。腹痛不明显,仅2例偶有隐痛。检查可见腹部膨隆,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腹部X线检查:可见胀气的结肠及结肠袋形,其中2例可见少数液平。测量扩张的结肠直径在6.5~8.0cm,扩张的盲肠直径在7.5~9.0cm。本组病例的诊断根据:患者因创伤或手术后长时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0例,记录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活动度、手的握力及Michigan手功能评分,作为表征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的应变量。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自变量和该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将P<0.05的自变量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 在术后的12个月的随访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钉道感染,2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出现轻度螺纹松动,1例患者后期发展为腕管综合征。术后3、6、12个月时的腕关节握力、活动度、Michigan得分持续改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节点:创伤能量、骨折类型、年龄、骨密度、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6个月节点:骨折类型、创伤能量、外固定架固定时间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术后12个月节点:年龄、骨密度、骨折类型与手术后康复效果具有密切关联(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严重的骨折类型、高能创伤和较长的外固定架固定时间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3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严重骨折类型、高能量创伤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6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骨密度减少和年龄增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12个月后康复效果的危险影响因素。桡骨远端骨折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克氏针的固定时间长短与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后康复效果关联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