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各亚型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免疫酶标法检测30例MDS患各亚型36例次骨髓细胞抗原的表达,并进行临床追踪观察及检测。研究结果表明,髓系细胞抗原表达明显异常,早期髓系细胞抗原CD13,CD33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较成熟细胞抗原CD15阳性表达率减少;单核细胞抗原CD14及淋巴细胞抗原CD7,CD10无显异常,干/祖细胞抗原CD34在MDS的RAEB/RAEB-t组显增加,RA和RAS组则增加不明显;早期红系细胞及各增殖期细胞抗原CD71在MDS各亚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MDS患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存在多系异常,且对协助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免疫表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常规设门及二次设门策略选取的29例MDS患者的骨髓细胞悬液中,CD34^+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MDS的进展(RA/RAS→RAEB→RAEB—T),根据CD45/SSC图中选取的原始细胞群中,CD34^+细胞比例逐渐增高.分别为8.0%、46.4%、76.8%,各亚型之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②在CD45 vs SSC散点图上,设门所取的原始细胞抗原表达随着RA/RAS→RAEB→RAEBT的进展,HLA—DR、CD13、CD33、CD117表达逐渐增高,CD15表达逐渐减低,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5)。③在CD45VSCD34散点图上二次设门取CD34^+原始细胞行抗原表达的分析,同样异常表达HLA—DR及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比例高于常规分析法(P〈0.05),CD15比例减低,在RA/RAS中CD13、CD33、CD117和HLA—DR的表达较常规分析的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0.05),相关抗原的表达率在各亚型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常规设门法能反映MDS疾病的进展,而二次设门策略则更能反映MDS原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CD34的异常表达代表原始细胞的不成熟性和异质性,在临床高度怀疑但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不能诊断时,原始细胞免疫分型对MDS的诊断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DMS)以及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的免疫表型特点,探究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述疾病中的意义和价值。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比较分析14例CMML患者、48例MDS患者、46例AML-M5b患者及18例正常人骨髓标本的免疫分型特点。结果表明,CMML患者单核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DS、AML-M5b患者及正常人骨髓(P<0.05),后3者之间无显著差别。MDS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骨髓标本(P<0.05),但与CMML患者无明显差别。AML-M5b患者骨髓成熟粒细胞比例较CMML、MDS患者及正常骨髓标本明显减低(P<0.05)。MDS、AML-M5b及CMML患者骨髓CD45/SSC特点与正常骨髓标本均存在一定差异。CMML患者骨髓具有CD2、CD56异常表达及CD14拖尾现象,与MDS、AML-M5b及正常骨髓标本相比差异显著(P<0.05)。MDS与CMML患者骨髓单核细胞CD15表达缺失或减低现象较正常骨髓标本及AML-M 5b患者显著,且CMML患者异常率高于MDS患者(P<0.05),两者粒细胞群均有显著CD13/CD11b/CD16表达规律异常现象,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其他抗原表达呈不同程度异常,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MDS、CMML及AML-M5b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均具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程度的相似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综合分析其免疫表型,对于区分CMML、MDS以及AML-M5b具有重要鉴别意义。其中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伴有CD2、CD56异常表达,CD14拖尾现象,CD15缺失或减低及成熟粒细胞CD13-CD11b-CD16表达规律异常,对CMML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粒、单核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断分型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 ),对41例MDS患者和30例非MDS(non-MDS)患者粒、单核细胞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 MDS与 non-MDS相比,粒细胞群比例显著降低(P=0.021),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00);粒、单核细胞群比例在MDS亚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CD10、CD11b、CD15、CD16和CD66d在成熟粒细胞群表达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12、0.027、0.016、0.005和0.024),CD33、CD13、HLA-DR、CD56及CD117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58、0.337、0.649、0.096和0.081),CD10在RAEB-II型表达显著低于RAEB-I型(P=0.001),CD13和 HLA-DR在RC-MD型表达显著低于RAEB-I和RAEB-II型(P分别为0.013、0.005和0.018、0.003),其余抗原亚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D15、CD33和CD64在单核细胞群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1、0.007和0.000),CD7、HLA-DR、CD14、CD13、CD61和CD56表达均无显著差异( P值分别为:0.075、0.066、0.408、0.153、0.137和0.322),所有抗原亚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多参数FCM检测能够发现维吾尔族MDS患者粒、单核细胞异常免疫表型特点,为临床上对MDS患者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客观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MPO/cCD79α/cCD3/CIM5抗体组合在胞膜交叉系列抗原表达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69例成人初发AL患者中胞膜交叉系列抗原表达的60例患者加做胞质抗体组合cMPO/cCD79α/cCD3/CD45。结果269例AL患者中有54例(20.1%)加做胞质抗原组合后仅出现一种胞质抗原表达而诊断为交叉系列抗原表达白血病,交叉系列抗原表达白血病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B—ALL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比例分别为28.6%、43.6%及13.4%。CD7、CD19、CD5和CD20在交叉系列抗原表达AML中的出现频率依次为65.4%、15.4%、11.5%和7.7%;CD13、CD33、CDl5在交叉系列抗原表达ALL中的出现频率依次为89.3%、21.4%、3.6%;6例(2.3%)患者出现二系胞质抗原表达,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细胞白血病,其中T/B型2例、B/M(B/髓系)型4例。结论胞质抗体具有系列特异性,四色组合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技术能提供快速多参数的分析数据。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异常细胞免疫分型时应以CD45/SSC设门和正常细胞作内部参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识别老年男性外周血中各细胞亚群的抗原表达特点及比例,鉴别异常细胞并辅助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收集88例正常老年[中位年龄82岁(70-98岁)]男性外周血,同时标记7色荧光素抗体,采用7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幼稚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浆细胞的抗原表达。按照年龄、地域和有无基础疾病分组,检验不同亚群细胞的比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老年男性外周血CD34+幼稚细胞的比例为0.017%(0.015%-0.020%),高表达HLA-DR、CD33、CD13和CD117,低表达髓系分化抗原CD15、cD11b和CD16,极少表达淋系抗原CD7、CD19和CD56;弱表达CD38,其中CD38dim+/-细胞在幼稚细胞中占(61.36±18.26)%。CD16-、CD13+CD16int+和CD16stu+ CD13+粒细胞在有核细胞中的中位比例分别为0.04%、0.30%和61.30%,代表了粒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由不完全成熟至完全成熟。外周血中CD64+CD14-和HLA-DR+CD11b-单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00%-0.10%)和(0.07%-0.68%),为不完全成熟单核细胞。不同组中各细胞亚群比例均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进一步认识了正常老年男性外周血中CD34+幼稚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建立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范围,为鉴别异常细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98例MDS、100例良性血液患者(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等)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测定分析研究.结果 MDS89.3%以上有二系或三系免疫表型异常,其中CD7、CD19、CD13、CD14、CD33、CD34、HLA-DR免疫标志改变明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系抗原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MDS进展恶化,FAB亚型抗原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RA→RAS→RAEB→向RAEB-T转化,较早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CD33)逐渐增加,而较晚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5、CD24)逐渐减少;同时伴淋系抗原表达逐渐减少;骨髓干细胞/祖细胞表面抗原(如CD34、HLA-DR).随着MDS恶化发展,有逐渐明显增加异常表现,而且CD34、HLA-DR早期抗原表达增高者,常常预后较差,易于转化成白血病.结论 MDS患者骨髓细胞免疫异常表型,有利于MDS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系列特异性抗原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细胞系列特异性抗原在急性白血病(AL)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设门流式细胞术检测183例A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浆抗原表达。结果在AML中,细胞膜抗原CD13、CD33、CD117表达最常见,分别为95.0%、95.7%和81.4%,但CD117特异性高于CD13和CD33(P〈0.01);胞浆抗原cMPO敏感性和特异性与CD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ALL中胞膜抗原CD19敏感性高于CD20(P〈0.01),两者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胞浆抗原cCD79a敏感性与CD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特异性高于CD19(P〈0.01);T-ALL中胞膜抗原CD7敏感性较高,达95.0%,但特异性仅为70.8%,胞浆抗原cCD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和95.7%。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系列特异性胞膜/胞浆抗原表达是诊断AL的一项可靠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亚型免疫分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利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40例ALL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能清楚地区分骨髓或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原始细胞群。40例ALL中B—ALL26例,T-ALL11例,HAL3例。26例B—ALL中CD19全部(100%)阳性表达,而11例T-ALL中CD7表达的阳性率最高(100%)。伴髓系抗原表达的ALL(My+ALL)比较常见,本实验中共有12例,约达到30.0%,经常累及B淋巴系统(占My+ALL的75.0%);在髓系抗原中以CD13表达阳性率最高;有3例患者为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AL),发病率为7.5%,且全部为髓系、B系共同表达,其中有2例患者CD34阳性表达,占66.67%。结论:在流式细胞仪上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能排除正常细胞的干扰,使免疫分型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AML-1/ETO基因重排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型(AML-M2)患者骨髓的多参数免疫表型特征及多参数免疫表型检测对此亚型的预测性。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30例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FAB分型为AML-M2(简称M2/ETO^+)患者骨髓的免疫表型,并与36例FAB分型为AML-M2、AML-1/ETO融合基因检测为阴性(简称M2/ETO^-)和34例FAB分型为AML-M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免疫表型进行比较。结果30例M2/ETO^+患者骨髓中均可见一群原始细胞(15.89%~68.53%)和一群侧向散射(SSC)较高异质性、分化的粒细胞。原始细胞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DR和髓系抗原CD33、CD13、MPO,并显示特异的抗原表达模式。在M2/ETO^+患者中CD33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低于M2/ETO^-和APL患者(MFI分别为98±75、244±184和845±523,P均〈0.01),CD19(90.0%)和CD34^+CD56^+(100%)共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M2/ETO^-(11.11%,25.0%)和APL患者(8.82%,0%),P均〈0.01,与APL比较CD9^+MPO^+的共表达率显著降低(0%vs.93.75%),而HLA-DR表达则显著升高(100%vs.27.27%)。M2/ETO^+患者粒细胞表达分化的髓系抗原CD11b和CD15,并可分为CD15^+CD11b^-和CD15^+CD11b^+两群,而成熟的粒细胞标志CD10均为阴性,并且81.48%M2/ETO^+患者的粒细胞表达CD56,显著高于M2/ETO^-患者(22.22%)和APL患者(17.56%)。结论伴AML-1/ETO基因重排的AML—M2型白血病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对其基因重排有较高的预测性。应用多参数免疫分型技术可较容易地将M2/ETO^+亚型白血病与APL鉴别。  相似文献   

11.
126例急性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是区别于正常造血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的基础。为了了解急性白血病的异常免疫表型特征,本研究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技术对12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异常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在微小残留病检测中的意义。结果显示:约76%的患者可以检测到明确的异常抗原表达,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可分为以下四类:抗原跨系列表达、跨阶段表达、过度表达及缺失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39%、46%、21%和29%。约11%的患者仅发生了单一的表型异常,其余患者则可以检测到两类或更多的表型异常。结论:在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可以检测到明确的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可以有效检测微小残留病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患者骨髓(bone marrow,BM)粒细胞的分化抗原(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CD)变化。结合骨髓象、血象、血清叶酸、Vit B12含量、细胞遗传学以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资料,对13例MA患者骨髓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MA患者骨髓粒细胞相关特异性分化抗原CD13、CD33、CD15的表达及粒细胞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ing light,FSC)、侧向散射光(side scat-ter light,SSC)的信号强度变化特点并与正常人群比较。结果表明: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表面CD13、CD15、CD33的表达率分别为(44.53±16)%、(96.16±2.67)%、(80.81±14.71)%和(62.33±11.02)%、(99.53±0.46)%、(70.00±7.81)%,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表达率下降(P<0.01),CD33表达率增高(P<0.01)。MA患者和正常人的粒细胞CD13、CD15、CD33、SSC、FSC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分别是3.39±1.41、14.29±6.59、1.95±0.94、478.78±70.43、633.46±75.53和5.12±1.15、20.67±5.13、1.04±0.17、332.00±38.16、537.00±16.70,其中MA粒细胞CD13、CD15的MFI值下降(P<0.01);而FSC、SSC和CD33的MFI值增高(P<0.01和P<0.05)。结论:MA患者粒细胞不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成熟障碍,而且其分化抗原的表达也呈现成熟障碍的特征,这对于临床上诊断MA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琴 《华西医学》2011,(11):1687-1689
目的分析交叉抗原表达的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缓解率。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11月血液内科的210例交叉表达髓系和淋巴细胞系相关抗原的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根据免疫标记和FAB(French、American、Britain)分型进行分组,分析其异质性的生物学特征和影响缓解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210例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以AML-M1/M2(82例)和ALL(78例)为主;免疫分型以B淋巴细胞系和髓系混合表达多见(116例),其中CD34表达率高达91.4%(192例),CD7表达率为50.5%(106例),且与CD34相关(P=0.04);出现CD34、CD7、CD19三者共表达的患者缓解率较低(9.09%)。结论交叉抗原表达的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有赖于免疫分型的判断,其分化抗原的表达类型是影响其缓解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OS)患者细胞免疫表型异常,确定其在MDS诊断中的价值。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6例血细胞减少伴骨髓病态造血患者的细胞免疫表型,采用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CSS)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确定阳性结果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与传统的诊断方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136例患者中有111例临床确诊为MDS,非MDS患者25例。在111例MDS患者中FCSS判断为阳性结果的有85例,判断为中间结果的有18例,阴性结果8例;而在非MDs组,FCSS确定为阴性结果的有24例,判断为中间结果的有1例,无阳性结果病例。FCSS的诊断敏感性为76.6%,特异性为100%,与传统的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613,P=0.000)。结论:MDS患者具有多项免疫表型异常,并可以累及多个细胞群体,其中主要免疫表型异常和累及2个以上细胞群体是MDS与非MDS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免疫表型和白血病相关的免疫表型(LAIP)特征及在微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D45/SSC设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610例AML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下列抗原的表达:CD7、CDll7、CD33、CD34、CDl0、CDl9、CD56、CD38、CDl3、CDl4、CD64、CD9、CDl6、CD2、CD5、CDllb、CDl23、HIA-DR。结果正常骨髓中CD34^+和CDll7^+SSC值低(SSC^low)的细胞比例分别为(0.35±0,15)%和(0.76±0.31)%。CD34^+SSC^low细胞中绝大多数细胞共表达CDl3、CD33、CD38、CDll7、HLA-DR(84%~94%)。CD9和CDl5的相对比例为20%和33%,而CDllb、CD56、CDl9和CD64的相对比例均低于10%,CD7为12%。CDll7^+SSC^low细胞中,CDl9^+、CD11b^+、CD56^+和CD7^+细胞相对比例低于10%,CD9^+细胞为14%,CD38^+和HIA-DR^+细胞的相对比例为87%和91%,其余抗原(CDl5、CDl3、CD33、CD34)均在30%~50%。AML患者中CDll7、CD38表达率约为95%,CD33、CD9表达率约为84%。HLA-DR和CDl3表达率分别为77.23%和75.25%。CD64和CD34的表达率分别为64.41%和59.51%。CDl5表达率为43.06%,CDllb表达率为22,07%。86.39%的AML患者LAIP阳性,以AML-M1和M3最高,AML-M4E0最低。LAIP主要表现为交叉系列抗原表达和非同期共抗原表达,前者以CD34与CD7、CDl9、CD56同时阳性为主。在非同期抗原表达中,CD34^+CD64^+、CDll7^+CDllb^+、CDll7^+CD38^-/dim、CDll7^+HLA-DR-/^dim正常值在0.01%左右,与AML之间的对数差大于3,为灵敏度较高的LAIP。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适于80%以上AML患者MRD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段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研究探讨不同年龄段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表型特点。应用CD45/SSC设门的四色流式细胞术和一组系列相关单克隆抗体对260例不同年龄阶段的成人AL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①82例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CD7的阳性率为100%,CD2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显著降低,14—18岁组CD2阳性率(91.67%)显著高于19—35岁组(65.71%)和35岁以上组(43.48%)(P〈0.05);CD34和HLA—DR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35岁以上组甩A-DR阳性率(39.13%)显著高于14—18岁组(4.17%)和19—35岁组(11.43%)(P〈0.05);35岁以上组髓系抗原(MyAg)和CD13阳性率分别为65.22%和52.17%,显著高于19—35岁组(34.29%和22.86%)(P〈0.05)。②178例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19和HLA—DR阳性率为100%,除19—35岁组CD33阳性率(52.70%)显著高于14—18岁组(32.50%)外,其余各表面抗原在不同年龄阶段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成人T—ALL免疫表型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年长成人T-ALL存在多种具有不良预后意义的表面标志异常表达;不同年龄段成人B—ALL的异质性似较成人T—ALL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