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综合治疗以降低并发症。方法:通过对10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及伽玛刀治疗的观察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半年至12个月的随访未出现明显颅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结论:显微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大型听神经瘤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伽玛刀治疗是神经外科手术的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李龄  雷霆 《华中医学杂志》2006,30(3):213-213
自从Sir Charles Ballance1894年首次成功切除听神经瘤以来,至今已有112年.Cushing对这一小脑桥脑角肿瘤作了极大的努力和手术技术的研究.1961年裘法祖教授曾领导本院神经外科精心策划听神经瘤手术治疗, 至今对临床神经外科工作起了很大的鼓励与推进.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颅神经监测及显微技术的进展,使听神经瘤治疗从延长病人生命转移到保护颅神经,从而当今有高于90%的面神经保存率及40%的听力保存率.但是手术后仍有部分颅神经功能不良表现,故有必要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瘤也称前庭神经鞘瘤(vestibular schwannoma),约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95%[1].自从1894年Charles ballance第一次切除听神经瘤以来,听神经瘤的手术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过程.由于近些年来神经影像学、颅神经监测、显微外科等的发展,已使得听神经瘤的手术焦点由延长患者的生命转移到保护颅神经的功能方面[2~4].尽管大多数神经外科医生熟知小脑桥脑角神经血管的正常解剖关系,但在发生听神经瘤时,特别是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这种解剖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给手术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了解这些神经血管位置的变化,对于保留神经血管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总结分析近年来有关听神经瘤手术的报道文章,归纳了不同大小的听神经瘤手术中所见的神经血管位置的变化,以及术中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并评价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例听神经瘤病例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 本组1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者10例,次全切除者2例,7例患者保留面神经解剖,治疗后所有患者痊愈出院。对1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随访6~12个月,复查MRI或CT无复发。结论 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效果良好,对面神经、听神经、血管和脑干可获得最大限度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与神经保护,提高临床疗效.方法:4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 cm)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41例(90%),近全切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8例(85%),听力保留3例,术后无手术死亡,后组颅神经、三叉神经损伤加重各1例.结论:通过提高显微手术技巧、熟练掌握肿瘤周边神经血管的显微解剖,大型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肿瘤切除和神经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85例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将肿瘤全切除262例,次全切除23例,面神经保留率达69.5%,听神经保留率32%,结论:对大型、巨型的听神经瘤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有效地保护颅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解剖和手术技巧。方法:对32例巨大听神经瘤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肿瘤的血供来源、与颅神经及重要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和全切除的显微外科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率达100%,面神经解剖保留62.5%(20/32),无手术死亡。术中发现面听神经大多数(75.0%)位于肿瘤前方(前方中部46.9%、前上方28.1%),少数位于肿瘤的上极(12.5%)或下极(9.4%),仅发现1例面听神经位于肿瘤后方,未见面神经穿过肿瘤者。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均位于肿瘤前上方或上极,而后组颅神经则位于肿瘤的下极或下外侧。肿瘤的血供来源主要为小脑后下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的分支,少部分肿瘤小脑上动脉亦参与供血。结论:掌握巨大听神经瘤的显微解剖和手术技巧对全切除该类肿瘤和颅神经功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膜细胞.肿瘤主要位于桥脑小脑区(CPA区),累及面听神经以及后组颅神经,周围解剖关系复杂[1].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作为经典听神经瘤切除术入路,可充分暴露肿瘤周围结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同样具有巨大的意义.现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25例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颅神经及血管保留技术。方法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内耳道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1例大型听神经瘤,对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颅神经及血管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以及显微手术技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不仅能全切肿瘤,而且可以使颅神经及血管得到解剖与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0.
周翔  周范民  钟平  鲍伟民 《上海医学》2005,28(11):977-978
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面听神经功能的保留是听神经瘤手术的重要目标.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完成听神经瘤手术7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显著提高和显微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神经外科手术逐渐微侵袭化,锁孔入路也进一步广泛开展和应用于鞍区病变、桥小脑角肿瘤、神经内窥镜手术中。传统的锁孔入路开颅手术是用铣刀和微钻,而笔者用环钻行开颅手术,应用于垂体腺瘤和听神经鞘瘤的锁孔入路手术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巨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全切率及面神经保留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巨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均采用枕下入路,其中8例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15例全切,1例次全切,死亡1例,10例出现面瘫,5例保留面神经,均为显微手术所致,显微手术的面神经保留率62.5%。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予以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及显微手术是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钟鸣谷  牟永告  张湘衡  赛克  陈忠平 《广东医学》2011,32(11):1370-137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术中无电生理监测辅助时的面/听神经功能保护.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诊断,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肿瘤切除,术中无电生理监测的40例听神经瘤病例,讨论患者面/听神经功能保护.结果 镜下肿瘤全切38例(95.0%),次全切和大部切除2例(5.0%);术中面神经...  相似文献   

14.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医师经典的手术路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和显微手术器械的发展,采用小切口、小骨窗的锁孔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是完全可行的.我们自2002年7月至2007年4月采用微创入路切除听神经瘤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切除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技术对大型听神经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94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手术切除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评估,总结临床疗效和经验。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者84例(89.3%),次全切除10例(10.6%)。听神经解剖保留10例(10.6%),功能保留2例(2.2%);面神经解剖保留68例(72.3%),功能保留42例(44.6%)。术后死亡2例(2.2%)。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切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显微手术技术可提高大型听神经瘤全切率,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神经结构,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颅内肿瘤,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手段.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治疗了54例听神经瘤,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临床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显微手术特点,提高面神经保留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采用枕下一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并对手术要点和手术技巧、面神经保留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本组患者经病理证实均为听神经鞘瘤,显微镜下全切24例,4例因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无法剥离,只能行次全切除,手术全切率85.7%。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是保留面神经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光  王洪 《中外医疗》2011,30(4):20-20
目的总结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分析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间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0例(94%),近全切2例(6%),面神经解剖保留29例(91%),3例(9%)解剖未能保留面神经。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是面神经保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通过对2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大型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9%),次全切除3例(11%).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82%),听神经解剖保留7例(25%),死亡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囊性听神经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武汉市协和医院收治的247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囊性听神经瘤95例,占38.5%.结果 95例囊性听神经瘤中,肿瘤全切85例(89.5%),次全切7例(7.3%),部分切除3例(3.2%).面神经保护率86.3%(82/95),术后2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65例(69.2%),Ⅲ~Ⅳ级26例(27.6%),Ⅴ~Ⅵ级3例(3.2%);术后三叉神经功能障碍15例(16%),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4例(4.3%),1例(1.1%)保存听力,死亡1例(1.1%),颅内感染3例(3.2%).结论 扎实的神经解剖知识,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现代的手术器械,是成功切除囊性听神经瘤,并最大可能保全神经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