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自南朝鲜李镐汪首次用非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国内外学者还用Vcro-Eb、A549、LLc-Mk_2传代细胞、乳小白鼠从鼠体及病人体内分离到许多EHFV。但自朱智勇等证实长爪沙鼠是EHFV敏感的实验动物以来,长爪沙鼠是否可从病人血清中直接分离EHFV及分离效果如何,至今尚未见详细报告。本文作者在1991年1月至1992年4月,用长爪沙鼠对30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液进行了EHFV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1981年以来,山西部分农村及城市相继出现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我们用Vero-E6(简称E6)细胞直接从疫区褐家鼠肺组织中分离出可传代的EHF病毒。  相似文献   

4.
用Vero E—6纯系细胞,接种EHF病毒相关抗原阳性的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肺13份,从中分离得5株可在Vero E—6细胞中连续传代的病原因子,分离阳性率为38.5%。通过以其中一株分离物G9感染的第五代Vero E—6细胞制作抗原片,检测EHF患者恢复期血清12份中有11份免疫荧光阳性(91.7%),而12份非EHF病人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相血清抗体滴度均呈4倍以上增长;与呼肠弧Ⅰ、Ⅱ、Ⅲ型病毒抗血清免疫荧光阴性;G_9病毒与国内已知EHF病毒16、62、S_3、R_1株抗血清有高滴度交叉,并且,可被16、R_1抗血清完全中和其感染性,证明G9等分离物是EHF病毒。另外,G9病毒对5—I UDR不敏感、不耐热(56℃1小时)、不耐酸(PH3.0)、对脂溶剂乙醚敏感,这些理化特性也与EHF病毒完全相符。广东省一九八三年证实存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源地,并从主要储存宿主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肺脏检出EHF病毒相关抗原,其阳性率高达8.6%,但未进行病毒分离。一九八四年二月至六月,我们应用Vero E—6纯系细胞,选择EHF病毒相关抗原阳性的褐家鼠为标本,直接分离EHF病毒获得成功。对其中一株分离物G9进行了较全面的鉴定,本文介绍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人工感染长爪沙鼠乳鼠获得成功。将已在欧洲棕背(鼠平)体内适应的流行性肾病(NE)病毒 H(?)lln(?)s 株,脑内接种5天龄的长爪沙鼠乳鼠,从第七天起,利用两步的免疫荧光抑制法,即可在其肺、脾、肝、胰、脑、脊髓及小肠中找到病毒相关抗原,并至少持续49天。这些抗原在脏器中的分布与 NE 病毒的自然宿主欧洲棕背(鼠平)类似。NE 病毒可在乳鼠体内连续传代,第一代即有33%乳鼠受染,到第3代以后乳鼠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随代数逐渐增强,其第3代及第5代接种后28天的肺悬液 ID50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8年6~10月,选择EHF病毒抗原阳性(廾~卅)褐家鼠肺组织.直接接种Vero-E_6细胞.分离出4株EHF病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省分布较为广泛,但福州地区目前尚无病例报告。为加强监测,我们于1985年底至1986年1月份,对该地区进行了EHF疫源地的调查。共检查褐家鼠191只,免疫荧光阳性11只,阳性率为5.76%;黄胸鼠61只,黄毛鼠132只,均为阴性。我们选用免疫荧光较强(卅)的鼠肺标本R62号,制成10%悬液,接种小白鼠乳鼠(3~4日龄)进行病毒分离,连续传代,每代观察  相似文献   

8.
1984年3月,自江西省宜平县新庄乡集镇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捕获的72只褐家鼠中,我们应用Vero-E6细胞株,从鼠肺分得一株的毒(J-75株)。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卫生防疫站与达县地区防疫站、邻水县站,达县县站、南充地区医院和成都市卫生防疫站协作,从1984年秋季至今,已从邻水县和达昌捕捉的褐家鼠鼠肺阳性标本中各分离出一株流行性出血热毒株(EHFV)从达县的黄胸鼠阳性鼠肺标本中分离出一株。从邻水县鼩鼱肺标本中分离出两株。从南充地区医院九份急性期患者血  相似文献   

10.
褐家鼠自然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季节消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褐家鼠EHFAg的其然携带率,夏季较高,冬季较低,季节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F=14.8,P<0.01)。同时发现褐家鼠EHFAg携带率与气温呈高度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本病发病率及褐家鼠密度亦相关。并提示鼠EHF血清抗体阳性率能较全面地反映鼠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1.
12.
长爪沙鼠抽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确定调查长爪沙鼠的抽样数。方法:用IWao的M-M公式推导。结果:认定长爪沙鼠种群的分布型为广义负二项分布。提出以种群密度和分布状况为依据,用n=〔(t/D)2×(1/X)〕/S×s×f公式确定抽样规模。应用方差分析、多组均数间两两比较的差异显著性为划分层的依据。结论:分层抽样时面积小于1500ha层的样方数不应少于8个。  相似文献   

13.
经IFAT证实的EHF疫区黑线姬鼠肺标本,直接感染恒河猴肾传代细胞(LLc-Mk2),能分离出一株稳定传代的EHFV相关因子,经血清学和理化性状鉴定证实是EHFV,这表明LLc-Mk2细胞是分离EHFV的敏感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褐家鼠体内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抗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为鼠传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对褐家鼠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浓度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检测出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G的浓度为46.50ng/ml。结论医学媒介携带病原微生物潜在危险性存在且不容忽视,为保障口岸卫生安全,口岸医学媒介监测工作应由单一的种群本底调查转向种群、病原体等多元化监测。  相似文献   

15.
16.
吉林省长爪沙鼠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主要宿主。20世纪70年代初由内蒙古哲里木盟进入我省西部,主要分布于我省的通榆、乾安、长岭、双辽4个县(市),现正以每年18.25km的速度向东扩散,已成为该地区啮齿动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爪沙鼠的迁入导致了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长爪沙鼠从流行性出血热(EHF)住院病人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到5株EHF病毒;其中4株是野鼠型EHFV,1株是家鼠型E-HFV。为了分析不同患者分离到不同型别病毒株的毒力情况,探讨病毒毒力与临床病型的关系,我们将5株病毒在乳小白鼠脑内进行了连续传代和半数致死量(LD_(50))等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株来源:见参考文献,5株病毒在长爪沙鼠体内分别传1—3代后,取肺用20%小牛血清Eagle's液研磨制成10%肺悬液作为乳小白鼠脑内接种用病毒标本。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1月至1985年7月,我们进行了疫区鼠类携带出血热病毒抗原的检查,并从黑线姬鼠阳性脏器分离到病毒。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白云山褐家鼠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笔者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抗原检测为强阳性()的广州市白云山褐家鼠肺进行病毒分离,结果获得2株HFRS病毒。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在广州市白云山捕获褐家鼠,无菌剖取肺组织切片,经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抗原为强阳性()的鼠肺作为病毒分离标本。1.2 参考HFRS毒株、受检血清 (1)参考HFRS毒株:76-118、R22毒株,均来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2)受检血清:本市临床确诊为HFRS的病人血清,登革热、病毒性肝炎、鼻咽癌病人血清及本站监测的正常人群、大白鼠、褐家鼠血清。1.3 试剂 (1)间接免疫荧光抗体:羊抗人…  相似文献   

20.
2887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皮肤粘膜感染的实验研究/毕鹏(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一1994 .5(5)一358一360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野鼠型毒株一陈株感染实验动物.以眼结合膜组的感染率最高.经皮肤真皮破损感染组次之,经皮肤表皮破损感染组更次之。提示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不同皮肤粘膜部位传播途径的预防重点顺序。2888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乙。株引起的细胞融合及其形态特点/叶克龙(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二/,/中国公共卫生学报/中华预防医学会一1994.13(3).一129~131 实验结果表明:流行性出血热汪HF)病毒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