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矮地茶水煎液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脂组(阳性对照组,200 mg·kg-1)、矮地茶水煎液高(36 g·kg-1,以生药材计)、低(18 g·kg-1,以生药材计)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天灌胃给药,连续30 d。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矮地茶水煎液高、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指标ALT、AST、HA、LN、PCⅢ的水平(P<0.05),降低Hyp、MDA含量(P<0.05),明显升高SOD、GSH Px含量(P<0.05)。结论:矮地茶水煎液有明显的保肝、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A和TNF-α的表达、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抗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制备葛根素固体脂质纳米粒(puerarin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Pue-SLN),对Pue-SLN进行体外释药考察,并探讨Pue-SLN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Pue-SLN。大鼠腹腔注射CCl4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甘草酸二胺阳性对照组(13.5 mg·kg-1)、Pue-SLN高浓度组(27 mg·kg-1)、中浓度组(13.5 mg·kg-1)、低浓度组(6.75 mg·kg-1)。分别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活力,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Pue-SLN各剂量组均能抑制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ALP活性,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增强SOD、GSH-PX活性,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形态。结论 Pue-SLN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乙酰半胱氨酸活性炭微囊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初步研究乙酰半胱氨酸活性炭微囊(activated carbon N-acetylcysteine microcapsule,ACNAC)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保护作用。方法 以二甲基亚硝胺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ACNAC按剂量20,40,80 mg·kg-1(按乙酰半胱氨酸计算)每日分别灌胃进行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学ALT、AST指标,肝组织TGF-β1指标。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肝纤维化造模处于Ⅲ-Ⅳ期;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血清ALT、AST有明显好转,且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ACNAC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效果优于乙酰半胱氨酸和水飞蓟宾。  相似文献   

4.
林远灿  骆海莺  陈红淑 《中国药师》2015,(12):2021-2024
摘 要 目的: 观察垂盆草总黄酮(SSTF)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Smad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STF低剂量组(100 mg·kg-1)、SSTF中剂量组(200 mg·kg-1)、SSTF高剂量组(400 mg·kg-1)和秋水仙碱阳性药对照组,共6组,每组10只。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SSTF灌胃干预,7周后处死大鼠。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TGF-β1和Smad7蛋白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肝脏组织TGF-β1和Smad7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SSTF各剂量均能显著降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P<0.05);中高剂量可以显著减少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P<0.05),并且明显增加Smad7蛋白和mRNA表达(P<0.05)。结论:SSTF可有效地逆转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和mRNA表达,及增加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苦参及苦参碱对小鼠肝脏毒性及神经行为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苦参1.5,15 g·kg-1剂量组,苦参碱10,40 mg·kg-1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灌胃60 d;首次给药前和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自主活动及爬竿法平衡协调能力,末次给药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及肝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质量降低、自主活动数减少,平衡协调能力下降;各给药组AST、ALT、AKP活性均有差异,其中苦参1.5 g·kg-1,苦参碱10,40 mg·kg-1组AST、ALT、AKP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肝组织SOD活性无明显变化,MDA含量显著上升。结论 小鼠连续灌胃苦参及苦参碱可引起肝脏毒性和神经行为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灵芝孢子油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40% CCl4皮下注射诱导SD大鼠肝纤维化形成,造模同时用低、中、高剂量(0.33,0.67,2.00 g·kg-1)灵芝孢子油灌胃干预(每组10只),观察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丙二醛(MDA)、透明质酸(HA)和肝组织MDA、羟脯氨酸(HyP)等的变化,肝组织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灵芝孢子油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浆AST、ALT、MDA、HA水平(P<0.05),降低肝组织HyP、MDA含量(P<0.05),肝脏病理显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灵芝孢子油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小剂量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NAC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剂量NAC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5,90,180 m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阿拓莫兰54 m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容积灭菌生理盐水。采用CCl4复制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末次给药后24 h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ALT、AST含量以及肝组织中SOD、MDA、GSH和Hyp含量,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HO-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MDA和Hyp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GSH虽有下降趋势,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Nrf2、HO-1蛋白表达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NAC低、中、高剂量组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低、中剂量组SOD、GSH、Hyp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高剂量组GSH、Hyp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各剂量组MDA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高剂量组Nrf2、HO-1蛋白表达均增加,其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小剂量乙酰半胱氨酸对CCl4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Nrf2/HO-1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评价化合物ALI-57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活性。方法 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乙酰半胱氨酸300 mg·kg–1)和化合物ALI-57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g·kg–1),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按350 mg·kg–1的剂量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造模,禁食不禁水,8 h后腹腔静脉取血,进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以及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检测;提取肝组织用于病理HE染色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中MDA和GDH含量升高,而SOD和GSH活性水平下降,组织HE病理染色结果显示肝组织损伤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ALI-57中、高剂量组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MDA和GDH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水平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化合物ALI-57能够通过降低氧化应激和提高抗氧化能力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发挥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解酒饮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解酒饮对小鼠急性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联苯双酯组、模型组(0.3% CCl4腹腔注射)和解酒饮组(按剂量分为25,12.5,6.25 g·kg-1组,灌胃25 ml·kg-1,连续灌胃8 d),每组各10只。造模12 h后,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蛋白(TP)的活性。肝组织匀浆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对肝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MnSOD、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解酒饮能降低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升高的血清ALT、AST水平。解酒饮25 g·kg-1降低肝匀浆升高的MDA水平,同时升高肝匀浆中的SOD和GSH酶活性,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解酒饮25 g·kg-1可以上调MnSOD、bcl-2表达水平,下调caspase-3表达水平。结论 解酒饮可能通过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抑制肝细胞凋亡,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红  吕建华  张芮  宋小莉 《中国现代医药》2010,27(12):1057-1060
目的 观察苦参碱微乳经皮吸收制剂和口服苦参素胶囊对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素胶囊阳性对照组和苦参碱微乳制剂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采用苦参素胶囊内容物水溶液(200 mg·kg-1)预防性灌胃给药;苦参碱微乳制剂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g·kg-1)组预防性经皮给药;采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各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微乳高、中剂量组和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的ALT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减轻肝组织的病理变化。苦参碱微乳高剂量组和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的AST均显著降低(P<0.05);苦参碱微乳制剂组ALT,AST水平及SOD,MDA含量以及病理变化与苦参素胶囊水溶液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苦参碱微乳经皮给药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与临床用药苦参素胶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番茄红素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来  赵春景 《中国药房》2007,18(4):258-260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及番茄红素低、高剂量组(10、20mg.kg-1),各组预防性给药(或蒸馏水)7d后除正常组外以CCl4制备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24h后测定大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及肝脏指数,以及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并且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评分。结果:番茄红素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及肝脏指数(P<0.05),降低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MDA活性(P<0.05),升高SOD活性(P<0.05),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缓解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番茄红素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振宙  张雪丹 《安徽医药》2017,21(4):635-638
目的 研究熊果酸(UA)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及门静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120只实验用大鼠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UA(10、20、40 mg·kg-1)组和秋水仙碱(0.1 mg·kg-1)组,每组20只;采用CCl4复合法复制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自造模第1天各组开始腹腔注射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6周后,测定血清中转氨酶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测定血清中肝纤维化四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和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水平;通过生理记录仪测定门静脉压(PVP)、门静脉血流量(PVF)、平均动脉压(MAP)并测定心率(HR);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环鸟苷酸(cGMP)含量;测定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较模型组对照组大鼠,UA(20、40 mg·kg-1)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TBIL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中CⅣ、PCⅢ、HA、HYP含量显著降低,其中UA 40 mg·kg-1组LN含量显著降低;UA(20、40 mg·kg-1)组PVP、PVF均显著降低,40 mg·kg-1组MAP显著升高、HR显著降低;UA(10、20、40 mg·kg-1)组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性形态学变化呈不同程度改善,呈一定剂量依赖性;UA(20、40 mg·kg-1)组肝脏组织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40 mg·kg-1组cGMP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UA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及门静脉高压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UA能够有效保肝降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提高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小鼠灌胃CCl4的植物油溶液80 mg·kg^-1建立肝损伤模型,连续尾静脉注射3个剂量的PHGF(12.5,25,50 mg·kg^-1)7 d后,取血清测定各组小鼠ALT和AST,T-SOD和MDA的值;取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PHGF各给药组ALT与AST的值要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SOD和MDA值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观察显示,各给药组的肝组织细胞坏死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HGF各给药组的Bcl-2与Bax表达量的比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PHGF对CC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无关,与其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灵芝三萜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灵芝三萜(ganoderma triterpene,GT)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复方高脂饲料连续喂养小鼠5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除正常对照组的8只小鼠外,将造模成功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壳脂胶囊100mg·kg^-1,1次·d^-1)、GT高、中、低(200,100,50mg·kg^-1,1次·d^-1)剂量组。连续给药6周后,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生化指标,做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经GT治疗后,GT高、中剂量组都表现出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作用,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中TG、TC、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的作用(P〈0.05或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结论GT对高脂饲料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具有保肝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l4-植物油溶液腹腔注射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模型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六味五灵片低剂量组(4 g.kg-1)、六味五灵片中剂量组(8 g.kg-1)、六味五灵片高剂量组(16 g.kg-1)。以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羟脯氨酸(HyP)和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为评价指标,以肝组织Masson染色追踪其肝纤维化程度。结果六味五灵片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的大鼠血清中ALT、AST、HA、LN和HyP的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中的MDA含量(P<0.05),明显升高肝组织中的GSH和SOD含量(P<0.05),肝组织纤维化变性明显减轻,肝组织结构比较完好。结论六味五灵片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四氯化碳(CC 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用CC l4复制大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木犀草素对大鼠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T)、总蛋白(TP)、白蛋白(A lb)、肝组织病理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木犀草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人肝星状细胞(Lx-2)的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木犀草素给药组血清学指标(HA、LN)明显降低(P<0.05),ALT、AST减少,TP、A lb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明显改善,肝组织内SOD升高,MDA、Hyp降低,并对HSC、Lx-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木犀草素对CC l4致大鼠肝纤维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胶原合成、降低自由基生成、减轻脂质过氧化及抑制HSC增殖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软肝片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以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玻璃酸(HA)、唾液酸及肝组织羟脯氨酸 (Hyp)、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 ,以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软肝片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HA、唾液酸水平及肝组织Hyp和MDA水平 ,提高肝组织中SOD活力。结论软肝片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飞蓟素对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水飞蓟素抗CCl4和酒精所致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CCl4并饮用酒精制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50、100、200mg.kg-1)的水飞蓟素灌胃进行干预,正常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植物油并用生理盐水灌胃。通过检测血清AST、ALT水平、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肝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肌动蛋白(α-SMA)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观察水飞蓟素的疗效。结果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小鼠血清AST、ALT,肝脏组织TGF-β1、α-SMA及collagen-ⅠmR-NA表达水平增高,水飞蓟素可降低血清AST、ALT水平,降低肝组织TGF-β1、α-SMA及collagen-ⅠmRNA的表达,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中剂量(100mg.kg-1)疗效最好。结论水飞蓟素对酒精和CCl4所致的肝脏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mRNA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