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经过少是女性常见的月经病之一。月经过少常合并月经后期,严重者可引起闭经、不孕等疾病,严重影响着生育期妇女的身心健康。故防治月经过少尤为重要,而治病求本,掌握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是防治本病的关键。中医认为月经过少主要以肾虚、血虚、血瘀、痰湿多见。西医认为月经过少主要由内分泌功能紊乱因素和子宫内膜因素等。  相似文献   

2.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11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月经期)治疗本病110例。结果总有效率93.64%。结论本方法对肾虚型月经过少具有补肾益精、养血调经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一般每月1次,经常不变,信而有期,故又称为月汛、月信、月水。还有一些特殊的月经现象,如三月一潮者名“居经”,一年一潮者名“避年”,孕初仍有经行而量少者,谓之“激经”,两月一潮为“并月”,终生不潮而却能受孕者,称为“暗经”。  相似文献   

4.
月经过少在女性的任何生理阶段均常见,文章主要介绍孟安琪教授治疗育龄妇女月经过少的经验。孟师认为本病病本在肾,以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为标。在治疗上按照月经周期肾阴阳、气血的变化,将月经分为经期、经后期、经前期,并根据各期的阴阳消长特点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赵健雄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赵健雄教授认为月经过少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临证尤重视本病与脾的关系,常三脏同治。并且强调应顺应月经周期变化,因势利导,分期论治,以调节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主张经后期重在补益精气,经前期重在调气,行经期重在活血通经。  相似文献   

6.
一、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每月推后八、九天,甚至四、五十天一潮,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或称“月经延后”、“经迟”,又称“月经稀发”。如果超过三个月而不来潮者,称为“闭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轻者为月经后期;重者为月经稀发;再重者为闭经。而月经过少系指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减少,每次量不超过二十毫升,或月经期过短,行经时间在两天以内,二者同时并发,则称月经稀少。  相似文献   

7.
月经过少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健康与生育。因肾虚肝郁导致月经过少的也很多见,朱丽红教授在对本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填精、疏肝养血之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月经过少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刘绍武先生从“心”论治紊脉型月经过少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分析紊脉的形成机制及紊脉型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刘绍武先生的临证思路及经验,并附医案加以验证。[结果] 刘绍武先生认为,月经过少的患者以紊脉多见,心气虚衰,则心搏失常,血运失常,形成紊脉,情志所伤,首伤及“心”,情志不畅为其主要病因。心气虚则运血无力,生血乏源,进而导致冲任亏虚,心气不足、冲任亏虚为本病核心病机。治疗上首畅情志,次用“整体与局部双关疗法”进行治疗,运用协调疗法协调整体,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局部以强“心”为重点。所举医案中,患者月经量少1年余,其脉象为紊脉,辨为气血亏虚证,治宜强心壮阳、益气养血,处以刘老自创的调心汤,用药准确,疗效显著。[结论] 刘绍武先生强调了月经过少从“心”论治的重要性,突破了传统的治疗思路,以脉定证,依证定方,为月经过少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思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低血压及肾损害,典型者呈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本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死率高,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0.
月经过少的病因复杂,常夹杂于诸多妇科病中,尤见于40岁左右的女性,已严重影响其生理及心理健康。近年研究表明针灸对月经过少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脏腑及经络辨证,通过调理冲任、协调脏腑、平和气血等方法进行治疗,逐渐受到重视。该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月经过少的作用机制及针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穴位电刺激、灸法、耳穴贴压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月经过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从近年的发现表明,本病并非罕见。我院自1963年以来收治34例,均经细菌学或病理学证实。现将其诊疗情况及一般病理资料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性别和年龄:男性29例,女性5例。年龄自11~58岁,一半以上为20~40岁。二、病程:本病一般为慢性经过,病程在一个月内者6例,二至六个月者21例,七个月至一年者4例,二年以上者3例。其中最短者8天,最长者10年。  相似文献   

12.
李翔 《实用医技杂志》1999,6(4):319-319
<正> 崩漏是常见的月经病,指扫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或淋漓不断的为“漏”,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可相互转化。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更年期,发作前常有月经不调或闭经的表现,其  相似文献   

13.
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性闭经、月经过少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英华  吕蓓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450-145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性闭经、月经过少及部分因此而不孕患者的治疗方法、预后。方法:27例因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性闭经、月经过少患者运用药物治疗后的回顾性效果分析。结果:单纯雌孕激素周期有效16例,无效或效果差者加以VitE和肠溶阿司匹林后有效8例。要求生育者5例,治疗后受孕3例。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性闭经、月经过少患者周期治疗无效者可加以VitE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女性的压力增加,妇科手术率的发生率和重复率升高,月经过少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然而本病在西医中未做明确定义,临床文献对其发病机理、演变、诊断及治疗等研究较为松散,未能做系统化论述。作者对月经过少的相关中医、西医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展等方面的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月经过少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因人工流产术导致月经过少也很多见,其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篇阐明了导师对本病辨证治疗经验的理论基础,旨在总结导师运用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从肾论治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月经过少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因人工流产术导致月经过少也很多见,其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篇阐明了导师对本病辨证治疗经验的理论基础,旨在总结导师运用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从肾论治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医将行经不足两天且经量稀少称之为月经过少。那么月经过少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昵?中医认为月经过少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血虚。女性天生敏感,多因思虑过度而:损伤肝脏。  相似文献   

18.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疾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19.
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量过少(30ml以下)或月经期持续仅1d~2d为“月经过少”,多为闭经的前躯症状。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用辨证的方法治疗月经过少9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心衰即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经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仍不见好转者。本病属中医学“喘症”、“心悸”、“胸痹”等范畴。本文就如何诊治顽固性心衰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