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眼外肌断裂伤 ,虽然临床上比较少见 ,但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修复 ,变成陈旧性 ,就会给今后的手术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给患者带来终生的复视或配戴三棱镜的后果。我院近 15年来曾对 2例新鲜眼外肌断裂伤及时进行手术修复 ,取得完全治愈的效果 ,恢复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现就诊断和手术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例 1,男性 ,2 5岁。病史 :左眼被铁丝挂伤 2小时 ,自觉复视及头昏 ,闭合一眼症状消失。眼科检查 :视力右眼 1 5 ,左眼 1 0 ,左眼下穹窿部结膜及结膜下组织不规则撕裂伤 ,角巩膜、前房、虹膜及眼底正常 ,眼位检查 :角…  相似文献   

3.
自Diffenbachs首先开展斜视矫正术的一百五十年来,斜视矫正术的方式有了很大改进,但手段基本上还是以缝线处理眼肌为主.文献报道,眼外肌手术中,缝针刺穿巩膜的发生率约为3%.这可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玻璃体出血、网膜脱离等.为探索不用缝针进行眼外肌手术的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组眼外肌巩膜粘接的实验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4.
过去,为了保证前段的血液供应,外直肌全麻痹的手术治疗要分2~3次完成,考虑到全麻痹的外直肌已无功能,我们提出在这种条件下可以不动含睫状前动脉的外直肌,只退后内直肌和将上,下直肌的外侧1/2移到外直肌的附着处,如此安排,可以一次手术完成治疗,这样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负担,我们治疗了7例8眼,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MRI 研究正常人原在位4条直肌在眼眶中的静态位置及舒缩运动时的变化。方法应用眼球动态MRI 技术,获取20名正常人在原在位及眼球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动时的冠状位磁共振图像,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原在位时4条直肌横截面中心相对眼眶中心的坐标值及4条直肌收缩和松弛时横截面积的变化。在MRI 冠状位图像眼球-视神经连接平面上,规定直肌位于眼眶中心内侧及上方为正值。结果(1)原在位时, 相对于眼眶中心的坐标值分别为内直肌12.47mm,-2.24mm;外直肌-14.37mm,-2.87mm;上直肌1.87mm, 11.73mm;下直肌4.83mm,-11.31mm;(2)原在位及4条直肌收缩和松弛时,在MRI 图像上直肌最大横截面积所在层面位于眼球一视神经连接平面后约6mm 处;(3)直肌收缩和松弛时,MRI 图像上其横截面积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结论正常人原在位MRI 图像4条直肌横截面中心在眼眶内坐标值及4条直肌收缩和松弛时横截面积变化的正常比值的建立,为眼外肌病的MRI 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麻醉方法下眼外肌手术的眼心反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肌联合术治疗麻痹性内斜视的作用.方法 25例麻痹性内斜视应用内直肌边缘切开术减弱拮抗肌力量,应用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加强麻痹肌.结果 术前第一斜视角+30.375°(+66.25△),术后1周残余度数+6.25°(+12.15△),残余以内斜<10△为良好,良好率为88%.外转范围5.57±0.535°.结论 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合术可使眼球有一定的外展功能.  相似文献   

8.
9.
金小琴  吴夕 《眼视光学杂志》2007,9(5):320-320,323
患者,女性,19岁,2岁时因患共同性外斜视于6岁在某医院全麻下行右眼外直肌断腱和内直肌缩短5mm术,术后即刻出现右眼向内偏斜并有同侧复视。术后曾戴镜但配镜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上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直肌后徙术联合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的30例(5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效果。结果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率为83.33%,远期治疗效果满意率为75.00%。结论上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眼外肌手术刺激引起的胃电图变化。方法 应用体表胃电描记法对眼科病房 1 63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患儿的胃电活动进行监测。结果 斜视儿童内直肌或外直肌因手术刺激引起胃电图变化的主要表现为主功率增加 ,内直肌组 3 7例主功率差值增加 :胃窦 63 5 9μV± 1 2 8 2 2 μV、胃体 78 2 4μV± 1 43 85 μV ;外直肌组 1 2 6例主功率差值增加 :胃窦 5 7 3 5 μV± 1 89 60 μV、胃体 64 95 μV± 1 2 9 94μV ,内直肌组主功率差值增加较外直肌组程度更为明显。与此同时 ,眼 -胃反射发生率内直肌组 ( 4 3 2 4% )也略高于外直肌组 ( 4 0 47% ) ,但其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胃电图记录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胃电图是监测不同眼外肌手术眼 -胃反射的一种可以量化的客观检查方法 ,内直肌与外直肌后徙手术时的胃电图未呈现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组织粘合剂应用于眼外肌手术洛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徐时元,李建训,李文利,王利群,许鹤我院于lop年8R至IW3年7H,应用组织粘合剂,代替缝线施行眼外肌手术24例,32只眼,现报告如下:一、组织粘合剂的特性:我院使用的是由贸出l南光公司提供的组织粘合...  相似文献   

13.
对111例4~8月胎龄胎儿眼球直肌止端的宽度、距角膜缘距离及眼球前后轴长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4~8月胎龄胎儿直肌止端宽度、距角膜缘距离和眼球前后轴长度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呈直线正相关关系。直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与眼球前后轴长度比值的变化表明胎儿眼球直肌的发育和眼球轴长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后者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直肌止端移位矫治眼性斜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8例儿童不同类型眼性斜颈,在矫正其水平垂直斜视手术基础上,利用直肌移位术改变引起斜颈的旋转眼位方向,以达到消除斜颈的目的,全部病例皆收到良好的效果。列表以说明不同病例其直肌移位术的特点。并对改变直肌止端位置的手术方法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后主要功能视野内消除复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和效果。方法 筛选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后,对残余复视进行手术矫正的40全(4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患者复视的成因,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术后随访6个月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40例术前存在Ⅲ级复视,行眼外肌手术。根据被动牵拉试验结果,选择直肌后徒悬吊、截除以及Jensen联结、眶骨膜固定等术式。术中25例角膜映光基本正位,主要功能视野内无复视,10例略过矫,5例欠矫。术后6月观察,27例主要功能视野无复视;7例正前方无复视,但下方视野残留复视;6例第一眼位残留复视,给予配戴压贴三棱镜后复视改善。结论 眼眶骨折修复术后消除主要功能视野复视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术前和术中牵拉试验结果以及眼球运动检查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从 1 993年 7月~1 996年 1 2月采用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或外直肌后退矫正 1 2例 1 4眼近完全或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随访时间 2个月到 5年 ,平均 2年。结果 一次手术后正位 9例 1 1眼 ,1例过矫6°,1例欠矫 7°,1例经三次手术仍欠矫 1 0°伴轻度上斜视 ,即合并出现了垂直性偏斜。全部病例外观满意 ,外转 (外直肌麻痹者 )与内转 (内直肌麻痹者 )功能部分恢复 ,固视野恢复 1 2°~ 3 0°,平均2 0°,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 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效果理想 ,文中对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方法、眼前节缺血、手术效果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后主要功能视野内消除复视的手术时机、方法和效果.方法 筛选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后,对残余复视进行手术矫正的40例患者进行同顾性研究.分析不同患者复视的成因,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术后随访6个月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后存在Ⅲ级复视患者40例,均施行眼外肌手术.根据眼肌检查及被动牵拉试验结果,选择直肌后徙悬吊、截除以及Jensen联结、眶骨膜固定等术式.术中25例角膜映光基本正位,主要功能视野内无复视;15例仍存在Ⅲ级复视.术后观察6个月,27例主要功能视野无复视;13例仍存在Ⅲ级复视,其中7例正前方无复视,但下方视野残留复视,6例第一眼位残留复视,给予配戴压贴三棱镜后复视改善.结论 眼眶骨折修复术后消除主要功能视野复视的手术方法应根据术前和术中牵拉试验以及眼球运动等眼肌检查结果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地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32例(45眼)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者的眼内、外直肌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内直肌与眼球前后径线近似平行,与外直肌呈31.68±4.17°夹角,故外直肌的生理赤道较靠后。角巩膜缘至内直肌与眼球壁切点的距离为13.14±1.17mm,至外直肌与眼球壁切点的距离为20.91±1.31mm。对斜视患者眼内、外直肌的最大后徙手术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 1993年 1月到 1999年 12月施斜视矫正术的 2 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眼外肌病变患者。其中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2 8 0~ 67 0岁 (平均 5 0 2岁 )。手术方式包括下直肌后退术 (12条 ) ,上直肌后退术 (7条 ) ,下直肌缩短术 (4条 ) ,上直肌缩短术 (2条 ) ,上直肌断腱术 (2条 ) ,内直肌后退术 (1条 ) ,外直肌缩短术 (1条 )。术后平均随访 1年。结果 :术后 9例达到正位 ,复视消失 ;7例术后斜视度小于或等于 5° ,4例有小度数斜视但复视明显改善 ;手术并发症为 :肌肉缝线撕脱 2例 ,过矫 3例 (肌肉缝线撕脱 ) ,欠矫 4例 ;轻度眼睑退缩 5例。经手术探查肌肉复位后眼位矫正满意。结论 :甲状腺相关眼病性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