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床单层吻合术:附357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6年1月至1989年12月对357例贲门癌食管癌进行了切除,食管与胃或空肠经食管床内单层吻合,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357例中男205例,女152例,年龄34岁~74岁。贲门癌、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颈部吻合101例,主动脉弓上吻合94例,弓下158例,胃全切食管空肠吻合4例。本组发生吻合口瘘3例,弓上1例,弓下2例。1例经  相似文献   

3.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单层吻合术317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单层吻合术317例分析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洪永寿,黄文献,吴培仁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行食管责门癌切除术,食管同单层吻合术31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食管资门癌317例,其中男204例,女113例,年龄…  相似文献   

4.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一层吻合34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一层吻合34例临床体会北京复兴医院(北京市100038)王斌策葛铁柱边建伟吴宗山王晓晖近年来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后的食管胃吻合方法有了许多创新和改进,但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和狭窄仍难以解决。我院1988年1月~1992年12月行食管贲门...  相似文献   

5.
食管部分切除贲门胃底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模拟生理状态下贲门胃底结构,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使胃体平置于胸腔,食管黏膜与胃黏膜吻合。浆肌层包埋,小弯侧缝缩,大弯侧胃底向胸膜顶高处悬吊,使吻合口区黏膜呈乳头状置入胃腔内形成His角,此时吻合口上方已形成生理性高区。结果 928例术后感觉良好。无吞咽及进食后不适。结论 食管胃黏膜乳头状吻合贲门胃底重建术可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许金良  高宗人 《癌症》1991,10(1):38-40
我院1987年12月至1989年12月对302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后采用了胃经食管床重建食管术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全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手术死亡率为0.7%。 本文对该术式的应用价值、手术注意要点作了重点讨论。认为此术式可以扩大手术适应症,提高肿瘤切除的根治度以及预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高龄患者,肺功能低下者以及胸上段、颈段食管癌患者尤其值得推荐应用。本术式成功的关键是左胸径路手术并保持替代的胃真正位于食管床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后,保留贲门的食管端端吻合的意义。[方法]8例食管癌患者胸段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一段食管后,保留贲门行食管对端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结果]1例Ⅲ期病人,术后发生乳糜胸、脓胸,13天后发生吻合口上方食管壁瘘,经放置食管支架成功堵瘘而愈。1例78岁病人术后第10天发现胃壁1cm瘘口,经再进胸修补治愈。余6例均顺利恢复,术后第12~15天出院。8例患者出院前均经食管吞钡摄片,无一例有反流现象,随访6~8个月患者均无反流发生。[结论]胸段食管癌食管切除后行保留贲门食管端端吻合重建消化道是可行的,术后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8.
食管中段癌切除吻合口部位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164例食管中段癌作了切除术,其中颈部食管胃吻合术39例,上下切缘无残留癌,发生吻合口瘘4例,均治愈,胸内食管胃弓上吻合125例,发生吻合口瘘6例死亡1例,上切缘残留癌10例,作者对颈部和胸内两种部位吻合作了比较和分析,认为食管中段癌苇除颈部吻合利弊少,切除长度足够,无残留癌组织,即使发生了吻合口瘘,治疗也容易,大多能痊出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性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5年1月~2002年10月对352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52±10岁.其中鳞癌304例,腺癌23例,鳞腺癌25例.Ⅰ期12例,Ⅱa期38例,Ⅱb期123例,Ⅲ期179例.手术方法:左剖胸全胸腹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吻合边距1.0 cm,针距0.5 cm.生存率按照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狭窄,发生吻合口瘘7例(2.0%),声带麻痹3例(0.9%),乳糜胸2例(0.6%),心源性并发症11例(3.1%),肺部并发症8例(2.3%),全组食管切缘癌检阴性.本组随访率91.1%,3年生存率为65.6%,5年生存率为38.2%.结论左剖胸全胸腹段食管切除,颈部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游离主动脉弓切除食管中段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主动脉弓切除食管中段癌的体会白卫云百泉肿瘤医院胸外科(河南省辉县市453644)食管中段癌是食管癌切除术中探查率最高的一种。由于食管中段解剖毗邻关系复杂,手术发生意外损伤较多,曾先后提出右侧开胸或左侧开胸切除食管中段癌,右侧开胸、开腹联合切除食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肺同期联合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行食管肺同期联合切除手术32例的临床资料。26例行同期食管癌根治术及肺叶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6例先同期行食管、肺叶切除术、胸部淋巴结清扫、空肠及颈段食管造瘘术,待病情及营养状况好转后二期行胸骨后胃、颈段食管吻合术。结果食管癌合并肺良性肿瘤7例,食管肺双原发癌21例,食管癌肺侵犯4例。围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吻合口瘘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及肺不张8例,心律失常12例,吻合口瘘1例。1年生存率为64.0%(16/25),5年生存率为33.3%(3/9)。结论对于食管癌伴肺部肿块或食管癌肺侵犯,在排除转移的基础上均应积极手术,而同期食管肺联合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对部分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考虑一期切除二期吻合。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减少的真正原因。方法 1984年6月至1997年6月共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5119例,将前7年(1984年至1991年0分为A、B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A组分别为4.2%、4.86%和15.5%。B组分别为1.01%、2.13%和7.03%。A 吻合口瘘的死亡率为39.35%,B组无吻合口瘘死亡。二组并发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术后易复发,手术效果不满意。为此,我们对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管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2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总结食管、贲门癌手术应用各型器械吻合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27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应用国产GF-Ⅰ型、国产WGW-B型与国外一次性吻合器手术治疗的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包括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3例,吻合口狭窄7例,胸胃纵隔疝1例,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应用经验体会,正确的器械吻合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国产WGW-B型吻合器更适于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口并发症减少的真正原因。方法 1984 年6 月至1997 年6 月共手术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5 119 例,将前7 年(1984 年至1991 年) 和后6 年(1991 年至1997 年) 分为A、B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A组分别为4-2% 、4-86% 和15-5 % 。B组分别为1-01 % 、2-13% 和7-03% 。A 组吻合口瘘的死亡率为39-35 % ,B组无吻合口瘘死亡。二组并发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A、B二组的吻合方法我重要改变,只是吻合部位从胸腔上移至颈部。结论 吻合口并发症下降的原因是吻合技术的提高,与吻合方法关系不大。颈部吻合的最大优点是降低了吻合口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术后易复发,手术效果不满意。为此,我们对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10日~2004年6月20日我院收治的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8.5岁,中位年龄54岁。胸上段食管癌5例,胸中段食管癌48例,胸下段食管癌15例。病变长度3~10cm,平均5.5cm。病理分级:未分化1例,低分化29例,中分化33例,高分化5例。68例中单纯探查1例,因为肿瘤与胸主动脉呈冻结状态,手术切除67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右半侧卧位45°,做左前外侧S形切口,前至胸骨左缘,后不…  相似文献   

17.
食管,贲门癌手术切除后胸胃无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贲门癌手术切除后胸胃扩张并非罕见。但国内外大宗病例资料未有详细报导.总结这一并发症的预防、诊断、治疗经验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在597例食管责门癌手术中共发生6例,约1%发生率。报导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52岁。3例食管残瑞左颈部吻合,胃通过隔肌裂孔提到颈部,隔肌裂孔稍加扩大,手术中通过3指,米切断隔神经。2例食管中下段癌及回冽贲门癌左侧开胸,切开隔肌腱,未切断隔神经。本组6例均为中等身材,胖瘦均匀。6例患者术前未有严重思想顾虑。术前常规检查基本正常。症状及体征与病程…  相似文献   

18.
食管贲门癌切除迷走神经保留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9例无外侵的早中期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中迷走神经保留术,并随机选取39例未保留迷走神经的常规手术作对照组.术后通过胃排空时间、血胃泌素含量测定、近期营养学计算来研究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肠消化功能.结果 保留组胃排空时间T1/2均数值20.3±8.9分和血胃泌素水平均数值34.2±18.5mg/L与对照组胃排空时间T1/2均数值35.7 ±5.8分和血胃泌素水平均数值56.5±21.6ng/L相比有显著差别,分别为P<0.01和P<0.05).术后近期营养学计算显示,保留组在术后短期内摄入量及营养状况达到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早中期无周围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中保留迷走神经对于防止病人术后消化功能紊乱,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贲门癌切除后食管胃黏膜活瓣式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剥除食管肌层及胃浆肌层,使黏膜延长3cm~4cm,然后食管黏膜与胃黏膜分层吻合.浆肌层包埋,包埋后吻合口置入胃腔内2cm~3cm,切除胃超过2/3以上时辅以大网膜包绕吻合口。[结果]施行该吻合方法1384例.除12例(0.87%)发生吻合口瘘外,其余均恢复顺利。半年后均可顺利进普食或半流饮食,无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表现。[结论]食管胃黏膜活瓣式吻合术可有效地减少吻合口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