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肺不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肺不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纤维支气管镜术(FB)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儿中,异物3例,结核2例,先天支气管肺发育畸形3例,余49例提示炎症病变,支原体感染有41例(其中6例混合有流感病毒感染),病变以单侧为主,左上叶和右中叶发病率最高,细菌检出率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原体肺炎(MP)MP-DNA检测敏感度高于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经肺泡灌洗治疗,复张率达93.88%。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可尽早明确儿童肺不张病因,通畅气道,缩短疗程,防止误诊漏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儿童肺泡灌洗液RT-PCR检测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35例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患儿,检测重症肺炎和轻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P-DNA和血清MP-IgM,根据2项指标的差异和MP-DNA拷贝量的高低,分析MP-DNA与病情的关系.结果 男患儿MP-IgM阳性率低于女患儿,>3~14岁患儿MP-DNA阳性率高于1~3岁患儿,入院前病程≤7 d患儿MP-IgM阳性率低于入院前病程>7 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中,MP-DNA高拷贝量占85.71%,高于轻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的MP-DNA拷贝量高于轻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 -PCR 法检测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MP-DNA拷贝量可为快速确诊和判断患儿病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MP-DNA联合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 M)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东阿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24 h内采集外周静脉血2 m L并立即送检,于入院后24~48 h经喉罩或气管插管将支气管镜置入气管、支气管内,获取BALF放置细菌培养瓶内,并快速送检,分别进行血清MP-Ig M检测、BALF MP-DNA检测。对比BALF MP-DNA与血清MP-Ig M单项及联合诊断MP效果。结果 BALF MP-DNA与血清MP-Ig M联合诊断MP阳性率(92.24%)高于BALF MPDNA(77.59%)与血清MP-Ig M(46.55%)单项诊断MP阳性率,BALF MP-DNA诊断MP阳性率高于血清MP-Ig M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LF MP-DNA联合血清MP-Ig M检测诊断M...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炎支原体-DNA(MP-DNA)及血清MP-IgM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确诊为MPP并行肺泡灌洗术的患儿69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当天对患儿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收集研究对象的BALF、血清,免疫荧光定量测定BALF中MP-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MP-IgM.结果CPIS≥6分组患儿血清MP-IgM高于CPIS<6分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IS≥6分组、CPIS<6分组患儿BALF中MP-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P患儿血清MP-IgM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BALF中MP-DNA定量不能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TNF-α、IL-6及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对2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NF-α、IL-6及IL-103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分析3种细胞因子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的变化及其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结果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3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发生密切相关,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及IL-10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TNF-α、IL-6及IL-10会发生显著升高,3种细胞因子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合并支原体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白细胞介素(IL-33)的水平,探讨其与支原体感染疾病严重程度及肺炎支原体(MP)-DNA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并行肺泡灌洗术的74例患儿,根据免疫荧光定量MP-DNA结果,其中合并支原体感染62例,无支原体感染12例,根据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法(CPIS)将合并支原体感染组分为轻症组(49例),重症组(13例),再根据胸腔B超结果将轻症组分为合并胸腔积液组(16例)、无胸腔积液组(33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儿BALF中IL-17、IL-33的水平。结果 IL-17、IL-33在合并MP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不同程度表达,重症组BALF中IL-17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患儿BALF中IL-17与MP-DNA滴度呈正相关(r =0.391,P <0.05);轻症组无胸腔积液组患儿BALF中IL-33水平高于合并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大叶性肺炎患儿BALF中IL-17可以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及MP-DNA滴度,BALF中IL-33升高可能有助于减轻胸膜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1206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1206例疑似MP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的MP-DNA。结果:120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DNA阳性435例,占36.0%。结论:提示FQ-PCR可快速、敏感、准确地定量检测标本中MP-DNA,了解MP在患儿体内感染情况,有助于临床明确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4年3月我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194例肺炎患儿,病原学结果显示均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按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清热减毒、化痰止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肺部x线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可以迅速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叶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6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支原体DNA(MP-DNA),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 M)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FQ-PCR检测BALF MP-DNA阳性55例(91.6%),血清MP-Ig M阳性29例(48.3%),BALF MP-DNA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MP-Ig M阳性率,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增加,ELISA法检测血清MP-Ig M检测的阳性率增加(P<0.05);BALF荧光定量PCR检测MP-DNA的阳性率不随病程变化(P>0.05)。结论 FQ-PCR检测BALF中MP-DNA是诊断早期支原体肺炎的可靠方法,优于血清MP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胸部CT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咳嗽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胸部CT显示病变吸收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儿童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住院的大叶性MPP患儿126例,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取深部痰标本,观察组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lavage,BAL),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两组标本均进行MP—DNA检测,比较两组阳性率及各年龄MP—DNA阳性率构成比。第4周时比较两组的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两组X线肺部病变完全吸收例数,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MP—DNA阳性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MP—DNA阳性检出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以7~9岁MP—DNA检出率最高;两组发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胸片完全吸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能早期明确诊断MPP,同时BAL能够显著提高大叶性MPP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柏 《中外医疗》2013,32(16):4-4,6
目的探究分析米诺环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7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35例。A组患者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明显少于A组患者,B组的显效人数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学分布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病房送检70例BALF培养和药敏特点,分析疗效与BALF培养关系及组间年龄分布。结果难治性肺炎BALF培养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居多。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者1岁以内的小婴儿占76.9%(10/13),且占1岁以内感染细菌的43.5%,BALF培养阳性者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难治性肺炎显效4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其中显效组BALF阳性32例,阴性24例,年龄(1.76±0.83)岁;有效组BALF阳性4例,阴性18例,年龄(1.33±0.97)岁;无效组BALF阳性0例,阴性2例,年龄(1.29±0.78)岁;疗效与BALF培养阳性率显著相关(P<0.01),而与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应及早行BALF培养,明确病原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 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 水平及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菌量高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42例MPP患儿, 选取50例健康同龄儿童作对照组, 对比2组儿童FeNO测定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法检测MPP患儿BALF中肺炎支原体的DNA定量 (MP-DNA) , 将其分为低菌量组 (MP-DNA定量≤106copies/m L) 及高菌量组 (MP-DNA定量>106 copies/m L) , 对比不同菌量组的FeNO测值;同时, 根据临床将MPP患儿分为普通MPP组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MPP) 组, 对其FeNO测值进行对比.结果 MPP组FeNO水平[ (27.48±5.34) bb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14.24±4.21) bb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菌量组FeNO水平[ (27.33±6.20) bbp]与低菌量组[ (27.58±4.74) bbp]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RMPP组FeNO水平[ (29.88±4.51) bbp]高于普通MPP组[ (26.00±5.35) bbp].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FeNO水平增高, 但其与所感染肺炎支原体菌量高低之间不存在有相关性;与普通MPP相比, RMPP对患儿小气道的损伤可能更突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41例儿童哮喘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9例为对照组,检测MP-IgM,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同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儿童哮喘进行对症+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雾化吸入(观察A组单独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B组使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分析疗效。结果儿童哮喘组MP-IgM的阳性率(43.26%)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41,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在疗效总有效率、气促缓解时间、最大峰流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上观察B组的疗效优于观察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相关,为诱发病因之一。治疗上应及时加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加用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疗效好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联合肺泡盥洗液PCR方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住院的332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分别采用血清ELISA方法和肺泡盥洗液PCR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结果血清ELISA法和肺泡盥洗液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敏感性分别为82.45%、75.43%,特异性分别为95C.16%、96.49%。两种方法在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ELISA方法联合肺泡盥洗液PCR方法检测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对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辅助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长安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10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辅助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3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3%)高于对照组(83.02%),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CD3+ CD4+T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1,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与湿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能够有效地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MP)大叶性肺炎在运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炎性指标、免疫力变化。  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MP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改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炎支原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1) 治疗后肺部CT复查肺部恢复情况,观察组肺部阴影完全消失18例、部分消失10例、未有变化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4.89±1.74)d]、发热时间[(2.63±0.56)d]、住院天数[(7.45±1.68)d]均少于对照组[(6.43±1.33)d、(3.85±1.29)d、(9.90±1.3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2组经过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比较,WBC、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D3+、CD4+、CD4+/CD8+, IgA、IgM、IgG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加快患儿免疫力恢复。   相似文献   

19.
胡强  汪宏云  杨勇刚 《西部医学》2008,20(3):529-53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另加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3次。结果治疗组在发热消退、咳嗽咯痰消失、肺部X线片炎症吸收所需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83.3%)、总有效率(96.6%)均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60.0%)和总有效率(80.0%,P〈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了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与MP菌量、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MP感染所致肺实变患儿87例,根据支气管镜下表现,将患儿分为黏液栓组(34例)和非黏液栓组(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MP-DNA定量;取痰液及BALF用于细菌培养;采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联合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液病毒。结果 黏液栓组高菌量比例、混合病毒感染率分别为64.7%(22/34)、52.9%(18/34),高于非黏液栓组的24.5%(13/53)、20.8%(11/53)(P<0.05)。两组混合细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菌量〔OR=10.682,95%CI(1.447,78.877)〕是MP肺炎患儿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肺炎患儿黏液栓的形成与MP菌量、混合病毒感染有关,而未见与患儿性别、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