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腹腔镜下修补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的疗效和体会。回顾性分析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普外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对24例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年龄均≥60岁)使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及疝环致密粘连而中转为开放切口疝修补术。手术时间55~170 min,平均105 min。疝环内径3~11cm,平均8 cm。术后住院6~14 d,平均9 d。术后1例发生高碳酸血症导致昏迷,经呼吸机辅助呼吸24h后好转;术后补片上方疝囊内积液2例,经局部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后治愈;1例手术区明显疼痛超过1个月,经口服镇痛药物等保守治疗治愈。术后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1例复发,其余恢复良好,无局部不适。腹腔镜下修补老年患者腹壁切口疝这一术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行单纯性肾切除术4例。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112~186 m in,平均154.4 m in。术中出血量35~150 m l,平均90.3 m l。切除肾脏大小为9.0 cm×4.5cm×5.0 cm~22.0 cm×15.2 cm×12.4 cm。术后住院时间7~12 d,平均8.5 d。2例术后均随访6个月,肾功能检查正常,无腹腔感染及肠粘连;余2例分别随访0.5、3个月,无继发出血、切口感染、切口疝等。腹腔镜下行肾切除术可行,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耻骨旁切口疝的治疗体会(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骨旁切口疝(incisionalparapubichernia)是一种少见的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上都与其他腹壁切口疝有所不同。近年我们成功地治疗了5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5例病人中,女3例,男2例;年龄47~75岁,平均62.3岁。疝发生的原因:在3例女病人中2例为子宫颈癌取下腹部正中切口行全子宫切除术者,1例为乙状结肠癌取旁正中切口行左半结肠切除术者;2例男病人均为前列腺肥大取下腹部正中切口行前列腺摘除者。疝环直径小者6cm×6cm,大者30cm×25cm平均13.5cm。5例病人来我院就诊前均曾在外院行多次疝修补术。修补过2次1例;修补过3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肌前补片修补法3例,肌肉间补片修补法3例,肌后腹膜前补片修补法39例,腹腔内补片修补法6例。手术时间109~195 min,平均135.2 min;术中出血15~90 ml,平均35.6 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 d(平均4.9 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9 d,平均9.7 d。2例患者术后出现浆液肿,经穿刺抽吸、负压吸引和腹带加压包扎后治愈。51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3例(5.9%)患者复发,后行开放式腹腔内补片修补手术,恢复良好,无再复发。所有病例无慢性疼痛。结论应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四氟乙烯修复腹壁缺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聚四氟乙烯 (PTFE)生物材料修复腹壁大面积缺损 ,预防腹壁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 自 1999年 3月以来 ,应用片状 PTFE修复腹壁肿瘤切除术后腹壁缺损 6例。腹壁缺损范围最大为 2 5 cm× 15 cm,最小为 9cm× 6 cm,其中 2例伴有皮肤缺损 ,使用带蒂皮瓣或肌皮瓣移位进行修复。 结果 术后腹部伤口 期愈合 ,移位皮瓣全部成活 ,修复材料无暴露。随访 6个月~ 3年 ,无排异反应及腹壁疝等并发症。 结论 临床应用片状 PTFE修复腹壁缺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采用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11例。患者均为永久性造瘘,其中8例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式后的乙状结肠末端造瘘,3例为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术后的回肠末端造瘘。2例患者既往曾行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末次术后3.5~4.0年,平均3.75年。疝环最长径为4~8 cm,平均5.55 cm。 结果11例均以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成功完成腹壁重建手术。手术时间110~190 min,平均141.55 min;术后住院时间6~18 d,平均10 d。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肠瘘及腹壁感染发生。2例(18.2%)发生血清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随访14.55个月。11例患者术后未见造口旁疝复发或发生其他切口疝。 结论腹腔镜与开放杂交应用Sublay&Onlay-Keyhole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是腹壁重建的有效方法,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壁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的211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80 min(45~190 min),术中出血为15~90 ml,平均35.6 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 d(平均4.9 d)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为6.3 d(2~16 d)。1例病人由于网膜出血进行了急诊二次手术。2例病人由于皮下出血,于手术后2~6 h 进行了伤口修整术。211例 病 人 长 期 随 访 (60~178个月),有6例病人(2.8%)出现疝复发,所有病例无慢性疼痛。结论应用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复合修补在下腹巨大切口疝患者腹壁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下腹巨大切口疝由于缺损巨大且毗邻耻骨、髂血管等重要结构而修补困难,探讨联合应用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及Sublay修补术修复下腹巨大切口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26例下腹巨大切口疝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36~85岁,平均61岁。其中直肠癌术后切口疝11例(下腹正中切口),子宫切除术后切口疝6例(Pfannenstiel切口),膀胱切除术后切口疝9例(下腹正中切口)。11例既往曾行切口疝修补术。发生切口疝至入院时间为1~15年,平均8.5年。根据欧洲疝学会分型标准均为M3-4-5W3。疝环最长径为13~21cm,平均17.5cm。术前2周开始逐步扎紧腹带,直至将疝内容物全部还纳、患者体征平稳后,采用腹腔内网片植入术联合Sublay修补术重建腹壁。结果 26例均成功完成复合修补手术。术中见疝环面积为76.2~160.6cm2,平均112.5cm2;应用聚丙烯网片面积为75.3~170.5cm2,平均120.4cm2;应用复合补片面积为130.4~305.3cm2,平均220.0cm2。手术时间105.0~195.0min,平均155.5min;术后住院时间7~16d,平均12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4例(15.4%)发生血清肿,3例(11.5%)发生下腹慢性疼痛,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未见疝复发及其他不适。结论腹腔内网片植入术联合Sublay修补术具有覆盖完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下腹巨大切口疝的有效方法;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细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修补方法复发率高达30%~50%。尤其是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痛苦大,治疗棘手。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实施无张力人工材料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6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61岁。疝环直径10~16.5cm,平均13.2cm。初次切口疝15例,复发疝4例。2.材料:美国强生公司提供的聚丙烯单丝编织的不可吸收材料,网片规格15cm×15cm,30cm×30cm等。3.手术方法: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使腹壁肌肉完全松弛。原手术切口入路,切除切口瘢痕。充分游离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下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5例应用腹腔镜下补片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为12~25cm,宽9~18cm,缺损面积108~451cm2)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84.0%)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4例(16.0%)因肠管与腹壁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8~186(平均95)min。术后住院5~8d,平均6.5d。术后疼痛达3个月以上8例(32.0%),经治疗后缓解;浆液肿9例(36%)。无切口感染和肠瘘发生;无手术死亡。全组患者随访6~25(平均11)个月,无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腹腔粘连重分离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2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6 ~ 76岁,平均57.3岁.距离上次手术时间间隔为4~26个月,平均7个月.腹正中切口13例,侧腹部切口7例.有2例为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病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补片进行修补,腹壁缺损大小4cmx5cm~ 10cm×13 cm.手术时间40~ 170 min,平均100 min.术后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术后补片上方疝囊内积液5例,经局部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术后修补区域腹壁疼痛1例,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对症处理,于术后3个月内逐渐消失.术后住院时间4~13d,平均7d.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附4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Bard Composix Mesh)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8月,对41例切口疝(腹壁缺损长径3~25cm,宽径3~18cm)腹腔镜下用超声刀进行腹腔内粘连松解和采用强生疝修补用缝合器行补片固定修补术。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182min,平均85min。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25~41h,平均32h。术后第2天进食。术后住院5~7d,平均6d。41例随访6~16个月,平均9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采用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对26例术后切口疝患者应用腹腔镜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97 min,术后住院时间4~10 d。术后腹壁血清肿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及手术要点。方法:2004年9月在完全腹腔镜下用补片法修补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疝环12 cm×15 cm。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m in,术后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愈,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7d出院。随访7个月,术前腹胀、腹痛症状消失,无复发,工作、生活正常。结论:腹腔镜下结合带线针补片法治疗巨大腹壁切口疝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快、下床活动早、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术1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腹壁缺损的位置、大小,疝的内容物,修补网片的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50~125m in,平均80m in。术后住院时间为2~15d,平均3.5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1例术后出现顽固性疼痛。平均随访32个月,术后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修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3月,采用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原位修补造口旁疝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55~72岁,平均63岁。体重指数为23.5~32.5,平均28.2。患者均为永久性造瘘,其中6例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式后的乙状结肠末端造瘘,2例为溃疡性结肠炎行全结肠切除术后的回肠末端造瘘,3例为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术后的回肠末端造瘘。1例患者既往曾行聚丙烯补片修补后复发。末次手术至该次入院时间为1~4.5年,平均2.5年。根据George Eliot医院分类标准:2b级3例,3a级2例,3b级5例,4级1例。疝环最长径为6~12cm,平均9.5cm。结果 11例均以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成功完成腹壁重建手术。术中测量疝环面积为30~112cm2,平均75.5cm2;应用聚丙烯补片面积为175~360cm2,平均280.5cm2。手术时间120~195min,平均165min;术后住院时间9~14d,平均11d。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腹壁感染发生。2例(18.2%)发生血清肿,1例(9.1%)发生腹壁血肿,对症处理后愈合。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9个月,平均26.3个月。1例(9.1%)于术后11个月造口旁疝复发,再次修补手术时发现疝环关闭处缝线松脱同时补片孔洞过于宽大,予以缝合缩窄后随访15个月无复发;其余10例患者术后未见造口旁疝复发或发生其他切口疝。结论改良Sublay-Keyhole技术是造口旁疝患者腹壁重建的有效方法,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对15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采用补网行无张力修补术,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1~92 min,平均65 min。住院时间7~15 d,平均10.5 d。切口均I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6天发现切口下少量积液,经无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随访10个月~5年,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网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农民。9月前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后伤口感染,形成切口疝。查体:一般情况好,肥胖。右侧中上腹壁可见一长约20cm的纵行瘢痕,巨型包块膨出,约20cm×20cm×15cm,平卧后不能完全还纳,触诊疝环长20cm,宽18cm。于硬膜外麻醉下行疝修补术,梭形切除切口瘢痕,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疝囊入腹。保留全部疝囊,疝囊壁肥厚,约0.4cm,质韧,与大网膜粘连。分离粘连后见大网膜肥厚、臃肿,大部分不能还纳入腹腔,切除部分大网膜(约15cm×15cm×8cm),还纳内脏。见腹直肌向两侧分离,缺损直径达18cm×20cm。在距腹直肌外侧缘4cm处纵行切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腹正中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3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斜疝92例,直疝38例;单侧疝110例,双侧疝20例,复发疝1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腹正中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13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3.4±14.2)min,单侧疝手术时间平均(31.4±10.2)min,双侧疝平均(36.4±9.2)min;术后6 h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3.96±1.14)d;无切口感染、髂腹股沟神经痛发生,术后切口轻微疼痛,2~3 d消失;3例术后发生切口下积液,经局部穿刺抽取积液后治愈。术后随访0.5~2.0年,均无复发及异物感。结论:腔镜辅助下腹正中小切口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费用低、安全性高、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良好,尤其适合双侧疝、复发疝及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丝绸布一期手术修复腹壁肌肉缺损获得成功。本组7例中腹壁硬纤维瘤6例,腹壁切口疝1例。腹壁肌肉缺损面积最小8×8cm,最大12×12cm,平均9×9cm。术后随访1~9年无发生腹壁切口疝及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