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60例艾滋病患者中存在焦虑的有108例(67.5%),无焦虑的患者为52例(32.5%),有无焦虑组对社会支持四个维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状态,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焦虑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以改善其焦虑状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性皮炎与神经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对182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进行焦虑评测,并依评分分为焦虑组118例,非焦虑组64例。采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根据病程、医疗负担和瘙痒等症状与神经性皮炎焦虑状态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神经性皮炎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的焦虑状态与医疗负担的关系有显著差异(P<0.05);焦虑组在不同的病程中发病率与病程存在相关关系(P<0.05);神经性皮炎患者焦虑状态发病率与瘙痒程度的关系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医疗负担、病程较长及疾病所带来的瘙痒症状较重等潜在引起焦虑原因能使焦虑状态与神经性皮炎相互影响,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抑郁与焦虑的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听神经瘤切除术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d、术后出院前1d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面神经功能分级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评定,自制表格记录相关因素. 结果 术前13例(20.9%)存在抑郁焦虑状态,术后24例(38.7%)存在抑郁焦虑状态.术前住院时间长、合并有慢性疾病、中青年患者术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患者的性别、年龄、面神经功能H-B分级影响其术后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否有听力下降和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听神经瘤患者围手术期抑郁焦虑发生率高.女性、中青年、面神经功能障碍严重的患者可能为术后发生抑郁焦虑的高发病例,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 60例冠心病患者中干预前存在焦虑的有49例(81.7%),无焦虑的患者为11例(18.3%),干预后存在焦虑的有15例(25.0%),无焦虑的患者有45例(75.0%),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放疗期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探讨焦虑抑郁状况与患者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的宫颈癌术后放疗期患者95例进行调查,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60)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38例(40.00%)患者存在焦虑;34例(35.79%)患者存在抑郁;25例(26.32%)存在焦虑合并抑郁。患者焦虑水平得分(6.89±3.28),抑郁得分(6.17±3.97)。乐观(2.11±0.45)是患者应用最多的应对方式,情感宣泄(0.97±0.59)是患者应用最少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状况呈正相关的应对方式有:面对、逃避、宿命、情感宣泄(P0.01)。与焦虑状况呈负相关(P0.05)的应对方式为乐观。与抑郁状况呈正相关的应对方式有:宿命、情感宣泄(P0.01)。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较高,面对、逃避、宿命、情感宣泄等应对方式可进一步增大患者焦虑抑郁水平。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及时对宫颈术后放疗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我院4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学历水平、婚姻状况、家属关心程度等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调查42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420例脑梗死患者中,191例患者合并焦虑症,占45.48%,187例患者合并抑郁症,占44.52%,焦虑合并抑郁155例,占36.90%;合并焦虑抑郁总计223例,占53.10%;年龄、学历水平、婚姻状况、居住地、家属关心、失眠、活动障碍情况在是否合并焦虑抑郁的脑梗死患者中是不同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60岁、学历水平高、单身、家属不关心、失眠、活动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易患焦虑抑郁,60岁、学历水平高、单身、家属不关心、失眠、活动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病毒载量与抑郁及焦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组)及100例同期门诊体检正常者(对照组),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调查两组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感染组25例可疑抑郁(25.00%)、11例肯定抑郁(11.00%)、27例可疑焦虑(27.00%)、16例肯定焦虑(16.00%),对照组11例可疑抑郁(11.00%)、0例肯定抑郁(0.00%)、15例可疑焦虑(15.00%)、2例肯定焦虑(2.00%),感染组可疑及肯定抑郁及焦虑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肝功能正常患者6例可疑抑郁(13.64%)、1例肯定抑郁(2.27%)、7例可疑焦虑(15.91%)、3例肯定焦虑(6.82%),肝功能异常患者19例可疑抑郁(33.93%)、10例肯定抑郁(17.86%)、20例可疑焦虑(35.71%)、13例肯定焦虑(23.21%),肝功能异常患者可疑及肯定抑郁、焦虑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患者(P0.05);感染组HBV-DNA病毒低载量患者7例可疑抑郁(13.73%)、2例肯定抑郁(3.92%)、8例可疑焦虑(15.69%)、4例肯定焦虑(7.84%),病毒高载量患者18例可疑抑郁(36.73%)、9例肯定抑郁(18.37%)、19例可疑焦虑(38.78%)、12例肯定焦虑(24.49%),病毒高载量患者可疑及肯定抑郁、焦虑明显高于病毒低载量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病毒载量与抑郁及焦虑症状之间关系密切,肝功能损伤越重、病毒载量越高的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疾病控制和抑郁、焦虑状态的相互关系。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144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同期选取健康对照组144例作为对照1组,选取青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44例作为对照2组,观察三组患者哮喘控制情况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老年支气管哮喘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7±7.5)分、(45.7±9.1)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1.2±6.8)分、(38.4±6.4)分以及青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35.4±5.8)分、(40.2±9.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存在焦虑、抑郁的比例为60.42%,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2组的14.58%、16.67%,P<0.05;控制程度越高则SAS和SDS评分越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焦虑状态患者30例(20.8%),抑郁状态患者52例(36.1%),无焦虑/抑郁状态患者ACT评分明显高于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应用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ACT评分与SAS和SDS评分呈负相关,r=-0.51/-0.19,t=-7.22/-3.18,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对比青中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而对比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其程度与哮喘控制效果有密切关系,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其哮喘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差。  相似文献   

9.
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自我意识的社交焦虑量表(SASS)对122名城乡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SAS显示大学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38.52%;SAS均分显著高于常模;城镇大学生,较之来自农村大学生焦虑状态更为突出;其他量表未显示出差异。结论 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城镇大学生更为突出,城乡大学生在社交焦虑方面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发生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158例脑卒中非急性期患者,其中脑梗死135例,脑出血2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画钟测验(CDT)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ADL>26分视为存在生活活动能力障碍,MMSE评分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有所区别,分值越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CDT≤3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SDS、SAS总分>50分为抑郁、焦虑状态,>60分,为中度抑郁、焦虑.结果158例脑卒中患者中轻度抑郁17例(10.76%),中、重度抑郁12例(7.60%);轻度焦虑28例(17.72%),抑郁与焦虑并存者21例(13.29%).57例存在抑郁和焦虑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画钟测验存在障碍的比例(57.89%、42.11%、66.67%)明显高于非焦虑、抑郁者(35.64%、29.70%、46.5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卒中后抑郁与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次数无关,而与卒中后是否存在肢体活动障碍有关,且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易发生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部分患者可两种状态并存,对患者病死率、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等有较大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的老年痴呆患者的195名家属进行评分,并对其进行共计两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干预后明显好转,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家属的年龄、与患者的亲缘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患者病情的严重性、患者病程的长短等.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2.
曾桢  陈晶  雷威 《四川精神卫生》2016,29(5):457-462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焦虑状况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选取2016年3月-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50人,于患者住院期间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家属的焦虑状况、应对方式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精神疾病患者家属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t=9.26,P0.01),其SAS评分与SCSQ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1),与SSRS总评分、主观和客观支持评分均呈负相关(P均0.01)。中介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可预测焦虑(P0.01),当积极应对进入方程后,整个方程的解释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焦虑三者之间相关,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与焦虑程度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有利于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43例帕金森病合并焦虑状态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21例(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未予心理干预组)22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辅助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3次/周,每次持续1h,3周后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经心理干预后焦虑量表总分及减分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干预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10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干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ariss髋关节评分和Barthel指数、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止痛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使用率[8.0%(8/100)、3.0%(3/1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20/100)、16.0%(16/100)](P0.05),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93/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78/100)(P0.05)。结论临床综合干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焦虑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病耻感、家庭负担.方法: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125名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焦虑及抑郁水平,以GAD-7或PHQ-9评分≥5分别纳入焦虑组(n=62)与抑郁组(n=64),其余为非焦虑组(n=63)与非抑郁组(n=61).采用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凉山地区彝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凉山一院入院治疗的168例彝族2型糖尿病患者及186例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自设的基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彝族患者组43.45%合并抑郁状态,34.35%的患者合并焦虑状态,均高于汉族患者组(38.93%与29.26%)(P<0.05,P<0.05),而且彝族患者组合并中重度抑郁及焦虑状态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汉族患者组.结论 加强凉山彝族地区彝族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年龄大,并发症多,文化水平低及经济水平差的彝族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32例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8例,对照组64例,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未实施。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两组陪护家属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调查;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家属在患者入院3 d内和健康教育结束时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对疾病的认知不同,对医生的干预性治疗建议的领悟接受不一。研究组在健康教育结束时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开放管理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陪护家属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善家属的心理状况,提高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2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胸腰椎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合并脊髓损伤患者1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状态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45%(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0.69%(12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有效率81.03%(47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0.34%(35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减少并发症,增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生率、特点及药物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78例BPPV患者进行测评分析,并将其中51例伴有焦虑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及抗焦虑药物干预组(干预组),1月后再进行HAMA评分。结果78例BPPV患者中51例(65·38%)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女性、老年、文化程度较高的BPPV患者焦虑程度分别高于男性、中青年及文化程度较低的BPPV患者( P<0·01);51例伴焦虑的BPPV患者接受治疗1月后其焦虑程度均有明显减轻(P<0·01),但干预组焦虑缓解更为明显(P<0·05)。结论多数BPPV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合理的药物干预能有效改善BPPV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