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87例神经外科VAP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87例VAP中,112例发生血流感染,血流感染率为28.94%。112例血流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12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五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迟发型感染、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Ⅱ评分≥15分、降钙素原>2 ng/ml、机械通气时间≥7 d、使用糖皮质激素、血糖>11.1 mmol/L、气管切开等7个因素为神经外科VAP并发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及时评估早期拨管、重点关注病情严重病人、控制血糖、合理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减少气管切开,减少迟发型VAP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可VAP血流感染率;降钙素原监测可早期预测VAP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消化道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 神经外科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签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的消化道护理干预.结果 治疗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12.5%,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BMI与TSF值都明显增加,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均未达到肥胖的标准,干预后BMI与TSF值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健康宣教、口腔护理、床头抬高护理与消化道管理的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患者能提高护理认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增强患者的体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发生不同时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VAP相关的病原学特征。 方法收集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伤后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169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VAP分为非VAP组和VAP组,再根据VAP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VAP(EOVAP)组和晚发性VAP(LOVAP)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TBI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VAP相关病原学分布情况并统计其对抗生素的耐药率。 结果169例sTBI患者中,84例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49.70%,其中EOVAP组44例,LOVAP组4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昏迷、头部损伤、胸部损伤、肺挫伤和ISS评分是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昏迷、头部损伤和ISS评分是EOVAP和LOVAP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病原学分析显示,EOVAP患者的致病菌多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LOVPA患者的致病菌多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且多为多重耐药菌,特别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 结论sTBI患者发生VAP的因素存在差异,年龄、昏迷、头部损伤和ISS评分是EOVAP、LOVAP的共同独立危险因素,其VAP发生期间的动态细菌谱及细菌耐药谱对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依赖T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其危象的发生均需呼吸机辅助呼吸,而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发生.VAP是我国第一位医院感染性疾病[1-3],其发生率为9%~24%,病死率33%~71%,在ICU死亡病例中有近30%直接归因于VAP.近年来预防和控制该病正引起广泛关注.我科2002~2006年对12例重症肌无力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无VAP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2006-01~2007—06对我院513例危重患者进行调查,其中92例发生医院感染(17.9%),男50例,女42例。院内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32%,下呼吸道感染41%,泌尿道感染1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5%,其他感染10%。痊愈及好转282例,抢救74例,成功115例,死亡23例,气管切开19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化医学的进展,人工呼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常见病的辅助手段,为了能使患者更好地接受人工呼吸机治疗,也为解除因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带给患者各方面的负面影响,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病因而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稳定病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化医学的进展,人工呼吸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常见病的辅助手段,为了能使患者更好地接受人工呼吸机治疗,也为解除因使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带给患者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入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NI)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4-01-12神经内科出院的3 055例患者的NI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74%,351例次,例次发病率为11.49%,其中以脑卒中患者感染较多,其中脑出血51例(15.55%),脑梗死148例(45.12%);感染部位最常见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214例(60.97%),泌尿系统25例(7.12%),消化系统76例(21.65%),皮肤软组织17例(4.84%)。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住院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无侵入性操作、病区空气的环境、住院时间、相应季节、患者年龄、住院时药物应用等。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因素以外源性为主,对住院患者注意无菌操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强医护人员无菌观念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院内感染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01~2007-06对我院513例危重患者进行调查,其中92例发生医院感染(17.9%),男50例,女42例。院内感染中上呼吸道感染32%,下呼吸道感染41%,泌尿道感染12%,皮肤及软组织感染5%,其他感染10%。痊愈及好转282例,抢救74例,成功115例,死亡23例,气管切开19例。1资料分析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除与这些患者病情重、昏迷、卧床时间长、年龄偏大、抵抗力差等特点有关外,各项预防性护理措施落实不力,侵袭性操作多,广泛应用高档抗生素以及交叉感染等因素也是导致其院内感染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神经内科病房…  相似文献   

10.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功救治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肺部感染是入住NICU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肺部感染引起的死亡率高达20%~50%[1].本文回顾性调查2004-09~2006-12入住我科NICU的18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有关预防和控制N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状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神经内科住院70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确诊为医院感染的患者,分析其感染分布及病原菌分类等特点。此外,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了解陪护工作人员的基本资料,分析陪护人员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701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者337例,感染率为4.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胃肠道,构成比分别为35.9%、24.0%、17.8%、12.2%。病原菌分布最常见为革兰阴性菌(66.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8.9%),还有白色念珠菌等真菌发现。分析结果显示,60岁以上患者、男性、住院时间长、合并有基础性疾病者、接受侵入性治疗操作者、之前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者易于发生医院感染(P<0.01)。分析陪护人员结果显示,40岁以上、女性、文化程度较高、从事陪护工作时间较长以及接受过岗前培训,陪护患者的感染率较低,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且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综合预防,提高整体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注射液肺泡灌洗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肺泡灌洗治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2例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采用全身应用抗菌素结合床边纤维支气管镜鱼腥草肺泡灌洗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所有患者于灌洗前后48~72h检查胸片。结果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灌洗治疗前后胸部X线片示病灶明显吸收。换气功能显著改善(P=0.000)。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局部注药部位准确,浓度高,有效地清除脓痰和气道分泌物,抗感染疗效显著,减少了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院内感染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12.9%,对照组48.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满意率96.8%,对照组69.4%,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4-02—2015-12我院神经内科950例住院患者,分析其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及危险因素.结果 950例住院患者中感染67例,感染率70.52%,其中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系和上呼吸道等.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饮酒不良史、合并慢性基础病、住院时间>2周、意识障碍及侵入性因素,医院感染多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占60.49%.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多,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史,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及侵入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11-07—2013-02我院NICU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共分离出247株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G+球菌具有高抗菌活性;G-中非发酵菌耐药情况稍重。结论及时掌握N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变化,对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95例入住NICU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3.10例(52.1%)患者发生SAP,其中225例(72.6%)发生于脑卒中72h内.SAP组与非SAP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心脏病史、糖尿病史、脑卒中部位、脑卒...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较为严重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该类患者由于遭到感染,机械通气的预后效果较差。回顾分析2007-01~2010-06在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6例发生VAP的患者护理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选取2010‐01—2014‐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分别采用M R850加温湿化器和文丘里面罩组合装置与常规的呼吸道湿化方法,旨在探讨颅脑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持续湿化护理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并分析其预防措施。方法2012‐06—2014‐06我院神经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护理中出现60例不良事件,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措施。结果我院神经内科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患者比例最高(48.33%),护理不良事件以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最高(31.67%),1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61.67%)。结论针对神经内科院感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分析,并针对性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患者安全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脑血管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方法 ,对南阳市中心医院 1999年1月至 1999年 12月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监测。结果 :共出院病人 894例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 5 3例 ,医院感染率为 5 93 % ,感染部位以泌尿道和下呼吸道为高 ,构成比为 43 40 %。结论 :主要危险因素为老龄化、昏迷、瘫痪、气管插管、吸氧、导尿等各种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因此 ,加强口腔护理和减少侵入性操作是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