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科室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6个月后急诊患者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安全管理、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接收科室满意率高于实施前,而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护理纠纷事件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清单式交接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使用表格式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单,与采用清单式交接前后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所需时间、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转运物品未及时取回例数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清单式交接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质量及效率和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所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转运物品未及时取回例数均有所下降。 结论 实施清单式交接显著提高了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质量、转运效率和工作满意度,确保了患者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方法组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的风险管理模式,对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流程与环节进行隐患分析,查找影响转运安全的高危失效模式,制订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改进后危重患者术后转运流程的高危风险值降低,转运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减少(P0.01或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规范转运流程,提高转运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危重患者转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实施ECMO危重患者转运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与设备相关、与医护人员相关、与转运过程相关以及与患者相关4个部分。规范了转运前护士的核查、转运中的病情观察、转运后的导管维护等,为提高实施ECMO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制的危重患者转运核查单对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成立专家小组, 编制《以风险评估和实施为特征的危重患者转运核查单》,并比较实施前后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实施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总的发生率由37.85%下降至1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1.151,P<0.001)。 其中技术类不良事件下降最为显著,由25.42%下降至7.54%( χ2=41.446,P<0.001)。 结论 《以风险评估和实施为特征的危重患者转运核查单》作为指导转运的工具,能够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探讨实施风险核查评估在院内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95例院内危重转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2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转运前实施风险核查评估流程,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实施院内患者转运流程。比较两组转运前急救措施落实率、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转运前实施风险核查评估流程,患者转运前急救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内危重患者实施转运前风险核查评估流程,能有效落实转运前急救措施,降低了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保证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抢救案例分享在急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从2013年1月开始,每周进行抢救案例分享1次,每季度进行集中讨论与总结,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比较实施抢救案例分享前后的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危重患者转运缺陷率及抢救单元物品缺失率等急救护理质量指标。结果实施后急诊患者分诊准确率(χ2=226.785,P<0.001)、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χ2=152.359,P<0.001)、危重患者转运缺陷率(χ2=1166.209,P<0.001)和抢救单元物品缺失率(χ2=471.344,P<0.001)均优于实施前。结论实施抢救案例分享提升了护士自主管理意识、质量意识和急救思维能力,有效控制了环节质量,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室对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观察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6个月(对照组)及实施后6个月(观察组)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特级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重点环节管理、急救药品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意外发生及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接诊时间、院前转运时间低于实施前,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成功率"为主题,现况调查影响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因素,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成功率显著提高(P0.01),由实施前的76.69%提高到实施后的90.38%,目标达成率109.08%。在品管圈运用、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等7个方面圈员成长值提高28.15%~100.00%。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成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管理能力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转运及安全管理方法。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540例心脑血管和严重创伤性危重患者实施院前与院内转运。结果540例危重患者均得到安全转运,无患者在转运过程发生意外及医患纠纷。结论加强护士急救技能和专业培训,掌握救护及转运管理原则,加强转运安全管理,可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缩短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转运时间的护理管理方案。方法 2015年11月至12月,实地调研普通病房转运至重症监护室抢救的30例危重患者,运用六西格玛DMAIC五步法,将转运流程细化为7个主流程及22个子流程,确定转运过程中的质量关键点,识别对患者安全转运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为配置多功能危重患者转运车、设计危重患者转运重症监护室前核查表、增加危重患者转运小组、加强低年资护士培训、运用SBAR标准交接模式等。实施系列控制方案后,2016年5月至6月再次调查30例危重患者的转运资料。结果改进后,在不增加转运人员和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危重患者从病房至重症监护室的总转运时间显著缩短(t=15.052,P0.001),抢救成功率从91.67%提高至98.01%。结论运用六西格玛DMAIC方法重建了危重患者从病房到重症监护室的转运流程,能有效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应用于脑科危重患者院间转运的效果。方法 :成立脑科危重患者院间转运的流程管理小组,选择核心转运流程,制定核心流程图,各项工作按流程运行,比较流程管理运行前后出诊质量、转运过程中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实施流程管理后,脑科危重患者转运前期准备时间从(10.25±2.45)min降低到(6.24±2.56)min(P0.001),转运途中护理缺陷发生率从23.3%降低到7.9%(P0.001),患者家属满意度得到提高(P0.001)。结论 :流程管理应用于脑科危重患者院间转运可规范、优质、高效完成转运任务,促进了转运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急诊科危重患者在住院交接过程中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自行设计标准化转运确认单,对转运过程的5个环节进行细化,包括接到转运通知、转运前准备、转运过程、转运到达、转运结束。应用标准化转运确认单后共转运危重患者1 336例,不仅缩短了转运时间、降低了在转运过程中异常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患者对转运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保证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纪霞  林秀贤 《护理学报》2006,13(4):34-35
回顾性调查分析156例危重新生儿转运在出诊前准备、现场急救及途中监护环节中显露出的护理隐患问题,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强化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规范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完善转运前的准备,提高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等护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束化管理在呼吸科危重患者转运中的效果。 方法 将呼吸科120例需行院内转运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措施,实验组实施危重患者安全转运集束化管理。 结果 实验组患者安全转运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集束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呼吸科危重患者的转运风险,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调查分析52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包括在出诊前准备、现场急救及途中监护环节中显露出来的护理隐患问题,并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强化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教育,规范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完善转运前的准备,提高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等系列护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在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77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将2019年1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77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转运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转运质量。结果:观察组转运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病房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转运质量。  相似文献   

18.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如果操作不当,不仅影响危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或导致死亡。因此,对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及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手法正确,抢救预案的有效实施,严格交接班等。  相似文献   

19.
黄艳 《中国临床护理》2011,3(6):519-520
转运是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过程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急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关键在于掌握转运的指征、转运前的风险评估、转运人员的组成、转运的急救器械和药品的准备、转运前的预防处理、转运途中的观察与抢救、搬运方法是否正确、抢救预案是否有效实施及严格交接班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岗位管理对危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前后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士岗位管理可有效提高危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