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调查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比较单纯心理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对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急性卒中并发抑郁患者70例,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性格、学历、居住地、月经济收入、社会支持、家庭关系、卒中类型、卒中次数、颈动脉狭窄、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代谢紊乱)。入院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单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组,n=35),另一组给予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联合治疗组,n=35)。并进行Hamilton抑郁量表-21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 1.0版)评分。结果 ①卒中后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所占百分比为57.1%(40/70),中度所占百分比为34.3%(24/70),重度抑郁百分比为8.6%(6/70)。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关系、卒中次数、合并症种数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职业、性格、卒中次数、年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④轻度抑郁患者和中重度抑郁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明显恢复,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而轻度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中重度抑郁患者好,生活质量改善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⑤轻度抑郁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无差异,而中重度患者联合治疗优于单纯心理治疗。结论 ①加重卒中后抑郁程度的相关因素有年龄轻、家庭关系差、卒中次数多、合并症种数多。②降低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抑郁程度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体力劳动、内向、卒中次数多、年龄大。③经治疗后轻度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中重度抑郁患者好,而生活质量的改善无差别。④轻度抑郁患者可以采用单纯心理治疗,中重度抑郁患者应采用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观察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5 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评分 ,并同时行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维亚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比较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及发病情况分组的HAMD差异 ,分析两个量表评定结果。结果 HAMD总分大于或等于 2 0分的有 2 3人 (3 9 66% ) ,其中轻中度抑郁占 19例 ;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年龄、性别无相关关系 ;多次发病患者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首次发病患者 ;以绝望、睡眠障碍、运动阻滞和焦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以轻中度居多 ;患者的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反复卒中可导致抑郁。  相似文献   

3.
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研究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百优解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其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百优解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口服,其他治疗相同.分别于治疗后2、4、6周末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抑郁改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状态改善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抗抑郁治疗不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而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初发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初发脯卒中后抑郁(PSD)在1年内各时期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初发的脑卒中患者66例在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患者,调查各随访时点PSD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SD的定义为卒中后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和评定时HAMD评分≥7分,但入组评定时抑郁症状持续不足两周者仍以PSD表示.结果 在初发脑卒中患者中,卒中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PSD的发生率分别为18.18%(12/66)、29.23%(19/65)、38.09%(24/63)、31.67%(19/60).首次评定时有3例未满足抑郁持续2周的严格定义,但3个月评估时仍为PS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后2周PSD与女性、内向性格相关(b=-1.55,P=0.001;b=1.59,P=0.047);卒中后3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及女性相关(b=-0.19,P=0.005;b=0.26,P=0.01;b:2.84,P=0.03);卒中后6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相关(b=-0.24,P<0.001;b=0.35,P=0.004);卒中后12个月时PSD与社会支持度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相关(b=-0.17,P=0.1301;b=0.33,P=0.002).结论 PSD患病率较高;不同时期的PSD的相关因素不同提示病因可能不同,支持卒中后抑郁的生物社会肉素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07—2013-09我院收治的21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诊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导致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接受全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表(NIHSS)评分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本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4.8%。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卒中部位均是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OR值1)。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后的HAMD和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GQOLI-74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50例,其中康复组80例,对照组70名,对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及入院后21 d、35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其肢体运动功能状态,于治疗后35 d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QOF)评定其生活质量,同时统计住院费用。结果康复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BI评分及QO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探讨百优解抗抑郁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32例(脑梗死78例,脑出血54 例),分别在病程2周、1月、3月、6月、12月行PSD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同时完成Zung’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结果 (1)脑卒中患者中约44.70%出现抑郁症状;(2)卒中类型和性别与P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3)PS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有关。(4)PSD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半球利性均无相关性(P >0.05);(5)百优解能明显改善病程3、6 月时神经功能缺损,病程12月时不仅抑郁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尤为显著。结论 卒中后抑郁是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长期并发症,并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速度和程度。抗抑郁治疗能在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的同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对1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结果 160例脑卒中患者中65例(40.63%)出现抑郁症状。与无抑郁组相比,抑郁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重(P=0.04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低(P=0.000)。进一步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亚组,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00,0.000,0.0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P=0.000,0.000,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534,P=0.005),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呈负相关(r=-0.645,P=0.002)。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相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早期康复治疗、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将有助于减轻脑卒中后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应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进行对照治疗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疗效。结果 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结论 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应用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进行对照治疗研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疗效。结果 帕罗西汀和阿米替林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起效较快,且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结论 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78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评分,通过头CT或MRI进行卒中病灶定位,并根据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急性期进行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8.8%,脑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以轻中度者居多(86.9%),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有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差、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有较高的发生率,脑卒中后抑郁与文化程度高、经济条件差、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作用。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临床治疗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加用电针,对照组加用抗抑郁药,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而FMA、BI、CN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脑损伤部位与脑卒中后抑郁病变的关系,探讨PSD的现况以及对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09月~2011年09月期间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300例,通过颅脑CT或MRI进行卒中病灶定位,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卒中患者在发病14±2d及90±7d进行抑郁及程度的评价。对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0例脑卒中患者合并PSD,总发生率为46.67%,其中轻中度抑郁占46.00%,重度抑郁占0.67%;多发性、左侧半球、额颞叶、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PSD发生率高。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其患抑郁的程度也就越高。PSD发生与卒中类型无关,而与卒中部位、卒中残疾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已婚、人均月收人≥2 000元、无卒中后焦虑、无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低和社会支持高的患者分别较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单身、人均月收入2 000元合并卒中后焦虑、合并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高、社会支持低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残疾程度(t=-0.576,P0.001)、社会支持度(t=0.243,P0.001)及卒中后焦虑(t=-2.027,P0.005)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残疾程度、卒中后病程、卒中后焦虑、卒中后抑郁以及社会支持度显著影响其恢复期的生活质量;而残疾程度、卒中后焦虑以及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的影响。方法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联合体感振动音乐疗法治疗组和单用氟西汀对照组,治疗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和日常生活量表评定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应用氟西汀联合体感振动音乐疗法治疗8周后Hamilton抑郁量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联合体感振动音乐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情绪,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181例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MESSS)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45.9%。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相关性,与额叶、丘脑、左侧大脑半球有关(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181例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的住院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MESSS)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45.9%。抑郁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有显著相关性,与额叶、丘脑、左侧大脑半球有关(P<0.05),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卒中患者PSD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患者(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8.
抗抑郁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56例分为文拉法辛组128例、阿米替林组116例及对照组112例,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第2周HAMD评分和第12周CSS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文拉法辛组和阿米替林组3个月后ADL亦明显改善(P均<0.05),但阿米替林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文拉法辛组.结论:抗抑郁治疗有利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状态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和诺丁汉健康问卷(NHP)对31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现状调查。结果 (1)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6.73%;(2)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NHP和NFDS评分高。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不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21项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将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组及非抑郁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12周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抑郁症53例,发生率25.48%。12周后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抑郁组67.92%,对照组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不同程度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两者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抑郁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