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5年6月-2006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住院并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123例,男104例,女19例,年龄41~69岁,平均(53.88±9.45)岁。病程(确诊时间)15天-8年。均经数码图象确认具有异常舌下络脉。I期17例,Ⅱ期59例,Ⅲ期47例。均经过本人同意加入本研究。所有临床资料输入以Excel 2000统计软件建立的病例资料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舌下络脉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将舌下络脉作为肝硬化诊断的客观性指标。方法:搜集近10a舌下络脉及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舌下脉络曲张与门脉系统的改变密切相关。结论:舌下络脉的改变作为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之一,能够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
430例癫痫患者舌下络脉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杂志》2003,44(3):213-215
目的:观察癫痫患者的舌下络脉并进行分度,探讨与血瘀证的关系。方法:观察430例癫痫患者的舌下络脉并进行分度,就其发作频率、病程、病因、脑电图、发作形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认为在癫痫患者中血瘀证占相当比例,其舌下络脉异常率达59.5%。病因中以外伤性癫痫为甚,发作频率越高,病程越长,瘀象愈显著。其中以单纯部分性发作(运动症状为主)瘀象为显,而脑电图异常与血瘀证关系不大。结论:血瘀证可能是癫痫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热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等研究相吻合,但尚有40.5%舌下络脉正常,故血瘀证不是癫痫的唯一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与舌尖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较系统地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变化特征,并从舌尖微循环的角度探讨其形成的机理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从舌局部微循环、舌体局部血管和门脉系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角度探讨肝癌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机理。结果:肝癌患者的舌尖微循环与22例健康人比较,表现为乳头数目增多(P<0.05),在微血管数和血管扩张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管扩张上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在微循环总分上,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舌下络脉分级的舌尖微循环各指标差别较大,从微循环单位面积舌乳头总数看,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菌状乳头数数目的增多;菌状乳头厚度减小(P<0.05);从微血管数目上看各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血管扩张上,3级与0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微循环总分比较上,3级与0级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舌下络脉的形成,除了与舌局部循环异常有着直接联系外,还可能与全身血管系统及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等的异常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舌下络脉诊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群  徐志伟  柴雅倩 《新中医》2003,35(3):70-71
参考近10年来舌下络脉诊法的研究文献,综述舌下络脉诊法在临床疾病诊断方面的意义,指出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具有特殊的优势,并对该诊法的研究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7.
舌下络脉望诊是中医舌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舌下络脉望诊不是一项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但对于慢性肝病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可通过观察舌下血管系统的变化,为肝硬化的诊断及预测疾病的转归预后提供重要依据.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肝硬化舌下络脉相关研究文献,总结肝硬化舌下络脉特征及相关研究,对肝硬化舌下络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非疾病人群的舌象特征.方法 通过用数字舌诊仪采集286例健康体检者舌象图像,采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舌面颜色值和舌下络脉颜色值,以及舌下络脉主干长度、脉管直径、迂曲度在内的舌下络脉形态特征指标.分析舌下络脉形态分级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舌面与舌下络脉颜色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  相似文献   

9.
舌下络脉为中医舌诊的重要诊察部分,在指导辨证、确立治法及用药上可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在提升中医辨证的客观化程度和准确性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舌下络脉形成的机理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且缺乏较为系统的论述。因此,文章首先对舌下络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初步从中医角度和现代医学机制两方面来阐释正常与异常舌下络脉形成的机理,并从舌下络脉的色泽、粗细、润燥等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辨析其所预示的临床意义,最后对近年来舌下络脉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概述,以期能更为全面的、系统的理解舌下络脉形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2例冠心病人舌下络脉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并分析舌下络脉变化对冠心病中医辨治的价值.方法对112例冠心病患者作了舌下络脉变化的观察,并与8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人舌下络脉异常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舌下络脉异常率达89.29%,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冠心病的病程愈久,舌下络脉的增粗、延长、迂曲、扩张、侧枝多以及色泽深紫等变化程度亦愈加增重,两组比较差别极显著(P<0.01和P<0.05).对照组有舌下络脉异常变化的70岁以上者亦同样存在"血瘀"征象.从舌质变化分析看,冠心组舌淡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舌红、暗(或紫)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十分显著(P<0.01).结论观察舌下络脉的变化对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以及判断病情转归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散结方对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9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予口服心得安治疗,治疗组(44例)口服心得安,同时肝区外敷中药活血散结方,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仪观察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较治疗前缩小(P<0.05),但脾静脉内径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的平均流速和流量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门静脉、脾静脉平均流速和流量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散结方肝区封包可明显降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压力,改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心得安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7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系统(BCLC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对原发性肝癌(PLC)初治患者175例进行BCLC分期,并将其分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肝肾阴虚4组,分析其中医证型与BCLC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4种证型PLC患者的BCLC分期情况不一致(P0.05)。肝气郁结型患者BCLC分期明显早于湿热聚毒型、肝肾阴虚型(P0.01),且早于气滞血瘀型的可能性大;气滞血瘀型患者BCLC分期明显早于湿热聚毒型(P0.01)。2)4个证型A期、B期、C期所占比率不一致(P0.05)。肝气郁结型A期比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1);湿热聚毒型B期比率明显低于气滞血瘀型(P0.01),且低于肝肾阴虚型可能性大;湿热聚毒型C期比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1)。结论:1)BCLC分期中A期是辨证肝气郁结型的临床参考;B期是湿热聚毒型与气滞血瘀型相互鉴别的临床参考,且对于湿热聚毒型与肝肾阴虚型的相互鉴别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期是辨证湿热聚毒型的临床参考。2)PLC患者中医证型与BCLC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BCLC分期对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将53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扶正化瘀胶囊组(28例)予扶正化瘀胶囊;安慰剂组(25例)予相同剂量的安慰剂,2组患者均按常规予必要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患者给药前、后门静脉(PV)主干内径、门静脉左支(LPV)内径、门静脉右支(RPV)内径、脾静脉(SV)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Vmax),并计算各静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扶正化瘀胶囊组治疗前后PV和LPV的血管内径无显著差异,而RPV的内径则明显缩小(P〈0.05);LPV和RPV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SV内径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无明显改变;安慰剂组RPV血流速度治疗后显著减慢(P〈0.05),其他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有效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黄芪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血液动力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常规治疗)组42例和B(常规加丹参、黄芪治疗)组42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个月后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蛋白(LN)各1次,并作对比分析。结果:B组Dpv、Dsv缩小,Spv、Ssv加速,Qpv、Qsv减少,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且HA、PCⅢ、LN有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黄芪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改善肝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行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 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8 例原发性 HCC 合并 PVTT 患者,针对 PVTT 行 SBRT,观察放射治疗后 PVTT 退缩率及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疗程,放射治疗后 4 周 评估疗效完全缓解 1 例,部分缓解 3 例,疾病稳定 13 例,疾病进展 1 例。放射治疗中急性损伤均可耐受,放射治疗后随访 中未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或放射性肝病。 结论:SBRT 可作为治疗 HCC 合并 PVTT 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唐斌  王刚  邓峰美  何芳  程江  张君  赵娟  王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32-1833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哈萨克族脂肪肝分布差异及与门静脉宽度、脾厚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B型超声诊断技术,对检出的脂肪肝与门静脉宽度、脾厚径进行分析。结果受调查766人中,汉族381人,哈萨克族385人;其门静脉宽度平均值汉族较哈萨克族小,脾厚径平均值汉族较哈萨克族大。结论脂肪肝在新疆汉族、哈萨克族之间分布不同,门静脉宽度、脾厚径在不同民族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疆汉、维吾尔族脂肪肝分布差异,门静脉和脾厚径特点及与门静脉、脾厚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B型超声诊断技术,对检出的脂肪肝与门静脉、脾厚径进行分析.结果 受检查767人中,汉族381人,维吾尔族386人;汉族的门静脉、脾厚径平均值高于维吾尔族.结论 脂肪肝在不同民族之间分布不同,门静脉、脾厚径在两民族之间存在种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嫣斐 《山西中医》2007,23(1):63-65
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群体特征的研究,通过binary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出现频数较高的症状、体征为腹壁青筋暴露、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胁下症块、刺痛固定不移、舌紫暗有瘀斑、脉涩等,可通过β取值的大小确定该症状和体征与证型的关系程度,且HA和CD4取值愈大,肝血瘀阻证出现的可能性愈大。因此为临床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型宏观和微观指标量化标准化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及食道病变。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占57.18%;门脉高压性胃病直接导致出血占19.23%。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