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眼眶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34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微,方法 对20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性7例),11例腺样囊性癌(复发性9例),恶性多形性腺瘤2例(均为复发性)和1例粘液表皮癌的超声,CT和MRI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多形性腺瘤呈圆形,帝界清楚,骨窝形成,腺样囊性癌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骨破坏明显。结论 根据肿瘤的位置,形状,帝界和继发性改变(泪腺窝扩大,骨破坏,钙化,病变向周围结构蔓延)等影像学表现可作出较准确的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眶及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I)特征.方法 回顾性研究30例经病理证实为眼眶及眼附属器淋巴瘤的CDI,结合临床表现和好发部位分析其特征.结果 淋巴瘤发生部位有眼眶、结膜、泪腺和泪囊;瘤体大多数长径在1cm以上,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但多可见高回声分隔;14例声衰减中等,16例声衰减不明显;多数肿瘤有轻度可压缩性;可见较明显占位效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多数肿瘤内部可见Ⅲ级或Ⅳ级血流信号,均为动脉频谱,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较高;部分瘤体周围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眼眶及眼附属器淋巴瘤的CDI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判断.  相似文献   

3.
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利华 《眼科研究》2002,20(6):540-542
目的 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现代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泪腺上皮性肿瘤进行分析。其中20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复发性7例),11例腺样囊性癌(复发性9例),2例恶性多形性腺瘤(复发性2例)和1例黏液表皮癌。结果 前路开眶15例,改良外侧开眶15例,眶内容摘除术2例,内侧开眶1例,术后放射治疗17例(恶性14例,良性3例),随访28例,时间半年至1.5年,良性肿瘤16例均无复发,恶性肿瘤12例中2例复发。结论 泪腺上皮性肿瘤是常见的眶内肿瘤,复发率较高。改良外侧开眶是切除泪腺上皮性肿瘤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泪腺上皮性肿瘤11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重新复习天津眼科医院病理科自1980年至2009年间收检的113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参照WHO关于唾液腺肿瘤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分析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类型和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113例泪腺上皮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73例(64.6%),腺样囊性癌23例(20.4%),癌在多形性腺瘤中9例(8.0%),其他类型的上皮性肿瘤均为恶性,共8例(7.0%).结论 泪腺上皮性肿瘤有不同的病理类型,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区别,正确和详细的病理诊断可对临床治疗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夏瑞南  罗清礼 《中华眼科杂志》1994,30(5):399-400,T052
泪腺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一例夏瑞南,罗清礼,张贤良,袁季高,曾晓燕泪腺肿瘤占眼眶肿瘤的第5位 ̄[1],大多数文献报道泪腺上皮性肿瘤占50%左右 ̄[2,3],上皮性良性肿瘤以混合瘤(多形性腺瘤)最为多见,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占首位 ̄[4]。我们报告1例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E-cadherin及β-catenin在泪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方法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泪腺多形性腺瘤的患者11例11眼和腺样囊性癌的患者6例6眼,分别行E-cadherin和β-cat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取泪腺脱垂患者的泪腺组织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正常泪腺组织中E-cadherin呈强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膜;而在泪腺多形性腺瘤中E-cadherin呈弱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E-cadherin在腺样囊性癌中未见表达。3组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的样本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492,P=0.000);正常泪腺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的样本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组和腺样囊性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3.561,P=0.000;U=-3.108,P=0.002),多形性腺瘤组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的样本数明显高于腺样囊性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47,P=0.032)。正常泪腺β-catenin细胞膜呈中度或强阳性表达,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中β-catenin的表达较正常泪腺组织表达阳性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样囊性癌组中β-catenin细胞核阳性的比例(33.3%,2/6)较多形性腺瘤组(72.7%,7/11)低。结论 E-cadherin表达的下降是参与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生及癌变的重要因素,而E-cadherin的进一步下降甚至缺失,以及β-catenin的核转位可能是参与泪腺多形性腺瘤恶性转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4例泪腺上皮性腫瘤的影像學特徵.方法對20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復發性7例),11例腺樣囊性癌(復發性9例),惡性多形性腺瘤2例(均爲復發性)和1例粘液表皮癌的超聲,CT和MRI進行分析.結果良性多形性腺瘤呈圓形,邊界清楚,骨窩形成.腺樣囊性癌體積較大,形狀不規則,骨破壞明顯.結論根據腫瘤的位置,形狀,邊界和繼發性改變(泪腺窩擴大,骨破壞,鈣化,病變向周圍結構蔓延)等影像學表現可作出較準確的術前定性診斷.  相似文献   

8.
泪腺肿瘤在眼眶病中构成比较大,患者发病年龄跨度大,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突出、鼻侧移位,眼球运动受限,泪腺区可扪及肿物等。了解泪腺肿瘤影像学特点有助于病情预后的判断及手术方案设计。本文对属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癌、嗜酸性细胞癌、泪腺腺癌、泪腺上皮囊肿,以及属于非上皮性肿瘤的泪腺炎性假瘤、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泪腺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旨在为泪腺肿瘤的诊治提供帮助。(国际眼科纵览,2016,40:196-200)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 cullin-1(CUL-1)蛋白和Ki-67蛋白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手术切取的泪腺上皮性肿瘤31例(多形性腺瘤11例、腺样囊性癌12例和腺癌8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4~68岁,平均(42.5±4.7)岁,单眼发病.另取5例正常泪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UL-1蛋白和Ki-67蛋白在泪腺正常组织及良、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在200倍视野下,辨别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并计数,计算出CUL-1蛋白和Ki-67蛋白在不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对各组的阳性表达率作卡方检验.结果 ①CUL-1蛋白的阳性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呈棕黄色,分布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在3种肿瘤中均呈高表达.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CU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0%、46.63%和43.88%;在正常组织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43%.经卡方检验,CUL-1蛋白在多形性腺瘤、腺样囊性癌和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x2=492.821、550.069、504.907,P均<0.01),而在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Ki-67蛋白的阳性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后呈棕黄色,分布于细胞核.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表达率高达48.59%和53.88%;在多形性腺瘤和正常组织中呈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和4.32%.经卡方检验,Ki-67蛋白在腺样囊性癌和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x2=454.522、544.010,P均<0.01).结论 CUL-1蛋白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增高,是导致泪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的分子机制之一.Ki-67蛋白在泪腺恶性上皮肿瘤中呈高表达,可作为判断泪腺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泪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总结17例泪腺原发性上皮性肿瘤病例。结果良性肿瘤以泪腺良性混合瘤为主,恶性肿瘤以泪腺腺样囊性癌为主。结论在肿瘤性质的诊断中,CT及B超具有重要作用;术中快速冻结切片是术中鉴别肿瘤性质的可靠方法;病理检查决定最终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常见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类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 7(EGFL7)、微血管密度(MVD)、Ki67的表达,探究EGFL7与MVD、Ki67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0例正常泪腺组织(取自因炎性假瘤、Mikulicz病等良性泪腺肿瘤切除后,标本中的部分正常泪腺组织)、20例泪腺多形性腺瘤、12例多形性腺癌、14例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EGFL7蛋白、Ki67进行检测,并应用CD34标记计数MVD。

结果:EGFL7主要在泪腺多形性腺癌、腺样囊性癌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浆中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泪腺组织中EGFL7无阳性表达,泪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EGFL7的阳性率为5%(1/20),泪腺多形性腺癌中EGFL7的阳性表达率83%(10/12),泪腺腺样囊性癌中EGFL7的阳性表达率为86%(12/14),两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泪腺组织(P<0.001)。CD34可使肿瘤微血管染色呈棕黄色的单个或成簇细胞群。在泪腺多形性腺癌(32.58±14.46)及腺样囊性癌(43.43±4.60)中CD34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4.20±1.19)(P<0.001); Ki67在具有增殖活性的细胞核呈棕褐色着色,在泪腺多形性腺癌(44.83±13.68)及腺样囊性癌(26.29±8.44)中Ki67的表达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2.80±3.14)及正常组织(0.40±0.70)(P<0.001)。在两种恶性肿瘤中EGFL7的表达分别与MVD、Ki67呈明显正相关(rs=0.897,P<0.001; rs=0.837,P<0.001)。

结论:EGFL7在泪腺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MVD、Ki67呈正相关性,提示EGFL7不仅在泪腺上皮性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参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298例泪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类型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总结北京同仁医院眼病理室44年间(1961年~2005年1月)存档的298例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8例肿瘤中,最常见的为泪腺多形性腺瘤,其它依次为腺样囊腺癌,腺癌,多形性腺癌及其它泪腺少见肿瘤。对不同类型肿瘤发病年龄、性别及眼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对其发病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对多数病例做出初步诊断,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艳枝  王毅  杨新吉  黑燕  肖利华 《眼科》2006,15(6):392-395
目的分析130例泪腺上皮性肿瘤临床特点,明确诊断依据。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30例原发泪腺上皮性肿瘤。方法收集13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泪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资料。主要指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泪腺上皮性肿瘤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疼痛、复视等。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43.8%)为多,恶性肿瘤占前三位的分别为腺样囊性癌(38.5%),恶性混合瘤(8.5%),腺癌(3.8%)。眼眶B超、CT、MRI都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是最终诊断依据。结论将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合起来可对泪腺上皮性肿瘤作出初步诊断,最终诊断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赵平  孙宪丽  李辽青  贺占国  李彬 《眼科》1998,7(3):178-179
应用α-1抗胰蛋白酶多克隆抗体对10例多形性腺瘤和10例腺样囊腺癌进行原位免疫标记研究。结果表明,10例多形性腺瘤均呈阳性反应;10例腺样囊腺癌中,7例呈阴性反应,3例阳性反应。但腺样囊腺癌的阳性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多形性腺瘤。说明泪腺腺样囊腺癌的蛋白酶抑制物活性明显降低是该肿瘤具有较强的组织浸润力的原因之一。而且,α-1抗胰蛋白酶的免疫组化测定有助于泪腺上皮性肿瘤的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15.
吴中耀  李玲 《眼科学报》1991,7(2):98-102
本文报告泪腺恶性肿瘤27例(其中腺样囊性癌12例,恶性多形性腺瘤9例,其它腺癌6例)。讨论和分析了临床表现、影象诊断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予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