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东茛菪碱五个剂量(1、2、5、10、20μg/ml作用于12名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液诱发染色体畸变,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3.±0.5,9.6±1.1,11.7±1.1,13.6±2.3,18.0±3.0和17.5±2.0%;细胞畸变率为3.1±0.6,9.2±0.6,10.0±0.8,10.8±1.5,11.6±1.8和12.2±14.%。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方差分析,各剂量组间变异的差异高度显著(P<0.01)。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也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东莨菪碱剂量与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畸变率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醋酸铅诱发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成年C57L雄性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射0、1.5、6、24mg/kg体重的醋酸铅溶液。每4天染毒1次,40天后进行生殖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高剂量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变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并观察到随染毒剂量增加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入外源性SOD对辐射诱发人血淋巴细胞染色单体型畸变和染色体型畸变的影响。方法  (1)人血 37℃培养 70h后加入不同浓度SOD ,接受 1Gy60 Co -γ射线照射 ,再培养 3h ,按常规方法制片 ,每组镜检 30 0个细胞 ,观察SOD对辐射诱发染色单体型畸变的影响 ;(2 )人血先加入不同浓度SOD ,再按上述条件照射 1Gy ,37℃培养 5 4h ,按常规方法制片 ,每组镜检 30 0个细胞 ,观察SOD对辐射诱发染色体型畸变的影响。 结果 (1)各个浓度SOD(5× 10 -3 ~ 5× 10 -1mg/ml )对辐射诱发的染色单体型互换和断裂均有非常明显的降低作用 ;(2 )只有中浓度SOD对染色体性畸变包括染色体互换与断片 ,以及高浓度SOD对染色体互换才产生降低作用。结论 在上述实验条件下 ,不同浓度SOD对辐射诱发的染色单体型畸变和染色体型畸变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共选择84名接铅工人进行尿铅和染色体畸变(CA)及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检测及36名非接铅工人作正常对照。结果表明:随着尿铅水平的增高,CA和SCE频率亦明显升高,呈量效关系。而与接铅年限、工种及年龄无关。对48名接铅工人子代及11名非接铅工人子代CA和SCE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接铅工人妊娠前期和妊娠期接铅所生子代其CA和SCE频率略高于非接铅作业工人所生子代。因此认为铅对人类可产生遗传毒理效应,其对染色体的损伤程度与吸收入体内的量直接相关,并可引起子代危害。  相似文献   

6.
人类接触化学及其合成物与日俱增,化学诱变在细胞遗传学中的研究引起高度重视并已广泛开展,如何鉴别、确定与化学诱变作用剂量有关系的畸变类型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丝裂霉素C(MitomycinuCm,MMC)是目前临床治疗及研究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8.
对成年C_(57)BL雄性小鼠腹腔內分别注射0、1.5、6、24mg/kg体重的醋酸铅溶液。每4天染毒1次,40天后进行生殖细胞染色体检查。结果高剂量组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并观察到随染毒剂量增加所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相应升高。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剂量分别为胸片(0.118mGY),胸透(4.920mGy)、胃肠检查(40.425mGy)的x射线剂量分别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小鼠,照后7小时观察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为剂量与畸变率呈直线相关。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染色体断裂为主。说明即使在小剂量x射线情况下,也可造成染色体的断裂,所以,通过观察染色体断裂情况就可评价x射线哺乳动物以及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0.
对苯妥英钠诱发小鼠骨髓细胞畸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妥英钠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程度,随荆量的增加而增大,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用萘对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试验。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设3个萘剂量组,100mg/kg(相当于1/6LD_(50))、33mg/kg、11mg/kg。阴性对照组给予空白乳剂,阳性对照组给环磷酰胺50mg/kg。除环磷酰胺为腹腔注射外,其余均以灌胃法给药,连续5d。结果证实萘不引起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提示萘对生殖细胞无潜在诱变性。  相似文献   

12.
应用XL 200型血液辐射仪对34例急性脑血管病人进行紫外线辐照血液治疗,患者接受UV C2537nm剂量率0568J/m.s,经对照不同时间(0,4,8,10min)以及分别充氧4,8,10min的血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分析,结果表明:用紫外线照射治疗前及经不同时间照射治疗后,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用此方法治疗对患者遗传物质无明显致畸变效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低叶酸培养条件对胃癌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胃癌患者与癌基因同位的脆性位点表达明显增高(P<0.01),8个脆性位点的表达与胃炎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有6个脆性位点与癌断裂点、癌基因在同一染色体带上,提示胃癌患者的脆性位点表达有特征性,脆性位点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外周血染色体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实体瘤染色体畸变情况,外周血中与实体瘤染色体畸变区带一致或相邻的脆性位点、癌断裂点表达频率有显各增高。我们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上1q21、1q44两个位点的畸变对于胃癌普查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35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和10名健康人的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1)患者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者(P<0.01),结构畸变以单体断裂为主;(2)患者的染色体畸变与性别及硫脲类抗甲亢药物的治疗剂量无关;(3)伴突眼症者和不伴突眼症者之间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有显著性差异,前者高于后者(P<0.05);(4)患者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累及多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30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其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染色体畸变率及C带相对长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呈非随机性变化;Ⅱ期和Ⅲ期癌间未见到差异。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具有染色体不稳定性,可能反映个体所固有的特征,与肿瘤的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氧化锗对氯化镉诱发性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氧化锗对氯化镉诱发性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镉明显地增高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且呈剂量反应关系,染色体损伤类型以染色单体裂隙和断裂为主,氧化锗明显地抑制氯化镉引起的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子辐射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和HPRT基因突变率作为中子辐射的生物剂量计的可能性。方法采用14MeV中子等剂量率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吸收剂量范围0~1Gy,秋水仙素阻断法检测染色体畸变率,CB细胞法和常规培养法检测微核率,多核细胞法检测HPRT基因突变率,建立相应的剂量效应曲线,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该剂量范围内,各指标与剂量关系符合现行平方模型,染色体畸变、微核呈过离散分布,三者有线性相关性。染色体畸变率灵敏度最高,其次是CB细胞法微核率,再次是常规培养法微核率,HPRT基因突变率最低。结论中子辐射事故可采用准确灵敏的染色体畸变率和CB细胞法微核率作为生物剂量计进行辐射种类判定和生物剂量估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早孕期胎儿颈后皮下积液内分隔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 2016年12月早孕期超声检查提示颈项透明层(NT)增厚NT≥3 mm或颈后皮下积液出现分隔(NS)、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281例纳入研究。将281例孕妇分为3组:NT厚度为3.0~5.0 mm且颈后皮下积液未发现分隔的胎儿(NT 3.0~5.0 mm组,n=124); NT厚度>5 mm且颈后皮下积液未发现分隔的胎儿(NT>5.0 mm组, n=96); 出现NS的胎儿(NS组,n=61)。结果NS组胎儿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NT 3.0~5.0 mm组和 NT> 5 mm组( P<0.01)。经调整孕妇年龄、妊娠前体质量指数、种族、头臀长,NS组较NT 3.0~5.0 mm组( OR=4.97; 95% CI:2.76~10.77; P<0.01)和NT>5 mm组(OR=3.82; 95% CI:1.87~7.21; P<0.01)胎儿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更显著。结论颈后皮下积液是否存在分隔在妊娠早期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可能可以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9.
汞、镉、铅联合染毒对小鼠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汞、镉、铅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连续2d给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不同组合的汞、镉、铅,末次染毒1h后取血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和^3H-TdR掺入法检测DNA的损伤。结果 SIEGE试验时,汞-镉-铅组DNA迁移距离明显高于其相应单独作用组,汞-镉组、镉-铅组分别与镉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用^3H-TdR掺入法同时进行实验,汞-镉组及汞-铅组与其单独染毒组比较,DPM值明显下降,汞-镉-铅三者联合染毒时,DPM值下降更为明显,说明DNA损伤愈加严重。结论 汞、镉、铅具联合毒性作用,三者联合染毒对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