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津  张倩 《北京医学》2013,35(5):342-345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VBA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VBAD患者的临床表现、DSA检查结果、CTA/MRA阳性发现及颈部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lor flow image,CDFI)结果.结果 21例患者共识别出24处夹层病变.21例中,19例(90%)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体征,其中后循环梗死占71%(15/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占19% (4/21);经DSA和CTA确诊7例夹层动脉瘤,2例珠网膜下腔出血(SAH).本组中,18例(86%)出现头痛、颈痛或头颈痛.本组DSA多见的异常表现为,线样征、夹层动脉瘤、串珠征和双腔征;CTA在发现线样征、串珠征和动脉瘤方面有帮助.与DSA比较.颈动脉CDFI可发现多数夹层病变的双腔结构和壁内血肿.结论 VBAD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后循环缺血与梗死,多伴有头痛、颈痛或头颈痛.与夹层相关的动脉瘤可能并不少见.颈动脉CDFI检查对VBAD的诊断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总结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1999年收治的32例颅内后环非囊状动脉瘤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主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珠线征”动脉假腔(“双腔征”),内膜瓣等影像学表现诊断夹层动脉瘤,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患者被诊断为夹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例,吞咽困难及偏瘫(Wallenberg综合征)者1例,头痛或颈后部痛者3例,1例无症状,此8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同时患血友病,DSA及MRI检查发现“珠线征”者6例,动脉假腔者4例,MRI发现1例动脉壁内血肿。结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症状轻重 一,单凭临床表现诊断较难,但其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DSA及MRI中的“珠线征”,“双腔征”或内膜瓣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3.
刘静 《疑难病杂志》2008,7(3):183-184
例1.男,64岁,凶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1d入院,无意识障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BP172/109mmHg(1mmHg=0.133kPa),神清,查体合作,颈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Hunt—Hess2级。CTA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椎-基底动脉汇合处及基底动脉近段梭形动脉瘤,约30mm×10mm.DSA示左侧椎动脉入颅段至尽底动脉远端血管夹层动脉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8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6例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就其介入治疗策略作回顾总结,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例无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临床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采取椎动脉内支架之置入辅助弹簧圈栓塞12例,2例因夹层累及小脑后下动脉而将支架置于小脑后下动脉内后闭塞动脉瘤,2例采用闭塞载瘤动脉治疗。术后1例因急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5例恢复良好,死亡1例;6个月后7例DSA随访,未见动脉瘤显影。结论:积极采取保留或闭塞载瘤动脉的介入方法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夹层动脉瘤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 allenberg综合征)是指因下橄榄核后侧延髓外侧髓质的楔形梗死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通常由椎动脉闭塞所致。同侧轴向侧步作为椎动脉闭塞的始发症状非常罕见,同时与同侧轴向侧步相关的解剖结构尚不清楚。本文描述2例以同侧轴向侧步作为始发症状的椎动脉闭塞患者。其中1例患者的背外侧延髓因卒中而受累,另1例患者更多的外侧延髓受累。本研究结果提示,同侧轴向侧步可能是由不同的解剖结构损伤所引起,这些结构包括前庭神经核、小脑脚或脊髓小脑束。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变异性:同侧轴向侧步的解剖学相关结构@Nowak D.A$De…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20排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 )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诊断颈部动脉夹层常见影像学征象的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及放射介入收治的58例经DSA诊断为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320排CTA与DSA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与传统的DSA检查结果相比,对照分析CTA诊断颈部动脉夹层的能力。结果发现CTA显示双腔征为67% (4/6),血管狭窄为94% (33/35),内膜瓣为85%(22/26),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显示血管闭塞及夹层动脉瘤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20排CTA作为一项有效、简便及非侵入性影像学诊断技术,可较清晰的显示颈部动脉夹层的多种影像学征象,对颈部动脉夹层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Wallenberg综合征,主要由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所致,是脑干梗死的特殊类型[1]。但由于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较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且患者多无明显偏瘫,误诊率较高。我们临床工作上误诊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CT与MRI的特点。方法对18例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与MRI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经头颅CT扫描仅1例显示小脑梗死,余17例未见异常。MRI检查的18例中有2例未见异常,16例可见延髓背外侧梗死,其中9例梗死病变仅限于延髓(其中7例病变仅限于延髓背外侧,2例病变侵及半侧延髓);6例延髓合并小脑梗死;1例延髓伴桥脑梗死。结论眩晕,交叉性感觉障碍,构音、吞咽困难,同侧Homer征及肢体共济失调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部分病例伴第6、7、8对脑神经或锥体束受累的表现。头颅MRI检查优于CT。但并不是所有Wallenberg综合征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前行CTA检查,与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CTA检查,检查出动脉瘤8例,动静脉畸形3例,其中大动脉瘤3例,小动脉瘤2例,一般动脉瘤3例;DSA检查发现动脉瘤9例.结论:CTA和DSA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种CTA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本院成功完成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CTA检查并得到DSA证实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CTA原始资料在工作站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包括VR、MIP、MPR和VA)分析,探讨各种后处理技术对不同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多种CTA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与DSA检查结果一致,发现囊状动脉瘤29个,夹层动脉瘤1个,AVM病灶3个,未有阳性发现9例。其中VR和MIP联合VA适用于囊状动脉瘤的诊断,MPR和VA适用于夹层动脉瘤,MPR联合VR和MIP适用于AVM的诊断。结论:不同CTA后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多种CTA后处理技术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88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方毅  袁良津  蒋鸣坤  施雪英 《安徽医学》2010,31(9):1035-1036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所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及其分布。方法 88例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并排除出血。上述患者全部进行选择性颈部和颅内血管造影。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狭窄形态并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88例脑梗死中血管造影显示69例(78.41%)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58例有颈动脉系统受累,29例有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8例。其中38例同时有多部位受累。颈动脉系统中以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受累最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的以椎动脉开口处最为常见。19例血管造影正常。结论脑梗死患者DSA显示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开口部位病变为主。DSA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脑血管病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颈动脉夹层(C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DSA证实的CAD患者的两种影像学资料。结果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诊断颈动脉夹层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98.8%,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99.4%,符合率为98.5%。MSCTA以"双腔征"最多见,12例(占42.9%),DSA以线样征多见,15例(占52%),结论 MSCTA对颈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评价颈动脉夹层的首选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诊断脑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011年1至11月本科收治的7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CTA检查,然后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组79例患者CTA共检出46例52个动脉瘤,DSA检出48例55个动脉瘤;CTA检出非动脉瘤病灶52个,DSA检出非动脉瘤病灶56个。以DSA为“金标准”,CTA对脑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为94.5%(52/55),特异度为92.9%(52/56)。结论:使用CTA检测脑动脉瘤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丽  白雪 《医学综述》2012,(24):4267-4269
目的应用减影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探讨不同的侧支循环与后循环缺血(PC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在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住院患者102例,根据CTA或DSA检查结果分为有侧支循环组和无侧支循环组,分析不同的侧支循环与PCI的相关性。结果有侧支循环组脑梗死发病率低于无侧支循环组(P=0.031);无侧支循环重症脑梗死患者比例较有侧支循环组高(P=0.043);有侧支循环组发病后30 d临床表现的好转率较高(P=0.021);有侧支循环的脑梗死组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侧支代偿方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有侧支循环的脑梗死发病率低、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以多种侧支循环方式代偿的PCI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血管造影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32例CT诊断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6~24小时行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和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及滑动薄层块技术(STS-MIP)对血管进行重组、评判,并与DSA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2例中,CTA共检出动脉瘤17例,脑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硬化各1例,17例患者共19枚动脉瘤,CTA检出18枚,遗漏了1枚颈内动脉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4.74%(18/19).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及明确病变的三维空间关系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筛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DSA与CTA诊断前、后交通动脉瘤的优缺点。方法:30例脑出血或单侧动眼神经麻痹而疑有前、后交通动脉瘤的患者进行DSA和CT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后交通动脉瘤的检出率及显示动脉瘤瘤颈、瘤体、钙化、血栓的优劣。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DSA与CTA检查阳性率均为100%。18例后交通动脉瘤,DSA检查阴性1例,可疑2例,阳性15例,阳性率为83.33%;CTA检查阴性1例,可疑6例,阳性11例,阳性率为61.11%。CTA对前交通动脉瘤瘤颈、瘤体、钙化、血栓的显示优于DSA,对后交通动脉瘤与DSA差别不大。结论:CTA对前交通动脉瘤的敏感性达100%,对后交通动脉瘤诊断尚不能代替DSA,DSA与CTA两种检查方法互补可提高动脉瘤,尤其是后交通动脉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破裂脑动脉瘤(AN)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75例连续收治的急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在人院当天行急诊3D—CTA检查,根据3D—CTA的结果,凡符合栓塞指征的AN患者在3d内行GDC栓塞术。结果 80例符合条件的破裂AN成功地进行了GDC栓塞,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全部证实了3D—CTA的发现,3D—CTA在显示AN和载瘤动脉的三维结构上优于DSA。它能在脑血管造影前为AN的栓塞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尤其对前交通AN的栓塞。结论 3D—CTA可在脑血管造影前早期确定AN和栓塞指征;可引导导管直接置入AN所在侧血管及选用合适的弹簧圈;为早期GDC栓塞治疗提供确切依据和指导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价值.方法:对经CT平扫明确诊断的自发性SAH 24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做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就CTA和DSA诊断作一比较.结果:24例CTA检查后22例共发现26个脑动脉瘤,CTA能清楚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位置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以DSA作为金标准,CTA灵敏度92.86%,特异度100.00%.结论:CTA可作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尤其是危重患者早期病因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后循环颅内段动脉管径细、行程长、弯曲多,支架植入过程中阻力大,手术难以成功。探索采用同轴双导管技术,以增加后循环支架输送过程支撑力,提高后循环手术成功率。方法:21例经DSA、MRA或CTA检查确诊为后循环颅内段狭窄(狭窄程度大于70%)患者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先用单导管技术进行支架输送,失败后改用同轴双导管技术,单导管技术成功者为对照组,双导管技术成功者为治疗组。结果:同轴双导管支架到位良好,成功率达93.33%;单导管支架通过率为28.57%(P<0.05)。结论:同轴双导管技术能增加支撑力,提高后循环颅内支架手术成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