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网孔状硅胶引流管与丝裂霉素C对鼻内镜额窦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5例(116侧)慢性额窦炎、额窦囊肿、额窦骨瘤、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35例(64侧)鼻内镜术中同期应用网状引流管与丝裂霉素C者为MMC组;另30例(52侧)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3年,将两组患者术后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MMC组患者总有效率(97.4%)高于对照组(72.9%)(P〈0.01)。MMC组术后并发鼻腔粘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对照组并发鼻腔粘连7例,窦口闭锁1例,鼻额管狭窄2例,息肉或肿瘤复发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MM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鼻内镜下额窦手术中同期应用网孔状硅胶引流管与丝裂霉素C可提高手术疗效,明显减少术后鼻额管狭窄、闭锁的发生率,该方法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9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介绍鼻内镜鼻窦手术护理体会。重点讨论鼻内镜手术前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本组9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结果治愈82例(88.2%),好转8例(8.6%),无效3例(3.2%),总有效率(96.7%),3例无效者均为未按时复查换药患者。并发症鼻粘连12例,窦口闭锁3例,术后出血2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在护理的过程中笔者体会到术后的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重要环节,术后定期内镜下清除术腔肉芽、血痂、囊泡组织及分泌物,及时解除鼻腔粘连,是彻底治愈鼻窦炎的重要阶段。缺乏上述处理,难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因此,要在患者出院宣教中重点强调术后随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均5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54/58),明显高于对照组68.97%(40/58)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出现鼻腔粘连,使用凡士林纱条进行分隔;3例出现上颌窦窦口开放不良,用鼻内镜扩大窦口后患者窦口开放。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源性头痛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治疗鼻源性头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4mm0°和70°鼻内镜手术,去除鼻腔、鼻窦内病变组织,开放病变窦口,矫正解剖变异,使鼻窦炎症消退,鼻中隔居中,维持中鼻甲的形态。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该组治愈128例,占56.6%(128/226),显效54例,占23.9%(54/226),有效36例,占15.9%(36/226),临床总有效率96.4%,无效8例。结论鼻源性头痛由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鼻内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明亮,操作准确,切除病灶彻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的疗效,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冲洗组和对照组。冲洗组30例以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器鼻腔冲洗,对照组术后不采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术后6个月后,冲洗组治愈25例,治愈率83.3%;对照组治愈20例,治愈率66.7%。结论生理盐水冲洗液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鼻腔冲洗在鼻腔围手术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以及鼻腔新生物行鼻内窥镜术治疗后3d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常规鼻内镜清理鼻腔。治疗组加用鼻可乐冲洗器及冲洗剂(美国泰克沃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冲洗鼻腔,冲洗疗程为术后1个月;对照组未冲洗。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鼻腔黏膜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2.5%)、总有效率(97.5%),均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0.0%)和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内窥镜术后患者应用鼻可乐冲洗器及冲洗剂冲洗鼻腔,可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 对56例112侧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再次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经鼻内镜检查、随访3~6个月,治愈70侧(62.5%,好转35侧(31.2%),无效7例(6.396)。56例112侧中,并发眶周血肿5侧(4.5%),鼻腔粘连或闭塞16侧(14.3%),出血2例(1.896)。结论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手术需要注意辨清鼻腔解剖结构,重点处理好病变的中鼻甲和完整切除钩突,术前术后配合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药物可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凝分离创面+塑型锡箔纸隔离+鼻腔冲洗法治疗鼻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9例(148侧)鼻腔粘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64侧)和对照组(44例,84侧)。治疗组采用电凝分离创面+塑型锡箔纸隔离+鼻腔冲洗法治疗;对照组在鼻内镜下采用剪刀直接分离(48侧)和电凝分离创面(36侧)治疗鼻腔粘连。结果治疗组初次治愈率为93.6%(60/64),二次治愈100.0%(4/4),总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直接分离法初次治愈率72.9%(35/48),二次治愈42.8%(3/7),总治愈率为79.2%;电凝法初次治愈率83.3%(30/36),二次治愈50.0%(3/6),总治愈率为91.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凝分离创面+塑型锡箔纸隔离+鼻腔冲洗法治疗鼻腔粘连具有安全、简便易行、疗效稳定等特点,术后恢复快、费用低,患者无须住院,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
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1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167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Ⅰ型1期81例,2期216例,3期67例,Ⅱ型1期54例,2期301例,3期205例,Ⅲ型243例。结果1167例内镜鼻窦手术中,术后并发症60例(5.10%),其中眶内血肿1例(0.09%),鼻腔粘连42例(3.60%),鼻中隔穿孔2例(0.17%),泪道损伤1例(0.09%),眶纸板损伤14例(1.20%)。术中出血量20 ̄300mL,平均45mL。总治愈率为84.60%,其中Ⅰ型治愈率为94.50%,Ⅱ型治愈率为84.30%,Ⅲ型治愈率为70.80%。经χ2检验,三型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确的手术操作、术后规范化换药以及适当激素的使用是影响鼻内镜手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提高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 例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随访结果.结果 12 例完整随访病例中,10 例接受以手术为主治疗.鼻内镜手术(术式一)3 例:1 年生存率为100.00%(3/3),2 年生存率为33.33%(1/3),5 年生存率为0.00%(0/3);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术(术式二)7 例:1年生存率为100.00%(7/7),2 年生存率为71.43%(5/7),5 年生存率为28.57%(2/7).术后患者中4 例(40.00%)出现局部复发,6 例(60.00%)出现远处转移.结论 采用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瘤的术后生存率较高,是较好的术式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儿童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中的方法、疗效、价值。方法对42例84侧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少年儿童鼻-鼻窦炎行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主要开放上颌窦、筛窦等,针对窦腔病变不同采取不同处理策略,额窦、蝶窦如无严重病变一般不做开放,中鼻甲酌情骨折内移或息肉样变部分切除,鼻腔息肉等离子彻底切除)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局限性鼻中隔矫正,并与传统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患儿42例对比。结果规范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无效率为7.14%(3/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32/42),无效率为23.8%(10/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组共4例出现眶周眶周青黑、窦口闭锁等,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共10例出现鼻腔粘连、眶周眶周青黑、窦口闭锁等,发生率为23.8%(10/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鼻-鼻窦炎须行微创鼻窦手术治疗,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比传统动力系统手术有效率高,鼻腔粘连、窦口闭锁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但尚需结合规范随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变应性鼻-鼻窦炎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联合围手术期抗变态反应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变应性鼻-鼻窦炎治愈84.21%(48/57),好转12.28%(7/57),无效3.51%(2/57);Ⅰ型、Ⅱ型变应性鼻-鼻窦炎的治愈率分别为92.68%(38/41)和62.50%(10/1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抗变态反应治疗变应性鼻-鼻窦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与不联合MMC的疗效差异。方法 计算机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2期)、VIP、Wan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截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所有关于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组)与不联合MMC疗效(对照组)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证据质量分级采用GRADEpro 3.6软件。结果 共纳入9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MC组的手术治愈率显著提高[RR=1.13,95%CI(1.04,1.22),P=0.003];MMC组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骨床面积大于对照组[MD=6.68 mm2,95%(5.43,7.94),P〈0.000 01;MD=11.61 mm2,95%CI(4.67,18.55),P=0.001;MD=15.65 mm2,95%CI(2.95,28.34),P=0.02],但在术后3个月,MMC组的骨床面积与对照组相比[MD=8.20 mm2,95%CI(–6.67,23.08),P=0.28];同时MMC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MD=10.1 min,95%CI(8.00,12.20),P〈0.000 01]。结论 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可有效避免骨窗的过度缩小。  相似文献   

14.
陈霄  陈焕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42-3342
目的 探讨鼻可乐鼻腔冲洗对鼻内镜术后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术后3 d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冲洗组以鼻可乐冲洗器及冲洗剂(美国泰克沃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冲洗鼻腔,对照组未冲洗鼻腔,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鼻腔黏膜恢复情况.结果 冲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术后患者应用鼻可乐冲洗器及冲洗剂冲洗鼻腔,可使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党华  甘嘉玉  吴桂山  陈志强  曾志 《新医学》2003,34(5):312-313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手术前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鼻窦炎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行鼻窦内镜手术前先矫正鼻中隔偏曲,对照组单纯行鼻窦内镜手术,术后对两组术腔、上颌窦口及鼻额管开放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术腔开放良好分别占73%(24/33)、57%(17/30),P<0.05;术腔粘连分别占18%(6/33)、27%(8/30),术腔闭塞分别占9%(3/33)、17%(5/30);上颌窦口开放良好分别占70%(23/33)、57%(17/30),P<0.05;狭窄分别占21%(7/33)、30%(9/30),闭锁分别占9%(3/33)、13%(4/30).鼻额管开放良好分别占85%(28/33)、70%(21/30),P<0.05;狭窄分别占12%(4/33)、23%(7/30),闭锁分别占3%(1/33)、7%(2/30).结论在鼻窦内镜手术前矫正鼻中隔偏曲,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241例,随机分对照组和(n=113)和研究组(n=128)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128),低于对照组的16.81%(19/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9%(123/128),高于对照组的71.68%(81/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与效果,从而为评估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预后提供新的有效的思路.方法 60例慢性鼻窦炎病例平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总有效率(9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经统计学分析,P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病因复杂,建议多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同时积极配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杨驱云  赵侃  沈毅  沈志森  俞杰 《中国内镜杂志》2015,21(11):1198-1202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提高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效果的相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复发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修正性手术,并在围手术期进行规范化的综合处理,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84例患者术后1年,病情完全控制57例(67.9%),部分控制19例(22.6%),总有效率90.5%,未控制8例(9.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其中,伴有哮喘组有效率为79.2%,而无哮喘组的有效率为95.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复发原因主要有:病变窦腔开放不全、解剖变异未矫正、术腔增生粘连、骨炎和变应性炎症等。通过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结合围手术期规范的综合治疗,复发性鼻-鼻窦炎治疗效果满意,合理的鼻内镜手术操作是提高复发性鼻-鼻窦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影像学诊断及其与鼻腔解剖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术中所见和治疗结果。结果 CT扫描或鼻内镜检查显示35例患者鼻腔均有不同程度的解剖异常或病变及窦腔内病灶;全部病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真菌病变(曲霉菌)。临床分型均属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随访1~3年,一期治愈34例(97%)。结论鼻腔局部解剖结构异常及病变与真菌性鼻窦炎关系密切;鼻窦CT扫描结合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止血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拟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6例,采用掷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止血,观察组行双极电凝止血。术后1周,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鼻腔通气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Lund-Kenned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稍低于对照组的18.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电凝止血用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中可改善鼻腔环境,减少出血量,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