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抗逆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7月-11月运用问卷星,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抗逆力量表及管理关怀性量表对我省15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35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抗逆力总分(73.44±8.43)分;管理关怀总分(118.75±9.7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贾慧  李春梅  王贺  舒曼丽  刘娟 《全科护理》2022,(19):2707-2710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急诊科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急诊科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纳入湘西地区二级、三级医院95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护理临床决策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湘西地区急诊科护士的护理临床决策能力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护理临床决策能力总分为(141.27±15.55)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维度得分最低。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急诊科工作年限、医院类别是影响急诊科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湘西地区急诊科护士临床决策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湘西地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改善影响护士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因素提高急诊科护士护理临床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山东省5所地级市三级医院的140g内分泌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护理胜任力总分为(4.25±0.51)分,其中法律意识(4.42±0.59)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4.30±0.54)分,临床护理能力(4.28±0.53)分,领导能力(4.19±0.58)分,专业发展、科研能力(4.06±0.57);专业兴趣和职称是护理胜任力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护理胜任力总变异量的21.7%。结论护理管理者可以尝试通过提高护士专业兴趣提高其专业胜任力,要加强内分泌科低职称护士胜任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刘珊珊  王红   《护理与康复》2020,19(6):15-18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困扰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困扰量表、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及心理韧性量表对山东省内两所综合性医院的1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心理困扰、工作压力及心理韧性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急诊科护士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结果急诊科护士心理困扰发生率为89.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困扰与工作压力呈显著的正相关(r=0.606,P0.01);与心理韧性呈显著的负相关(r=-0.40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工性质、工作压力及心理韧性进入回归方程,解释总变异的50.7%。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困扰亟待改善,用工性质、工作压力、心理韧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洁  郁婷婷 《妇幼护理》2023,3(12):2888-2890
目的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对急诊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本院急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护士 68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6 名)和观察组(32 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则实施三明治教学法。比较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评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明治教学法后,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均得到提高,以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护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实施三明治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和护理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帮助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对急诊科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量表,对95名参加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且有临床带教资格的护理人员在培训前后进行调查。[结果]95名专科护士培训前临床护理教师胜任力总分为137.27分±16.70分,3个月培训后其总分为151.71分±16.06分,培训后总分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培训后专业态度、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及其临床带教能力,从而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胜任力、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及两者的相关性,为从胜任力角度制订灾害护理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护士胜任力自评问卷、灾害护理能力问卷对10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胜任力总分为173.57分±43.48分,灾害护理能力评分为3.73分±0.51分,胜任力总分及各维度与灾害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灾害护理能力和胜任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可从胜任力现状特点通过提高胜任力来提高灾害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浅谈急诊科新护士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惠云 《护理研究》2004,18(3):537-538
新护士指自护理专业学校毕业到临床从事护理工作1a以内的护士。她们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工作能力有待于提高,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相对欠缺。而急诊科是急、危、重病人集聚的医疗场所。病人及家属希望得到快捷、高效、优质的治疗和护理。急诊护士经常要面对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科制定并实施了新护士培训计划,注重能力培养,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院感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6-9月选取3所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2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总分为(103.34±12.5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层次、职称以及院感防控培训频率为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的独立影响因素(R2=0.170,R2=0.157,F=23.456,P<0.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尚可,不同特征的急诊科护士依从标准预防信念存在差异,专科及以下学历、职称越低以及培训频率过少或过多的急诊科护士标准预防信念依从较低,护理管理人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1.
浅析急诊科护士的应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医学是一个跨科系、多学科与边缘学科相关联的一门学科,是医院诊治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科室。从专业意义上讲,对应急、急救处理的抢救质量可集中反映一个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才能。因此,做一名称职的急诊科护士.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个人修养,其次还要有相应的应急能力来处理每天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突发性的危重病人。对于如何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以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作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急中要稳。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动作要敏捷,紧张有序,为抢救患者的生命而赢得宝贵时间。二要分秒必争,急中有序。抢救工作中要一丝不苟,严格执行急救程序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急中有序。三要有综合处理能力、急中要严。护士的综合处理应急能力是关系抢救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急诊科护士必须熟练地掌握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各种急救物品专人负责、定点放置,移动使用后要放归原处.以备应急使用。抢救过程中各级护理人员应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做好抢救工作中的同时,护上还应体谅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主动与其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急诊科护士组织公民行为的可行性策略。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10家三级甲等医院251名急诊科护士,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总分为33~113(86.45±14.21)分,其中公民责任维度得分最高为(4.08±0.64)分,积极参与维度得分最低为(3.07±0.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技术职称是工作敬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3.4%的变异量。结论:急诊科护士组织公民行为水平较高,可通过实现急诊科护士与医院的心理价值交换,促进其更加有效的为组织服务,从而达到提升急诊科医疗照护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订留职策略和培养急诊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67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等对其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总分为(70.52±13.72)分,护士工作环境总分为(92.52±16.10)分,心理资本总分为(87.41±17.45)分。不同年龄、职位、聘用方式、工作年限、平均月收入和每月夜班频次的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总分与工作嵌入总分呈正相关(r=0.866,P<0.01)。护士工作环境、心理资本和平均月收入是影响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的主要因素,可解释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总变异程度的77.8%。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可从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完善薪资收入和不断开发心理资本等方面,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嵌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郑州市3所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隐性缺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3所三甲医院的125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郑州市急诊科护士隐性缺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隐性缺勤得分为(15.66±4.3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浙江省宁波市16所医院急诊科268名在岗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同情心疲乏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护士版NASA任务负荷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68名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得分(103.56±11.79)分;工作压力得分(87.68±17.85)分;心理负荷得分(82.97±14.68)分;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负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与同情心疲乏评分呈正相关(P<0.01);急诊科护士工作年限、工作压力及心理负荷是其同情心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工作年限、工作压力及心理负荷影响其同情心疲乏,提示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护士情绪管理与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等方法,改善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悲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2年8月—2022年10月选取河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66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悲伤体验量表、中文修订版死亡态度描述量表、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心理脱离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悲伤总分为(44.60±5.0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宗教信仰、接触死亡形式、接受死亡教育培训情况、接受临终关怀教育情况、接触死亡频率、自然接受、死亡逃避、临终关怀态度、心理脱离、社会支持是急诊科护士职业悲伤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0.7%。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悲伤处于轻度水平,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关注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其降低职业悲伤水平,以促进其悲伤成长。  相似文献   

17.
急诊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培训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12所医院急诊科的11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急诊科专业核心能力培训需求排序依次为急救仪器和设备、急救技能、协调组织与应急、教育培训,需求率分别为99.1%、96.4%、81.8%及69.1%。5年以下与5年以上护士在急救仪器和设备、急救技能的需求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科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应结合其培训需求,加强急救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突出急救技能、加强协调组织与应急能力的培训,从而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8.
张蓉莹 《当代护士》2021,28(5):38-41
目的 研究长沙市急诊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长沙市急诊科护士灾难准备度制定出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护士308名,统计308名急诊科护士的年龄、职称、医院级别、工作年限、学历等一般资料,同时采用灾害准备度中文版量表对308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长沙市急诊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现状,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长沙市急诊科护士灾难准备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08名急诊科护士灾害准备度中文版量表中备灾维度得分为(106.55±30.41)分,应对维度得分为(57.63±14.32)分,灾后恢复维度得分为(22.34±7.47)分,总得分为(177.31±10.30)分;影响长沙市急诊科护士灾难准备度因素包括救灾经历、培训经历、医院级别、急诊科工作年限.结论 长沙市急诊科护士灾难准备度现状不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者应引起重视,主要从构建灾害护理救治课程与知识体系,加强护理人员灾害护理救治培训,并将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临床护理、教育咨询、评判性思维、领导能力、法律伦理、专业发展和人际关系方面对我国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综述,并对今后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急诊科护士的疲劳现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心理疲劳和躯体疲劳,指出工作性质、频繁更换班次、人员缺乏、社会支持、继续教育是影响护士疲劳的5个主要因素,提出护理管理人员应该通过改善、优化环境,适当增加急诊护士人员编制,加强培训等措施来关爱护士,减轻她们的疲劳程度,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